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Java编程基础Java的基本语法格式(3)Java语言中的常量与变量(3)Java语言运算符的使用(4)Java程序的流程控制(5)Java中方法的定义与使用(6)Java中数组的定义与使用(6)学习目标1掌握Java基本语法、常量、变量、流程控制语句、方法以及数组掌握了解java代码的熟悉Java运算符的使用3基本格式2目录Java的基本语法点击查看本小节知识架构Java中的变量点击查看本小节知识架构Java中的运算符点击查看本小节知识架构商城库存清单程序设计选择结构语句点击查看本小节知识架构循环结构语句点击查看本小节知识架构猜数字游戏方法点击查看本小节知识架构数组点击查看本小节知识
2、架构随机点名器点击查看本小节知识架构2.1Java的基本语法Java代码的基本格式Java中的程序代码都必须放在一个类中。类需要使用class关键字定义,在class前面可以有一些修饰符,格式如下:2.1Java的基本语法在编写Java代码时,需要特别注意下列几个关键点:(1)Java中的程序代码可分为结构定义语句和功能执行语句,其中,结构定义语句用于声明一个类或方法,功能执行语句用于实现具体的功能。每条功能执行语句的最后都必须用分号(;)结束。(2)Java语言严格区分大小写。例如,定义一个类时,Computer和computer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符号,在使用时务必注意。2.1Java的基本语
3、法(3)虽然Java没有严格要求用什么样的格式来编排程序代码,但是,出于可读性的考虑,应该让自己编写的程序代码整齐美观、层次清晰。以下两种方式都可以,但是建议使用后一种。方式一:方式二:2.1Java的基本语法(4)Java程序中一句连续的字符串不能分开在两行中书写,例如,下面这条语句在编译时将会出错:如果为了便于阅读,想将一个太长的字符串分在两行中书写,可以先将这个字符串分成两个字符串,然后用加号(+)将这两个字符串连起来,在加号(+)处断行,上面的语句可以修改成如下形式:2.1Java的基本语法Java中的注释在编写程序时,为了使代码易于阅读,通常会在实现功能的同时为代码加一些注释。注释是
4、对程序的某个功能或者某行代码的解释说明,它只在Java源文件中有效,在编译程序时编译器会忽略这些注释信息,不会将其编译到class字节码文件中去。2.1Java的基本语法Java中的注释有三种类型,具体如下:单行注释:通常用于对程序中的某一行代码进行解释,用符号“/”表示,“/”后面为被注释的内容,具体示例如下:多行注释:顾名思义就是在注释中的内容可以为多行,它以符号“/*”开头,以符号“*/”结尾,多行注释具体示例如下:文档注释:以“/*”开头,并在注释内容末尾以“*/”结束。2.1Java的基本语法Java中的标识符在编程过程中,经常需要在程序中定义一些符号来标记一些名称,如,包名、类名、
5、方法名、参数名、变量名等,这些符号被称为标识符。标识符可以由任意顺序的大小写字母、数字、下划线(_)和美元符号($)组成,但不能以数字开头,不能是Java中的关键字。2.1Java的基本语法建议初学者在定义标识符时还应该遵循以下规则:1、包名所有字母一律小写。例如:cn.itcast.test。2、类名和接口名每个单词的首字母都要大写。如:ArrayList、Iterator。3、常量名所有字母都大写,单词之间用下划线连接。例如:DAY_OF_MONTH。4、变量名和方法名的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小写,从第二个单词开始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例如:lineNumber、getLineNumber。5、在
6、程序中,应该尽量使用有意义的英文单词来定义标识符,使得程序便于阅读。例如使用userName表示用户名,password表示密码。2.1Java的基本语法Java中的关键字关键字是编程语言里事先定义好并赋予了特殊含义的单词,也称作保留字。和其它语言一样,Java中保留了许多关键字,例如,class、public等,下面列举的是Java中所有的关键字。2.1Java的基本语法Java中的常量常量就是在程序中固定不变的值,是不能改变的数据。在Java中,常量包括整型常量、浮点数常量、布尔常量、字符常量等。2.1Java的基本语法1、整型常量整型常量是整数类型的数据,它的表现形式有四种,具体如下:二
