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养生之基础36解答.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545897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71 大小:5.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养生之基础36解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养生之基础36解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养生之基础36解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养生之基础36解答.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养生之基础36解答.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养生之道】中医保健养生之基础36解答!养生,古称“摄生”、“保生”、“道生”,是指通过各种方 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方法。什么是中医养生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 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 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 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 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

2、、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 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易系辞上)老子云“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 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

3、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已经有一套很完整 的养生原理,就像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库,值得我们再三探索。中医 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1.血型影响患中风的几率研究人员指出,血型由基因决定,你无法改变它,血型仅是中风的一个 诱因。除血型外,其他因素如吸烟、酗酒和缺乏锻炼等也会诱发中风,而这些因素是可变的,可通过调节或控制这些可变因素,降低患中风的 几率。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与0型血的人相比,AB型和B型血的女性患中 风的可能性会略大些。哈佛医学院布里格姆和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对9万人进行了 20年跟 踪研究,结果发现,20年中共有2901人患了

4、中风,与。型血的人相比,AB 血型的人患中风几率要高26%;B型血的人患中风几率要高15%。研究人员指出,血型由基因决定,你无法改变它,血型仅是中风的 一个诱因。除血型外,其他因素如吸烟、酗酒和缺乏锻炼等也会诱发中 风,而这些因素是可变的,可通过调节或控制这些可变因素,降低患中 风的几率。养生-养生基础一养生的最高境界一一天人合一2.养生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古人的一句至理名言和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早 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认为人是自 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体的机能要和自然 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才能维持生命。内经地人系统中的人与

5、天相通的总原则是:同气相求,同类相 应。顺则利己,逆则为害。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 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实质上,“人身小宇宙 在内经中绝非泛泛而谈,内经认为人体与宇宙之间存在着某种数 理上的一致性。如内经论述人体呼吸完全与太阳的运行联系一起,将呼吸与天地相通、气脉与寒暑昼夜相呼应的规律。与太阳的周日运行 规律联系起来。强调了天人一致的内在本质。正因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 的整体,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气血运行都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就 像鱼在水中,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 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

6、候 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韭菜是春香、夏辣、秋苦、冬甜。其中早春之韭,鲜嫩碧绿、清香 馥郁,质 地柔嫩,鲜美可口。可单独成菜,也可做荤素配料。韭菜在我 国的食用历史悠久,广为大众所喜爱。杜甫赠卫八处士中就有:“夜 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韭菜人药堪称上品。中医认为,韭菜性味辛、温,人肝、脾、肾、胃经:有温补肾阳、固精止遗、行气活血、温中开胃之功。本草纲目 称其“生汁主上气,喘息欲绝,解血脯毒。煮汁饮,能止汗消咳”。日 华子本草说它能“止精尿血”。概括说来,韭菜具有温中行气、1建胃提 神、散淤解毒、固精止遗之功效。生用辛而行血,熟用甘而补中。本草 拾遗中提到:“韭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脏腑

7、在菜中,此物最温而益 人,宜常食之。”春天人体肝气易偏旺。养生重在养肝。韭菜符合中医“助 春阳、养肝木”的养生理念.另外多吃韭菜可祛阴散寒,增强人体的脾 胃之气,因此最适合春日食用。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韭菜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基础营 养素外,尚含多种维生素及香精油等,不仅可杀菌消炎,还有降血脂、促进肠蠕动等作用。所以可辅助治疗便秘、高血压、冠心病,且对某些 肿瘤有预防作用。3.哪些人需要养生有人可能认为养生就是注意别得病,也就是属于健康人的问题。其实,养生连着你我他,包括所有人呢!尤其是以下人群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 活中的养生保健。健康人群未病先防第一是健康人群,中医称为“平人”。中

8、医的治未病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就是未病先防。健康无病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些的,从来没有得病 去过医院的,自己感觉体质良好甚至全身有用不完的劲,在他们意识里,可能认为疾病和自己没有关系,是别人的事情,我们强调的未病先防,尤其是要引起这部分人的重视,让他们知道疾病人人都有可能得的,平 时不注意养生保健,不定哪天疾病就会找上门来,等得病以后就要花钱 买罪受了!亚健康人群及时调养其次,应该注意养生的是亚健康人群。亚健康是近年来比较时髦的 名词,亚健康人群,就是你已经开始时不时地感觉不舒服了,但还不能 扣上某某疾病的帽子,比如常常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了、糖耐量降低、血脂有点高等等,这已经是疾病的信号开始出

