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历史发展2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基本含义(一)“教育”的词源“教育”一词在古代旱已有之,始见于孟子尽心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乃是上所施下所效也”,清代文字学家桂馥在说文解字义证中解释说”育,养子使作善也。辞源解释”教育”为”教海培育”。英语的“教育”,动词是educate,名词是education,该词源自拉丁语的ducare,其意为“引导、导引”,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一、教育的基本含义(二)教育的含义01020304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教
2、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一)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二)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和“学”的主体(三)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四)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三、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四、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教育制度是国家内部各种教育机构的系统.泛指有组织的教育和教学的机构体系.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
3、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四、学校教育制度(二)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但是.制定学制不能凭主观意志。在制定学制的过程中.不仅要考察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学制的制约作用.保证学制性质与社会的一致性.同时要充分研究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民族文化传统对学制的影响.使学制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四、学校教育制度(三)学制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欧洲.其发展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现代小学的发展要比大学和中学晚得多。在小学逐步普及的基础上.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中叶的近一百年时间
4、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国民索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促进了普及教育的延长。总之.在统一学校系统的过程中.各种不同功能的学校从纵横两个方面开始逐步衔接和贯通.形成了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支学制。四、学校教育制度(四)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四、学校教育制度(五)当代学制发展的趋势1.重视学前教育.快速提高人学率2.重视旱期智力开发.重视天才儿童发展3.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注重提升人的综合索质4.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日益重视生计教育5.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类型日益多样化6.继续教育迅速发展.终身教育成为人们的教育理念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发展(一)原始
5、社会教育原始社会是人类第一种社会形态。在此基础上的教育具有如下特征:1.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没有专门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在共同的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2.教育的水平很低.教学内容是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经验.教育方法是口耳相传。3.教育机会具有原始的均等性.教育没有阶级性.大家都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一、教育的发展(二)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奴隶。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阶级社会。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地主阶级垄断官学,把持教育大权;另一方面,在民间还存在大量
6、的私学。无论官学还是私学都以“四书”“五经”和反映封建伦理道德的“三纲五常”为主要教育内容。东西方的古代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都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1)阶级性、等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一、教育的发展(三)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是相对于以使用手工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教育而言的.它是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水平下的教育。其教育的特点是: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一、教育的发展(四)当代教育1.追求教育民
7、主化,发展全民教育2.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5.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重教育的本土化6.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落实主体教育思想7.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拓展实践教育8.提高学生科学索养.加强科学教育二、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永恒性(二)教育的生产性(三)教育的历史性(四)教育的继承性(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六)教育的长期性(七)教育的民族性(八)教育的阶级性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3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这个术语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带领儿童的人”。
8、从这一词派生出来的就是关于研究儿童教育的专门学科教育学。这一术语的含义就是关于教育的科学。那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简单地回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不教育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它所研究的是教育中最一般性的问题,如“什么是教育”“如何教育”。它是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学科。教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教育的一般性问题,揭不和阐明教育规律,并以其指导教育实践。二、教育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一)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方钊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宗旨。确切地说,教育方针是由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教育工作
9、的方向、目的、道路的总体规定。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或政党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钊和行政措施,是人们为了规范教育行为而以国家或政党、政府的名义颁布的教育行为指南。教育政策带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行政效力和法律效力。二、教育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二)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末揭示教育规律。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但是,如果把教育学变成教育经验汇编,仅仅满足于教育经验的介绍,那就会否定教育学是
10、一门科学,这也是错误的。二、教育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三)教育科学与教育学科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为其共同研究对象的相关学科的总称,是由若干门教育学构成的学科总体。教育学科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教育学科指我国师范院校和教育院校开设的教育课程的总称,目前一般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各学科教材教法三门课程;广义的教育学科则泛指教育科学体系中所列的各类教育学。二、教育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四)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教育现象是以培养人为主体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现象有三个内涵:1.教育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中的存在物,是可感知到的、可认识的。2.教育现象是教育实
