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管理一、管理l(一)管理的定义l1、从工作任务角度:寻找最经济的方法解决问题(泰罗)l2、从指职能和过程角度:“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约尔、梅西)l3、所产生的组织效果角度:是一种生产资源,“生产的第四要素”(波波夫)l5、从决策和管理中所占重要地位角度:“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西蒙)l6、从效率和效果角度:管理就是“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把事情做正确”l4、从文化角度:“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语言”(德鲁克)管理追求效率和效益(果)管理追求效率和效益(果)过程效率过程效率过程效率过程效率 结果效益结果效
2、益结果效益结果效益资源利用资源利用目标实现目标实现高浪费高浪费低浪费低浪费高成就高成就低成就低成就目标:目标:低浪费低浪费效率:指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是管理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效率最大化。效果:是指目标的实现,管理还必须使活动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即追求活动的效果。管理者实现了组织的目标,我们就说他是有效果的。因此,效率涉及的是活动的方式,效果涉及的是活动的结果,见下图。l l7、通俗的说:管管理理就就是是带带领领别别人人去去实实现现目目标标管理者的业绩是由他人衡量的管理者的业绩是由他人衡量的管理存在于一定的管理存在于一定的组织组织组织组织中,组中,组织是由很多人
3、构成的群体织是由很多人构成的群体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一定的目标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一定的目标组组组组织织织织的的的的特特特特征征征征很多人构成很多人构成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目标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的安排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的安排l l本书综合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人、财、物、人、财、物、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时间等时间等投入资源投入资源达到目标达到目标组织目标组织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过程计划计划组织组织控制控制领导领导 图图1:管理定义图示:管理定义图示l l从以下方面理解管理学: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目标。2、实现目标的手段是
4、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充分考虑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影响5、管理的载体是组织(二)管理的特征(二)管理的特征l管理的普遍性:l第一:在不同组织中,管理具有普遍性l第二: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活动也具有普遍性l第三:不同规模的组织或企业的管理活动也有普遍性l第四:不同国家的管理具有共性。普遍性普遍性人本性人本性经济性经济性创造性创造性动态性动态性目的性目的性管理的特征管理的特征(三)管理的性质(三)管理的性质(三)管理的性质(三)管理的性质l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
5、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管理的管理的性质性质管理的管理的二重性二重性 管理的管理的科学性科学性 管理的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 自然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 管理的性质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二重性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属性社会属性自然属性自然属性生生产产活活动动统统一一性性管管理理的的二二重重性性自然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指管理要自然属性:指管理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合理组织生产系,要合理组织生产力,故称之管理的生力,故称之管理的生产力属性产力属性社会属性:指管理社会属性:指管理过程中要处理人与过程中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维人之间的关系,维护一定社会关系的护一定社会关系的属性。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比较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比较项目自然属性社会属性1.生产条件协作(共同劳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公、私)2.管理中的作用集中表现在“指挥的意志上”资:处于剥削的需要社:维护人们的利益增加社会财富的需要3.职能一般职能:合理组织生产特殊职能:维护和稳定生产关系4.性质“生产”劳动资:剥削社:增加社会财富5.决定因素生产力水平(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监监督督劳劳动动(四)管理的作用(四)管理的作用 作用作用l1、凡是有人群从事活动的地方都需要管理l2、管理是决定一个组织的实力和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7、l3、管理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l4、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管理的发展,而管理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l5、管理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五)管理的职能(五)管理的职能l l管管理理职职能能即即管管理理的的功功能能.管管理理的的基基本本原原理理和和方方法法技技术术等等,都都是是通通过过管管理理的的职职能能来来体体现现的的.处处于于各各个个级级别别和和部部门门的的管管理理者者、无无论论是是大大的的组组织织还还是是小小的的组组织织,无无论论是是盈盈利利性性组织还是非盈利性组织组织还是非盈利性组织,都必须履行管理职能。都必须履行管理职能。简简单单的的说
8、说,管管理理的的职职能能是是:管管理理者者实实施施管管理理的的功功能能或或程程序序,即即管管理理者者在在实实施施过过程程中中所所体体现现出出的的具具体体作作用用及及实施程序或过程。实施程序或过程。不同管理学家的观点不同管理学家的观点l l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l l孔茨、奥唐内尔: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控制l l古利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人事、沟通l l厄威克:计划、组织、控制l l西蒙:计划、组织、控制、人事、决策l l周三多: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周三多的五种管理职能:周三多的五种管理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者管理者执行执
9、行计划计划组织组织指挥指挥协调协调控制控制组织目标组织目标实现实现l l计划: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包括确定组织的目标,制订方案实现这些目标.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的,计划是 管理的首要职能。(简单地说: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策划。)决策:是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它本质上是人们对将要付诸行动的主观意志的表达,是对各种方案或可能的一种比较、选择和决断.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等、都离不开决策职能,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掌握决策职能和运用决策职能.(简单的说:在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中作出决定。)l l组织:把组织的各种资源,各个要素,