9、现了,提醒你再不注意就 该得病了。这时候养生得当,完全有可能使亚健康状态逆转的,反过来,若不注意养生,那就直接大踏步往疾病方向发展了。慢性病患者已病防变第三部分人群就是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 肾炎、慢性肝炎、风湿类风湿、乳腺增生、甲状腺疾病、女性盆腔疾病、男性前列腺炎患者等等,这些疾病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目前为止都没 有治愈的办法,不能完全依靠医生或者药物,所以老百姓才有“三分治,七分养”的说法。可不要小看这七分养,调养得当,疾病就会稳定,并 发症出现得晚,甚至不出现,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带病长寿,这就是为 什么相当一部分人得病很多年,但没准还能高寿的原因。比如糖尿病,发病率

10、非常高,是常见病,而且中西医都没有治愈的办法,有的人就不 以为然,认为反正也治不好,孰不知若控制得好,养生得道,一样可以 带病长寿,可是,控制不好,不注意养生,各种可怕的并发症就会接踵 而来,如糖尿病眼底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等,非常痛苦,甚至 可以夺走生命。如此看来,以上这三部分人群,已经包括了所有人群,也就是说所 有人都应该注意养生。4.养生因人辨证施行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过程,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 综合分析,从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什么叫辨证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过程,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证,即证候,是机体在

11、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有联系的异常脉症组成。有点接近于现代医学说的综合征的 概念。证候与症状不同,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人体在自然诸因素、社 会诸因素和个体自身诸因素相互影响下的综合反映。由于个体受自然因 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自身也有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证候。比如大家常说的肾虚、肝火、心火,都是证侯,怎么样得出结论来 说一个人是肾虚了、肝火了,这个过程就是辨证。中医养生讲究个体化中医养生讲究个体化的养生和保健。因为并非每种养生方法都是“放 之四海而皆准”的,也并非人人都适合所有的养生手段,必须根据不同 的年龄、体质、季节及所患疾病的性质等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

12、。中医学一个大的特色就是因人而异,辨证论治。比如两个糖尿病患 者,西医检查一样,在西医治疗基本一样,但在中医可能就大不一样了,一个人属于阴虚,就应该补阴,用的是枸杞子、百合、知母、黄精、山 萸肉等养阴的东西;另一个人属于湿热,就该清热利湿,用茯苓、猪苓、泽泻、慧或仁、蕾香、柴胡、黄苓等等。这就叫“同病异治”,就是一样 的病不一样的治疗方法。有人说中医太灵活了,太个体化了,不好重复,其实这是她的优势呀,也符合哲学的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养生也要遵循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有两层意思:大整体和小整体。大整体是说人和自然界、社会和周围环境是一体的,因此,人的健 康也会受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也叫“天

13、人合一”。很多疾病,身体的、心理的,是因为你没有处理好大整体的关系,比如你不把大自然当回事,气候变了,你不注意,自然就要闹病。再比如处理不好同事的关系问题、甚至家人的关系,时间长了,问题就出来了,这时候来看病如果医生不 考虑大的整体,不考虑影响健康的原因,只考虑病情,想治好可能性太 小了呢,只是治标不治本呀。举个例子,很常见的中国传统的婆媳关系问题,处理不好的话,心 情不舒畅,婆婆肝郁,儿媳妇肝郁,没准儿子夹在中间也肝郁呢。别管 中间的哪一位,如果不解决根本问题,只根据症状病情开药,效果都不 会理想更不会长久的,“心病还须心药医”嘛。什么是小整体呢?小整体强调人的脏腑、气血、经络、四肢百骸、五

14、官九窍都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而不是各自为政的,也就是说 人体本身是个整体,古代中医称为“人身亦一小天地”,所以不能头痛治 头,脚痛治脚。以咳嗽为例,黄帝内经讲“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上 大学时怎么也不明白这句话,后来有临床经验了,实践多了,慢慢就理 解了,比如某人最近有心事着急上火了,肝火旺盛,肝火可以犯肺,这 样的咳嗽,仅仅用止咳化痰药效果好不了,再多的半夏、杏仁、桔梗、前胡、贝母、陈皮效果也不会理想,必须要清清肝火。就像开锅了,你 不想让水开有两种办法,一是加凉水,但不是根本办法,过一会儿还会 开的;二是撤火,把火一关,水自然也就彻底不会开了,这样的咳嗽就 叫肝咳(肝火犯肺的

