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比大小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67049 上传时间:2024-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01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大小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比大小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大小》教学反思 桐屿小学 陈恩玲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P17。 教材分析: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大小的基础上教学的。新教材设计了三只猴子分水果,其中梨4个,桃子3个,香蕉2只为主题内容。在第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我就利用了这个教材,但是所收到的效果不太好,感觉这样的主题有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不是学生亲身能经历的。而新课程标准也提倡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这一理念,我在第二个班级教学时就作了一些改进,我先从学生自己身上所具有的资源入手,引导他们去找、去数、去比,从而引出“〉”、“〈”和“=”的认识和新知识的学习,改变后的情境可能会更加适合学生的认知,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识目标:能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通过找、数、比,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哪几个数字呀?你们能不能在同桌的身上找找并说说有哪些东西可以用1—5来表示的? 2、桌互找互说。 3、反馈。(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脚,1个鼻子,5个手指,4个纽扣等等。) 二、新授 1、找了以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每个人的眼睛和耳朵是一样多的; 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一双手和一双脚; 手指头也一样多; …… 师:眼睛和耳朵同样多,我们就说2只耳朵和2只眼睛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根一样长的线。生跟读并书空。 2、刚才大家找出了同样多的东西,那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不一样的吗? 生:耳朵2只比1个鼻子多; 手指比眼睛多; 我衣服上的纽扣比他衣服上的纽扣多; …… 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板书“〉”,让学生跟读。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能用一个动作表示它的形状吗?(有的学生用食指和拇指张开朝向左边表示,有的用两只手的手腕,有的弯曲身体来表示,屁股朝向右边。等等) 谁能用这个符号想出数字说算式吗? 3、 教学“〈”,方法同上。 4、学生观察三个算式,有什么发现?(符号和前后数字的关系) 教师在学生汇报以后引出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相同数间用等于号。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三、拓展应用。 1、小朋友们学了新本领被小白兔知道了,它想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吧? 完成教材17页的思考题。 2、 成教材18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3、 戏: ⑴、师拿出数字卡片2和5,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呢?请学生快速在自己的学具盒里找出正确的符号。 ⑵、师给出指定的符号,请班级中的两对双胞胎出来,学生指出应该怎么站? ⑶、在教室里找出还可以比哪些东西的数量?并说出算式。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懂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的收获和不懂的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 教学反思: 回忆整节课,我觉得学生学得比较积极,在课堂中我尽量做好以下几点: 1、力求数学知识的情境化、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生动、丰富的儿童生活紧密联系才能便于儿童理解,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一次的教学中,导入时我是让学生举例说出可用1—5来表示的物体。学生学得有些勉强,学习积极不高。于是,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一下导课的策略,课伊始,我就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请学生找同桌身上能用数字1—5表示的东西,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所见、所想,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学习的兴趣也骤然高涨,并且还体验到原来自己的身上也藏着那么多的数学秘密。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更何况现在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在活动中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请学生找一找同桌身上能用1—5表示的东西;认识符号时,让学生用动作表示形状,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根据数字找符号;对班中两对双胞胎的比较;在教室里找可比的东西进行比较,再从具体中抽象到数字并说出算式,使学生从说、听、动、看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今社会“主体回归”的意识已日渐重视,我们作为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以教师“灌输”为主,应把时间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我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去发现,以学生在同桌身上发现的数字来进行比较,可以使师产生互动。多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支配整个课堂,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最后,我让学生自己对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懂的用符号进行连接,此时,我把权力交给了学生自己来总结,使他们在主动、乐意总结的过程中巩固了符号的运用。 4、课后的思考 整节课中学生的积极性是挺高的,但主动性还不够,好多东西都需要老师提醒、点拔以后才能说出,这同时也表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待培养。 通过这样开放的课堂教学以后,我发现自己无法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一方面自己的应变能力不强,在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师生的交往多了,对话多了,那么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情况自然也多了,面对这一些临时生成的资源,我无法将其及时把握和利用;另一方面自身的素质不高,有些知识无法对学生进行拓展,下阶段要多学习新课程目标以及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并且及时关注教学动态,使自己在素质提升工程的浪潮中掀起波澜。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