10、各个环节,从劳动分工和协作上,从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关系上,科学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和计划的有效执行.管理者必须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来设计组织结构,配备人员和整合组织力量,以提高组织的效力和应变能力.(简单地说:把计划落实到组织的每个环节和岗位)l l协调:协调:“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合适的事。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合适的事。”l l领领导导:领领导导职职能能建建立立有有效效的的组组织织指指挥挥系系统统,对对组组织织的的各各级级各各类类人人员员实实行行领领导导和和指指导导,从从而而保保证证组组织织活活动动按按预预定定的的目目标标顺顺利利进进行行
11、、这这就就是是领领导导职职能能.管管理理的的领领导导职职能能贯贯彻彻在在整整个个管管理理活活动动中中、组组织织的的高高层层领领导导,中中层层领领导导和和基基层层领领导导,都都担担负负着着领领导导 职职 能能,都都 要要 做做 人人 的的 工工 作作,重重 视视 人人 的的 因因 素素 的的 作作 用用.(简单的说:)指挥和影响下属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简单的说:)指挥和影响下属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五)管理环境(五)管理环境l l1、管理环境的含义及分类管理环境:指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效果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总和。管理管理环境环境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社会组织范围组
12、织范围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内部资源、人员心内部资源、人员心理、文化理、文化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一般环境(宏观)一般环境(宏观)PEST分析分析任务环境(微观)任务环境(微观)当代组织管当代组织管理面临的环理面临的环境境管理与环境管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l lPEST分析模型分析模型l l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因素。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l lSWOT分析法分析法l l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
13、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n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的概念n管理者的分类管理者的分类n管理者的群体结构管理者的群体结构n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n管理者的素质管理者的素质n管理者的技能管理者的技能二、管理者二、管理者(二)管理者(二)管理者的分类:的分类:按管理者所负责的组织按管理者所负责的组织活动范围分类活动范围分类(领域)(领域)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的层次分类层次分类:按按职权关系性质职
14、权关系性质,可分,可分为直线管理者和参谋人为直线管理者和参谋人员(在组织那一章讲)员(在组织那一章讲)A.综合管理者综合管理者 B.专业管理者专业管理者A.高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 B.中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C.基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1.1.按管理者所负责的组织活动范围分类按管理者所负责的组织活动范围分类(领域)(领域)A.A.综合管理者综合管理者综合管理者综合管理者 是指是指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的全部活动的管理者。某个事业部的全部活动的管理者。B.B.专业管理者专业管理者 专业管理者专业管理者 指仅指仅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
15、动(或职能)的管理者动(或职能)的管理者。B.B.专业管理者专业管理者根据专业管理工作者性质和业务内容的不同,可以具体划分为四类:、业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A.高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决策性工作决策性工作B.中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执行性工作执行性工作C.基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作业性工作作业性工作高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操作者操作者2.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分类: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分类:A.高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者: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的责任,主要的任务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和总战略,把握发展方向。如
16、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总监)、COO(首席运营官)、董事会主席等。B、中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位于高层管理者和集成管理者之间,负责将高层管理者制定的总目标和计划转化为更为具体的目标和活动,同时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工作。(如部门经理、学院的系主任等)中层管理人者在管理中起着上传下达的桥梁和纽带工作。C.基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者:也就是一线管理人员,是监督组织运作的低层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如车间主任、教研室主任、饭店领班等)(三)管理者的群体结构(三)管理者的群体结构管理者管理者的群体的群体结构
17、结构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性格结构性格结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智能结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知识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四)管理者的角色(四)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方面的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五)管理者的素质(五)管理者的素质l1政治素质l主要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政策水平、职业道德、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l (1)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关系。l(2)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主要有:系统观念、质量观念、创新观念、法制观念