7、进制:由数字0和1组成的数字序列,如:00110101。八进制:以0开头并且其后由07范围(包括0和7)内的整数组成的数字序列,如:0342。十进制:由数字09范围(包括0和9)内的整数组成的数字序列。如:198。整数以十进制表示时,第一位不能是0,0本身除外十六进制:以0 x或者0X开头并且其后由09、AF(包括0和9、A和F)组成的数字序列,如0 x25AF。2.1Java的基本语法2、浮点数常量浮点数常量就是在数学中用到的小数,分为float单精度浮点数和double双精度浮点数两种类型。其中,单精度浮点数后面以F或f结尾,而双精度浮点数则以D或d结尾。当然,在使用浮点数时也可以在结尾处
8、不加任何的后缀,此时虚拟机会默认为double双精度浮点数。浮点数常量还可以通过指数形式来表示。具体示例如下:上述列出的浮点数常量中用到的e和f,初学者可能会感到困惑,在后面的2.2.2小节中将会详细介绍。2.1Java的基本语法3、字符常量字符常量用于表示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常量要用一对英文半角格式的单引号()引起来,它可以是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以及由转义序列来表示的特殊字符。具体示例如下:上面的示例中,u0000表示一个空白字符,即在单引号之间没有任何字符。之所以能这样表示是因为,Java采用的是Unicode字符集,Unicode字符以u开头,空白字符在Unicode码表中对应的值为
9、u0000。2.1Java的基本语法4、字符串常量字符串常量用于表示一串连续的字符,一个字符串常量要用一对英文半角格式的双引号()引起来,具体示例如下:一个字符串可以包含一个字符或多个字符,也可以不包含任何字符,即长度为零。2.1Java的基本语法5、布尔常量布尔常量即布尔型的两个值true和false,该常量用于区分一个事物的真与假。6、null常量null常量只有一个值null,表示对象的引用为空。关于null常量将会在第三章中详细介绍。多学一招十进制转二进制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就是一个除以2取余数的过程。把要转换的数,除以2,得到商和余数,将商继续除以2,直到商为0。最后将所有余数倒序排列
10、,得到数就是转换结果。三次除以2计算得到余数依次是:0、1、1,将所有余数倒序排列是:110。所以十进制的6转换成二进制,结果是110。多学一招二进制转十进制要从右到左用二进制位上的每个数去乘以2的相应次方。2.2Java中的变量变量的定义在程序运行期间,随时可能产生一些临时数据,应用程序会将这些数据保存在一些内存单元中,每个内存单元都用一个标识符来标识。这些内存单元我们称之为变量,定义的标识符就是变量名,内存单元中存储的数据就是变量的值。右边的代码中,第一行代码的作用是定义了两个变量x和y,也就相当于分配了两块内存单元,在定义变量的同时为变量x分配了一个初始值0,而变量y没有分配初始值,变量
11、x和y在内存中的状态如图所示。2.2Java中的变量在程序运行期间,随时可能产生一些临时数据,应用程序会将这些数据保存在一些内存单元中,每个内存单元都用一个标识符来标识。这些内存单元我们称之为变量,定义的标识符就是变量名,内存单元中存储的数据就是变量的值。右边第二行代码的作用是为变量赋值,在执行第二行代码时,程序首先取出变量x的值,与3相加后,将结果赋值给变量y,此时变量x和y在内存中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2.2Java中的变量变量的数据类型Java是一门强类型的编程语言,它对变量的数据类型有严格的限定。在定义变量时必须声明变量的类型,在为变量赋值时必须赋予和变量同一种类型的值,否则程序
12、会报错。2.2Java中的变量1、整数类型变量用来存储整数数值,即没有小数部分的值。整数类型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字节型(byte)、短整型(short)、整型(int)和长整型(long)。占用空间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变量分别占用的内存大小取值范围是变量存储的值不能超出的范围2.2Java中的变量为一个long类型的变量赋值时需要注意一点,所赋值的后面要加上一个字母“L”(或小写“l”),说明赋值为long类型。如果赋的值未超出int型的取值范围,则可以省略字母“L”(或小写“l”)。2.2Java中的变量2、浮点数类型变量浮点数类型变量用来存储小数数值。浮点数类型分为两种:单精度浮点数(floa
13、t)、双精度浮点数(double),double型所表示的浮点数比float型更精确。在取值范围中,E表示以10为底的指数,E后面的“+”号和“-”号代表正指数和负指数,例如1.4E-45表示1.4*10-45。2.2Java中的变量在为一个float类型的变量赋值时需要注意一点,所赋值的后面一定要加上字母“F”(或“f”),而为double类型的变量赋值时,可以在所赋值的后面加上字符“D”(或“d”),也可不加。在程序中也可以为一个浮点数类型变量赋予一个整数数值.2.2Java中的变量3、字符类型变量用于存储一个单一字符,在Java中用char表示。每个char类型的字符变量都会占用2个字节