15、咳嗽),清泻肝火是治病求本的办法。以此类推,什 么心咳、肾咳的叫法就容易理解了。治病如此,养生也要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念。5.中医养脑健脑方法古人主张博学强记,博学可以增强记忆,强记又可以促进博学,二者相 辅相成。实践证明,脑力活动可以防病延年,预防老年性痴呆,尤其是 年轻时的脑力活动对人体寿命的影响更大。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脑是人体精髓和神经高度会聚之处,是 生命要害之所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思维、记忆力等都受 到脑的控制,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养脑健脑的方法,这样才能健康长寿。具体方法如下:1.增强脑力活动古人主张博学强记,博学可以增强记忆,强记又可以促进博学,二 者相辅相成。实践证明

16、,脑力活动可以防病延年,预防老年性痴呆,尤 其是年轻时的脑力活动对人体寿命的影响更大。2.调节大脑状态清晨到户外散步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都可以充分唤醒尚处于抑 制状态的神经与肌肉。在大脑疲劳时,听一下音乐,或观赏一下绿草红 花、蓝天白云,也有利于松弛紧张的大脑,做到劳逸结合。3.节欲健脑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要生髓,通于脑,脑为髓海。脑为元 神之府,脑髓不足则头晕耳鸣,目无所视。大脑的活动有赖于肾精的充 养,节欲可养精,养精才能健脑养神,延缓大脑衰老;反之,性生活过 度,则伤精耗神,未老先衰,头脑昏沉,智力减退,精神委靡,百病丛 生。4.食补健脑专家指出,各种脂质、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

17、,都是大脑日常必 需的食粮。比较好的补脑食品有核桃、黑芝麻、花生、豆制品、玉米、小米、大枣、南瓜子、蜂蜜、海藻类、鱼类、母乳等。5.多动手指俗话说心灵手巧,是有一定道理的。医学研究证明,手指功能的 技巧锻炼可促进思维,健脑益智。手托两个铁球或两个核桃,不停地在 手中转动,长期坚持有良好的健脑作用。6.按摩头顶多做头部按摩,可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延缓大脑衰老。十指从发际 到发根,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做直线按摩;最后,两拇指在太阳穴,用 较强的力量做旋转按摩,先顺时针后逆时针。上述按摩,各进行1836 次,早晚各1次。长年坚持,可收到提高智力、养神健脑的效果,对于神 经衰弱患者更有益处。6.养生贵在“

18、按时”养生贵在按时,按时工作和休息,按时运动和睡眠,按时进行各种生理 活动,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中医养生讲求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和谐统一,尊重人体固有的 生命节律,并通过形神统一、动静结合、劳逸结合等具体养生的理论与 实践,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故养生贵在按时,按时工作和休息,按时 运动和睡眠,按时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按时休息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觉累了才去休息,其实,这时休息已为时过 晚。因为,当人感到累的时候,疲乏已到相当程度,这时休息需要较多 的时间才能消除疲劳。过度的疲劳为疾病留下了隐患。而工作一段时间 就休息一会,注意劳逸结合,不仅会很快消除疲乏感,还能提高工

19、作和 学习的效率,人体的阴阳气血也可以得到调整平衡。按时锻炼我国近年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骨质增生等老年 病已呈年轻化趋势,即青壮年患者日益增多,青年脂肪肝患者的增加更 是惊人,这些都与他们不锻炼、吃得过多和喝酒过多有关。所以,青年 人应该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每天按时锻炼,养成习惯,对健康大有裨益。按时喝水口渴,提示体内缺水已颇严重,这时再补充它为时过晚。据调查研 究,有经常饮水习惯的人,患便秘、尿路结石者明显减少于不常饮水的 人。而且,还对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疾病有预防作用。因此,老年人、动脉硬化、身血脂、血液黏稠、冠心病和中风病人,以及对水相对需要 较多

