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附录课外古诗词赏析(九年级).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70479 上传时间:2024-11-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附录课外古诗词赏析(九年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附录课外古诗词赏析(九年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附录课外古诗词赏析(九年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附录课外古诗词赏析(九年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附录课外古诗词赏析(九年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之古诗词赏析九年级上册望江南温庭筠主旨:写思妇的离愁别恨。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评析:词写一个女子盼望意中人归来的心情,以“望”字贯串全文望的结果是肝肠寸断1这首不到30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先后写了楼、帆、斜晖、江水、白蘋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2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靠着楼望江,凭靠栏杆望穿眸子。大江之上,千帆驶过,偏偏不见心上人的归舟,夕阳脉脉(m)无言,东流江水悠悠不尽,(失望之情

2、涌上心头)愁肠寸断在白蘋洲。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两句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过尽千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之长;“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江水悠悠,预示着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等待是充满渴望的,又是苦恼无奈的,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4、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

3、)的反映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环境,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吗?接着,出现了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无奈,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这里,一个“独”字用得很传神“独”字,既无色泽,又无音响,却意味深长透过这无语独倚的画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把人、景、情联系起来,画面上就有了盛妆女子和美丽江景调和在一起的斑斓色彩,有了人物感情变化和江水流动的交融。5.“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感情上的大转折这句和起句的欢快

4、情绪形成对照,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空寂焦急相连结,承上而启下,船尽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灭,这时映入她眼帘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在此时此地的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产生的一种类比联想。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它像一组电影镜头: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倚楼凝眸烟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别不归的爱人,从日出到日落,由希望变失望,把这个女子的不幸,表现得多么动人。渔家傲范仲淹主旨:此诗抒发了将士们有家难回、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塞下

5、秋来风景异,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浊酒一杯家万里,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评析:这首词通过对独特奇异的边塞秋季风光的描写,表现了戍守边疆的将士的英雄血性和可亲的人间真情,展示了作者所具备的报国雄心及对边关生活实际的深切感受。一理解填空1

6、、词的上片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孤寂荒凉,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词的下片抒情,“将军白发征发泪”一句诗就强烈抒发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2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3.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4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二整体赏析1赏析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远望重重叠叠的关山,苍茫的暮霭之中,落日的余晖之下,一座紧闭城门的孤城这是“异”

7、于内地的边城,一座被西夏军包围的宋朝将士守卫着的孤城这是多么悲壮的氛围,也渲染了守边将士的艰苦表现守边将士英雄气概,全词苍凉悲壮又豪放慷慨2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一杯浊酒,怎能排遣这离家万里的乡愁呢?但不能因为思乡忘了为国分忧。接着写自己还没有像窦宪那样打败匈奴勒石纪功、班师回朝,所以还没有回家的打算。词人写出了边防将士以国事为重,勇敢保卫边疆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宋朝“安内虚外”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3典故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

8、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返。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4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士们都没有睡觉,听着悠悠笛声哀婉动人,满地的霜映照着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情景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以及如此长的艰苦生活,交织在一起,人怎么能入睡,人怎么能入睡?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记载着宋代帝王对外软弱,消极防御,长期征战无果的史实有人认为此词可以作为“词史”来读,是有道理的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9、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无眠、头生白发?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7全词上阕极力表现边塞秋季风光的“异”,为下阕的抒发感情作铺垫;下阕抒发守边将士的情怀,以情写景,以景衬情,思乡和忧国交织在了一起全词由景物深入到人物的精神境界,悲壮而不悲观,意境浓郁,沉雄而不消沉,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怀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主旨:通过描写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的描写,表达作者渴求重用、报效国家的感情。老夫聊发少年狂,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的疯狂,左牵黄,右擎苍, 左手牵黄狗,右手举苍鹰,锦帽貂

10、裘,千骑卷平冈。 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为了酬报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猎的盛情,亲射虎,看孙郎。 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酒酣胸胆尚开张。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鬓微霜,又何妨! 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到那时,)我定将手中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西北望,射天狼。 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天狼。一理解填空 1本词上片以叙述为主,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 狩猎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片以抒情(言志)为主,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