14、。赋值时,要用英文半角格式的单引号()把字符括起来,如a,也可以赋值为065535范围内的整数,计算机会自动将这些整数转化为所对应的字符,如数值97对应的字符为a。2.2Java中的变量4、布尔类型变量布尔类型变量用来存储布尔值,在Java中用boolean表示,该类型的变量只有两个值,即true和false。具体示例如下:2.2Java中的变量变量的类型转换当把一种数据类型的值赋给另一种数据类型的变量时,需要进行数据类型转换。根据转换方式的不同,数据类型转换可分为两种:自动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2.2Java中的变量1、自动类型转换也叫隐式类型转换,指的是两种数据类型在转换的过程中不需要显
15、式地进行声明。要实现自动类型转换,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两种数据类型彼此兼容,第二是目标类型的取值范围大于源类型的取值范围。2.2Java中的变量(1)整数类型之间可以实现转换,如byte类型的数据可以赋值给short、int、long类型的变量,short、char类型的数据可以赋值给int、long类型的变量,int类型的数据可以赋值给long类型的变量(2)整数类型转换为float类型,如byte、char、short、int类型的数据可以赋值给float类型的变量。(3)其它类型转换为double类型,如byte、char、short、int、long、float类型的数据可以赋
16、值给double类型的变量。2.2Java中的变量2、强制类型转换强制类型转换也叫显式类型转换,指的是两种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需要进行显式地声明。当两种类型彼此不兼容,或者目标类型取值范围小于源类型时,自动类型转换无法进行,这时就需要进行强制类型转换。强制类型转换的格式如下所示:2.3Java中的运算符算术运算符算术运算符就是用来处理四则运算的符号,这是最简单、最常用的运算符号。2.3Java中的运算符算术运算符看上去比较简单,也很容易理解,但在实际使用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如下:(1)在进行自增(+)和自减(-)的运算时,如果运算符放在操作数的前面则是先进行自增或自减运算,再进行其它运算
17、。反之,如果运算符放在操作数的后面则是先进行其它运算再进行自增或自减运算。(2)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当除数和被除数都为整数时,得到的结果也是一个整数。如果除法运算有小数参与,得到的结果会是一个小数。(3)在进行取模(%)运算时,运算结果的正负取决于被模数(%左边的数)的符号,与模数(%右边的数)的符号无关。2.3Java中的运算符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的作用就是将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赋给某一个变量,表中列出了Java中的赋值运算符及用法。2.3Java中的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在赋值运算符的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Java中可以通过一条赋值语句对多个变量进行赋值(2)除了“=”,其它的都
18、是特殊的赋值运算符,以“+=”为例,x+=3就相当于x=x+3,首先会进行加法运算x+3,再将运算结果赋值给变量x。-=、*=、/=、%=赋值运算符都可依此类推。2.3Java中的运算符多学一招在为变量赋值时,当两种类型彼此不兼容,或者目标类型取值范围小于源类型时,需要进行强制类型转换。然而在使用+=、-=、*=、/=、%=运算符进行赋值时,强制类型转换会自动完成,程序不需要做任何显式地声明。2.3Java中的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比较运算符用于对两个数值或变量进行比较,其结果是一个布尔值,即true或false。比较运算符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能将比较运算符“=”误写成赋值运算符“=”。2.
