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ompanyLOGO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多梳栉经编产品设计多梳栉经编产品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v 一、现代多梳经编机v 多梳经编机一般是指梳栉数在18把以上的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主要用于生产女士内衣、外衣、文胸、装饰织物、窗帘织物和各种花边织物等。v 由于采用梳栉集聚技术,使机器的梳栉数迅速增加,从最初的8把梳栉发展到现在的78把梳栉;机器的速度也得到了极大提高。v梳栉的集聚v在传统的多梳花边机上一般用满穿的3把梳栉来形成网孔地组织,而花纹梳栉在每个花纹循环宽度内只需要提供一根经纱。因此花梳栉如用平常的梳栉是不经济的,这样要减低机器速度,而且只能采用大约813个横移位置,严重地限制了花纹。因此花边机上的花梳栉采用打有很多孔眼的轻重量梳栉,只是按花纹的要求把指形导纱针用螺丝拧上。这些梳栉由图所示摆臂B直接传动,每横列用一块链条块,用来织衬纬组织。A和C为高、低两个花纹滚筒,分别控制地梳和花梳。v多至 4把花梳栉能被“集聚”在一起,因而它们的导纱眼能聚合在相同的横移线上,如图所示。它们摆动时如同一把梳栉,但各梳栉的横移是独立的。v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上的梳栉分为地梳栉和花梳栉两种。v地梳栉用来形成地组织,花梳栉则在地梳栉形成的地组织的基础上形成花纹。v通常地梳栉有23把,安装在机前,花梳栉则采用集聚方式将26把花梳栉安装在同一横移线上以节省空间。v地梳一般采用消极式送经机构,花梳栉采用花经轴或筒子纱架供纱,以满足花梳栉在每一个横列用纱量变化的需要。第二节、多梳拉舍尔经编机地组织的类型及其应用第二节、多梳拉舍尔经编机地组织的类型及其应用v 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中,一般用23把梳栉形成地组织,在织物中起骨架的作用。花色效应是靠花梳栉在地组织的基础上形成。v多梳栉经编织物的设计先选定地组织,根据不同的地组织来确定绘制花型所用的意匠纸,将花型转移到意匠纸上,然后绘制垫纱运动图,并确定所用原料以及穿纱图等。v多梳栉经编机通常用于生产服装用网眼织物、饰带与窗帘网眼织物。根据织物的用途不同,主要的区别就是织物所使用的地组织的类型不同,服装用网眼织物、饰带多采用六角网眼,窗帘织物多采用编链组织与衬纬相结合的各种格子网眼地组织。v3、菱形地组织v菱形地组织是一种双梳或三梳织物,前梳满穿纱线,编织编链,后面的一把或两把梳栉以不同的穿纱方式和衬纬组织进行垫纱。由于纱线之间的相互牵拉力作用,从而形成有规律的菱形网眼图案。4、方格网眼地组织、方格网眼地组织v 方格网眼地组织是用23把梳栉进行编织,所有梳栉都满穿,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使编链和衬纬做不同的联结,依靠纱线间的相互牵拉力形成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格子。常用于窗帘织物的地组织。v如果用2把梳栉编织,1把梳栉可以编织编链组织,另1把梳栉作2针距以上的衬纬,由编链线圈形成方格的纵向直边,由衬纬纱形成方格的横向边,衬纬梳针背横移的针距数越多;在相邻两个编链线圈纵行之间衬纬纱的根数就越多,即每个横向边中衬纬纱的根数越多。方格网眼的结构越稳定,地组织的充满程度也越大。v例如,如果衬纬梳作3针距衬纬,方格网眼的每个横向边就有2根纱线。如果衬纬梳作4针距衬纬,方格网眼的每个横向边就有3根纱线,依此类推。v如果用三把梳栉编织地组织,就可以让1把梳栉作编链垫纱运动,另外2把梳栉作反向对称衬纬,其中1把衬纬梳栉的针背横移要在2针距以上,从而形成结构更加稳定、更牢固的地组织。