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不怕远征难,五岭逶迤腾细浪,五岭逶迤腾细浪,金沙水拍云崖暖,金沙水拍云崖暖,更喜岷山千里雪,更喜岷山千里雪,万水千山只等闲。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磅礴走泥丸。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桥横铁索寒。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2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我们党在面对生死存亡抉择之时,领导工农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创造的人间奇迹,书写的英雄史诗。下面让我们打开历史的画卷,再一次回顾万里长征的艰苦历程,再一次聆听长征中的那些动人故事,再一次近距离感受那段苦难而辉煌的光辉历程!3第二部分 长征精神第一部分 长征记忆第一部分 长征记忆4o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
2、,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延安吴起镇,行程达二万五千里,开始长征人数8.6万;o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3月由川陕苏区彰明、中坝等地出发,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开始长征人数8万;o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开始长征人数1.7万。o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行程近万里,开始长征人数7千。数
3、字长征各路红军出发时约20万人会师时只有3.4万人6000140001100030005攻占余座县城1125000途径个省行程余里430牺牲名营以上干部380700经历余次战争数字长征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6图解长征以时间为轴以时间为轴1934年10月瑞金出发爬雪山过草地激战腊子口1935年6-9月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四渡赤水1935年1-3月遵义会议1935年1月湘江战役1934年11月延安吴起会师1935年10月7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等11省。图解长征以空间为轴以空间为轴8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几年,中国大地连续遭受天
4、灾人祸。天灾天灾:1931年,长江流域洪水;1932年,甘肃昌马堡地区发生强烈地震;1933年,四川茂县发生强烈地震,同年黄河爆发大洪水,黄河沿线五十多处决口,300万人失去家园。人祸人祸: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内战,战线数千公里,波及十多个省份,造成上千万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军阀们为了维护战争开支,更是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已经征收到了1936年,百姓苦不堪言。危急时刻蒋蒋介介石石阎阎锡锡山山冯冯玉玉祥祥9但是,与这个凋敝国土的景象截然相反的却有几个地方,叫苏区。中央苏区:由毛泽东和朱德领导,以瑞金为中心,主要分布在江西的南部和福建的西部。在中央苏区,普遍进行了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土地,
5、农业稳步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工业和手工业甚至贸易也发展很好。同时,中央苏区在政治上实行了民主。在召开第一届苏维埃代表大会时,最小的代表是一个15岁的红军战士,最大的是一个裹着小脚的60多岁的老太太。苏区百姓对红色政权的建设报以极大的热情。第一届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苏维埃政府主席。危急时刻10蒋介石集团,绝不会允许这样政权的存在!1931年1月、5月和9月,1933年3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行了四次大规模“围剿”,在毛泽东和朱德的带领下,中央苏区军民团结一致,利用运动战、游击战、诱敌深入等办法,有效打击了来犯之敌,不但夺取了四次“反围剿”胜利,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苏区!渔家傲反第二次围剿危急时
6、刻11随着国民党在上海实施白色恐怖,上海临时中央被迫迁到瑞金。时任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的博古来到中央苏区,并带来了一位军事顾问李德。从此,中央苏区党政军大权都交由博古一个人负责,而红军的指挥权则交给了李德。危急时刻博古李德1933年9月,蒋介石集中一百万兵力,自任总司令,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博古和李德在组织红军进行反围剿时,先是推行冒险主义,继而又实行保守主义,使红军陷于被动地位,形势十分危急!12广昌战役,1934年4月,蒋介石集结11个师兵力,兵分两路向中央苏区重镇门户广昌进攻。从4月10日打响至28日凌晨,中央红军采取处处设防、节节抵御的战法,硬是以较弱小的力量同优势的国民党军在固
7、定的阵地上拼消耗。虽然作战中毙伤俘敌共2626人,但是自身却伤亡了5093人,约占参战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广昌的失守,中央苏区的门户洞开,已经无险可守!危急时刻彭德怀陈 诚广昌战役后,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长征!1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达一年的长征之路。出征前夜谁去谁留?瞿秋白、刘伯坚、贺昌、毛泽覃、古柏、谢惟俊战斗中牺牲或被捕牺牲陈毅、项英、谭震林活下来参加抗战和解放何去何从?中央红军的最初计划是从南线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到达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14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站,1934年11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队苦战五昼夜,最终突破了国民
8、党的四道防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长征出发是的8万人锐减至3万人。浴血湘江15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此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遵义会议161935年1月至3月,毛泽东同志指挥红军与敌人周旋,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四渡赤水作战中,红军进行了大小40余次战斗,歼灭敌人1.8万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从此改变了被动挨打的
9、局面。四渡赤水17遵义战役是遵义会议以后,四渡赤水中,也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1935年2月,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进军遵义。国民党妄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红军在敌情非常严峻的情况下,5日之内连下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8个团,俘敌3000人。娄关山激战对遵义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娄关山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遵义战役18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红军左纵队先头部队红四团(黄开湘、杨成武)一营二连22名英雄,在连长率领下,冒着敌人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向东桥头攻击,胜利占领泸定桥。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渡过了
10、大渡河,这样蒋介石企图使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彻底破灭。这里应该立一座碑!刘伯承列宁服钢笔笔记本搪瓷缸子筷子。所有奖励飞跃天堑19行军环境行难。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食难。吃野菜、草根、树皮御寒难。一日三变,温差极大宿营难。雪地、泥泞潭水,很难夜宿牺牲最多的:担架员和炊事员雪山三大困难:体力、衣服、南方人多草地炊事班:九人钱班长雪山草地201935年9月,手握左路军指挥大权的张国焘公然分裂红军,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10月率部二过草地,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南下期间损兵折将,张被共产国际命令取消其“第二中央”,张被迫带领红四方面军和任弼时
11、领导的红二方面军一同北上,1936年10月在甘肃静宁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为什么要二过草地?为什么要二过草地?雪山草地211935年9月,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攻占腊子口天险,突破敌人封锁线,粉碎了敌人企图把红军困死在草地的计划。藏语:无法逾越的山口小战士“云贵川”(苗族青年)突破最后一道天险。腊口激战222024/11/6 周三23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935年10月,毛泽东在攀登到六盘山山顶上,极目四望,真正体会到了秋高气爽的北国风光之后,回想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挺近陕北24
