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泵送山砂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pdf

上传人:pin****uju 文档编号:54503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5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送山砂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泵送山砂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泵送山砂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泵送山砂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1 2年 第 8期 (总 第 2 7 4 期 ) Nu mb e r 8 i n 2 0 1 2 ( T o t a l No 2 7 4 ) 混 凝 土 Co nc r e t e 预拌混凝土 READY M D D CONCRETE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2 - 3 5 5 0 2 0 1 2 0 8 0 3 2 泵送山砂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 陈尚伟。徐立斌,胡伟伟,董艺 (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 5 0 0 0 6 ) 摘要: 贵卅 l 地区由于缺乏可以利用的河砂, 长期以来因地制宜发展山砂混凝土。 山砂混凝土

2、与河砂混凝土虽然配制机理大致相同, 但 由于贵州地区生产山砂规格不一、 砂两头粗、 中间级配少、 表面粗糙、 石粉含量偏高、 需水量较大, 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较大。 由于砂石 原材料供不应求, 山砂的超粒径、 石粉含量偏多、 颗粒级配差等问题更加明显。 随着泵送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山砂混凝土坍损快, 导致堵 泵、 爆管事故频发的难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笔者根据长期从事山砂混凝土配制技术的研究, 通过增加粉煤灰用量弥补山砂的缺陷, 控制单 位立方米用水量调整其拌合物的黏稠度, 调整砂率等技术手段 , 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 另外, 山砂中适量的石粉对于山砂混凝土是有利的。 关键词 : 山砂 ;山砂

3、混凝土 ;泵送性 ;石粉 中图分类号 : T U5 2 8 0 6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3 5 5 0 ( 2 0 1 2 ) 0 8 - 0 1 0 7 0 3 St udy o f t he pr e pa r a t i on o f p um p c on c r e t e wi t h p i t s a nd C HEN S h a n g- wc i , XU Li b h 2 , HU W e i - wc i , DONG ( G u i z h o u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 a n d De s

4、i g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S C ES , G u i y a n g 5 5 0 0 0 6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Duet op o o r s u p p l yo fn a t u r a l riv e r s and, ma c h i n e c r u s h e dpi t s andh a sb e e n s u bs t i t u t e df o r c o mmo n l yu s e driv e r s a n dt oma k e c o n c r e t e i n G u i z

5、h o u p r o v i n c e for a l o n g t ime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t h e p i t s and i n G u i z h o u i s n o t we l l c o n t r o l l e d t h a t the g r a d i n g o f t h e s and u s u a l l y e x h i b i t s l a c k i n g o f mo d e r a t e p a r t i c l e s a n d tha t mu c h l i me s t o n e p

6、o wd e r i s u s u a l l y p r e s e n t , wh i c h i n d u c e s a h i g h e r wa t e r d e ma n d a n d a p o o r wo r k a b i l i ty o f c o n c r e t e Th e s e p r o b l e ms b e c o me mo r e s e ri o u s o wi n g t o the h i gh l o c a l d e ma n d o f a g g r e g a t e r e s o u r c e s Wi t

7、 h the e x t e n d e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um p c o n c r e t e , the f a s t s l u mp l os s o f pi t s a n d c o nc r e t e l e a d s t o f r e q ue n t p u mp i ng p r o b l e m s th at h a s n t b e e n we l l s o l v e d Th e d o s a g e o f fly a s h wa s i n c r e a s e d to i mp r o

8、v e t h e d e f a c t s o f t h e p i t s and Mo r e o v e r , b y v i r t u e o f wa t e r d e mand c o n t r o l a n d a d j u s t me n t o f s and t o a g g r e g a t e r a t i o , the p r o b l e m d e s c ri b e d a b o v e wa s e ffe c t i v e l ywo r k e do u t I na d d i t i o n, m o d e r a