v图为一种3梳方格网眼地组织的线圈结构图,v其垫纱运动图,其垫纱数码如下。v GBI:02,20,02、20,02,20v GB2:00,44,22,44,00,22v GB3:66,00,22,00,66,44v 由线圈结构图可以看出,每个编链线圈都有两根衬纬纱线缠绕在其上,起加固作用,相邻两个编链线圈之间的衬纬纱线的根数为3根,即方格的横向边由三根纱线组成。v如果改变前梳和后梳的穿纱方式及后梳衬纬梳栉的垫纱运动,就可以改变方格大小、形状及方格横向边衬纬纱的根数:v增加一针距衬纬的横列数,会使方格的高度增加,形成长方形的格子;v将前、后梳的穿纱方式改为空穿,同时调整两梳的对梳方式及增加后梳作长针距衬纬的针数,就可以使方格的宽度增加,形成扁的长方形格子。v按此规律变化,就可以形成各种形态的格子网眼地组织。v右图的垫纱运动图为一种两针距衬纬的扁格网眼地组织,各把梳栉均为满穿,其垫纱数码为:GBI:02,20,02、20GB2:44,00,22GB3:00,22,00,44 这种方格地组织相邻两个编链线圈之间的衬纬纱的根数为一根,即方格的横向边由一根纱线组成,其稳定性和牢度不如三针距衬纬地组织。v右图是一种两梳方格网眼地组织的线圈结构图和垫纱运动图,前梳做编链垫纱运动,后梳做5针距的衬纬,两把梳栉均一隔一穿纱。v方格的直向边为编链线圈,衬纬纱缠绕在其上起加固作用。方格的横向边由两根衬纬纱组成。网眼的稳定性较三梳网眼差。5、六角形网眼地组织、六角形网眼地组织 六角形网眼地组织是用两把梳栉编织,通常两把梳栉都满穿。v前梳栉先做编链垫纱运动,编织若干个横列之后,作一个横列的经平过渡垫纱,使原来的编链线圈纵行中断,位移一个纵行之后继续编织相同横列的编链组织,再作一个横列与上一次反方向的经平垫纱,返回原来的纵行,以后重复进行编织。v 后梳作与前梳相对应的衬纬垫纱运动,即在前梳编织编链时,后梳作1针距的衬纬,对编链进行加固;在前梳作外背横移时,后梳作2针距的衬纬。v由于前梳作经平垫纱处形成的闭口线圈产生变形,由歪斜线圈的圈柱和延展线形成六角形的两个斜角边。由前梳编链线圈形成六角形的两个直边,从而产生六角网眼效应。这种地组织常用于服装花边织物的地组织。一种六角形网眼地组织织物的线圈结构、垫纱运动图、垫纱数一种六角形网眼地组织织物的线圈结构、垫纱运动图、垫纱数码如图。码如图。v 由图可以看出,该产品的网眼形状基本上是正六角形网眼。在设计中,六角形网眼的形状及网眼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穿纱方式、前梳作编链垫纱运动的横列数及位移线圈针背垫纱的针距数来改变。v如果穿纱方式不变,仍为满穿,前梳位移处仍作经平垫纱运动,这时如果增加前梳作编链编织的横列数,则网眼的高度将增加,形成长六角形网眼。v如果要获得扁六角形的网眼,可以采用空穿,同时前梳位移处的针背垫纱也由经平改为经绒或经斜等长针距的针背垫纱。后梳对应的衬纬的针距数也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得到扁的六角形网眼的效应,无论是长六角形网眼,还是扁六角形眼,网眼都会变大,地组织变得稀薄,充满程度下降。v二、多梳栉经编织物设计用意匠纸二、多梳栉经编织物设计用意匠纸 在多梳织物的设计中,为了更明确地表示地组织与衬纬纱所形成的地组织结构,必须按照地组织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意匠纸。为了获得正确的意匠设计,使设计图花纹效果能直观反映真实的织物效果,应采用具有正确的横列与纵行比率的意匠纸,以减少意匠设计引起的花纹变形。(a)为方格网眼地组织意匠纸,(b)为六角网眼地组织意匠纸。意匠纸的纵横向密度比对花纹效果及生产效率有很大影响;应根据织物的纵横向密度比合理选用。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的意匠纸纵横向密度比范围为(2.5:1)(3.5:1)。