11、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词中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卷挽射全词的点睛之笔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3“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显示抱负不凡4“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为自己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其中“天狼”在这里指来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6这首词用一个“狂”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豪放派词篇的

12、典范。上片表现词人之“狂” 的举止神态;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了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7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8主题: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情感二整体理解1亲射虎,看孙郎典故: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故

13、: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典故: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2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

14、疆场,迎击来犯之敌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4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5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狂;突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射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15、名句赏析“亲射虎,看孙郎”的意思是作者要像当年

15、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持节云中,遣冯唐”,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武陵春李清照主旨: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风住尘香花己尽,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 日晚倦梳头。 天色已晚,懒于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风物依旧,人世已变一切事情都已完,欲语泪先流。 想要诉苦衷,眼泪早已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乘舟前往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

16、许多愁 只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评析:写这首词时,词人已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等不幸遭遇,她的处境异常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就是当时词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本词极言作者内心的沉重哀愁,词中用“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词语,欲抑先扬,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理婉曲地表尽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两句,把不可见的“愁”具体化,形象化,以船都载不动来渲染出忧愁之深重夸张奇特,语句新异,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1、词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愁苦心情的?在词中,作者通过两个外在的行为:“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来表达了自己内心浓重的哀愁,哀愁

17、如此之重,使她无心梳妆打扮,重到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一想起便会泪如雨下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两句,把不可见的“愁”具体化,形象化,以船都载不动来渲染出忧愁之深重夸张奇特,语句新异,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2、请说说右边的插图能否体现诗中的“日晚倦梳头”并说明理由开放题,可说能,也可说否,强调言之有理示例1:不能,因为插图中的月亮表明是在月夜下,而“日晚”则是日色已晚,显然图中的月亮不当;示例2:不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已打扮好与“倦梳头”相矛盾示例3: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的满面愁容正体现了她沉重的愁苦下“日晚倦梳头”2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

18、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3“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4诗中加点的“只恐”有什么表达作用?与前面的“闻说”“也拟”结合起来,以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内心沉重的哀愁5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19、?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6词的上片写愁容愁态,侧重对现实生活的本真感受,表现词人心灵深处的沉恸感情。词的下片写愁情愁怀,侧重心理活动的细腻挖掘,表现词人短暂自慰后的深重失落。7.“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与“恨”,原是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词人采取夸张性的比喻,说“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从而突出了自己愁苦之深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主旨: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醉里挑灯看剑, 酒醉里,我挑亮灯光观赏宝剑,梦回吹

20、角连营。 梦醒后只听得军营中号角声声。八百里分麾下炙, 军营里,官兵正在分吃烤熟的牛肉,五十弦翻塞外声, 各种乐器一起奏出边塞雄壮的乐曲,沙场秋点兵。 战场上正进行着秋季大阅兵。马作的卢飞快, 骏马像的卢那样飞奔嘶鸣,弓如霹雳弦惊。 弓弦紧绷发出霹雳般的响声。了却君王天下事, 完成君王收复失地统一天下的大业,嬴得生前身后名。 得到我生前死后的英名。可怜白发生! 只可惜自己已经白发丛生! 评析:风格豪放,悲壮(从其诗句及气氛可看出)如:沙场战后,醉中舞剑,号角震天,铁骑冲锋,收复失地,统一天下“可怜白发生”点题因受投降派排挤,空怀斗志,事业不成,只赢得两鬓苍苍,满头银发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

21、情一理解填空1、词中描写的军中生活情景有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2表现作者为现实而悲叹、对人生而感叹的句子是可怜白发生3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可怜”4“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收复中原,统一国家5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或“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二整理阅读赏析1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首句形象地显示出杀敌的壮志,词人悲愤焦灼的形象,渴望早日奔赴杀敌前方的心态便跃然纸上,宝剑的寒光闪耀在醉后的灯下,军营的号角吹响在梦中,绵延的兵营

22、中响起了号角声、军乐声,战旗飘扬、兵士饱餐,这一切有声有色地描绘了沙场点兵的威武军容,词人选取前方将士宴饮和阅兵这两个场景,出语雄壮悲凉2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3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4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5典故: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

