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鸭塘铺中心完小 胡慰之内容摘要: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如何朗读才能读出感情,读出文章的意思,还要进行强化训练并及时进行评价。 关键词:指导 训练 评价正文: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朗读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读”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变成了无源之水。只有
2、多读,学生才能了解课文内容,才能明白字里行间的深刻蕴含。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那么,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达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效果不错。一、 注重朗读指导,打好朗读基础新课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处于成长发育时期,仅仅靠他们自己,是很难达到上述要求的。老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在朗读指导中,首先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词清楚、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重读、不读破句子
3、,扎实打好朗读基本功。其次,注重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朗读技巧有很多:有停顿、重音、语调、速度等。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模仿体会。老师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深深打动学生的心。除了声音的传递外,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都将成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备受感染。如:教读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时,我先请一个学生读,再范读一遍,然后提问,两种读法,你们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学生通过比较,能找出老师与学生读得不一样的地方。有一个同学说:“我发现老师读一棵一棵的时候读得慢,读完第一个一棵稍微停顿了一下。”我听完后说
4、:“你听得真仔细,你能读一遍吗?看能不能加上什么动作?”学生走上讲台边读边用手做出了拔禾苗的动作。另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也有个发现,我发现你读筋疲力尽这个词时声音轻、速度慢看着你的表情我知道你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我听了以后,高兴地抚摸着他的头说:“你不但听得仔细,观察得也很仔细,你已经掌握了筋疲力尽这个词的意思了。同学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体会筋疲力尽的意思好吗?”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词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的朗读技巧。二、 拓展丰富想象,培养朗读感悟 语文素养,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想象力。它能够把文字符号变成画面,变成情感,
5、变成意境。如:教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有些学生读这句话时把“颤动”这个词重读。读完后,我要学生再把这句话读一遍,想象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情景?是什么在颤动?这样重读“颤动”是否符合这样的情景,在学生想象到这句话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受到生命的轻微颤动后,我请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边想边读,结果,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读“颤动”做了一个稍长的气息停顿,再轻读“颤动”其效果不言而喻。三、强化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儿童心理学中指出:新意的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设计,应注意角色转换、情境体验、 竞赛
6、激励等形式,来强化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1、角色转化 “听其声,视其形”,教师都知道评析学生朗读的好坏,不仅要听学生读,还要看学生朗读时所表露出来的神态。如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先请几位小朋友表演。设想到表演小壁虎的学生将小壁虎的神态以及当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借不到尾巴时心里很难过,后来看到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时异常高兴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表演小鱼、老黄牛、燕子及壁虎妈妈的学生也将大人对小孩说话的神态、语气模仿得很逼真。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不能很快地领略文章的情感,针对他们的模仿力很强的特点,教师何不适时充当演员,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朗读
7、的积极性呢? 2、 情境体验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指导朗读,以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去品味、去欣赏这些情境,从而受到教育,学会朗读。比如教飞夺泸定桥一文,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思考:从文章题目上看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可归纳为:“为什么要夺下泸定桥”,“红军怎样飞速赶到泸定桥?”等等。带着这种强烈地求知欲,抓住课文中表现飞速和勇夺的语气,通过反复朗读,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再由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当时的情景:红军长征来到大渡河边,敌人已有两个团阻拦,又有重兵前来支援,红军若不飞速赶到泸定桥,就会处在相当不利的境地。这就表现了红军战士无所畏惧,坚韧不拔地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
8、神。再播放课文中敌人在桥头放火,红军战士奋勇向前的录音,使学生感悟到为了战胜敌人,为了夺下泸定桥,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过熊熊烈火,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而这种英勇的行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革命战士身上才能产生的,这些理性认识是朗读感悟效果的体现。 3、竞赛激励 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朗读比赛活动,把竞争机制引进朗读的教学之中,也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朗读比赛有同桌两学生相对读,推选其一;有先在四人小组里择优选择,然后在学习小组内筛选,再到班上进行朗读,最后评出朗读佼佼者。这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同学都投入到朗读训练之中。 四、运用激励语言,激发朗读兴趣教育
9、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课堂上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们感到老师对他的器重、关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正视他们的差异。评价用语应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批判,多一份热情,少一份冷漠。评价用语要给学生新鲜感,不同程度的学生评价用语就不一样。对于读得好的学生我经常这样鼓励他们:“这个句子你读得真好啊!请你再读一遍给大家听。”“你读得声情并茂,把老师都感动了,请你带读一遍。”“到现在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
10、。”在老师真诚的赞美中,成功的喜悦一定会涌向孩子们的心房。对于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指导。平时我用这样的鼓励语:“你就读错一个地方,你能把读错的地方再读一遍吗?”“这个同学真有毅力!一次次读错,一次次重读,一次次克服困难,终于读对了,祝贺你!”“你读得不错,但是有一个缺点,想知道吗?老师发现你读书一字一顿,不要急,老师帮助你改正。”这样的表扬,这样的评价,让学生如沐春风,对其他学生也起到了引导和教育的作用。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学习的记忆力,提高学习情趣。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