11、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3.构成教育现象的一个重要属性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社会中的观察、模仿等学习形式,虽可获得零星的知识技能,但不属于教育现象的范畴。当某种教育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人们广泛地议论、评说或要求予以解决时,这种教育现象便成了教育问题。二、教育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五)教育活动与教育事业教育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活动。广义的教育活动泛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狭义的教育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不论广义与狭义,其宗旨都是进行人的培养和训练。当人们摆脱进行该活动的无计划、
12、无组织状态,把教育活动从其他的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划分成一个独立的社会部门,并经由令人去进行时,这种活动便成了一种事业,即教育事业。二、教育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六)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教育经验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教育规律是在众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反映了事物本质特点的东西,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教育规律是建立教育科学的依据。按教育规律的层次性,可分为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一般规律存在于一切教育现象之中,并始终贯串于整个教育发展的全过程。这些规律主要有: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律2.教育必须与儿童身心发展相适应的规律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律二、教育学与
13、相关概念的关系(七)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培养什么人,为什么培养这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教育思想具体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三个部分,这三者既相互渗透又各有区别。同时,它们又具有相容并列的关系。教育理论、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观念都属于教育思想的范畴,它们有共同的本质属性,即它们都是来源于一定社会的教育实践,都是表明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看法,都要指导教育实践。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阐明教育的诸多问题建立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第二节教育
14、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关于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近几年国内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划分方法。这里我们选择国内较为流行的观点,把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历程相对划分成以下三个历史阶段。教育学的发展趋势(一)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二)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三)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四)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五)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六)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教育理论的功能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学习教育学,是树立科学教育观的需要学习教育学,是建构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的需要学习教育学,是提高
15、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学习教育学,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二)(三)(四)(五)(一)学习教育学,是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各门具体教育学科的理论前提三、学习教育学的方法(一)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教育研究(四)不断挖掘教育生活的经验(五)多方面吸收相关科学知识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3教育与人口的关系4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6第一节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和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
16、的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及教育内容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手段的更新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一)(三)(二)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第二节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三)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部分教育内容(二)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权二、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一)(二)(三)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通过教育制造政治上的典论和思潮通过教育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本身的历史继承性第三节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7、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观念的影响一定的民族文化对教育内容的选择的影响一定的民族文化影响着对教育的需求一定的民族文化影响着教育管理体制(二)(三)(四)(五)(一)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的选择和组织形式的采用二、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一)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三)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的功能(二)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第四节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一、社会人口影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一)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一、社会人口影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二)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人口质量是指人日的身体索质、文化索质和道德水平。人口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指上一代的人口索质对
18、下一代教育质量的影响。身体索质是教育的基础,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其身体索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教育的可接受程度和承受能力。上一代的文化索质则影响对下一代的教育的重视、教育的投入、教育环境的创造。道德是教育的内容,上一代的道德素质对下一代的道德素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社会人口影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三)人口结构也影响教育的结构与水平人口的年龄结构影响人口的年龄结构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结构中的比例人口地域分布影响教人口地域分布影响教育发展水平育发展水平人口的职业结构影响人口的职业结构影响高等教育的专业发展高等教育的专业发展二、教育对人口的影响教育有利于人口的流动教育使
19、人口结构更合理化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第五节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特征(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界定,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界定更具有原生性和概括性,内涵也较为丰富,因而被更多的国家和学者所认同。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特征(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可持续发展鼓励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
20、量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为目标二、教育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1.教育可传播和创造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观念、态度、价值和知识,促使人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觉参与和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2.教育可促进经济增长、政治进步和文化繁荣,推动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3.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实施途径(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实施计划(2005-2012)提出州一持续发展教育是培养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教育。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其主要内容包括:1.尊重所有
