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看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7472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看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看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看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看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李然严冬【摘要】新时代十年,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成就非凡,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对“小康”的千年期盼,各民族共享脱贫攻坚伟大成果,推动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是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关系的具体实践;提高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彰显了新时代的民族平等和公平正义,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得到充分发展,民族事务工作被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

2、格局,有效防范化解民族领域的风险隐患。这些伟大变革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奠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新时代十年;中华民族发展史;里程碑【作者】李然,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严冬,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2020级博士生,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湖北武汉,430000。【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3)02-0053-0008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

3、具有里程碑意义”,充分肯定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5,21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目前,学界对新时代十年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意义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些学者认为新时代伟大变革开创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新纪元2,在制度、物质和精神三个层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3。这些变革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需要、民族复兴和国际地位等多个历史维度具有重要意义,4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汇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5也有学者研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党的自我革命7、文化思想8等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做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具有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意义。它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吸收“大一统”等传统思想菁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现代元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是对中华传统的“华夷一体”民族思想和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超越。本文尝试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全新视角出发,探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以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些许参考。

5、53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一)实现了中华民族对“小康”的千年期盼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小康”是民众日常生活的实际诉求。诗经大雅中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及中国,以绥四方”9 656的诗句,表达百姓想免除劳役之苦以使生活安康的热切期盼。在此基础上,礼记礼运言:“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描绘出一个“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的“小康”社会场景。10 420宋代洪迈在夷坚志中提到“久困于穷,冀以小康”11 717,将“小康”与脱贫等同。封建王朝虽有盛世时期,但无法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小康”梦想。文景之治是中华

6、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史载汉武帝初期,“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12 1135但到了汉武帝后期,国家“功费愈甚,天下虚耗,人复相食”12 1137。唐代,李世民开启“贞观之治”,至唐玄宗时期又迎来“开元之治”,但土地兼并亦愈发严重,贫困问题随之加剧,史载“今富者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托强家,为其私属,终岁服劳,常患不充。”13 1357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治理下,中华民族达到新的繁荣,史称康乾盛世。但乾隆年间全国人口已接近3亿,人均仅拥有3.5亩土地,人均粮食少意味着农民的贫困,很多农民把卖粮所得缴纳地租后便所剩无几。14246乾

7、隆朝以后,佃农与地主矛盾愈发激化,仅因农民抗租引发的民变就有200余起。15 531由三代皇帝接续打造的盛世对普通民众而言只是一个“饥饿的盛世”。可见,在古代“盛世”中,封建统治集团横征暴敛、堕落腐化的本质没有改变,他们没有决心,也没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小康”夙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解决中国贫困问题作为重点工作。1950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改革运动,基本解决了土地占有不均问题,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阐释“小康社会”的构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至二十世纪末,我国已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8、。新时代十年,我国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摆脱贫困,脱贫群众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2000多万的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近2000万贫困群众享受到低保和特殊救济供养,24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员拿到了生活和护理补贴。16 128中华民族整体上告别了绝对贫困,意味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小康”社会在新时代的中国成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对中华民族的庄严承诺。(二)各民族共享脱贫攻坚伟大成果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上多种因素,很多少数民族生活在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党和国家一直将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9、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将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使各民族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果。在脱贫攻坚的艰难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没有将任何一个民族置于中华民族整体之外。2012年底,党中央就郑重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并由此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序幕。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听从党中央的召唤,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脱贫攻坚战中。2013年,习近平深入民族地区实地考察贫困问题,并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为中华民族的反贫困斗争注入全新理念,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新的工作机制。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

10、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17 21着力攻克脱贫攻坚战中的“硬骨头”,将民族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况的“三区三州”列为重点攻坚对象。2020年,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于脱贫攻坚收官战中。至2020年11月,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直过民族”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16129民族地区共计3121万贫困人口完成脱贫,42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兑现了脱贫路上“一个人不掉队,一个民族不能少”的承诺。54二十大精神解读为了顺利实现民族地区如期脱贫的目标,国家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扶贫的支持力度。“十三五”期间,国家财政累计