9、 t el i me s t o n ep o wd e r Was p r o v e dt ob eb e n e fic i a l to t h ep r o p e r t yo f t h e c o n c r e t e Keywor ds : p i t s an d; pi t s a nd c o n c r e t e ; p u mpa b i l it y; l i me s t o n ep o wd e r 0 引言 贵州地区缺乏河砂, 外地运输来的河砂成本过高且不方便 , 满足不了国家基础建设发展的需要。 但贵州地区山多, 拥有丰富 的天然石材资源 , 早在

10、2 0世纪 5 0年代 , 根据“ 因地制宜, 就地取 材” 的原则, 开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使用山砂, 并于 1 9 7 8 年制订 了我国第个人工砂的地方技术标准 山砂混凝土技术规定 。 DB J 5 2 0 1 6 2 0 l 0 山砂混凝土技术规程 对山砂进行了 定义, 特指碳酸盐类岩石经除土开采、 机械破碎、 筛分而成的公 称粒径小于 5 0 0 i n m的岩石颗粒。 贵州地区的山砂, 主要为白云 石、 石灰石质 , 均属于碳酸盐类。 山砂可分为自然山砂和机制山 砂两类, 自然山砂系风化岩石经开挖或爆破松动筛分而成, 随着 山砂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 自然山砂已不再用于混凝土中,

11、也 就是说现在配制山砂混凝土所用山砂均为机制山砂。 山砂的应用与发展经历了怀疑一 研究一 接受一 大规模推广的 四个阶段 ,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 公司( 原国家建委四局建筑科学研究所) 做了大量的工作 , 对山 砂混凝土的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为混凝土的研究 是基于河砂开展的, 山砂缺乏相关系统深入的研究 , 在应用山 砂时存在疑虑。 大量的试验证明, 山砂混凝土除耐磨性较差外 , 收稿 日期 :2 0 1 2 - - 0 2 - 0 6 轴心抗压、 混凝土与钢筋的黏接强度、 弹性模量均不比中、 粗河 砂混凝土低 ,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 疲劳修正系数

12、均接近中、 粗 河砂混凝土; 机制山砂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总和与中、 粗河砂 混凝土接近【1 】 。 目前 , 具有贵州地方特色的山砂 , 已广泛应用于贵州省的 建筑、 市政、 交通等建设工程中的 C 6 0以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及 C 6 0以下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 1 山砂 的性 能 山砂的化学组分与母岩相同, 小于 O 1 6 0 r a l n颗粒含量比较 大 , 波动在 5 2 0 左右 。 山砂的表 面粗糙 , 棱 角多 , 对 于集料 与水泥等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黏接力是有利的。 D B J 5 2 一O 1 6 2 0 1 0 山砂混凝土技术规程 中对山砂级配 进行了分区, 可以

13、分 I 、 两区, 并规定强度等级不低于 C 3 0的 混凝土应使用 I 区砂, 低于 C 3 0的混凝土可使用 I 区和 区砂 ( 见表 1 和图 1 ) 。 目前, 由于贵州地区建设的蓬勃发展, 砂、 石原材料供不应 求。 不管其质量好坏, 销路都不成问题, 供需严重不平衡 , 砂、 石 供应商宁愿选择产量大, 工艺落后的破碎方式 , 在控制质量上 缺乏动力, 导致该地区山砂质量偏差。 生产出来的山砂两头粗、 1 07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表 1 山砂颗粒 级配分 区 注: I 区细度模数为2 3 7 3 4 0 ; I I 区细度模数为 1 8

14、 2 2 4 7 。 筛孔 的公称 直径 图 1 山砂颗粒级配分 区图 中间级配少, 0 6 3 - - 0 3 1 5 n l n l 颗粒含量少。 用该种山砂配制的混 凝土的和易性较差, 易离析翻 , 可泵性差 , 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 手段予 以解决。 2 山砂混凝土的泵送性的改善措施 山砂由于 自身存在中间级配少、 表面粗糙、 棱角多等特点, 可以和水泥石形成更好的黏接强度, 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 但对于混凝土的流动性是不利的。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发展 , 在实际混凝土生产中, 泵送混凝土以其施工效率高、 劳动强度 低等优点在高层建筑 、 桥梁、 道路、 隧道等工程中得到大规模的