21、人的尊严和权利,承诺对所有人的社会和经济公正;2.尊重后代人的权利,承诺代际间的责任;3.尊重人类生存的环境,承诺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4.尊重文化多样性,承诺在地方和全球建设宽容、非暴力、和平文化。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实施途径(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1.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知识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3.开展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活动。2.开设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第六节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22、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所以无论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还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来看,教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应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我们应以战略的眼光看教育,要认识到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生产,就是明日的社会发展。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所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一)明确教育的战略方向(二)改革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育思想(三)作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四)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五)调整教育结构(六)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
23、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个体身心发展概述1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教育对不同人生阶段发展的特殊任务4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概述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所谓人的身心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即人作为生命个体从出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增加而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过程。人的发展包含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人的心理发展指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能力的发展以及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心理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因索的积极发展变化.如感觉的精确性、知觉的全面性、记忆的理解性
24、、思维的深刻性等;二是各种非认知因索的积极发展变化.包括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以及个性等的发展变化。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人的生理发展尤其是大脑神经系统的发展制约着人的心理发展.人的心理发展也影响并促进着人的生理发展。总之.人的发展是全面的渐进的个体的发展.包括了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变化过程。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外铄论内发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遗传和遗传素质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在遗传学上,特指遗传物质从
25、上代传给下代的现象。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人的遗传素质优于动物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潜藏着发展的巨大可能性。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二)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最终应当归结为亲代精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存留于受精卵中的遗传基因的作用2.对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具体理解(1)遗传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因素(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差异(4)遗传不能最终决定个体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水平(5)遗传素质本身虽不能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改变,
26、但它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索的总称。对于环境,可按不同的标准做出不同的分类。按环境本身的内容,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环绕着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主要有大气、土壤、水、岩石、植物、动物、太阳等。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民族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区机构、家庭亲友、科学教育、公共场所、社会风气、流行思潮和各类社会教育等。它是人类世代创造的产物,也是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人从出生起就面对现实社会而不能选择,只有认识、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环境,才
27、能生存并获得自身的发展。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二)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自然环境的作用自然环境中的大气层、重力场、生态、植被等宏观因素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2.社会环境的作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社会环境的不同还可能造成个体发展上的巨大差异。3.环境影响的性质环境因素对人影响的特点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它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计划、有目的,但也不能因此而低估它的作用。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其基本含义:一是从影响力的大小讲,比起遗传索质和自发的社会
28、环境的影响,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力比较大;二是从影响的结果讲,教育能把遗传所提供的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和环境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后天条件充分地运用起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二)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首先,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其次,既然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是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新要求所引起的新需要与已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那么.要使教育起主导作用,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社会和教育的要求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并采取有效手段,引导他们不断解决新的矛盾。再次,教育必须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最后,教育活动必须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
29、用(三)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01020304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还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教育的主导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主观能动性的含义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如何想。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何做以及精神状态。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二)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也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能起作用。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
