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分子和原子__习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70178 上传时间:2024-11-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11.56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和原子__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分子和原子__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和原子 习题精选(一) 基础题 1.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2.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3.小明做了一个梦,梦幻自己能缩身,甚至能缩小到分子大小,他到水世界旅行一趟,并报告了见闻。他的报告不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分子之间有间隙 C.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构成 D.电解水就是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4.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大小不同 B.能否直接构成宏观物质 C.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 5.为预防“非典"(SARS)病毒,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气味,这说明(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6.小李同学测得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后的体积小于100mL。这个事实说明( ) A.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空隙 B.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质量很小 C.酒精和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成了原子 7.下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8.春天,人们站在槐树旁能闻到槐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的质量很大 能力题 (时间:15分钟 分数:50分)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纯净物具有 的组成,因而也具有 的性质;由于混合物中的物质种类和含量可变化,所以它具有 的组成和性质。 2.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总是在 ,分子间有一定的 。如果 很 时,物质呈气态; 很 ,则呈液态或固态。 3.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下图)。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请你再举出可以用这种原因解释的一个实例来。 4.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 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 5.在加压的情况下,可以将25000L石油气装入容积为24L的钢瓶中。请从微观的角度加以解释。 6.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体现了分子的哪一点性质? 。 挑战题 1.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石蕊试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盐酸,然后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图)。过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烧杯A中液体变成 色。由该实验可知(浓)盐酸具有的性质是: (1) ; (2) 。 2.如图所示,烧瓶A中装的是浓盐酸,烧瓶B中装的是浓氨水,长玻璃管C中间有一张滤纸条,每隔1.5cm~2cm滴有一滴紫色石蕊试液,实验前关闭开关a、b,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a、b,看到滤纸大部分变蓝色,在玻璃管左端出现大量白烟。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HCl与NH3相遇,生成NH4Cl固体产生白烟)。 (1)简述滤纸变蓝色的原因: 。 (2)在玻璃管左端出现大量白烟说明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什么关系? 分子和原子 习题精选(二)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2.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了(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气 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 A.水分子 B.水原子 C.氢、氧两种原子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镁条燃烧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7.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8.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由此不能说明(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B.分子在化学变化可以被分开 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D.水可以作溶剂且易挥发 9.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木柴制成桌椅 B.纸张被撕碎 C.冰雪被融化 D.石蜡燃烧 10.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A.水结成冰 B.水分蒸发 C.水被电解 D.水汽化 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12.下图是关于分子性质的实验:在滤纸上每隔1.5~2cm处滴一滴酚酞试液,并在试管口塞上脱脂棉花,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脱脂棉花上滴10~15滴(已知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 13.用分子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纯净的氧气不能保存在敞口容器中: (2)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 (3)湿衣服即使放在室内,过一段时间后,也能够变得干燥: (4)走近酒店附近就能闻到酒的气味: (5)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蔗糖不见了: (6)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 1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1)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2)空气中氧气、氮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原子的构成 习题精选(一)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电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 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 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负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5.用其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的碳原子相对原子的质量是( )。 A.12g B.12 C.1/12g D.1/12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7.下列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 。(填序号) ①电子 ②质子 ③中子 ④原子核 ⑤原子 ⑥分子 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9.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为相对原子质量),它具有放射性,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 10.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构成 习题精选(二)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⑤原子不显电性 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2.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相对原子质量 3.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4.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原子种类 原子核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氢 1 1 碳 6 6 钠 11 12 铁 26 56 根据上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 (2) ; (3) ; (4) ; 5.