15、应用, 但山砂混凝土的泵送性较河砂混凝土差 , 需要采用各种 技术手段进行改性, 以满足施工的要求。 一 般而言, 采取改善山砂混凝土泵送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1 ) 加入适量的粉煤灰 , 可以弥补山砂的颗粒级配差的问 题。 足够的胶凝材料可以使山砂表面形成润滑层 , 提高泵送性, 同时粉煤灰具有火山灰活性, 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 选择粉煤灰 主要出于成本、 性能的平衡。 一般而言, 为保证山砂混凝土的泵 送性, 胶凝材料加砂中石粉( 山砂中小于 0 0 8 0 mm颗粒) 应不 小 于 4 5 0 k g m 。 试验用原材料 : 水泥 : 赛德 P 0 4 2 5 , 标准稠度需水量

16、2 4 8 , 初凝时间 1 8 5 mi n , 终凝 时间 3 3 0 rai n , 2 8 d抗压强度 5 1 2 MP a 。 粉煤灰 : 鸭溪 I I 级粉煤灰 , 需水量比9 6 , 烧失量 7 O 。 粗骨料 : 采用三级配进行配制 , 1 0 1 5 tur n , 1 5 - 2 0 n l n l , 2 0 - 3 1 5 mm三粒级进行搭配。 细骨料: 细度模数 Mx = 3 1 , 砂颗粒级配分析见表 2 。 水: 城市 自来水。 减水剂 : 贵州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P o i n t - 4 0 0 S , 含固量 1 0 7 8 , 减 水 率 2 0 3 ,

17、 总 碱量 0 4 2 , 氯离 子 含量 0 0 3 , p H值 6 8 。 粉煤灰掺量对水泥复合浆体流动性的影响: 试验表明( 见 表 3 ) , 在掺量 3 0 以内, 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 水泥复合浆体 的流动度逐渐增大。 在掺量 2 0 3 0 时达到了最大值。 但当超 1 08 表 2 砂颗粒级配分析 表 3 粉煤灰掺量对水泥复合 浆体流动性的影响 过 3 0 的掺量后, 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 水泥复合浆体流动 度逐渐减小, 甚至小于不掺粉煤灰水泥净浆的流动度。 当粉煤灰 掺量 3 0 以下时, 主要是因为当硅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料的微 细粒子填充于水泥粒子之间的空隙之中时,

18、将原来填充于空隙 之中的填充水置换出来, 成为自由水, 粒子之间的间隔水层加 厚 , 因此, 混合料的流动性增大3 。 为什么掺量达到 3 0 后, 水泥 复合浆体的流动度反而下降呢? 这主要是由于在掺人大量粉煤 灰当中, 除了 6 0 左右的玻璃体外, 还有 4 0 左右的结晶化合 物及未燃尽的碳 , 随着结晶化合物及未燃尽的碳含量的增加, 比表面积增大, 需水量增加, 流动性减小H 。 粉煤灰掺量对山砂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 表 4的试验 表明, 混凝土中细粉料( 胶凝材料加砂中石粉) 达到了 5 2 0 k g m ,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 随着粉煤灰掺量的提高, 坍落度和扩 展

19、度逐步提高, 混凝土的流动性逐步改善, 泵送性逐渐提高。 说 明通过适量添加粉煤灰, 可以解决山砂的颗粒级配差的问题 , 足 够的胶凝材料可以使山砂表面形成润滑层, 减少摩阻力。 粉煤灰掺量的增加 , 对山砂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粉煤灰掺量的上升 , 7 、 2 8 d 抗压强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因此, 在增加粉煤灰的掺量的同时, 应注意兼顾混凝土的工作 性 和抗压强度。 ( 2 ) 控制单位立方米用水量在一定范围内, 调整拌合物的 黏度, 再通过外加剂调整流动陛。 山砂由于自身的特性, 需水量比一般河砂混凝土偏大。 目前 大部分错误的思路是使用外加剂尽量降低单位立方米用水量 ,