两种意匠纸如图所示:第二节第二节 多梳栉经编织物设计多梳栉经编织物设计v通常花边织物多采用六角网眼或编链与衬纬结合的地组织;而窗帘类织物多采用方格网眼地布或直接采用编链组织。v多梳栉拉舍尔织物的花梳均采用局部衬纬的垫纱方式形成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对此类织物的设计主要是对地组织的花型进行工艺设计。一般设计过程如下:一般设计过程如下:v多梳经编机一般都是用来生产一些花色产品,因此多梳经编产品的设计需要将艺术和针织工艺结合起来,使设计出来的花型效果通过编织技术尽可能真实地表现出来。v 一、花型设计一、花型设计v1、画出花纹图样v 首先根据设计者的构思,画出花纹图样。在多梳经编产品中,花纹的层次和立体效果是通过线圈和衬垫纱线的疏密排列表现出来的。因此,在设计花纹图样时,花纹的地组织、花纹的主体及花纹的阴影等部分都要用不同的色纱表现出来或不同的区域用不同的字母标出,以便于说明。v (a)为方格网眼地组织意匠纸,(b)为六角网眼地组织意匠纸。意匠纸的纵横向密度比对花纹效果及生产效率有很大影响;应根据织物的纵横向密度比合理选用。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的意匠纸纵横向密度比范围为(2.5:1)(3.5:1)。2、确定意匠纸、确定意匠纸3、将花纹图样转化为意匠图、将花纹图样转化为意匠图v 由于纺织纤维都比较细,所以织物上的花纹必须经过放大,才能在意匠纸上清楚地表示出来。花纹图样是用专用的设备放大后投射到意匠纸上,然后描出其轮廓线。v花纹图样的放大倍数与花型的大小、经编机的机号以及意匠纸的规格有关,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放大后花纹图样完全组织的高度应为地组织高度的整数倍。v设计弹力提花织物时,花纹图样应按一 定比例进行拉伸,以免弹性织物下机后因回缩而使织物变形失真。二、梳栉的分配与绘制垫纱运动图二、梳栉的分配与绘制垫纱运动图v 根据地组织的类型确定编织地组织的梳栉数及每把梳栉的垫纱运动图,根据意匠图,确定花纹的主体部分、花纹的阴影部分、立体花纹部分和花纹的轮廓部分等,确定每一部分应由哪些梳栉来编织及所应采用的组织和所需要的梳栉数、所需的经纱种类、经纱细度等内容。v花纹的轮廓:应分配给位于机前的梳栉编织,这样使形成花纹轮廓部分的纱线位于花纹的表面,使花纹的轮廓清晰。v花纹的主体部分:由位于中间部分的花梳,采用比较粗的原料编织。v花纹的阴影部分:由位于后部的花梳,采用较细的原料编织。v立体花纹效应:可以通过采用较粗的纱线或选用具有压纱板的经编机利用压纱线圈来形成。v地纱常用的细度为2070dtex,轮廓纱及压纱的细度为330一600dtex,花纹主体部分较粗的衬纬纱常用78167dtex长丝,阴影部分较细的衬纬纱常用44100dtex的长丝。v三、确定各梳的垫纱运动v 根据花纹意匠图不同区域花纹的情况,画出每把梳栉的垫纱运动图。在画垫纱运动图的过程中,可以将图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v一般情况下,所有花梳栉应作同向针背垫纱,以简化聚集梳栉的运动配置。同一集聚横移工作线中的各把梳栉采用同一种颜色进行描绘;不同集聚线的梳栉用不同的颜色,将梳栉所走的花型各个部分区分开来。v绘垫纱运动图时应注意各把梳栉允许的最大一次针背横移量。v四、读取链块号v 在拉舍尔经编机上,垫纱运动图是用0,2,4等偶数按顺序对针间进行编号。通常采用标有偶数顺序号的链块读取卡对各梳栉的垫纱记录进行快速读取。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上,各花梳栉的最低键块通常不是0号,而是在6号以上,以便获得修改的余地。所有花梳的起始链块需要位于同一横列。v五、确定穿纱图 穿纱图表示各梳栉上导纱针的相对配合位置,它由花纹垫纱运动图决定。v常用的确定穿纱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花型完全组织循环内的所有花梳导纱针的横向位置,都依据垫纱运动图上的第一个编织横列来定位。