20、的孕产妇、青少年和婴儿,更应该养成经常饮水的习惯按时体检每年的健康查体中,经常发现相当多的严重疾病患者,如肝炎、肺 结核、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其实,许多疾病光靠自我感 觉是很难早发现的,只有定期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才能早期发现,从 而早期治疗。所以,要定期去医院体检。按时如厕很多人都是当便意明显时才去厕所,甚至有便不解。这样做对健康 极为不利,大小便在体内停留过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而受 到损害,甚至也可能引起粪便和尿内的有毒物质被人体重吸收,导致“自 家中毒”。因此,应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尤以晨间为好。定时解大便可 防治便秘,并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机会,对痔疮病人也有益处。

21、按时睡觉不少人不困不睡觉,误以为困倦是应该睡觉的信号,事实上困倦是 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该等到这时再去睡觉。养成按时就寝的好习 惯,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还容易入睡,并能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按时吃饭生活中有一些人不是按时就餐,而是不饿不吃饭。这种做法容易损 害胃,也会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因为食物在胃内仅停留四至五小时,人感到饥饿时,胃早已排空,胃黏膜此时会对胃液进行“自我消化”,容 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溃疡。7.哪些因素导致亚健康“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又称为“中间状态”、“灰色 状态”,亚健康人群常感到疲惫、烦躁、腰酸背痛、头痛眼花、失眠或嗜 睡,健忘,食欲不振等,但查不出什

22、么病,早期常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又称为“中间状态”、“灰 色状态”,亚健康人群常感到疲惫、烦躁、腰酸背痛、头痛眼花、失眠或 嗜睡,健忘,食欲不振等,但查不出什么病,早期常不会引起人们的重 视。随着科普的宣传,人们对亚健康已有所了解,但哪些因素会引起亚 健康、怎样远离亚健康,还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里我们再详细地认 识亚健康的成因。精神紧张 现代生活人们的压力无处不在,升学压力、就业压力、工作压力、升迁压力等使老百姓精神过度紧张,种种压力对人们的身体 长期影响,慢慢形成亚健康。过度工作 有调查显示,几乎所有企业经营者,上世纪90年代工作 时间超过8小时企业家

23、高达90%,10小时以上为62.3%,超过12小时以上为 20%,在21世纪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工作时间也越来越长,由于超 负荷的工作强度和过长的工作时间,会导致亚健康状态。不良生活习惯 现代人缺乏户外活动,饮食失衡,尤其是年轻人晚 上应酬多,暴饮暴食,使肠胃受伤,并代谢紊乱,出现肥胖、高血脂症 等。缺乏运动 很多办公室人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操作电脑,而缺乏运 动,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致使许多人患上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症,产生 头晕、目眩、恶心等亚健康症状。七情太过 中医讲“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现代年轻人对挫折失败承受能力差,一旦学习,工作,事业、感情等方 面受到挫折,就

24、产生自卑、焦虑、烦躁情绪,长期不得舒解,逐渐发展 到亚健康状态。信息污染现代是信息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报纸、广播、电 视、电影、电话、手机等有大量的信息,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塞进你的 大脑。信息接收得太多,大脑也会“消化不良”,究其原因是“信息污染”的结果,信息污染综合症可涉及每个人,中老年人面对信息更新过快,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与年轻人无法沟通,于是心神不安,大脑处理信息 更加迟钝,出现忧郁,血压升高等亚健康状态,青少年出现学习兴趣下 降,心烦意乱、失眠等症。以上种种都会导致亚健康。亚健康作为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处 理得当可向健康转化,处理不当将直接导致严重的疾病,故及时消除这 些因素十分

25、必要。8.中医养生睡眠为先吃得好不如睡得好。睡能养血,睡能益气,睡能健脾强胃,睡能强筋壮 骨。清代养生家李渔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他说出了深奥的 养生道理。因为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人们 应该充分利用这三分之一的时间,为生命积蓄能量。其实这个问题,早 在两千多年前,先哲们就明确提出来了。如内经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能”者,能量也。人之目视、足步、掌握、指摄等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是通 过睡眠源源不断地积蓄起来,通过肝的作用不断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常言道:吃得好不如睡得好。睡能养血,睡能益气,睡能健脾强胃,睡能

26、强筋壮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7 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 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 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人在夜晚熟睡时,分泌的生长激素是白天的57倍,对儿童和青少年可促进生长发育,对中老年人可激活体内各种活性酶加 速新陈代谢,延缓衰老。人在熟睡的状态下,脉搏减慢,收缩压降低,呼吸变深,基础代谢 率下降,脑血流量减少,有助于大脑能量的积蓄。体内也会发生一系列 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如协调大脑皮质的功能,有利于增强记忆力,使人思维敏捷,反应灵活,这便是美美地睡个好觉后,感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