20、 进而降低胶凝材料用量。 这种方法配制出的混凝土流动性大, 但黏性大, 是好泵的一种假象 , 经常出现施工现场上加“ 生水” 来降低黏度, 导致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无法保证。 从表 5可以看出, 山砂混凝土单位立方米用水量在 1 8 0 - 2 0 0 k g m3 变化时, 坍落度均保持在 2 1 0 mm时 , 随着单位立方 米用水量的增加 , 山砂混凝土所需减水剂的量逐渐降低 , 山砂 混凝土的泵送性逐渐提高, 而抗压强度只是略微降低。 说明过度 追求用外加剂尽量降低单位立方米用水量, 进而降低胶凝材料 用量方 法是没有必要的。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1、 1 3 0 0 1 2 O 8 6 0 2 3 0 0 1 2 O 8 6 0 3 3 0 0 1 2 0 8 6 0 1 2 0 3 5 0 5 2 0 1 8 0 8 4 0 混凝土黏度高, 泵送性差 2 1 0 4 7 0 3 4 2 4 4 1 1 2 0 3 5 0 5 2 0 1 9 0 7 9 8 混凝土黏度低, 泵送陛 好2 1 0 4 4 0 3 2 2 4 2 3 1 2 0 3 5 0 5 2 0 2 0 0 6 6 0 混凝土黏度低, 泵送性好2 1 0 4 2 0 3 1 8 3 9 2 ( 3 ) 粗集料应采用多级配进行合理搭配。 粗集料应采用多 级配进行合理搭配

22、, 根据泵送高度、 钢筋间距、 泵送管径等要求 来选取合适的粗集料最大粒径。 同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 如棒 磨、 反击等) 去掉棱角使其变为圆形颗粒, 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 石子的堆积密度, 减少空隙率 , 从而增强了集料随混凝土中浆 体的流动能力 , 从而提高混凝土了泵送性。 另外还减少了胶凝材 料的用量, 可以节约成本。 ( 4 ) 适当提高山砂混凝土的砂率, 以提高泵送性。 贵州地区生 产出的山砂多为 中粗砂 , 砂 的细度模数一般在 3 0 3 5 , 1 1 8 mm 以上的占到了4 0 7 0 , 砂中0 3 1 5 n ff n的组分在 8 1 3 波动。 我国多数工程实践表明,

23、 采用中砂适宜泵送, 中砂通过 0 3 1 5 I l l lT 1 筛孔的数量对混凝土可泵性影响很大。 日本泵送混凝土规程规 定为 1 0 o ,- 3 0 , 美国混凝土协会推荐的细骨料级配曲线建议为 2 0 ; 国内工程实践亦证明, 此值过低输送管易堵塞 , 上海、 北 京 、 广州等地泵送混凝土施工经验表明, 此值都在 1 5 以上。 J G J f I 1 0 9 5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 规定, 细骨料应符合 普通 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规定, 通过 0 3 1 5 mm筛孔的 砂不应少于 1 5 , 有良好的连续粒级5-1 。 但一般的砂场生产出的 山砂 0 _ 3 1 5

24、m l n略显不足, 同时 1 1 8m l T l 以上的偏多, 可以适当 提高砂率, 以增加 0 3 1 5 ml n的颗粒的数量 , 以保证山砂混凝土 的可泵性。 3 石粉对 山砂 混凝 土性 能的影 响 石粉是生产山砂的附属产物, 它是磨细的岩石粉末。 它与泥 一 样 , 公称粒径都在 O 0 8 0 i n l r l 以下。 但石粉有别于河砂中的泥 粉, 泥粉对混凝土的工作性、 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都有不利的 影响。 在许多地方 , 由于人们对石粉缺乏了解 , 把它认为是与泥 粉一样对混凝土有害, 不能加以利用嘲 。 有些单位还采用水洗 、 风选的方法除去石粉, 费时费力费钱。 国内