23、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6赏析“沙场秋点兵”五个字紧凑有力,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气氛,我们仿佛看到,威严的将帅正站在高高的检阅台上,披坚执锐的战士神情肃穆,随时准备去各敌人撕杀,一个“秋”字,更给整个场面增添了肃杀之气。7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这是词中回忆往昔军中生活的名句首句有两物“灯”与“剑”,有两个动作“挑”与“看”,而总冠以“醉里”二字,剑是英雄立功沙场的武器,此

24、时“醉里挑灯”这一“看”,显示出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金杀敌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啊“梦回吹角连营”醉中入梦,梦醒犹觉连营号角声声在耳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结句一个 “沙场秋点兵!”写得肃穆威严,展现出一位豪气满怀,军威赫赫的场面。8赏析“可怜白发生”词意急转“可怜”两字至为沉痛,为壮志难酬表示出极大的愤慨前九句写得酣畅淋漓,反衬了这一句的分量,这也正是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有力批判以这五字作结,词尽而意不尽,正是大家手笔9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作者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

25、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10、请结合全词,解释“壮词”的含义,并从中找出体现壮词的语句 壮词:激昂奋发、豪迈壮烈的言词语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此词借酒后梦境表达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出壮志难酬的悲愤、读了此词,你心目中的辛弃疾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豪放词代表人物;南宋爱国词人;兼具文采和武略;怀有一腔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等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更深”是夜深的意思。(“阑干”是横斜的样子。)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

26、什么心情?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3.这首诗的语言一直被后人所称道,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点。语言清丽、细腻、新颖、隽永,独具一格。4.有人认为这首词胜在后两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诗的前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显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点。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在静谧的月夜的虫声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后两句使得全诗构思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意对即可)5.从视角看,前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6.诗歌构思新颖

27、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请举例说明。初春的虫子也许还很稀少,但是诗人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虫声是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也令人油然生发出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从内容上看,上阕写 梅花艰难恶劣 的处境,下阕写 梅花高洁坚贞 的品质。2、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梅花的哪些遭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独自开放无人欣赏,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3.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 性格孤高,绝不与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馋毁,

28、坚贞自守的傲骨。4、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周敦颐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所表明的一样,作者也是以梅花自喻。5、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6卜算子被公认为陆游的自喻之作。请结合你对陆游的了解,谈谈卜算子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卜算子一词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主要有:梅花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诗人以“群花”喻当时官场

29、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7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分)抒发了作者在恶劣的环境中仍保持高洁、坚贞的品格以及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意思接近即可,1分)8试从含义及作用两方面比较分析下面两句诗中“风雨”的异同点。(4分)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含义:都是指自然界的风雨(1分),陆游笔下的“风雨”不仅如此,还象征人人生路上的坎坷、挫折、困难等(1分)。(意思接近即可)(2)作用:都起到了烘云托月或反衬的作用(1分),但烘托的内容不同:陆游以“风吹雨打”

30、的恶劣环境反衬梅花的高洁、坚贞的品格;杜甫以“秋风破屋”“屋漏偏逢连夜雨”烘托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众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1分)。(意思接近即可)9请自选角度给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一段赏析文字。梅花不堪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命运如此凄凉悲惨,但那别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词中的梅花是作肯高洁品格的化身,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作者虽命运坎坷,报国之志难酬却永远坚守高沽坚贞的人格,给人以坚强不屈、昂扬向上的鼓舞力量。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1、 赏析“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

31、表达效果。这句话罗列了很多早晨所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形神兼备的渲染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晨景图。2、“客行悲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那一句?思念故乡;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3、“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中的“照”字,很多版本写作“明”字,你觉得哪个更好些?为什么?说说理由。“照”字比较好,既暗示了在早晨“枳花”颜色的雪白,也富有动感的传达了这种白色的“枳花”将在晨光中还显得黑暗的驿墙都照亮了。4诗题为“商山早行”,诗中能表现“早”的地方有:晨起,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枳花明驿墙。(2分)5、请自选一个角度鉴赏颔联。(3分) 角度一:诗人从听觉和视觉