30、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总之,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的,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要从动态上来研究和把握各因素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第三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二、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三、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四、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五、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六、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第四节教育对不同人生阶段发展的特殊任务一、婴幼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十分乐于学习、探索周围的世界.他们的探索活动逐渐从偶然的发现发展到有
31、意识的活动。四到六个月的婴儿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技能,他们的视觉能力增强,可以坐和爬.开始探索周围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的精细动作也在快速发展,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七到九个月年龄段的宝宝能够依靠自己坐起来,能灵活爬行,如果有凭借力,也许还能够站起来,他们看见熟人会把手伸出来要人抱。十到十二个月的婴儿不仅认识常见的人和物,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能较长时间地观察,还会用手势和声音对观察到的事物表不不同的反应,会模仿观察到的某些动作和声音,开始会用面部表情、手势等和成人交往,逐渐向学习走路发展。一到两周岁年龄的孩子手指灵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有了自己的思想,能够根据所看到和所听到的东西进行判断。两岁左右的
32、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很多事情喜欢自己动手去做、去探索。二、儿童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一)儿童期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儿童期,学生的身体发展相对稳定和平衡,速度比较均匀。进入儿童期的学生,开始从家庭走向学校,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知识的逐步增长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其心理发展速度加快。从认知方面看,与生活在家庭中的幼儿相比,童年学生的认知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变化。在情感方面,儿童期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复杂起来。儿童期学生的意志力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学习活动的目的性、持久性和复杂性客观上要求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付出努力。二、儿童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二)儿童期学生的教育儿童期学生因其身体发展的平稳性和心理发展
33、的无尖锐冲突性的特点,为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对教育者来说,由于儿童期学生所具有的天真、无邪的个性.对成人的依赖、平静的心态,可塑的品格,极强的吸收能力等特点,使儿童期成为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因此,无论是为国家还是为了学生个人的末来,人们都应该十分重视儿童期学生的教育。使学生热爱学习和学会学习是儿童期教育的核心任务。对儿童期学生来说,尽管其体质较幼儿时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与他们在学校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相比,仍是比较柔弱的。因此,教师应当把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的体质作为重要任务。在学习方面,除教学内容外,教师还要注意学生读、写、算和手工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协调发展,这将对学生今后智力和学习能力
34、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儿童期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三、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一)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人少年期的学生.身心开始发生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心理上的“成人感”日益显露出来。少年期学生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其生理特点上。少年期学生生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性成熟开始。少年期学生不仅在生理上发生着急剧变化,心理上的变化也十分显著。在情感方面.由于少年期学生正处于身体迅速发育时期,精力充沛.所以他们富有朝气、充满热情,但情绪不够稳定.易因外界刺激的影响而波动,忽而表现出充满激情和冲动,忽而又表现得悲观和失望。所以,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少年期是学生情感发展最困难
35、、最令教育者费心的时期。在意志方面,从总体上讲,少年期学生的自控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三、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二)少年期学生的教育对于身心发展处于急剧变化的少年期学生,教育者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责任是重大的。良好的教育,将对学生顺利地完成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以及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对少年期学生生理急剧变化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少年期学生的心理变化,使得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充沛的精力使他们求知欲旺盛而不知疲倦。少年期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形成良好品德和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的关键时期,加强少年期学生的情感、品德和理想教育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对少
36、年期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者的又一重要任务。四、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一)青年期学生的年龄特征青年期是个体经历了少年期的急剧生长和矛盾冲突以后,跨入了发展相对平稳的一个时期,进人青年初期的学生,不仅身体发育趋于成熟,而且在心理发展上也有了质的变化。青年期是学生身体发育达到基本成熟的时期。青年期学生在身体发育趋于成熟的同时,心理方面也日益成熟起来。青年期学生的情感和意志也有了很大发展。四、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二)青年期学生的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继续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养,为将来继续深造或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帮助学生处理好升学与就业的关系。再次,要教育学
37、生正确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最后,要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与恋爱的关系。五、成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一)成年期的年龄特征成年期的个体经过社会几十年的等待,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身躯与头脑,内心的信仰和理想的大厦已经落成,目标已经确定,现实的条件已经明朗。对于他们来说,对目标的追求应直接体现在自己每天从事的活动中,体现在对外界事物或环境的改造与创造活动中。从身体状况看,成年期的大部分时间肉体显得壮实,但实际的衰退已经开始,智商、创造性思维、记忆等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弱,但这些减弱并没有对人的总体功能产生明显影响,认知方面由学习、接受转向创造、实践。成年人积累的是综合性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的是发现问题、研究
38、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能力。成年期是发展自己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如若创造成功,将带来正面反馈,反之则会出现消极状态。当然,成年人不仅要承担社会的职责,还要承担养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职责,特别在养育子女、促其成才方面耗费了他们不少的时间与精力。因此,事业上的成就、家庭的幸福及子女的健康成长,是影响成年期青年身心状况的主要因素。五、成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二)成年期的教育成年期的教育可以让成人增强内心的实力和能力,提升领悟力和启发思想,进而创造更高层次的智慧,由智慧改变信念,信念改变思想,思想改变行为,行为改变现状,通过学习,开发人的某些潜力和弥补以往发展中的缺陷,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使其不仅不落后,还
39、能取得最佳成果,解决人生中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如,如何教育子女、如何让子女健康成长等。因此,成年期的教育对整个人类的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各方面的完善、提高具有独特价值。对成年人的教育多是不同层次、不同方式、不同途径的继续教育,其中主要以职业转换或业务水平的提高为主。在成年人的教育中还应该包括自我保健的内容,成年人一般表现出来的持重和克制,往往会使人忽视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成年人要尽可能多与青年交往和合作,在合作中,不仅要善于指导青年,还要善于从青年身上获取活力、敏锐与革新的精神,这对于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在事业上取得成就都是有益的。所以,成年期的教育也是成人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教育目的概述1