25、外大量学者的研究表 明, 一般而言, 适量的石粉对混凝土是有利的。 石粉在山砂混凝土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 1 ) 水化作用: 有研究表明, 含有碳酸钙的石粉 , 可以抑制 水化早期形成的钙矾石在后期向单硫型硫铝酸钙的转化, 从而 对水泥石强度的提高产生贡献; 另外, 以碳酸钙为主的石粉, 可 以参与 C A 的水化反应形成水化碳铝酸钙, 从而提高了混凝土 的强度t 0 。 ( 2 ) 填充作用: 石粉可以充当混凝土的填料 , 填充混凝土中 的空隙, 从而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度, 起到了惰性掺合料的作 用。 对于中、 低强度等级的山砂混凝土, 可以有效弥补胶凝材料用 量少、 拌合物性能

26、差的特点。 D B J 5 2 _ _ 0 1 6 _ _ 2 0 1 O 山砂混凝土技 术规程 中对C 5 0 C 5 5强度等级的山砂混凝土( 砂率 3 7 ,- 4 5 ) , 提出了石粉 7 的限值,主要考虑到石粉含量和胶凝材料的总 量( 混凝土的细粉含量) 不会超过 5 5 0 k g m 的限值。 ( 3 ) 保水增稠作用: 石粉 的存在, 可以吸收混凝土中的用 水 ,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混凝土的单位立方米用水量, 随着石粉 含量越高 , 混凝土的黏度不断增大, 有效降低了混凝土拌合物 离析和泌水的风险嘲 ; 另外, 当混凝土硬化后, 被石粉吸收的水 分会慢慢释放, 用于补偿混凝土后

27、期水化用水, 从而减少了混 凝土的收缩6 1 。 研究发现, 石粉含量也不是越多越好。 山砂中石粉的主要成 份为碳酸钙, 由于受限于水泥中的成份, 水化作用也是有限的。 当石粉含量过高时, 水泥石中或界面过渡区出现游离态的石粉, 则将不利于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 , 降低混凝土性能。 另外, 石粉 含量超过一定限值后, 单位立方米石粉承担的保水量大大减少, 干缩明显变大, 不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聃 。 综合各种研究 , 一 般 C 5 0以下混凝土石粉含量在 1 0 1 5 是合适 的, C 5 0以上 混凝土石粉含量应限制在 l 0 以下。 4 山砂混凝土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山砂混凝土在贵州经过

28、几十年的广泛应用, 发现还存在一 些不足。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 1 ) 山砂生产时含泥量控制不住 , 混入石粉中, 在混凝土生 产中出现发黏、 需水量偏大、 外加剂用量偏大等现象。 贵州地区 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很多山体中都有溶洞, 有些地方泥块 会嵌入石中, 普通的生产砂石除泥设备很难除净这些嵌入石中 的泥, 这些泥经破碎后混入砂中。 山砂中含泥量过大, 增加了混 凝土的黏度, 同时还增大了对化学外加剂特别是聚羧酸系减水 剂的吸附, 极大的降低了混凝土的工作性 , 同时还可能导致新 拌混凝土出现坍落度损失过快、 早期易于收缩开裂, 硬化混凝 土收缩加剧以及开裂敏感性增

29、强等问题。 因而在生产中严密监 控山砂中的含泥量。 ( 2 ) 泵送山砂混凝土生产时砂率设计过大, 经过振捣后, 浆 体富集于混凝土的表面, 导致新拌混凝土容易出现早期塑性开 裂问题。 由于山砂属于中粗砂, 为保证山砂混凝土的可泵性, 同 时保证配制混凝土的经济性 , 一般采取提高砂率的方法 , 配制 下转第 1 1 4页 1 0 9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机制砂的密实体积 = 9 1 3 k g 2 7 6 5 k g m 0 3 3 0 ms ; 机制砂 的空隙率 P j = ( 1 - 1 5 3 4 2 7 6 5 ) x 1 0 0 - 4