32、的角度,(1分),描写了一幅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雄鸡已叫,但残月却还在西天,打了霜的木桥上脚印十分清晰,(1分)充分表明了一个“早”字,表现出旅途的辛苦和作者的羁旅愁思,突出了行之“早”。(1分)角度二:诗人选择有典型性的事物的名词进行组合,(1分),描写了一幅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雄鸡已叫,但残月却还在西天,打了霜的木桥上脚印十分清晰,(1分)充分表明了一个“早”字,表现出旅途的辛苦和作者的羁旅愁思。(1分)6、说说这首诗的“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体会期中的“羁旅乡情”目前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微霜初度,斛叶山路,枳花驿墙 言外之意:道路辛苦,羁旅愁思。7、“凫雁满回

33、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从而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深切的思念。8、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9.请用一个词语概括本诗意境特色:_凄清(凄凉、凄冷、悲凉均可)10请简要分析本诗景物描写的作用。揭示人物活动的时间之“早”,渲染悲凉气氛,藉以抒发心中对家乡无尽的思念之苦。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

34、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1、上阕作者写出了那些意象?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2分)上阕写了“燕子”、“梨花”、“碧苔”、“黄鹂”、“飞絮”等意象,作者用这些景物表现了暮春时节秀美明丽、生机盎然的迷人景象。(2分)2、联系作品上、下阕内容,试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写一段鉴赏性文字。(60字,4分) 答题要点:描写了燕子、梨花、碧苔、黄鹂、飞絮、女伴巧笑以及斗草输赢游戏等,勾画出明媚、欢快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一改传统诗词中伤春惜时的老套。3、词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其作用如何?“燕子”、“梨花”、“碧苔”、“黄鹏”、“

35、飞絮”,众多意象秀美明丽,足见春色之娇人。4词的上阕情景交融,清新活泼,请简要赏析。借助“燕子”、“梨花”、“碧苔”、“黄鹏”、“飞絮”等众多秀美明丽的意象来写美丽的春色。(2分)描绘了一幅清新活泼,具有乡间泥土气息的春景图,与下阕写人物的天真可爱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5词的下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少女形象?(2分)通过刻画人物的“笑”,描绘了一个美丽、清纯、活泼、浪漫的农家少女形象。(或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描绘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农家少女形象。)(2分)(特点、身份各1分。)(意思对即可。)6东邻女的性格特征是什么?(2分)活泼天真,纯洁无暇的少女形象。7。词中“笑从双脸生

36、”的少女是如此清新活泼,请你结合这首词想象她的外貌和语言,并描写出来。(3分)示例:看那两位邻家少女,在桑林路边相逢,说着笑成一朵花。一张圆圆的鹅蛋脸,两颊晕红,脸庞白白净净,双眉修长如画,双眸闪烁如星。小小的鼻梁下有张小小的嘴,嘴唇薄薄的,嘴角微向上弯,周身透着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西邻女就问东邻女:“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夜里做了什么好梦了吧!快说来听听!”东邻女笑道:“莫胡说!人家刚才和她们斗草来着,得了彩头呢!”8这首词表达的主题是什么?(2分)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2分)9、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主要运用白描手法,展

37、示了古代少女的纯洁心灵。10、这首词下片历来备受推崇,许昂霄词综偶评中说:“(疑怪三句)如闻香口,如见冶容。”请作简要赏析。下片写青春少女的小故事。两个东西相邻的少女,在采桑小路上相遇。东邻女伴的笑容引起了西邻女子的疑问,以为是她昨晚作了好梦。问答中才知道原来是今天斗草赢了。“巧笑”已闻其声,见其容;“逢迎”更察其色,观其形。“疑怪”两句通过观察者心理活动,用虚笔再现“女伴”的生活细节,将村姑的天真可爱一笔点到,与上片生气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笑从双脸生”一句特写,收束全篇。两个“笑”字,一写笑容晏晏之美,一写笑挂双脸之盛,写出采桑女子明快活泼、天真快乐的形象。浣溪沙(苏轼