27、道理。有专家指出:夜间13时,是皮肤代谢的高峰期,这 时源源不断的血液供给皮肤以之充分的营养,吐故纳新,使皮肤保持健 康和弹性,经常睡眠好的人会容光焕发,面色红润,这就是其中的奥妙。更为神奇的是,睡眠可防癌。澳大利亚的专家通过研究发现,正常细胞 在裂变过程中之所以变为癌细胞,大多是在夜晚中进行的。而高质量的 睡眠,可防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睡眠的好处如此之多,所以我们每一个 人都要注意科学睡眠。睡眠姿势的选择睡眠的姿势,因人习惯有多种多样,但基本姿势有三种,即仰卧、俯卧和侧卧。一般认为,仰卧有利于血液循环,但应注意不要将手放在 胸部,以免有压抑感,易引起噩梦。侧卧可使全身肌肉松弛,有利于肠 胃的蠕

28、动,侧卧时腿要自然弯曲,枕头不宜过低。许多人提倡睡时要“卧 如弓”,以右侧卧位为佳,头足的朝向,以东西向为宜,避免头北脚南。睡眠的环境要求宁静清爽,光线幽暗柔和,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 宜,床铺平坦,硬度适中。枕头的高度,一般以相当于自己的一拳半为 宜。这样就有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总之,睡眠姿势的选择,应有利于 迅速入睡,以睡得舒适为宜。合理的睡眠时间睡眠的时间有很大个体差异。一般来讲,青少年每天需睡89个小 时;中年人要睡8个小时;老年人睡7个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 加睡眠时间。看睡眠质量好与不好,除时间长短因素外,关键在于睡眠 程度的深浅以及醒后的感觉。睡眠程度深也就是睡得实,醒后

29、疲乏消失,全身舒适轻松,头脑清晰,精神焕发,说明睡眠质量好。如果睡眠程度 很浅,特别是夹杂一些噩梦,睡眠中途被惊醒,那么既使睡眠时间很长,也得不到很好地休息,起床后仍感到头昏脑涨、疲乏无力,说明没有休 息好。重视午睡午睡是古人睡眠养生法之一。中医学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极衰,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现代医学认 为,老年入睡好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防病保健意义。午睡是中国人的习惯,然而近来西方科学家发现,西欧和北美人冠心病 发病率高,似乎与不睡午觉和紧张的生活节奏有关。对此,他们进行了 一系列调查试验,结果证明,如果能保证午睡,西方人的冠心病发病率 可降低

30、三分之一左右。午睡醒后,可先睁眼静卧一会,使大脑完全清醒,然后起床,用温 热水洗洗脸,喝点茶水,再开始活动。这样,就能使人体从睡眠状态转入清醒状态的过程比较平 和舒缓地进行,感到精神倍增。9.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经常运动舌头,可加强内脏各部位的功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强 身健体,延缓衰老。中医学认为舌面分为四个区域,与五脏六腑相对应。即:舌尖区属 心、肺,舌中部属脾、胃,舌根区属肾,舌的两边属肝、胆。舌就是反 映五脏六腑状况的一面镜子。古人把写舌诊的专著取名叫金镜录、舌 鉴,可算是一语道破真谛。养生启示:因为舌神经是从大脑出发,与舌头相连接,舌头运动,自然促使舌头活动的神经也一起运动。经

31、常运动舌头,可加强内脏各部 位的功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强身健体,延缓衰老。舌头操的具体做法:1、每天早晨洗漱后对着镜子,舌头伸出与缩进,各做10次,然后舌 头在嘴巴外面向左右各摆动5次。2、坐在椅子上,双手十指张开,放在膝盖上,上半身稍微前倾。首 先,由鼻孔吸气,接着嘴巴大大地张开,舌头伸出并且呼气,同时睁大 双眼,平视前方,反复操练35次。3、嘴巴张开,舌头缓慢地伸出,停留2至3秒钟,反复操练5次。然 后头部上仰,下巴伸展,嘴巴大大地张开,伸出舌头,停留23秒钟,反复操练5次。10.养生絮语养生是一门千百年来先人后学无不推崇精研的学问,即使寻常百姓对它 也十分熟悉。如今,迫于对健康急切