30、4 5 。 特细砂 的堆积 体积 毋 。 V j = O 5 9 5 x 4 4 5 + O 2 0 5 9 5 = 0 3 8 4 m。 。 特细砂的质量 0 3 8 4 x l 3 8 9 = 5 3 3 k g ; 特细砂的密实体 = 5 33 2 5 6 4=0 20 8 r n3 。 胶凝材料浆体体积 = 1 0 3 3 0 0 2 0 8 = 0 4 6 2 m3 。 根据以往的试验数据, 取水胶比为 0 4 0 。 根据以往试验数据, 胶凝材料中粉煤灰掺量 5 0 。 单位体积水泥净浆胶凝材料用量为 : B = I ( c c + 聊 + W C) = I ( O 5 3 1 +

31、 0 5 2 3 + 0 4 ) = 1 2 8 4 k g L ; 单位体积砂浆中粉 煤灰用量= 0 5 x l 2 8 4 0 4 6 2 = 2 9 7 k g ; 单位体积砂浆中水泥用量 = O 5 x l 2 8 4 x 0 4 6 2 = 2 9 7 k g ; 单位体积砂浆中水用量 = 0 4 x l 2 8 4 x O 4 6 2 = 2 3 7 k g 。 ( 4 ) 按前述步骤计算出配合比, 试拌砂浆拌合物总质量为 2 k g , 先掺聚羧酸型高效减水剂 , 发现泌水严重 ; 后改掺三聚氰 胺型高效减水剂 0 5 ( 以总胶凝材料质量计 ) , 试拌后测得砂浆 流动度 1

32、9 5 mm, 再掺 0 2 , 测得砂浆流动度 2 6 5 mm, 并没有 泌水和离析现象。 最后确定减水剂的种类为三聚氰胺型高效减 水剂; 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0 7 。 ( 5 ) 经计算得到 自流平水泥砂浆的配合比( 1 r n 3 砂浆各组 成材料用量) : 机制砂 9 1 3 k g ; 特细砂 5 3 3 k g ; 水泥 2 9 7 k g ; 粉煤灰 2 9 7 k g ; 水 2 3 7 k g ; 减水剂 4 2 k g 。 测得砂浆的流动度为2 6 5 mm; 2 8 d 抗折强度为 5 6 I V I P a , 2 8 d 抗压强度为 2 3 6 I V I

33、P a , 各项指标 满 足初选 目标要求 。 3 2 2 验证试验 用来自郑州某混凝土搅拌站的机械砂进行验证试验 , 该机 械砂的堆积密度为 1 5 8 6 k g m3 , 表观密度为 2 7 7 5 k g m3 , 最大粒 级为 5 n 3 n 3 。 按前述步骤计算出配合比, 其中设机制砂为 O 6 3 m3 , 特细河砂拨开系数为 1 2 ( 其他原材料种类和比例没变) 。 试拌 后确定三聚氰胺型高效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 1 0 , 测 上接第 1 0 9页 山砂泵送混凝土一般要比河砂混凝土高 5 一 1 0 的砂率。 但砂 率不宜设置的过大, 过大的砂率虽然保证了工作性 ,

34、 却增加了 新拌混凝土的早期收缩, 容易出现塑性开裂等问题 , 尤其是在 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表现的更为明显。 因而, 在做山砂配合比设 计时, 应选择适宜的砂率。 5结 语 随着贵州地区建设的蓬勃发展 , 山砂泵送混凝土应用越来 越多。 虽然山砂存在着规格不一、 砂两头粗、 中间级配少 、 表面 粗糙、 石粉含量偏高、 需水量较大等缺陷, 但通过增加粉煤灰用 量弥补山砂的缺陷、 控制单位立方米用水量调整其拌合物的黏 稠度、 粗集料采用多级配进行搭配、 调整砂率等技术手段, 是可 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 另外, 山砂中适量的石粉对山砂混凝土 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 1 丁志贤, 夏章中, 尹志