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互相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有人对其观点作了如下修正,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一切物质”应改为“有的物质”。 ②“变化”只能指“化学变化”而不能指其他任何变化。 ③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明不能用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方法“创造”或“分裂”原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已知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钼原子的质量为8mkg,则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96 B.72 C.48 D.36 7.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取一极薄的金箔,用一高速运动的氦核射击,结果发现大多数氦核通过了金箔,极少数氦核发生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结合排列 B.相对于金原子而言,金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 C.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D.金原子质量与氦核质量相当 8.一个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质量是5.4mkg,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n/3,则一个R原子的质量应是 。 9.直到19世纪末,人们还认为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后来,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精密的科学实验提供了条件。能有力地证明原子可以再分的实验事实是 ,能证明原子核可以再分的实验事实是 。 原子的构成 习题精选(三) 1.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考古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的含量来推测古生物的年代。碳14原子的质子数是6,相对原子质量是14,下列有关碳14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核外有8个电子 B.其核内有6个中子 C.核电荷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2.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原本准备发射的卫星数目恰好与铱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下列关于铱原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B.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 C.铱原子的中子数为77 D.卫星通讯需要依靠铱原子 3.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欧洲的科研机构曾宣称已制造出了反氢原子,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两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4.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技术观察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电子的运动 D.原子核的内部构成 5.我们已经知道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请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上述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空气成分的是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4)会在电压下定向移动的微粒 ,(5)质量最小的是 ,(6)相对质量与氢原子近似的是 ,(7)在同一分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 6.俄罗斯科学家1999年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 。 7.将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里。 氧化汞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汞 分解为氧 和汞 ,汞 直接构成金属汞,而两个氧 构成一个氧 。氧 的内部中心有1个带8个单位正电荷的 ,核外有8个 作高速运动。实验证明: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但 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带1个单位负电荷。整个氧 不显电性。 8.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他的《化学哲学新体系》中提出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观点:“一切物质是由大量的、极其微小的微粒(原子)构成。这些粒子通过引力作用而相互结合成物质。人们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原子,也不可能将原子进一步分割。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只能是把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将分开的原子重新组合起来”。这一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阿佛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后,有人对道尔顿的上述观点做到如下修正; a.“一切物质”应改为“有些物质” b.“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应限定为化学变化,不包括其他变化 c.“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 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根据你的理解,上述论点中错误的是(填字母) 。请分析错误原因 。 9.据新闻报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投下了至少10 t的贫铀弹,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应为多少? 10.我国东周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在《庄子·天下》中曾有下列论述:“一尺之棰(小木棍)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是指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曾说:“世界万物均是由不连续的微粒(原子)构成。”请你用有关的物质构成的知识对上述两位哲学家的论断进行评价。 11.探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曾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有不同的看法。他反问道:“如果物质是由单个的粒子组成的,那么把这些粒子聚合在一起的是什么?”你能对亚里士多德的问题作出回答了吗? 12.与其他同学商量讨论,一起制作一个原子的模型,并依据模型写一篇100~500字的记叙文,描绘一下如果被缩微成原子大小时所经历的和所看到的,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元素 习题精选(一) 1.一种元素跟另一种元素之间的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Si、O、Fe、Al B.O、Si、Al、Fe C.Al、Fe、Si、O D.O、Fe、A1、Si 3.表示4个氮原子的符号是( )。 A.N4 B.4N2 C.2N2 D.4N 4.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A.2O B.H2 C.N D.Fe 5.下列元素符号中,书写正确的是( )。 A.Mn B.CA C.al D.Hg 6.食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等疾病。市售加碘食盐的包装袋上标明每千克含碘20~40mg,这里标明的碘的含量是指( )。 A.碘单质 B.碘分子 C.碘元素 D.碘原子 7.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位于( )。 A.左上方区域 B.右上方区域 C.左下方区域 D.右下方区域 8.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硫 ,钙 ,钾 ,Zn ,Ba ,Mn 。 9.过氧化氢(H2O2,又名“双氧水”)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也是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过氧化氢是由氢 和氧 组成的,科学实验证明:在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 和2个氧 。 (填“元素”或“原子”) 10.X、Y、Z三种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它们是 元素的 原子。(填“同”或“不同”) 元素 习题精选(二)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单质,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 A.铝、二氧化硫 B.冰、水蒸气  C.水银,食盐水 D.氮气、空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水 B.食盐水 C.氮气 D.红磷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高锰酸钾 B.五氧化二磷  C.水 D.氧化镁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元素 B.