19、3Java中的运算符逻辑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用于对布尔型的数据进行操作,其结果仍是一个布尔型。2.3Java中的运算符在使用逻辑运算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1)逻辑运算符可以针对结果为布尔值的表达式进行运算。如:x3&y!=0。(2)运算符“&”和“&”都表示与操作,当且仅当运算符两边的操作数都为true时,其结果才为true,否则结果为false。当运算符“&”和“&”的右边为表达式时,两者在使用上还有一定的区别。在使用“&”进行运算时,不论左边为true或者false,右边的表达式都会进行运算。如果使用“&”进行运算,当左边为false时,右边的表达式不会进行运算,因此“&”被称作
20、短路与。案例代码为了深入了解&和&的区别,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这两者的区别,请查看教材文件2-6。2.3Java中的运算符(3)运算符“|”和“|”都表示或操作,当运算符两边的操作数任何一边的值为true时,其结果为true,当两边的值都为false时,其结果才为false。同与操作类似,“|”表示短路或,当运算符“|”的左边为true时,右边的表达式不会进行运算。(4)运算符“”表示异或操作,当运算符两边的布尔值相同时(都为true或都为false),其结果为false。当两边布尔值不相同时,其结果为true。2.3Java中的运算符运算符的优先级在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表达式进行运算时,要
21、明确表达式中所有运算符参与运算的先后顺序,把这种顺序称作运算符的优先级。【任务2-1】商城库存清单程序设计案例代码任务案例接下来,通过一个商城库存清单程序设计来熟悉本阶段的知识点。2.4选择结构语句if条件语句if条件语句分为三种语法格式,具体如下:由于这三种语法格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接下来将针对这三(1)if语句(2)ifelse语句(3)ifelseifelse语句种格式进行详细地讲解。2.4选择结构语句1、if语句:if语句是指如果满足某种条件,就进行某种处理,其语法格式如下所示:上述语法格式中,判断条件是一个布尔值,当值为true时,才会执行中的语句。2.4选择结构语句if语句的执
22、行流程如下图所示。判断条件true执行语句false案例代码对if语句有所了解后,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学习if语句的具体用法,请查看教材文件2-8。2.4选择结构语句2、ifelse语句ifelse语句是指如果满足某种条件,就进行某种处理,否则就进行另一种处理,其语法格式如下所示:2.4选择结构语句ifelse语句的执行流程如下图所示。判断条件truefalse执行语句1执行语句2案例代码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实现判断奇偶数的程序,请查看教材文件2-9。多学一招在Java中有一种特殊的运算叫做三元运算,它和if-else语句类似,语法如下:三元运算通常用于对某个变量进行赋值,当判断条件成立时
23、,运算结果为表达式1的值,否则结果为表达式2的值。等价于2.4选择结构语句3、ifelseifelse语句ifelseifelse语句用于对多个条件进行判断,进行多种不同的处理,其语法格式如下所示:2.4选择结构语句ifelseifelse语句的执行流程如下图所示:true判断条件1false执行语句1true判断条件2false执行语句2true.false.true判断条件nfalse执行语句n执行语句n+1案例代码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实现对学生考试成绩等价划分的程序,请查看教材文件2-10。2.4选择结构语句switch条件语句switch语句也是一种很常见的选择语句。和if条件语句不
24、同,它只能针对某个表达式的值做出判断,从而决定执行哪一段代码。在switch语句中,使用switch关键字来描述一个表达式,使用case关键字来描述和表达式结果比较的目标值,当表达式的值和某个目标值匹配时,会执行对应case下的语句,switch语句的基本语法结果如右图所示。2.4选择结构语句例如,在程序中使用数字17表示周一到周日,如果想根据某个输入的数字输出中文格式的星期值,可以通过右边所示的代码来实现。2.4选择结构语句需要注意的是,在switch语句中的表达式只能是byte、short、char、int、枚举(JDK1.5引入的)、String类型(JDK1.7引入的)的值,如果传入其
25、他值,程序会报错。案例代码通过一个案例演示根据数字来输出中文格式的星期,请查看教材文件2-11。2.4选择结构语句在使用switch语句的过程中,如果多个case条件后面的执行语句是一样的,则该执行语句只需书写一次即可。例如,要判断一周中的某一天是否为工作日,同样使用数字17来表示星期一到星期天,当输入的数字为1、2、3、4、5时就视为工作日,否则就视为休息日。案例代码通过一个案例来实现上面描述的情况,请查看教材文件2-12。2.4选择结构语句while循环语句while语句和if条件语句有点类似,都是根据条件判断来决定是否执行后面的代码,区别在于,while循环语句会反复地进行条件判断,只要