32、的要求,“养生”已成为百姓们的热 门话题。养生是一门千百年来先人后学无不推崇精研的学问,即使寻常百姓 对它也十分熟悉。如今,迫于对健康急切的要求,“养生”已成为百姓们 的热门话题。百姓养生三误对于养生,百姓们虽积极但有时又较为盲目。养生热潮已风靡现代 社会数十年了。但时至今日,真正会养生、坚持养生并养出成效的人并 不太多。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1.热情而盲目,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市面上热销的养生书籍良莠不齐,电视里推荐的养生产品更是优劣 难辨。而缺乏医学常识、又没有专业医生做指导的百姓们,不能客观地 择优而用。他们易受商家推销手段的蛊惑,被一些口若悬河的语言所吸 引,却根本不考虑其可行性、适用

33、性、科学性。2.病急乱投医,急迫心理为商人利诱前几年的“张悟本事件”着实让迫切走出疾患的百姓们大失所忘一 回。在谴责商家的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百姓追求健康、祛除疾 病的迫不及待心理。商人敏锐地诱捕了这一心理大赚一笔。现在是时候 站出来正本清源了,再不能对百姓的生命和健康不负责任了。3.错误的心态导致错误的养生选择图省事、少花钱是不少百姓投资健康的心态。于是,很多最省事、最省钱的养生方法也最吸引眼球。在这种错误心态的指引下,令人遗憾 的事件时有发生。养生尽管经历了许多是是非非,但它并非是不可掌握的。在专业医 生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医学常识,端正心态,相信百姓们很快就可运 用养生之道开启健康

34、之门了。中医学与养生之道中医学不仅治病,更重养生,中医学在养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 势。养生作为一项维护个人身体健康的事业来讲应当充分个性化,应根 据个人体质不同、年龄性别差异、居处地域的条件量身定做养生方案,而这正是中医学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中医学作为一门“关 爱人”的学问,明显有别于西方医学“治疗疾病”的医学。“上工不治已 病治未病”一直是中医学所追求的,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一直 被推崇并实践。秉承着这种精神和理念,中医学在调和阴阳、培扶正气的大原则下,力求让人们保持身心健康、少生疾病。不生病一直是人们所梦寐以求的,然而我们吃的是五谷杂粮,要经受四时六气,难免不生病。但如

35、果能正 确运用中医学进行养生,就能提前预防,少生病,不生大病、恶病,即 使生病,也易很快恢复。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人们的健康水平才算是 真正有了质的飞跃,这也是中医学作为大养生学的终极目标。11.天地人和中华养生之精髓内经素问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作为大自然 的精灵,只有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这个宇宙时空中 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养生是人们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为了保护生命、繁衍后代、保持健康所进行的一些自我保健方法。内经素问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作为大 自然的精灵,只有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这个宇宙时 空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养生是人们

36、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为了保护生 命、繁衍后代、保持健康所进行的一些自我保健方法。现代养生是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去考虑,理解和 对待人体的健康与疾病问题,是以“生物、心理、社会”等角度确立医 学模式,以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其特征是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个体到群体,以医院扩大到社会,采取相应的措 施和方法,以保障健康、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天地人和,其核心 思想为一个“和”字,经过几千年传承,已升华为一种境界,求同存异,对立统一,大同共生,凡得天时、地利、人和者,方可健康长寿。应天时,人赖天地之气而生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气血运行与季

37、节的变化息息相关。一年之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气候更 迭,从而使万物表现出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外界环境包括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预防等,都有很大的影响,顺应时序的更移进行调摄护养,就会健康长寿;违背了 它,就要患病早衰。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四季养生,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智者之养 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要求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 生原则,并论述了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的各个季 节的具体养生方法。在黄节内经的基础上,历代养生家总结出了许 多四季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春三月,属木,晚睡早起,节情欲以葆生生之气,少饮酒以防

38、逆上 之火,逆之则伤肝,肝旺脾衰,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 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夏三月,属火,生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 肺,肺主辛,夏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食等,饱腹受寒,必生内疾。秋三月,主肃杀,肺气旺,味属辛。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早睡早起,收敛神气,禁 吐禁汗。秋气燥,宜食芝麻、梨、百合、银耳等以润其燥。冬三月,天地闭藏,早卧晚起,暖足凉脑。曝背避寒,伏阳在内,心隔多热,切忌发汗以泄阳气。目勿近火,足宜常濯。肾旺心衰,饮食 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