可将其直接画在垫纱运动图的下面,标出各把梳栉中经纱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起始链块与推杆滚子相接触时才能按穿纱图上所标示的位置对各把梳栉上的导纱针进行定位。另一种方法是将各个花梳导纱针,按垫纱运动图上标明的梳栉横移运动的最右端的“0”位置来定位。采用这种方法,对于一种穿纱图可以设计几种不同的花纹。在变换花纹时,只需更换链块而不需要对花梳导纱针重新穿纱。第三节第三节 多梳花边产品设计多梳花边产品设计v 一、机器条件v 机型:MRSS32型多梳花边机。v 机号:E18。v梳栉数:32梳,其中14梳是地梳栉,装在机前位置,532梳是花梳栉。v工作幅宽:335cm。v 二、地组织设计二、地组织设计()原料及穿纱方式()原料及穿纱方式 用前用前3梳编织地组织,第梳编织地组织,第1梳和第梳和第3梳采用梳采用33dtex的普通锦纶的普通锦纶丝,第丝,第2梳采用梳采用110dtex的弹力锦纶丝。穿纱方式如下。的弹力锦纶丝。穿纱方式如下。24/GB2:2-0,0-2/GB3:0-0,2-2,0-0,4-4,2-2,4-4/三、花梳组织设计三、花梳组织设计v 第5梳到第32梳为花梳栉,花梳采用单行程垫纱数码,其中第5梳和第6梳的垫纱运动相同;第7梳和第8梳的垫纱运动相同,依此类推。各梳的垫纱数码见书P193v四、织物规格v五、工艺流程v v例:图中两把花梳栉同向衬纬垫纱,围成五瓣花形,花纹的中心,两把花纹梳栉均不垫纱,形成空心花纹。v五、花边织物设计举例v先设计花边图案,如图所示。将此图案用白色描在黑纸上,以能更直观地看到将来制品的风格。以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将此图案描到带六角形的意匠纸上。并按此图案作出各花色衬纬梳栉的垫纱运动。各梳栉垫纱运动线要尽可能与描上的图案一致,如图所示。v根据意匠图上画出的各梳栉的垫纱运动线,写下其顺序花板链号。在多梳花边机上,传动导纱梳栉横移的花板链条分别套在上滚筒和下滚筒上。一般机器一转中上滚筒转过两块花板,而下滚筒则转过一块花板。所以不进行针钩垫纱的衬纬梳栉全部由下滚筒上花板链条控制,而要进行针钩垫纱的参加编织的梳栉则全部由上滚筒上花板链条控制。三线圈六角网孔地组织三线圈六角网孔地组织 花边织物的地组织一般都采用三线圈六角网孔组织,由编链结构形成的花纹网孔和加强的衬纬部分所组成,如图所示,组织记录为v v编织时前梳满穿,在一枚针上编织3 个横列后移至相邻的织针上。每行编链的前两个线圈是开口线圈,后一个线圈是闭口线圈。闭口线圈交替地向左和向右倾斜。v在这种花纹地组织结构中,编链单独编织就能形成织物,而衬纬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编链结构,并且可以用衬纬纱的张力来改变网孔蜂窝的形状。图表示了由编链和衬纬组成的三线圈六角网孔组织的正面(2)和反面(1)。v 图中清楚地表示了六角蜂窝单元一个挨一个,上下排蜂窝交叉安排。为了获得较好比例的蜂窝,常采用的是这种三线圈网孔。但是,如果要求孔眼较长,可用五或七线圈网孔,但必需采用奇数。图中所示为三、五和七线圈的六角网眼织物组织。v v蜂窝的形状除决定于线圈的数目(横列数)外,还和衬纬纱垫纱运动和编链垫纱运动的方向间的相互关系有关,运动方向影响衬纬纱的包缠效果,如图 所示。图中(1)的包缠效果好,而(2)的衬纬纱包缠效果不好。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编链与衬纬垫纱方向的不同。v图表示正确的六角蜂窝形状及太松或太紧的形态,以及衬纬纱太紧或编链太松所造成的对六角蜂窝形状的影响。v图(1)表示蜂窝形状正确。v图(3)和图(4)表示太松和太紧;v而图(2)则不对称,衬纬纱太紧,或编链太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