1、语文学科一年级下册教学预案古诗两首教材分析: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但教者应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2、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教学目标: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自主识字。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还记得哪首,请你给大家背一背。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所见,板书题目。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二、检查自学情况1、了解诗人
3、生平。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2、理解题目意思。“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那袁枚到底看到了些什么?轻轻打开我们的课本,听老师读这首诗。(学生听教师范读古诗。)3、学会生字新词。我会认,认识黑板上的生字新词。三、初读感知,自学存疑。1、齐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四、再读感悟,解决疑难。1、自由读,结合图画理解诗意。2、小组内交流自学。3、(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课堂讨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拨。(朗诵指导: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
4、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第二句之后要有较长的停顿。要突出“振”、“捕”、“鸣”、“闭口”、“立”等词语。要读出生活情趣。)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五、品悟古诗,熟读成诵。(一)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1. 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a. 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b. 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2. 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3. 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a. 前两句诗写了
5、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b. 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c. 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2. 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3.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六、启发想象,感情朗读。1、联系诗意,激发学生想象。2、有感情地
6、朗读。七、拓展:诗中写的牧童捉到蝉了吗?八、书写生字1、示范指导:这节课,还有几个生字朋友,我们要会写。(粉笔演示,重点指导“林”,木字作为偏旁,一捺改为一点,注意点的位置。)2、自由练习书写。3、集体评议:引导学生观看一个小朋友的字,观察他哪儿写得好?如果把哪一笔改一改,就更漂亮了?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 背古诗所见。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振欲捕鸣闭口立3.(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2小池)4.介绍作者:这
7、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老师正音。5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6.全班齐读。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1指导一、二句。(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
8、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4)学生自由练读。(5)指名读。(6)男女比赛读。2指导朗读三、四句。(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3)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4)指名反
9、复读。这首诗语言清新活泼,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适合反复吟咏想象,加深体会。教学中应以读为主,读出诗情画意。指导朗读时可参考下列提示读出节奏: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5)全班朗读。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1全班比赛背。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
10、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六、指导生字1、给生字组词。2、指导写字。三个生字字形都比较复杂,教师应逐字示范,指导写好。注意:惜: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忄”的笔顺:忄。右边“昔”字,应写得略宽些。照:上下结构。上部“昭”字,占三分之二格,四点底要写得呼应顾盼。柔:上下结构,容易写长。书写时“矛”字时应写短而收缩一点儿 “木字底”要写舒展些。七、布置作业1、默写古诗。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板书设计:所见骑振捕闭小池泉眼树阴小荷蜻蜓教后反思: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事实上,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读,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要是在以前,我会根据教参给予学生一个统一的答案,而在此教学片断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和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