11、向5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3个多民族省份下达民族地区转移支付3800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2万多亿元,促使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至2020年,上述8省区的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占全国的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万元,比2010年增长了3.2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4203元增长到2020年的10770元,增长达156%;18公路总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铁路营业里程分别增长到122万公里、3.6万公里、3.8万公里19 20。新时代十年,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56个民族携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使各族群众共享我国经济社

12、会发展成就。(三)推动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0 8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生活条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少数民族的经济水平得到较快提升,从物质层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指出,“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21。中华民族的反贫困斗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

13、持久的动能和效能,这不仅是顺应时代之变、契合时代之呼,也是时代、人民、国家之需。22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在古代,每一个民族都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利益而团结在一起”23 169,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指明了民族间基于共同利益而形成的关系和纽带。56个民族虽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但各民族基于共同利益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华民族基于此共同性形成一个完整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对口帮扶、定点帮扶,各族党员干部深入民族地区,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一些干部甚至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各族群众经过脱贫攻坚战的洗礼,其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改变了过去“蹲在墙根晒太阳

14、,等着别人送小康”的观念,逐渐开始“用双脚丈量致富路,用双手打拼好日子”。24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各族群众深刻体悟中华民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推动民族地区的共同富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发力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公平性问题更加凸显。考虑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差异,需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性支持力度。新时代十年,我国在民族地区实施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多项战略,效果十分显著。2012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分别是中部、西部的1.69倍和1.87倍,截至2021年,两项数值分别降为1.53倍和

15、1.68倍。25在实现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动共同富裕,增强了各民族的信心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下,党和国家在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进一步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鼓励沿海省份的技术人才、资金项目到民族地区落地生根,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创建各民族互嵌式格局。26在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同时,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树立中华文化自信(一)共有精神家园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非常重视文化,将其视为“文德”。论语载:“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27 220将文化作为团结人民的凝结剂

16、。无论是儒释道的哲学思想、唐诗宋词的文学底蕴,还是影响深远的四大发明,无不令世界瞩目。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屈辱历史。在与西方列强比拼对抗的过程中,中国人屡屡受挫,转而接受西方的文化观念。这一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洋务运动时期的“武器不如人”,甲午战争之后的“制度不如人”以及辛亥革命后的“文化55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不如人”。28中国人逐渐对中华传统文化丧失自信,对中华文化的自卑感开始蔓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中华民族逐渐找回了

17、曾经的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GDP总量攀升至世界第二,国际地位和大国担当被世界各国认可,中华民族重新走到了世界民族舞台的前沿。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也在迅速蓬勃发展,中华民族开始自发崇尚和认同中华文化。新时代十年间,我国隆重庆祝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多项纪念活动,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1 10这些举世瞩目的活动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以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形成共同思想基础,将全体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一起。文化自信给予中华民族强大精神力量,促使其担当起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厚植了中华

18、民族的精神根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为新时代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港湾,其所包含的各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爱国主义、奋斗精神和与人为善的处世智慧无不体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渗透于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精神慰藉,增强中华民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彰显了新时代中华文化自信。(二)各民族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关系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29中

19、华文化从来不是某一民族的特有文化。中华民族先祖很早就意识到各民族文化差异性与共同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3094。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吸纳各民族的文化特点,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延续了历史上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以中华文化共同性为基础,突出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意识。“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闪现着该民族灵魂的搏动,以巨大的向心力吸引着该民族的各类成员,因而,文化认同构成民族认同的核心”31 3。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开始着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提炼中华文

20、化精神的核心要素,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一批文化建设项目达到新的历史高度,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建筑场馆、艺术标识、影视作品等多种媒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风貌。比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一总三分”馆藏体系的国家版本馆的对外开放,长江、黄河、大运河、长征和长城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建设,这些大型文化工程项目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文化精神,为贮藏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提供坚实的物质和制度保障,展现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共同性特征,成为各族人民的民族情感象征和精神寄