40、制定教育目的依据2我国的教育目的3素质教育4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一)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何种人才的总的要求。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二)教育目的的意义和功能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的意义,在于它决定了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功能实现的。二、教育目的的特点
41、(一)教育目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二)教育目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三)教育目的是社会需要和身心发展可能的一致(四)教育目的是理论上的规定性与实践上的操作性的统一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依据一、教育目的选择制定的依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二)(三)(四)(五)(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二、教育目的确立的基本价值取向(一)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三)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论(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42、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经济学研究中考察社会物质生产与人的发展关系时所提出的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的自由发展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人的生产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人的发展同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人的片面
43、发展是由旧的社会分工造成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三)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基本组成二、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表述我国对教育目的的表述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所不同。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重要任务。2006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索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
44、、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新时期的教育目的具有历史继承性,也反映了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及对教育目的的新的思考和探索。二、我国的教育目的(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3.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2.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我国的教育目的(三)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4.充分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1.坚持全面发展教育二、我国的教育目的(四)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2.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
45、教的关系4.全面发展教育与索质教育的关系5.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三、普通中小学的任务和培养目标(一)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作为我国总的教育目的,是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贯彻的。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多层次、多类别的人才,而且各级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又有差异,所以各级各类教育在实现教育目的时也各有自己的特点。要在普通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首先就要明确这种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三、普通中小学
46、的任务和培养目标(二)普通中小学的培养目标1.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充分地发展打下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三、普通中小学的任务和培养目标2.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初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继续,又是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打基础的教育。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学龄中期(少年期)。学龄中期是从儿童到少年又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时期,是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因而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索质打基础的最关键时期。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
47、在小学阶段初步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初中教育是最重要,但目前又是最薄弱的一环。因此,教育界和全社会都十分关注初中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三、普通中小学的任务和培养目标3.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高中教育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并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第四节素质教育一、人的素质的概念二、素质教育的含义与特征(一)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索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
48、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二、素质教育的含义与特征(二)素质教育的特征3.主体性1.全面性4.基础性5.普遍性6.发展性2.全体性三、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一)思想政治素质目标及其教育(二)科技、文化素质目标及其教育(三)身体素质目标及其教育(四)心理素质目标及其教育(五)审美素质目标及其教育(六)劳动素质目标及其教育(七)能力素质目标及其教育(八)交往素质目标及其教育(九)外在素质目标及其教育学生1教师2师生关系3第一节学生一、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三)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二、学生的社会地位(一)学生是权利的主体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论知识经
49、验的多寡、能力的大小,都应该是平等的人,享有自己的权利。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末成年人保护法也提出了保护末成年人应该遵循的四个原则:保障末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末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末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二、学生的社会地位(二)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1.学生的身份首先,作为社会成员,学生的身份是国家公民,其地位由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及其他一系列法律法规所确认;其次,作为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一员,学生具有不同于一般国家公民的地位,其地位由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确认,这种地位体现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这一角色的本
50、质特征。根据这些法律的确定,学生的身份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层次,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末成年的公民;第三层次,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末成年公民。二、学生的社会地位2.学生的法律地位法律地位是由双方主体在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决定的。学生身份的确定为其法律地位的定位提供了前提。在教育领域中,作为未成年公民,在学生与教师、校长或行政机关的关系中,学生享有未成年公民享有的一切权利,如受教育权、身心健康权等。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等。作为学生权利相对方的学校、教师或行政机关,不能因为履行教育职能而侵害学生的权利。二、学生的社会地位(三)学生享有的权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