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
尹庄镇实验小学 杜勤娜
教学目标:
1、 独立识字学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知道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并学习文章的写法。
3、通过探究学习,知道课文为什么以《夜莺之歌》为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2分钟):孩子们,我们学习的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对。“战争”。通过学习《古诗二首》与《小英雄雨来》对你有什么启发?(预设: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战争”单元中的一篇文章《夜莺之歌》(揭题板书:战争 夜莺之歌)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1、独立识字学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知道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并学习文章的写法。
3、通过探究学习,知道课文为什么以《夜莺之歌》为题。
三、自主读识(10分)
温馨提示: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为课文列出小标题。
(1)我会读
(2)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为课文列出小标题。
(课文讲的是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被称作“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部队引进游击队的包围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
①同桌先讨论,指名回答。
【随机板书:诱敌上钩 巧送情报 痛歼敌人 重迎战斗】
②课文这四个部分,详写了哪几个部分?略写了哪个部分?(随机板书:详、略)
过渡:那么,课文是怎样写夜莺的歌声的?
三、自主学习:(15分钟)
过渡:根据我们的学习经验,在描写人物时经常运用哪些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刻画人物。)方法正确学习就会事半功倍,请看自主学习。(5分钟)
(一)(出示)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想想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在旁边作批注。
提示:抓住夜莺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性格。
(二)班级展示(10分钟)
1、生会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汇报,或抓住四个场面汇报,师顺学而教,随机引导,根据学生汇报及时板书。
板书:机智勇敢 (课文如何把夜莺的机智勇敢写具体的?)
热爱祖国
2、预设
A、生:①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②孩在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师:这些描写让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小夜莺穿绿色衣服是为了在引敌人入包围圈后顺利摆脱敌人,说明他非常机灵。
引导: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是什么描写?(外貌)这和我们平时写外貌有什么不一样?(只有一句话)这样写更突出了他的机智,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我们在以后习作中也要学习这样做,即使外貌描写,也应该为文章中心服务。
B、(1)“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2)“怎么就会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
(3)“人?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刚刚开火,村子就着了火,大家喊 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4)“怎么会不认识!那里有个磨坊,我常到磨坊附近的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师:难道孩子不知道敌人是想问还有没有人?怎么又扯到动物身上去了?“野兽”指什么?
体会:把德国强盗比作野兽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又借别人的嘴痛骂了敌人,表现了孩子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板书)
师:孩子为什么要把德国军比作野兽?
生:他痛恨德国军,爱自己的祖国。
课件出示资料:同学们,苏联卫国战争是二战中最惨烈最血腥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德军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苏联军队共亡916.48万,德军一天之内屠杀了33771个老百姓,一个月杀死了75000人,有2000万苏联人民死于德军的屠刀之下。
师:孩子们,看到这惊人的数字你想说什么?
生:敌人可恶、残忍。他们真是禽兽不如!
孩子们,你们就是小夜莺,读出你们对敌人的恨以及对祖国的爱。
在敌人的枪炮声中,一间又一间房屋倒塌了。男生读—
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一个又一个老百姓倒下了。女生读—
这是一群卑鄙无耻的德军,齐读——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C、小夜莺多么机智勇敢,让我们通过分角色朗读来再现当时的情景。
引导:这一部分属于什么描写?(语言)作者用了这么多的笔墨对小夜莺的语言进行描写,相对于外貌、动作描写来说,这一部分属于——详写。
小结:(手指板书)无论是详写,还是略写,都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同学们,在以后写作中也要学习这种写法。
D、师:小夜莺的回答让敌人以为他只是个天真不懂事的孩子,迷惑了敌人,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他的机智勇敢呢?精彩继续
生:①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②孩子突然转了个身,钻进树林深处,不见了。
指导:默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是什么描写?(动作)能不能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呢?为什么要用这样一段话把小夜莺的动作描写下来?(更能突出夜莺的活泼、机智、灵巧)。
所以他再次迷惑了敌人,更加得到了敌人的信任。齐读,体会夜莺的机智勇敢。
小结写法:(手指板书)在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有详有略,是为了突出夜莺的机智勇敢。(手指:诱敌上钩、巧送情报、痛歼敌人、重迎战斗)还是这几个部分,为什么这两个部分详写?(手指:诱敌上钩、巧送情报)痛歼敌人、重迎战斗要略写?
过渡:夜莺的机智勇敢是通过他的歌声来体现的,让我们寻找歌声。
四、合作探究:(10分钟)
(一)寻找歌声:提示: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夜莺的歌声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想想有什么作用?
预设:
1、汇报,教师出示句子。(课件)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引诱敌人)
(2)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麻痹敌人)
(3)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4)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 (巧送情报)
(5)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 (重迎战斗)
多叫几个人回答作用,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概括。
过渡:课文用大量篇幅来突出夜莺的机智勇敢,那么为什么不用“小英雄夜莺”为题呢?(板书:小英雄夜莺?)
2、合作探究:(出示)你认为这篇课文的题目用《小英雄夜莺》好,还是用《夜莺之歌》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温馨提示: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法等不同方面阐述理由,但理由必须充分,有说服力。
① 学生讨论。
② 全班展示。
③师总结:(出示)夜莺的歌声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小夜莺用歌声引诱敌人,麻痹敌人,巧送情报,使得游击队全歼德军,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歌声,表达了作者对小夜莺、对这个英雄故事的歌颂和赞美。(擦去问号)
4、读完一篇课文,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请看82页我的视角,请从不同视角来谈自己的收获。(学生完成视角,指名交流)
预设:学生汇报写法时,可以引出①《狼牙山五壮士》与《螳螂捕蝉》又是用什么方法表现人物品质的呢?课下可以读一读。②《夜莺之歌》是通过一件事写人,《小英雄雨来》是通过几件事写人。
5、老师也为小夜莺送上一首赞歌,让我们带着尊敬与喜爱之情齐读一遍:(出示)
诱敌上钩巧伪装,巧送情报斥恶狼。痛歼敌人心舒畅,
重迎战斗歌嘹亮。机智勇敢小夜莺,爱国精神永传扬。
(机动)小结:这篇故事在无限的悬念中结束,小夜莺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他依然坐在河边,等待新的战斗任务,也许他会出色地完成任务,也许他会不幸遇难,可是他必须要将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才可能有安宁的生活。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齐读)夜莺的歌声,是战斗响起的号声;是传递情报,打击敌人的枪炮声;是胜利的歌声;是一曲爱国抗敌的颂歌!带着我们对小夜莺的敬佩和喜爱再读课题。
五、总结(1分钟)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英雄,和平年代也有英雄。生活中的强者,能够战胜学习困难的人就是英雄。同学们,老师希望在我们六二班也能出现无数小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