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高效性研究”主题研究报告花坪民族小学语文课题组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许多教师无所适从,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语文素养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地提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只有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才能充分认识课堂教学诸多因素的内部联系及普遍规律;只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才能达到高效优化,最终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师拥有新课程
2、背景下课堂教学实效性、高效性的理念,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高效性的策略,是我们面临的共同难题,探讨课堂教学的实效与高效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我们提出了以“实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切入点,加大教研、科研力度,认真开展了小学语文实效、高效性的研究工作。二、研究目标: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更新教师的理念,转变思想,改变做法;形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高效性研究氛围,形成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改观语文教学低效的现状,探索构建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与高效性策略,提升我校语文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性学习。三、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一)
3、 、课题研究理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教师教书育人的效果。小学语文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课,也是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养的课。语文课首先要重视的是语文本身,而不仅仅只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效果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是研究的最终目标,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落到实处,是许多教育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热点。理论依据: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国内外学者的有关教学理论,如肖成全等编著的有效教学;已经发表的相关优秀学术论文。(二)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1、 调查法主要通过问卷
4、、访谈、课堂观察等形式对老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从中了解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2、 文献法研读相关书籍、著作,学习并借鉴先进的经验,为研究过程提供理论支撑。3、 行动研究法具体研究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通过数个具体的案例,开展纵深研究,逐步构建实效、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高效性研究(1)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能力应用与提高研究;(2)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有效运用研究;(3) 、现代网络资源有效运用研究。2、 课前准备研究(1) 、有效预习研究;(2)
5、 、有效备课设计研究。3、 教法学法研究重点探究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4、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力的研究(1) 、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2) 、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使命感、愉悦感研究。五、 本课题研究的重、难点:本课题研究主要体现在教师探究应用的层面,在常态下,教师如何构建实效、高效的语文课堂,基于内容及语文教学的现状,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课前准备研究,教法学法研究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力的研究;课题研究的难点是通过持续的行动研究不断构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高效性策略。六、 本课题研究步骤、起止日期:(一)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1年8月)课题申报,立项,拟定研究方
6、案。前期调查,为课题研究准备事实依据。(二) 、初步实验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启动各项研究的内容,调查分析、参阅文献,进行语文实效性的大胆实验与分析。(三) 、进一步实验阶段(2012年2月-2012年7月)进一步开展“语文课堂实效性”实验,形成初步的理论策略,探讨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四) 、实验提升阶段(2012年8月-2013年1月)分析整理前一阶段,深化理论与实验研究,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形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与高效性的策略。(五) 、总结应用阶段(2013年2月-2013年6月)对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与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展示,接受成果评审。
7、七、 课题研究的措施:(一) 、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教学现状课题研究小组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对全校语文教师和各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语文课堂实效、高效教学的实施途径和策略有了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并及时对研究方案进行了调整。(二) 、加强课题管理,指导课题研究建立了课题指导组,聘请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丰富经验且有相当理论水平的州级、县级专家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担任课题组顾问,指导课题研究。(三) 、加强相互交流,突出研究实效课题组利用教研网络,在恩施民族教育科研网、新浪网上开辟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高效性研究专栏,建立了课题组研究博客,为参研人员提供学习资料。为实现资源共享,课题
8、组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高效性研究”公共教育博客、花小QQ群等载体为交流平台,让参研教师的成果彼此交换,并通过发帖的形式发表意见,引发思考,开展交流。课题组在研究实验阶段坚持开展了听、评、献课活动,坚持课前精心设计,课堂务求质量,课后深入反思等环节,将课堂教学实效、高效性研究落到了实处。八、 课题研究的收获与成果、推广价值:(一) 、探究出课前准备中有效预习与有效备课设计的特点和作用。1、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再次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经过有效预习,学生的学习习惯、自学
9、能力得到了锻炼;经过预习,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更熟悉,理解更深入。有效的预习使我们的“课堂生成”也将会更精彩。2、为提高教学,实现有效课堂,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法、学法,分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等来设计教学。上课的前提是有效备课。要使备课达到有效性,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手,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备课是实效、高效性课堂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进行缜密而充分的有效备课,是相当有必要进行的环节。(二)、初步总结出了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
10、导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的那种传道、授业、解惑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生,教师要把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学习语文重要方式之一。具体方法:1、 引导学生自主求知。自主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2、 保证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学时,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
11、时间和空间,以个体学习为主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动机,激起求索热情,切切实实地去阅读,自学未知的知识,直接感受与吸收课文语言,实现真情体验、真情交流。3、 还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教师要利用阅读课文以活动促发展。(三) 、总结出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力的方法。1、 有效情境的创设。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以直观和形象认知为主,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不错的选择。情境教学具体价值在于激发兴趣,提高参与度。教学过程是一个主体参与的过程,要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参与度是关键,而学生的参与度又
12、以兴趣为基础。换言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基础。在教学中。可以用故事、录像、游戏、图片等多种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从课前的休息状态逐渐转入学习状态,通过情境创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前后知识之间以情境为桥梁,建构起知识的联系性。 2、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使命感、愉悦感。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应创设轻松氛围,融洽师生关系,唤醒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具有学习语文的使命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获取知识、发展能
13、力的同时,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学习的快乐,一种成为学习主人的愉悦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四) 、有效提升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高效性方面的作用。1、 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既应用于教师的教,又应用于学生的学,并且开发出了多种有效的运用形式。2、 多种教学媒体相结合。综合应用了传统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做到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3、 充分利用了网络丰富而优质的资源进行教学
1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4、 加强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对任务型教学相关理论的学习,更好地把多媒体与任务型教学进行整合,使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提升。5、 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使枯燥、抽象的语文学科知识转化成形象、生动、鲜明的电子信息,变单调为丰富,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的过程,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高效性。(五)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极大转变,在研究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自己的认识,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等环节的内涵和要求。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对过程性研究成果认真
15、进行总结、提炼、交流,成果丰硕。其中张科玉的示范课穷人荣获县级一等奖、教学案例小乌鸦爱妈妈荣获州级一等奖,柳成刚的论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传统和现代教学模式荣获“全国性教研成果”国家级一等奖,谭向阳的教育案例举手投足荣获州级一等奖,向亚玲的论文语文教学生活的思考荣获国家级一等奖、示范课白鹅荣获县级一等奖,龚道康的研讨课桥荣获县级一等奖。(六) 、在本镇乡村学校推广了课题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参研教师边研究,边实践,通过搭建校本教研平台,促进了本校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通过送课下乡等形式,将研究理论及成果辐射到本镇其他兄弟学校,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极大地调动了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九、 存在
16、的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打算: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高效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不足依然存在。1、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由于实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还不够深,还不能系统、深刻地进行总结和概括,教师自主参与日常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40分钟内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高效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创造激发学习动力的情境,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性学习,是我们需要面对和继续研究的问题。我们将立足于学校实际,加强对语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跟踪指导,促进我校语文教师队伍的进一步成长,继续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高效性研究,让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高效性落到实处,不懈努力,推进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