39、火,心受病耳,故 宜养心,不可多食灸燃肉面之类。顺地利,人赖天地气味以养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均不一样,因而人的疾病也有着地 域性的差别,如寒冷地区人的毛孔媵理较紧密,外邪难侵,多内伤。热 带地区的人媵理较疏松,病多痈疡。在一些山区多发生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病、克山病等疾病。海滨地区环境湿度大,常引发风湿性疾病。唐代名医孙思邈说过,“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 湿,其人皮肤薄脆,媵理开疏,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大地干燥,其人皮 肤坚硬,膜理闭塞,用药重复”。由于人们生活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差 别较大,故其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尽相同,突出反映食物的地域性,是提高食物疗效的重要

40、方面,使是人体顺应不同地理环境的重要条件,如东南沿海地区潮湿温暖,宜食清淡、长于除湿的食物;西北高原地区寒 冷干燥,宜食性温热,长于散寒、生津的食物。人类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应天时,顺地利,享人和,才能适应自然,健康生存。享人和,天地人和生生不息内经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为万物之本,亦为万世之 主。人和的主体是“人。中心思想则为“和。这里的“和”是中和、平和、和谐、平衡之意。中华传统养生科学为世人所瞩目,它与西方养生保健模式相比,有 许多特点和优势,其中最精华的是中和养生,讲究凡事要有度。任何物 质由量变可引起质变,质与量的统一即为度,故中和养生的最大特点是

41、度,度在养生学上就是和谐,就是平衡。平衡、和谐的养生理论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人体是一个有机的 整体,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整体 不外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体内各脏腑组织的相互关系。人在自然界生存,就不能脱离自然,而且必须适应自然。只有达到人与自然想适应,体内 脏腑、气血才能达到平衡统一。中医学认为,根据所处的季节不同(天时),地区不同(地利)以及个人身体不同来调配饮食和养生保健,使生活有规 律,这个规律既符合人体生理规律,也符合自然规律,就是天地人和。因此说,健康是一种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

42、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生活于天地之间,时空之内,形神机能活动不可避免 地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科学养生必须置人于环境之中,加 以重视,给以考量。季节更替、昼夜变化、地域高下、水质土矿、植被 绿化、家居摆设,乃至于社会地位、生活境遇、人际事宜等均可影响身 心健康,适之则有利养生,逆之则有害健康,切请慎调为要。12.中医养生戒除七种不良心理中医认为,小欲、私欲伤身,而要想节制这些欲望,达到养心之目的,必须戒除自私心理、嫉妒心理、贪婪心理等不良心理。中医认为,小欲、私欲伤身,而要想节制这些欲望,达到养心之目 的,必须戒除以下几种不良心理:1.私心太重,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世上的好处自己捞

43、完 才心甘,否则就怨天怨地。有这种心理,整天劳心伤神,寝食不安,必 然危害身心健康。2.嫉妒心理人比人,气死人,任何方面都不容别人比自己优越,这种心理所 产生的行为,不但容易在同行、同事、邻里和家庭之间产生摩擦,也易 使自己整天处于焦虑烦躁之中,伤心劳神,危害健康。3.贪婪心理重财重利,贪欲无度,劳心伤脾,则百病丛生。4.阴险心理心胸狭小,心机阴险,以整治他人为乐。这种品性阴险的人,不但 生活不能潇洒轻松,而且最容易走上犯罪道路。5.忧郁心理抑郁寡欢,思绪重重,叹老悲老。殊不知,“怕老老得快,叹病病自 生。此心不除,疾病更易缠身。6.怀疑心理对亲朋好友和同事,缺乏起码的信任和尊重。须知疑心过重

44、是导致 家庭失和、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7.回归心理总沉湎于往事的回忆中,倚老卖老,看不惯一切新生事物。此心不 除,就会落伍,形劳精亏,积虑成疾。13.保健用灸疗身壮疾病少中医学里有许多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措施,灸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正如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皖。虽 不得长生,益可得百年寿。”中医学里有许多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措施,灸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 手段。正如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 皖。虽不得长生,益可得百年寿。”我国灸法的起源,可上溯至远古人类知道用火的时候。“灸”字早在 说文一书中解释作“灼”,意思是用火灼体,借热力给人体以温热

