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课堂高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呢?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如:改进教学策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的艺术等等,但这些都受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新课程要求教师具备扎实而全面的基本功,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要能够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下面就从七个方面,谈谈我粗浅的看法。一、 教师要有鲜活的、生动的、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语言。语言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要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关键是要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
2、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告诉我们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那么,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深深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呢?首先要让语言具体可感,唤起生活体验,激发兴趣。形象的语言,能将“死”的知识变为易于理解的“活”的知识;具有情感的语言,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振奋学生精神,使教材化难为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课堂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精心组织,应该选择通俗易懂的,避免使用令人费解的语言,才能达到课堂语言形象生动而且通俗易懂的目的,不说半截话,不拖泥带水,不然就会主次不分明,学生越听越糊涂。其次,要让语言幽默诙谐
3、,激发情感。有位名人说过:“幽默是智慧的闪现”。这就说明了老师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幽默的课堂语言,就像“味精”一样,投放适量,它会使课堂“这锅菜”其味无穷,让学生在发笑时就领会了道理,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紧张和疲劳,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如:一位教师在会上一年级声母“”时,课本上画着一只老母鸡抬头看着一只蝴蝶,这个形象就是“”。由于低年级学生更多的是无意注意,所以老师说:“小朋友,请睁大眼睛看着老母鸡,别让蝴蝶它跑了,要是跑了,还是“”吗?学生在形象幽默的语言中,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反之,一位教师如果语言单调,索然无味
4、,学生听了昏昏欲睡,即使所讲的内容很重要,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一位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会运用教学语言的老师。 然后,要让语言环环相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科学实验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是15分钟,而实际教学每节课都是40分钟,所以,课堂上教师的语言除了生动、形象、幽默外,还应该准确地表达所讲的内容,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用逻辑的力量去吸引学生。二、 教师要有一手工整、美观的好字。 写字对教师尤为重要,很多教师非常重视板书,粉笔字写得工整、美观,板面布局得当,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一节课末用板书做小结回顾内容,对提高教学效果很有帮助。有的教师字写得潦草马虎,歪歪扭扭,
5、杂乱无章,随写随擦,一节课下来弄得一身粉笔灰,又不能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一位教师粉笔字的好坏,常常影响到学生的书写习惯,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极强,往往在写生字的时候,也学上了教师的“书法”,甚至连错别字和错误的笔顺笔画也学去了。教师书法的优劣不仅影响教师的威信,影响学生一生的书写习惯,而且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三、 教师要有善听的本领 听懂别人说话是一种能力,由于教学对象年龄小,知识少,语言也不够丰富,在回答教师提问或发表意见时往往词不达意,语义含糊,说不清的现象常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听学生说话的能力,能从学生表达得不是很清楚的话中听出真意,从含糊的话语中听出主旨,有的要给予补充,有的要给
6、予概括,有的要给予延伸,有的要给予升华,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概念,学懂知识。如果教师不善听,不会听,就会抹掉学生表达中的闪光点,有的会误解学生的意思,有时听不懂学生的意思,势必出现肯定失当,批评有误,使学生不能准确地掌握知识,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一位教师在上复习拼音知识时,有这样一道题“、”这位老师一直在讲怎么读,怎么拼,一位学生突然举手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规律:和相拼,和相拼,和相拼,和相拼,和相拼。”老师厉声质问:“你说的是什么呀?”其实学生发现的确实是这道题的规律,而且他能把数学知识运用到语文学科中,是值得表扬的,只是语言不够准确,如果这位老师多一点耐心,从含糊的话语中听出主旨
7、,再给予轻轻的暗示,发现他的闪光点,给予表扬,让学生找回自信,做课堂的主人。那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不是难事。四、 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新课改之后,出现一些令人深思的课堂现象,如:合坐就是合作,随便说笑就是讨论,游戏就是学习等等,一时间课堂热热闹闹,课后冷静一想:学生到底学到什么呢?这些浮于表面的参与不仅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造成了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那么学生也就在无效地学习,所以,课堂教学不仅要解决全员、全程参与的问题,更要讲求有效参与。作为一个教师,他首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应当具备优秀的组织能力。只有这样,他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领导学生,引导学生,使自己的教
8、育教学工作获得较大的成功。否则,他的教学过程和育人过程都会成为一盘散沙,很难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虽然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提倡让学生自主发展,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是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仍然需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组织者和引路人。课堂教学是“教”和“学”两方面的结合,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要“教出来”,还要引导学生“学出来”。教师要把学生调动和组织到一节课的活动中来,要使学生会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营养消化掉,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安排学生适当活动。这些都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组织手段和组织能力。五、 教师要有一颗学无止境的进取心。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知识和特点,还
9、应具有更为广博的横向知识,不仅要加强知识的更新学习,还要加强自身教学理论、教学思想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更好地设计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一旦选择了这个职业,一干就是几十年的事。在这几十年中,有多少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作为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及时学习新的科技成果,及时更新知识,要让自己的知识与头脑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用全新的知识和全新的理念来教育富有时代精神的学生,你的教育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千万不要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六、 教师要有一颗丰富的爱心。 一个人只有对事业的爱,他才会无
10、悔追求;对生活的爱,他才会以积极的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面对现实;对学生的爱,他才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过失,主动去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才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充满丰富爱心的人,他才能收获到更多的爱。教师应当让自己在爱和被爱中人格得到进一步升华,也会在被爱和爱中升华学生的人格。七、 教师要具有优良的反思意识。 教师要具有优良的反思意识,要学会经常反思自己的处世为人是否符合一个人民教师的准则要求,是否符合为人师表的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理念,是否以人为本,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反思自己的育人过程与手段是否具有育人的功用,是否能够达到育人的目的。只有具有反思的意识,并且及时反思,在反思中校正,在反思中前进,才能使自己的师表形象更加伟大,才能使自己的为人和教育工作更臻完美,更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要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进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该从以上七个方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