12、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延安吴起,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22日,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三军会师25丰丰 碑碑“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将军。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
13、!”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和战士们肃立,集体敬礼。长征故事26特殊党费特殊党费过草地时,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长征故事27一袋干粮一袋干粮一个一个13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
14、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干粮”的事后,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长征故事28半床被子半床被子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
15、年大会习总书记提及的唯一一个长征故事,它的主人公是一位已离世20多年的湖南老人徐解秀和三位不知道名字的女红军战士。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长征故事29第二部分 长征精神第一部分 长征记忆第二部分 长征精神30毋容置疑,长征是无比艰苦的。在遵义会议之前,我们的广大红军指战员,甚至大部分指挥员,并不知道红军要往哪里去?中国革命的明天再哪里?而那时,每天都有敌人的围追堵截,每天都有战斗,每天都有牺牲。也许一些人还在一起吃饭,在一起睡觉,转眼就有人牺牲
16、了。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都十分常严重。那么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他们是靠什么坚强起来的呢?他们是如何坚定信念的呢?相信很多很多因素,但一定有一种东西叫做“精神精神”!31长征精神归纳起来就是:乐于吃苦、不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勇于战斗、无 坚不摧的革命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1234321.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长征中,红军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种乐观不是盲目的,也不是稍纵即逝,而是由于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而发自内心的乐观。毛主席走出草地时,大家看到
17、他消瘦的面孔,很是关心。他却诙谐的说:“瘦点好,瘦点负担轻嘛。”朱总司令和刘伯承参谋长在走出草地时,畅想未来,刘伯承说:“朱老总,将来开发建设草地,我还给您当助手。”一名小战士爬到雪山顶端时,举起了手中的木棍,自豪的说:“雪山高,但没有我手中的木棍高。”有时,战士们因为吃野菜中毒,脸肿了,自己却戏称:“又吃胖了。”33长征的胜利是红军将士革命英雄主义的胜利,长征精神所凸现的革命英雄主义,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面对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却表现出了无比英勇顽强、不惧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在轻重武器同时
18、开火的掩护下,冒着敌人密集的枪炮向河对岸一起冲上去。勇士们冲上岸头与敌人了肉搏,最终控制了渡口。渡河时刘伯承、聂荣臻都走出工事,为了首长的安全,冲锋号停吹了。刘伯承命令:继续吹!站在一旁的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肖华抢前几步,从一名司号员手里夺下号来,挺起胸膛吹起来。长征精神343.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所谓的创新胆略,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研究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是红军长征最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是伟大长征精神的灵魂和精髓。红军能强渡乌江、攻克娄山关,取得遵义大捷、四渡赤水出奇兵、巧渡金沙江等决定生死存亡的胜利,无一不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从
19、实际出发,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行动方针的结果。而这一切,是要随时冒生命危险。35党内:张国焘拥兵自重、另立中央,使党和红军面临分裂的危险。党中央从革命事业的大局出发,既坚持原则又做了大量说服教育工作,最终战胜了张国焘分裂中央的企图,避免了红军的分裂。民族之间:在长征途中,红军穿越了苗、彝、藏、羌、回等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区。红军坚定不移地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留下了刘伯承和小叶丹歃血结盟等许多佳话。4.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36广大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和坚定,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
20、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都是长征精神,也正是有了长征精神,我们的党更加成熟了,并在长征胜利短短13年后,取得了全国政权!37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38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是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壮丽史诗。长征是一部中国革命的百科全书,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面展示,更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长征39长征,永远在路上有一种纪念叫继承有一种精神叫永恒长征,永远的丰碑40感谢聆听
21、41渔家傲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反第二次大围剿毛泽东毛泽东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42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
22、奠基者之一。19251925年,瞿秋年,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白先后在中共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央政治局委员。19351935年年2 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19351935年年6 6月月1818日就义于日就义于福建长汀中山公园。临就义之时,他独坐八角亭上,自斟自饮,谈笑福建长汀中山公园。临就义之时,他独坐八角亭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酒喝到一半,瞿秋白说:自若。酒喝到一半,瞿秋白说:“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
23、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酒喝完,他缓步走出中山公园,手执酒喝完,他缓步走出中山公园,手执香烟,神色自若,自己找了块空地面北盘足坐下,回头看了看行刑者香烟,神色自若,自己找了块空地面北盘足坐下,回头看了看行刑者说:说:“此地甚好。此地甚好。”从容就义,时年从容就义,时年3636岁。岁。43 长征开始后,刘伯坚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武装斗争,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长征开始后,刘伯坚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武装斗争,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1935年年3 3月月4 4日,在一次突围战斗中,受伤被捕。在狱中,刘伯坚用对敌日,在一次突围战斗中,受伤被捕。在狱中,刘伯坚用对敌人
24、无惧无畏的浩然正气,写下了这首人无惧无畏的浩然正气,写下了这首带镣行带镣行,表达了革命者的高尚情怀。,表达了革命者的高尚情怀。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44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26日中央红军攻克娄关山后,毛泽东写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452024/11/6 周三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