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说明文教学在新课改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体现科学性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老师们执教研究课、公开课,通常选择文学作品,很少有人选择“说明文”。但是,训练学生阅读科学文本的能力,本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份内之责。中小学“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的科目,而“语言”有文学语言、科学语言、公文语言、日常语言等分类,因此,语文学习的疆域中,必须有科学语言的一席之地。一、什么是说明文?我们把“说明文”视同“科学文本”,它包括原创性的科学论文和实验报告、科普作品、说明书三类。中学教材中的科学文本主要是科普作品,即:不需要科学论证的、只是介绍事物特点和科学知识的文章。二、教材中说明文的整体把握人教社“课标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与说明文相关”的单元:(注意:这些单元中的选文并不都是说明文)八上第三单元的导读是这样写的:“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显然,这个单元提示,阐述的是传统的说明文文体知识。八上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读”中写道:“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这个单元提示,则聚焦于内容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