21、托。语言的沟通顺畅是各民族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华文化共同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制定出台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推普脱贫攻坚行动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截至2020年,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已实现80%的普及率,超过95%的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文盲则下降到4%以下。32 106国家大力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重要举措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符合中华文化发展要求,有利于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同时,各民族共建共

22、有精神家园体现了对各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充分尊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近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考古成就已经证实,大约六千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庙底沟文化开始向周围扩散,经过几百年发展,形成一个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南达长江中游,北抵河套,东至黄河下游,西到黄河上游的文化圈33。可见,早在五千年前,中国不同区域的文化已开56二十大精神解读始相互借鉴,共同为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作出贡献,这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续写了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历史新篇章。通过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3、传承发展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双创”工作等众多文化保护举措,使各民族众多优秀传统得以保护和传承。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累计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43项,其中少数民族的非遗项目共有15项,占总数的34.9%。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我国对各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尊重与保护。各民族文化这些“枝叶”生长茂盛才能反哺中华文化这一“主干”。各民族广泛参与的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增进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广泛认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凝聚力,这正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充分体现。中华文化

24、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所在,中华文化由56个民族共创。各民族共建共享的共有精神家园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将中华文化独特的价值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各民族有相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认同。这是中华民族在民族精神、文化气质等方面具有共同性的前提条件。各民族都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共享“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三、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一)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彰显新时代民族平等和公平正义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

25、、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21。一直以来,“坚持正确,调整过时”既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基本国情推动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开展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一直是党的民族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在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工作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其侧重点也不相同。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性阶段。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了民族不平等现象,促使各民族加入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格局之中。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今天,民族工作必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2 161民族地区面临的生态保护、教育、医疗卫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问

26、题不再是某个民族的问题,而是区域性的共性问题。不同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异性问题更加凸显,比如湖北恩施地区与新疆南疆地区虽然都属民族地区,但两者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明显差异,不能以相同的扶持政策对待。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就是针对不同民族地区的实际,通过精准政策扶持,补齐各地区存在的短板,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使政策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从制度层面保障民族平等和公平正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需要不断坚持。从辩证唯物主义

27、看来,任何事物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都需要一分为二对待,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正确制度。基于此,需要时刻调整制度中的“过时”要素。早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提出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34 300这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纲”,不断深入推进民族工作的重要举措。既是中国共产党秉承实事求是原则的体现,也是勇于自我革命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全面把握“两个结合”的制度准则基础上,通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数据来源: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8、(名册)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s:/ 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适,从而增强制度韧性35。可以说,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原则的重要体现。它基于我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状况,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二)促进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高素质人才,但民族地区人才储备相对薄弱,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是实现此目标的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启中华民族全民教育的新篇章。至2022年,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2.4亿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新增劳动力的平均

29、受教育年限为13.8年。完备的教育体系为我国科技人才储备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工作者的红利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逐渐完成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而在新时代十年间取得重大飞跃。可以说,我国在近些年所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离不开公平教育所带来的人才孕育土壤,而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是这片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的角度来看,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获得公平教育的合法权益,这些都属于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特征;但同时也要正视教育事业存在的很多短板,一些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薄弱,教育质量难以获得保障,这些则属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的差异性特征。2019年,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办好民族地区各

30、级各类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36新时代十年间,我国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在民族教育中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以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为基本原则,有效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37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会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消除民族教育中存在的负面差异性,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科学文化素养。目前,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一些民族地区,此类问题尤为明显。加强民族教育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能够使民众更加平等感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以贵州省高铁发展为例。贵州省素有“地无三尺平”之说,交

31、通不便一直是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自2014年贵广高铁开通后,贵州交通几乎以一年开通一条高铁的速度飞速发展,截至2020年9月,全省共有省内、省际高铁8条,其中省内高铁里程超过1500公里。38高铁的快速发展缩短了贵州到其他地区的时间,在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享科技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构建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新时代民族工作需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21。简言之,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32、力现代化需要各民族的共同参与和监督,并最终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只有在人民的监督之下,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顺应人民的要求不断实现现代化,构建一个中华民族整体上“人人监督,人人参与”的政治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涵盖了过程民主与实质民主、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拓展了民主政治的广度和深度。39各民族积极参与国家的事务管理,坚定“五个认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2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 新疆的人口发展白皮书,两部白皮书充分证明我国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在新疆,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水平高低、风俗习惯差异等,都具有平等的