铁元素 C.硅元素 D.铝元素 5.一瓶气体经过化验和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 A.一种单质 B.一种化合物 C.单质、化合物的混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二、填空题 1.在氯化钠、五氧化二磷、氯酸钾、二氧化锰、水、二氧化碳、空气、氧气、碳中,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②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③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④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⑤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⑥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H”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是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的。   元素 习题精选(三) 1.关于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铝、过氧化氢五种物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是氧化物 D.都是化合物 2.1932年,美国化学家H.C尤里等发现了一种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但中子数比氢原子多一个的新原子,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与氢原子相同的原子 B.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 C.是一种新元素 D.是与氢元素不同类的原子 3.下列各组元素符号都表示非金属元素的是( )。 A.C、P、K B.S、Cl、F C.H、O、Cu D.Na、N、Ca 4.根据所给的大写字母或小写字母各写出几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 、 、 。 H: 、 、 。 a: 、 、 。 g: 、 、 。 5.某物质在隔绝空气加热后,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由此可证明该物质中含有哪些元素?它们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 6.某同学说:“纯净物一定由一种元素组成,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7.大气中的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对地球起保护作用,含有较多的臭氧(03)。有关臭氧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臭氧不是单质 B.每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C.臭氧中含有氧元素 D.臭氧与氧气组成纯净物 8.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质量分数不到万分之一的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元素中肯定不是人体微量元素的是( )。 A.I B.F C.H D.Fe 9.1977年8月,国际化学会无机化学分会做出一项决议:从104号元素以后,不再以人名、国名来命名,一律以新元素的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的拉丁文缩写来命名,即nil—0,un—l,bi一2,tri一3,quad一4,pent一5,hex一6,sept一7,oct一8,enn一9。照此规定,第104号元素的拉丁文名称按“un+nil+quad+ium(词缀)”应为“Unnilquadium”,其元素符号定为“Unq”,第105号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Unnilpentium”,元素符号为“Unp”,依此类推。请分别给下列元素命名: (1)第109号元素的拉丁文名成为 ,元素符号为 。 (2)第111号元素的拉丁文名成为 ,元素符号为 。 (3)第116号元素的拉丁文名成为 ,元素符号为 。 10.从元素周期表上查找原子质量,并指出它们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试着探求一些规律。 元素 习题精选(四) 1.氧元素与硫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核内中子数不同 B.原子内核外电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2.过氧化氢(H2O2)是隐形眼镜洗液的一种成分,可以杀菌,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它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 3.下列元素中对动植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地壳中含量较少的一组是( ) A.C、H、N B.C、H、O C.N、P、K D.Na、Fe、Ca 4.为了防治甲状腺疾病,市售的食盐中常添加有( ) A.葡萄糖 B.碘酸钾 C.碳酸钠 D.氯化钾 5.改正下列有错误的元素符号: 钙CA 锰mn 铝Al 硅Si 铜Ca 镁mg 铁Ir 6.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并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等。从整个地壳中元素含量分析,最丰富的是 ,整个已知宇宙中最丰富的是 。 7.曾害得许多人家破人亡的海洛因是我国政府明令严禁的毒品,其组成可以表示为C12H22O11(化学式),它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海洛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个质子。 8.今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①液氧、②氢气、③水、④空气、⑤二氧化碳、⑥氯酸钾、⑦水泥、⑧塑料、⑨铁、⑩碱式碳酸铜、⑩纯净的矿泉水、石油,请你指出: (1)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 (2)属于化合物的是 ,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化合物是 。 (3)属于混合物的是 。 9.Prasad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篇报道中写到:在伊朗锡拉兹地区发现了一个村落,该村大多数人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并且皮肤粗糙而干燥、嗜睡且有食土癖(几乎每天吃1磅土)。此病被称为伊朗村病,你觉得该村人得此病的原因是什么? 10.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油都是含碳元素的有机物,它们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前些年,有人声称发明了一种试剂,只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这种试剂,就可以使普通的水变成燃料油,从而解决世界性的能源问题。请你分析这种试剂能否存在? 离子 习题精选(一) 1.常见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下列有关粒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粒子一定是相同元素 B.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若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这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一定相等 D.若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等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下列规律:(1)电子将尽可能排布在离核近的、能量低的电子层上;(2)每层最多容纳电子2n2(n为层数);(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近年科学家发现的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应是( ) A.2、8、18、32、32、18、8 B.2、8、18、32、18、18、22 C.2、8、18、32、50、8 D.2、8、32、32、18、8 3.某微粒Rm-的核电荷数为n,你认为不可能据此推测出的是( ) A.该微粒的质子数 B.该微粒所属元素种类 C.该微粒的电子数 D.该微粒的相对粒子质量 4.元素X核电荷数为d,它的阳离子Xm+与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 ) A.m+n+a B.m-n-a C.m+n-a D.a-m-n 5.钠原子与钠离子的符号分别为 和 ;它们均属于钠元素的理由是 ;它们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相似”)。 6.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3+离子含有 个质子 个电子; (2)构成了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3)H3属于 (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7.据现在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日渐衰老的一个原因是人体中活性氧氧化细胞的缘故,活性氧的一种是O2-,在此离子中有 个电子。 8.家中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构成它的粒子有 离子和 离子。做一个小实验,把氯化钠放到水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通过观察这个实验,结合物理学的带电荷的粒子的性质,考虑如何证明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9.