45、剌 激,通过经络腌穴的作用,达到透热、扩热、传热、温补以防治疾病之 目的。灸法所用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艾叶芳香,能通十二经,入三 阴,理气血。正如名医别录说:“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景岳全书本草正指出:“艾叶,能温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因此灸法治疗范围广泛,尤其对慢性虚 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更为适宜。施灸健身疗疾灸法的治疗作用,可归纳为以下6大方面: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灸法其性温热,能起到温通活血作用。临床上 可治经脉气血阻滞不通、四肢活动障碍、关节疼痛以及中风偏瘫等。回阳复脉,温中散寒灸中皖、气海、关元、足三里、肾俞等穴,对 脾虚泄泻、消化

46、不良、月完腹胀痛,以及命火不足、肾阳虚冷所致的阳痿、遗精、带症、夜尿频数等,均有良效。调和营卫,升阳益气温灸肺俞、大椎、足三里等穴,临床上可治卫 阳不固、媵理疏松,经常用于伤风感冒或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特 别是采取“冬病夏治”的方法,在夏秋之交灸肺俞、足三里23个疗程(10 天为1疗程),可增强体质、密固肌表,预防感冒、哮喘等效果尤佳。灸 百会、中月完、足三里等,对中气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脱肛等,有升阳益气之功。培补元阳,预防疾病秋冬季节常灸气海、关元、命门、中吃、足三 里等穴,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有预防疾病之作用。临床证实,灸足 三里、气海等穴,有降低血液凝聚、激发经气运行、疏通

47、经络之作用,可预防脑血栓形成;隔姜灸足三里和悬钟穴有降压作用,如患高血压的中 老年人,突感手指、足趾有麻木感,速灸以上两穴,能预防中风的发生;隔姜灸神阙穴(肚脐)1520天,可使脾胃增运、六腑通畅,周身之气得 以畅行,从而达到益寿保健之目的。又据报道,用艾灸足三里等穴,可 治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灸后白细胞会迅速上升,使患者改善虚弱症状,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达到扶补正气之目的。补脾祛湿,疗痹止痛 灸法有温经气、散寒邪、除湿气、止疼痛的作 用。对凡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的痹证,以及年高体弱、气血虚亏、寒湿凝重的腰痛和月完腹疼痛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灸法,性温热,能散寒凝,如痈疽未熟者可

48、使 之消散,己熟者令其速溃。对年高体弱、气血不足而久不收口者,可使 之收口生肌。灸法还有使白细胞升高、吞噬能力增强以及炎症渗出减少 的作用。总之,灸法既可补阳又可调阴,有畅通经络、温散寒湿等作用。特 别对中老年人正气不足、免疫功能低下者,有温补正气、提高机体免疫 功能的作用。很多老年人应用了保健灸法后感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收到了祛病延年的功效。据临床报道,现代已将灸 法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ED(勃起功能障碍)、阳虚便秘、痛经、盆腔炎、面瘫、颈椎病、偏头痛、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中风(主要是对缺血性中风)等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

49、吸系统、生殖系统等数十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施灸时,要将艾叶炮制成艾绒,根据需要做成艾条(或到医药公司购 买现成艾条)、艾炷(圆锥形)等使用。一、艾炷灸:又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 皮肤烧灼成脓,愈后留瘢痕者称瘢痕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 核、凛痈等慢性病,而一般虚寒性疾病均采用无瘢痕灸。2.间接灸是将艾炷下面放上生姜、大蒜等药物,使其发挥协同作用。其中隔姜灸主要适用于胃寒呕吐、内寒腹痛、虚寒泄泻、风寒湿痹,并 可预防脑血栓和中风等;隔蒜灸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治疗吐泻并作、中风脱症等虚寒性疾病。另外常用的还有隔附子饼灸

50、,多用于命门火衰 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二、艾条灸对一般应施用灸法的疾病均可采用。避免不良反应1.施灸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2.凡实证、热证和阴虚阳旺、阴虚发热之人一般不用灸法。正如伤 寒论中指出:“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 筋,血难复也。”说明灸法用之不当也可产生不良后果。3.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灸法。4.孕妇的腹部和腰能部不宜施灸。施灸后,若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若 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 吸收。水泡较大,可用消毒后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然后再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