33、地位,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地方事务、行使基层民主权利。”40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边疆实际提出新时代“治疆方略”“治藏方略”以及“兴边富民”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这些政策举措,将边疆治理与兴边富民行动相结合,在提高边疆治理成效的同时,也实现了边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41,提升了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了民族领域的各类风险隐患。在维护祖国统一的同时,使各族群众能够共享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成果。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强有力的黏合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2.4亿,http:/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34、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龚云.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8).3辛向阳.新时代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4).4颜晓峰.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0).5李志伟,肖静芳,李寅.新时代十年:汇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 N.中国民族报,2022-10-14(03).6肖贵清,陈炳旭.从“汔可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概念的历史演变与当代意蕴 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

35、.7罗星,蒋晶.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的逻辑关系与实践要求 J.学习论坛,2022(5).8孙民.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自觉 J.社会科学辑刊,2022(4).9诗经 M.北京:中华书局,2015.10礼记 M.北京:中华书局,2017.11宋 洪迈.夷坚志 M.何卓,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0.12汉 班固.汉书 M.北京:中华书局,1962.13宋 欧阳修.新唐书 M.北京:中华书局,1975.14戴逸.清前期史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5赵云田.中国社会通史:清前期卷 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M.

36、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8 姜洁,李昌禹.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成就述评 N.人民日报,2021-08-26(04).1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辅导读本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1.2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1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N.人民日报,2021-08-29(01).22曾和平.中

37、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反贫困实践以新疆南疆地区为例 J.新疆社会科学,2020(2).2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刘学.脱贫攻坚奔小康给民族地区带来历史性变化 N.农民日报,2022-08-22(04).25陆娅楠.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N.人民日报,2022-09-21(02).59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26田烨,陈新.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0).27论语 M.北京:中华书局,2016.28任祥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

38、境中文化自信的叙事逻辑 J.湖南社会科学,2022(3).29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J.求是,2020(3).30庄子 M.北京:中华书局,2016.31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32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33窦兆锐.百年考古与中华文明之源访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王巍研究员 J.历史研究,2021(6).3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李乐,杨显东.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纲”J.中南民族大学学

39、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36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9-09-28(02).37万明钢,周晓彤.从身份优惠到精准差别化支持民族教育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 J.民族教育研究,2022(4).38刘小明.高铁时代 贵州开启“省域同城”模式 J.当代贵州,2020(44).39罗星,蒋晶.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的逻辑关系与实践要求 J.学习论坛,2022(5).4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 EB/OL.(2021-07-14).http:/ J.民族学刊,2021(10).FROM THE PERS

40、PEC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THE MILESTONESIGNIFICANCE OF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NEW ERA AND THE TEN YEARS IN THE HISTORY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Li Ran,Yan DongAbstract:In the past decade of the new era,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

41、ty led by the Party has made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s,which is a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way has realized the Chinese nations millennium expectation of moderately prosperous,and allethnic groups have s

42、hared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romoted common prosperity in ethnic areas.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piritual homeland sharedby the Chinese nation demonstrates cultural confide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s a concrete practice to correctly grasp the r

43、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cultures of various ethnicgroups.Improvements of the modernization level of the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of ethnic affairs,and the differentiated regional support policy highlights ethnic equality,fairnessand justice in the new era.The cultivat

44、ion and education of talents in ethnic areas have been fullydeveloped,which has promoted the integration of ethnic affairs into the social governance pattern ofjoint construction,co-governance and sharing,thus preventing and resolving hidden risks in the ethnic field.These great changes have strengthened the cohe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nation.Keywords: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the past decade of the new era;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milestone责任编辑:农世杰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