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B元素的负一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第二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D元素的原子比C元素的原子多1个电子层,其阳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E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试写出下列符号:A原子 ;B负一价阴离子 ;C原子 ;D离子 ;E原子 。 10.研究表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位于左下角,最活泼的非金属位于右上角(稀有气体除外)。根据你所掌握的原子结构知识试回答以下问题: (1)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有何关系? (2)请你将你得出的结论与同学们交流,达成共识后再与老师一起探讨其原因。 离子 习题精选(二) 1.原子结构中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元素原子质子数为( )。 A.6 B.8 C.16 D.2 3.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发生变化的是( )。 A.相对原子的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层数 4.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澄江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相对原子的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6 B.核外由两个电子层,第一层有4个电子 C.核外电子数为6 D.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5.某粒子由12个质子、12个中子和10个电子构成,该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6.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他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同 C.Na比Na+少一个电子 D.Na+的最外层是相对稳定结构 7.X、Y、Z、Q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b、c、d(均小于18),若它们的离子Xm+、Yn+、Zm-、Qn-的电子层数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a-b=n-m B.b-d=2n C.c-d=m+n D.a-c=0 8.某粒子最外电子层为M层(即第三层),该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则它一定不属于下列粒子中的( )。 A.稀有气体原子 B.非金属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9.有两种粒子,它们核内总的质子数不相等,但核外电子数相等,这两种粒子不可能是( )。 A.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B.不同种分子 C.不同种离子 D.不同种的离子和分子 10.Fe、Fe2+、Fe3+所表示的三种粒子具有相同的 ,因而它们都属于铁元素;由于他们的 不同,因而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离子 习题精选(三) 一、选择题 1.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主要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 A.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钠原子与钠离子在结构上相同的是( ) A.核电荷数 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D.电子数 3.原子核外第三电子层与第一电子层的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其质子数为( ) A.20 B.14 C.12 D.10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质子总数和核外电子总数都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微粒。 C.氯原子和氯离子属于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D.镁离子与氧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不同。 5.下列微粒中,最外电子层不是稳定结构的是( ) A.氖原子 B.氯原子 C.钠离子 D.硫离子 6.某元素的阳离子A3+的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原子量分别为( ) A.23,53 B.26,30 C.26,56 D.23,46 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前者是离子化合物,后者是共价化合物的一组是( ) A.NaCl,CaCl2 B.HCl,KCl C.CO2,H2O D.ZnSO4,NH3 8.下列各组数字代表了元素的核电荷数,其中能组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一组是( ) A.11和7 B.12和17 C.8和12 D.11和16 9.M元素的离子为M2+,其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a+b+2 B.a+b-2 C.a+b D.b+2 10.下列微粒中,与Na+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 ) A.F- B.H2O C.NH4+ D.OH- 11.Cl和Cl-相同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性 D.化学性质 1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元素原子的( )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层数 C.核内中子数 D.质量 13.已知某种微粒的质子数,就一定可以确定它的( ) A.所属元素种类 B.电子总数 C.核电荷数 D.中子数 14.下列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15.某微粒最外层有8个电子,该微粒是( ) A.阴离子 B.阳离子 C.稀有气体原子 D.无法确定 16.下列关于镁原子和镁离子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都是电中性的微粒 C.它们都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是同种元素 D.镁原子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变成离子 17.原子失去1个电子,发生变化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的排布 C.元素的种类 D.相对原子质量 18.有关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其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钠的原子核,核内有11个质子 B.弧线表示电子层,其共有3个电子层 C.数字“1”表示第一层的电子层上有一个电子 D.数字“2”表示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 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离子是由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B.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C.一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此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但它所属的元素种类不会改变 20.某R2+离子中有23个电子,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R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25 B.28 C.30 D.32 21.下列哪种微粒第三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最多( ) A.Al3+ B.Cl C.S2- D.Na+ 22.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KClO3 B.KCl C.H2S D.Na2O 23.某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与第一层上电子数相等,该元素属于( ) A.金属元素 B.非金属元素 C.稀有气体元素 D.无法确定 24.下列各组分子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一组是( ) A.CO和NO B.NH3和CH4 C.SO2和H2S D.CO2和NH3·H2O 25.下列关于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都是带电的原子 B.离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在化学变化中离子不能再分 D.有些物质直接由离子构成,有些物质却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26.下列表示的各种微粒结构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写出下列结构示意图所代表的原子或离子符号: 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该元素原子核内有______个质子,其-2价阴离子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该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霞与氧气化合时,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三、问答题 设四种未知元素为A,B,C,D。A-离子核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