35、府, 等 山砂混凝土【 M _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 1 9 7 9 2 徐健, 蔡基伟, 等 人工砂与人工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叨 国外建筑科 l 1 4 得砂浆拌合物的流动度为 2 6 0 mm。 验证试验结果说明本试验 提出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4结 论 ( 1 ) 在考虑了自流平砂浆的流动度与抗开裂性的平衡并结 合试验结果的情况下 , 提出了自流平水泥砂浆配合比的设计方 法和步骤, 并进行了举例计算和试验验证。 ( 2 ) 经过试验得出: 掺机械砂的自流平水泥砂浆( 1 ) 中机械 砂的堆积体积为 0 5 5 0 - -4 ) 6 5 0 m ; 特细河砂的拨开系数为 1

36、2 1 5 ; 胶凝材料浆体体积按绝对体积法计算; 砂浆的强度等级决定于 水胶比和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及掺量; 砂浆的流动度决定于减水 剂的种类和掺量。 ( 3 ) 按照本研提出自流平水泥砂浆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和步 骤及给定的原材料, 1 r n 3 砂浆各组成材料用量: 机制砂 9 1 3 k g ; 特细砂 5 3 3 k g ; 水泥 2 9 7 k g ; 粉煤灰 2 9 7 k g ; 水 2 3 7 k g ; 减水剂 4 2 k g 。 测得砂浆的流动度为 2 6 5 mm; 2 8 d抗折强度为 5 6 MP a , 2 8 d抗压强度为2 3 6MP a , 各项指标满足初选目标要

37、求。 参考文献 : 【 1 王培铭 商品砂浆的研究与应用 M 】 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0 5 : 1 9 - 2 0 【 2 权跃, 杨光廷 干混砂浆原材料简述【 J 1 混凝土, 2 0 0 2 ( 1 0 ) : 6 3 6 4 【 3 】 王培铭, 张国防 干混砂浆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 C H 2 0 1 0第 四届国际建筑干混砂浆生产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 0 1 0 : 1 2 1 5 4 】 J G T 2 3 13 - - 2 0 0 7 , 预拌砂浆 s 】 5 】 J C T 9 8 5 -2 0 0 0 , 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 s l _ 6 】6

38、 张青, 廉慧珍 , 王蓟昌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与设计 J 1 _ 建 筑技术 , 1 9 9 9 , 3 0 ( 1 ) : 1 9 2 3 作者简介 : 联 系地址 : 联 系电话 : 范家俊( 1 9 9 0 一 ) , 男。 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 1 0 0 号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4 5 0 0 0 2 ) 1 5 0 3 6 0 9 3 5 41 技 , 2 0 0 4 ( 3 ) : 2 0 2 4 3 】蒲心诚, 王勇威 高效活性矿物掺料与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J J _混凝土, 2 o o 2 ( 2 ) : 4 5 4 】 苏胜, 李维安 掺合料对水泥复合浆体流

39、动性影响的研究 J 】 华北科 技学院学报 , 2 0 0 3 , 5 ( 3 ) : 3 8 【 5 陈燕菲, 何应高 机制砂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f lJ j 混凝土 , 2 0 0 8 ( 6 ) : 8 3 6 杨善顺 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J 科技风, 2 0 0 9 ( 1 4 ) : 1 7 王稷良 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D 武汉: 武汉 理工大学, 2 0 0 8 : 1 4 8 8 贺图升 , 周明凯, 李北星, 等 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率的 影响f J 混凝土 , 2 o 0 7 ( 2 ) : 5 8 6 O 【 9 9 赵长军, 董斌, 于敬海 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叫_ 1 氏 温建筑技术, 2 0 0 9 ( 4 ) : 1 5 1 6 作者简介 联 系地址 联 系电话 陈尚伟( 1 9 8 6 一 ) , 男 , 本科双学士, 主要从事固体废弃物的 综合利用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工作。 贵州省贵阳市甘荫塘干平路 4 # ( 5 5 0 0 0 6 ) 1 3 9 8 51 3 7 6 4 5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