38、)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1、这首词写了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表现出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 这首词写初夏时的乡村生活情景。表现出主人公久旱雨后丰收有盼的淡淡喜悦之情。(写出季节和情景各1分,写对心情得2分,总4分)2、具体说说这首词在写景上的特色?这首词一改他诗以视觉形象为主的常见写法,而是别出心裁地将富有农家生活气息的各种声响搬入词中,于平易中见神奇。村头枣花掉落衣巾声、农家缲(so)车抽茧出丝声、农人粗服柳下卖瓜声,声声入耳。使乡村的季节色彩、田家的农事活动、农村的生活情态融为一体。 (在基本符合思路前题下,只写特点得3分

39、;具体说特点得6分)3.词的上片写景描写特点如何?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移步换景,一句一景(白描)视听结合,营造浓郁乡村气息,欣欣向荣繁忙景象4。简析该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体恤民情、和善、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酒困人渴的太守求饮的细节将官与民之间的融洽之情轻轻点出5这首小令清新朴实,明白如话,仅“试问”已让词人形象栩栩传神。请结合末句的内容,分析词人形象。“野人家”指村野的一户人家,“试问”有敲门探询之意。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6。具体说说这首词在写景

40、上的特色?这首词一改他诗以视觉形象为主的常见写法,而是别出心裁地将富有农家生活气息的各种声响搬入词中,于平易中见神奇。村头枣花掉落衣巾声、农家缲(so)车抽茧出丝声、农人粗服柳下卖瓜声,声声入耳。使乡村的季节色彩、田家的农事活动、农村的生活情态融为一体。 (在基本符合思路前题下,只写特点得3分;具体说特点得6分)7。阅读这首宋词,续写下片赏析(150字左右)。这首词写初夏乡村情景,极富农家生活气息。词上片写景,重在路途之声;下片言事,重在行人之态。纵览全词,起笔于有声,落笔于有声。通常,诗词中景多是视觉形象的画面。上片,苏轼一改常法,拿乡村声响入词,于平易中见别致。村头枣花掉落衣巾声、农家缲(

41、so)车抽茧出丝声、农人粗服柳下卖瓜声,声声入耳。些少三句,全从声响中来,使乡村的季节色彩、田家的农事活动、农村的生活情态以及久旱雨后丰收有盼的淡淡喜悦之情,均有不同程度地表现。鉴赏下片:写词人行色匆匆于乡村道上的片断感受,未直接抒情而情蕴其中。过片,“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倒叙,上片所写景由此而来。因路远酒醉,体乏人困,才有睡意朦胧中“听”来的乡村景致。日高人渴觅茶,见人物情态,真切中有不拘小节的生活真趣。结篇“含不尽之意”。既收于叩问声,呼应上片,又状出了身为太守的词人讨茶态度,“试问”所问,或者还含了农人的家常、丰收的盼望。 (得分点:据上文提示,人物“情态”、篇末“人声”的赏析,各2分;点

42、明“酒困”句,以顺接上片赏析1分;语言流畅富于美感1分。)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 词的上片寄情于景,阅读品味后,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主人公怎样的心境。孤寂无聊,思念无边,没有心绪。2、“东篱把酒黄昏后”巧妙化用了谁的哪句诗?请写在下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3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表达效果。 诗人以黄色的菊花自比,形象的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恨、相思之苦。4“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词人的何种感情?情与景是怎样融为一体的?这两句

43、词描写了秋日的沉雾、浓云,和静静焚燃的瑞脑新香。抒发了词人在“叶叶梧桐坠”的深秋,居寂寞孤独之中的对丈夫明诚的思念和闺中寂寞无助的忧伤。以景生情,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之中,词人既感触纤敏,又想到良人外游,故情生;又移情入景,两相融合。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渲染了怎样的环境氛围?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天空浓云密布又有薄雾笼罩,瑞脑香的烟雾从兽形的香炉上袅袅升起。“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这是因为孤单寂寞,内心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瑞脑销金兽”作者静静地看着袅袅烟雾从金兽炉上慢慢升起百无聊赖。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44、。6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作者为何特别提到重阳佳节?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佳节又重阳”:“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而如今却自己孤身一人,独对良辰美景虚度光阴。“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 凉意表面上是因为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次原因是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7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黄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

45、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8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9这首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成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语言皆是当时自然口语,读来不着雕饰,平易浅近;但浅近之中借无理之譬喻,以花黄喻人瘦,妙绝古今。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形象。2.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一句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