26、条件成立,内的执行语句就会执行,直到条件不成立,while循环结束。while循环语句的语法结构如下所示:2.4选择结构语句while循环语句的执行流程如下图所示。案例代码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打印14之间的自然数,请查看教材文件2-13。2.5循环结构语句do.while循环语句dowhile循环语句和while循环语句功能类似,其语法结构如下所示:2.5循环结构语句dowhile循环语句的执行流程如下图所示。案例代码接下来,使用dowhile循环语句实现14自然数的打印,请查看教材文件2-14。2.5循环结构语句for循环语句for循环语句是最常用的循环语句,一般用在循环次数已知的情况下,
27、其语法格式如下所示:在上述语法格式中,for后面的()中包括三部分内容,初始化表达式、循环条件和操作表达式,它们之间用“;”分隔,中的执行语句为循环体2.5循环结构语句如果用表示初始化表达式、表示循环条件、表示操作表达式、表示循环体,则for循环的执行流程如下所示:案例代码通过一个案例实现对自然数14进行求和,请查看教材文件2-15。2.5循环结构语句循环嵌套嵌套循环是指在一个循环语句的循环体中再定义一个循环语句的语法结构。while、dowhile、for循环语句都可以进行嵌套,并且它们之间也可以互相嵌套,如最常见的在for循环中嵌套for循环,格式如下:案例代码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实现使
28、用“*”打印直角三角形,请查看教材文件2-16。2.5循环结构语句跳转语句(break、continue)跳转语句用于实现循环执行过程中程序流程的跳转,在Java中的跳转语句有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1、break语句:用在switch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中,它的作用是终止某个case并跳出switch结构。2、continue语句:用在循环语句中,它的作用是终止本次循环,执行下一次循环2.5循环结构语句案例代码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break语句的作用,请查看教材文件2-17。当break语句出现在嵌套循环的内层时,它只能跳出内层循环,如果想跳出外层循环,则需要对外层循环添加标
29、记。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请查看教材文件2-18。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continue语句的作用,请查看教材文件2-19。【任务2-2】猜数字游戏案例代码任务案例接下来,通过一个猜数字游戏,来熟悉本阶段的知识点,请查看教材【任务2-2】。2.6方法什么是方法假设有一个游戏程序,程序在运行过程中,要不断地发射炮弹。发射炮弹的动作需要编写100行的代码,在每次实现发射炮弹的地方都需要重复地编写这100行代码,这样程序会变得很臃肿,可读性也非常差。为了解决代码重复编写的问题,可以将发射炮弹的代码提取出来放在一个中,并为这段代码起个名字,这样在每次发射炮弹的地方通过这个名字来调用发射炮弹的
30、代码就可以了。上述过程中,所提取出来的代码可以被看作是程序中定义的一个方法,程序在需要发射炮弹时调用该方法即可。2.6方法案例代码接下来通过一些案例来介绍方法在程序中起到的作用,先来看一下在不使用方法时如何实现打印三个长宽不同的矩形,请查看教材文件2-21。2.6方法在Java中,声明一个方法的具体语法格式如下所示:修饰符:是对访问权限的限定,例如,public、static都是修饰符返回值类型:用于限定方法返回值的数据类型参数类型:用于限定调用方法时传入参数的数据类型参数名:是一个变量,用于接收调用方法时传入的数据return关键字:用于结束方法以及返回方法指定类型的值返回值:被return
31、语句返回的值,该值会返回调用者2.6方法案例代码接下来,定义一个打印矩形的方法,并在程序中调用三次完成三个矩形的打印,请查看教材文件2-22。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方法中有返回值的情况,请查看教材文件2-23。2.6方法方法的重载案例代码假设要在程序中实现一个对数字求和的方法,由于参与求和数字的个数和类型都不确定,因此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去设计不同的方法。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请查看教材文件2-24。2.6方法Java允许在一个程序中定义多个名称相同的方法,但是参数的类型或个数必须不同,这就是方法的重载。案例代码接下来,通过演示方法的重载,请查看教材文件2-25。2.7数组数组的定义数组是
32、指一组数据的集合,数组中的每个元素被称为元素,在数组中可以存放任意类型的元素,但同一个数组中存放的元素类型必须一致。在Java中,可以使用下列格式定义一个数组,具体示例如下:上述语句就相当于在内存中定义了100个int类型的变量,第一个变量的名称为x0,第二个变量的名称为x1,以此类推,第100个变量的名称为x99,这些变量的初始值都是0。2.7数组为了更好地理解数组的定义方式,可以把上述代码定义为两行来写,具体如下:接下来,通过两张内存图来说明数组在创建过程中的内存分配情况,具体如下所示:内存newint100(0 x3000数组的首地址)00X0X1intx 0 x300000X98X99
33、2.7数组在Java中,为了方便我们获得数组的长度,提供了一个length属性,在程序中可以通过“数组名.length”的方式来获得数组的长度,即元素的个数。案例代码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数组的定义及其数组的访问,请查看教材文件2-26。2.7数组当数组被成功创建后,数组中元素会被自动赋予一个默认值,根据元素类型的不同,默认初始化的值也是不一样的。2.7数组案例代码在使用数组时,如果不想使用默认初始值,也可以显式地为数组元素赋值。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学习如何为数组的元素赋值,请查看教材文件2-27。2.7数组在初始化数组时还有一种方式叫做静态初始化,就是在定义数组的同时就为数组的每个元素
34、赋值。数组的静态初始化有两种方式:案例代码为了简便,建议采用其第二种方式。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数组静态初始化的效果,请查看教材文件2-28。脚下留心案例代码1、每个数组的索引都有一个范围,即0length-1。在访问数组的元素时,索引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否则程序会报错。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请查看教材文件2-29。2、在使用变量引用一个数组时,变量必须指向一个有效的数组对象,如果该变量的值为null,则意味着没有指向任何数组,此时通过该变量访问数组的元素会出现空指针异常。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请查看教材文件2-30。2.7数组数组的常见操作1、数组遍历在操作数组时,经常需要依次访问数组中的每个元素,这
35、种操作叫做数组的遍历。案例代码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学习如何使用for循环遍历数组,请查看教材文件2-31。2.7数组2、数组最值在操作数组时,经常需要获取数组中元素的最值。案例代码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如何获取数组中元素的最大值,请查看教材文件2-32。2.7数组3、数组排序在操作数组时,经常需要对数组中的元素进行排序,其中冒泡排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算法。冒泡过程中,不断比较数组中相邻的两个元素,较小者向上浮,较大者往下沉,整个过程和水中气泡上升的原理相似。2.7数组数组排序的过程如下所示:(1)从第一个元素开始,将相邻的两个元素依次比较,直到最后两个元素完成比较,如果第一个元素比后一个大
36、,则交换位置。整个过程完成后,数组中最后一个元素就是最大值(2)除最后一个元素,将剩余的元素继续进行两两比较,过程与第一步类似,这样数组中第二大的元素放在了倒数第二个位置(3)以此类推,持续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个元素需要比较为止。2.7数组案例代码了解了冒泡排序的原理后,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实现冒泡排序,请查看教材文件2-33。2.7数组多维数组多维数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数组中嵌套数组。在程序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二维数组。二维数组的定义有很多方式,具体如下:方式一:上面的代码定义了一个3行4列的二维数组,它的结构如下图所示。2.7数组方式二:上述方式与第一种方式类似,只
37、是数组中每个元素的长度不确定,采用第二种方式常见的数组结构如下图所示。2.7数组方式三:采用上述方式定义的二维数组有三个元素,这三个元素都是数组,分别是1,2、3,4,5,6、7,8,9。接下来,通过一张图来描述方式三定义的数组结构2.7数组多维数组对元素的访问也是通过角标的方式,例如,访问二维数组中第一个元素数组的第二个元素的方式如下所示:通过一个案例来熟悉二维数组的使用,例如要统计一个公司三个销售小组中每个小组的总销售额以及整个公司的销售额,如例2-33所示。案例代码通过一个案例来熟悉二维数组的使用,例如要统计一个公司三个销售小组中每个小组的总销售额以及整个公司的销售额,请查看教材文件2-34。【任务2-3】随机点名器案例代码任务案例接下来,通过一个随机点名器,来熟悉本阶段的知识点,请查看教材【任务2-3】。2.8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Java所需的基础知识。首先介绍了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常量、变量的定义以及一些常见运算符的使用,然后介绍了条件选择结构语句和循环结构语句的概念和使用,最后介绍了方法的一些知识以及数组的相关操作。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掌握Java程序的基本语法、格式,以及变量和运算符的使用,能够掌握几种流程控制语句的使用,以及方法的定义、方法调用过程中参数的传递,数组声明、初始化以及数组的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