18、、效益观念等。l3)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正直的品质和民主的作用。(4)实事求是,勇于创新。l2业务素质l管理者应具有管理现代化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l(1)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和基本理论。l(2)懂得组织管理的基本原理、知识和各项专业管理的基本知识。l(3)懂得思想工作、心理学、人才学、组织行为、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激发职工士气,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l3身体素质l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l4、心理素质(五)管理者的技能(五)管理者的技能1 1、技术技能(基层):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
19、2、人际技能(各层):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 3、概念技能(高层)l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管理者的技能管理者的技能基基 本本技技 能能含含 义义内内 容容技术技术技技 能能指指管管理理者者掌掌握握与与运运用用某某一一专专业业领领域域内内的的知知识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技术和方法的能力专专业业知知识识、经经验验;技技术术、技技巧巧;程程序序、方方法法、操操作作与与工工具具运运用用熟熟练练程程度度人际人际技技 能能指指管管理理者者处处理理人人事事关系的技能关系的技能观观察察人人,理理解解人人,掌掌握握人人的的心心理理规规律律的的能能力力;人人际际交交往往,融
20、融洽洽相相处处,与与人人沟沟通通的的能能力力;了了解解并并满满足足下下属属需需要要,进进行行有有效效激激励励的的能能力力;善善于于团团结结他他人人,增增强强向向心心力力、凝凝聚力的能力等聚力的能力等概念技概念技 能能指指管管理理者者观观察察、理理解解和和处处理理各各种种全全局局性性的的复复杂杂关关系系的的抽抽象能力象能力对对复复杂杂环环境境和和管管理理问问题题的的观观察察、分分析析能能力力;对对全全局局性性的的、战战略略性性的的、长长远远性性的的重重大大问问题题处处理理与与决决断断的的能能力力;对对突突发发性性紧紧急急处处境境的的应应变变能能力力等等。其其核核心心是是一一种种观观察察力力和和思
21、思维力维力管理者的技能管理者的技能高层管理高层管理中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基层管理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人际技能第二节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中外早期管理思想l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l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思想深探地镌刻着民族文化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思想深探地镌刻着民族文化的印迹。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有许多的印迹。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有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也形成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管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形成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思想。l美国学者克劳德美国学者克劳德小乔治曾说:小乔治曾说:“从从墨子墨子、孟子孟子和和周礼周礼(约公元前约公元前110
22、0年至公元前年至公元前500年年)的古代的古代记载中,已看到当时的中国人早已知道组织、计划、记载中,已看到当时的中国人早已知道组织、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管理原则。指挥和控制的管理原则。”(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顺顺“道道”(客观规律)(客观规律)重人重人 人和人和 守信守信 利器(利器(技术)求实求实 对策(对策(预测)节俭节俭 法治法治(二)五种典型的管理思想(二)五种典型的管理思想l1、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管理思想l特点是关心人生、社会问题,他们在伦理道德方面建特点是关心人生、社会问题,他们在伦理道德方面建立了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立了相当完整的思想体
23、系。l(1)孔子的管理思想)孔子的管理思想l“仁仁”是孔子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所谓是孔子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所谓“仁仁”,“仁者人也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仁者爱人”,一般可理解为,一般可理解为同情心同情心。把政治与伦理结合起来,把国家、家庭与每个人联系把政治与伦理结合起来,把国家、家庭与每个人联系起来。从管理角度看,要把天下治理好,就得使国家起来。从管理角度看,要把天下治理好,就得使国家安定。为使国家安定,需要人人从自己做起。安定。为使国家安定,需要人人从自己做起。l“举贤才举贤才”、“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对于人民,孔子则认对于人民,孔子则认为应先为应先“富富”之,然后再之,然后再“教之教
24、之”这种把社会管理这种把社会管理建筑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的思想,建筑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的思想,迄今仍有借鉴意义。迄今仍有借鉴意义。l(2 2)孟子的管理思想孟子的管理思想l A A、行行“王道王道”,施,施“仁政仁政”。就可以。就可以“王天下王天下”。l B B、贤能政治与、贤能政治与“定于一定于一”原则。孟子认为应使原则。孟子认为应使“贤者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在位,能者在职”,这样,实行王政就能得民心,使天,这样,实行王政就能得民心,使天下下“定于一定于一”。lC C、提出、提出“民贵君轻民贵君轻”的观点。的观点。lD D、“以和为贵以和为贵”。lE E、“仁
25、义仁义”思想。在孔子思想。在孔子“仁仁”的思想基础上增加了的思想基础上增加了“义义”的伦理思想,把的伦理思想,把“义义”与与“仁仁”并列起来,称为并列起来,称为“仁义仁义”。他用。他用“仁义仁义”思想鼓励人们思想鼓励人们“舍生而取义舍生而取义”。l(3)儒家的“性善论”与“性恶论”l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每个人生来每个人生来就有就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恭敬之心”和和“是非之心是非之心”孟子称这些为孟子称这些为“四端四端”,即四
26、种内在因素。,即四种内在因素。它们发展起来就成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它们发展起来就成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l荀况提出了荀况提出了“性恶论性恶论”。荀况认为,如果说人性是善的,。荀况认为,如果说人性是善的,那也是人为的结果。因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那也是人为的结果。因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饥而欲饱,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l2、以“无为”为最高原则的道家管理思想l道家创始人是老子。道家创始人是老子。道德经道德经,俗称,俗称老子老子,蕴藏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既有,蕴藏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既有“治国治国”,又有又有“用兵用兵”,既有宏观调控,又有
27、微观权术,既有宏观调控,又有微观权术,被称为被称为“君王南面之术君王南面之术”的重要著作。的重要著作。l(1)老子的管理思想)老子的管理思想l老子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道”。”道道”本义指道路,后来引申为本义指道路,后来引申为法则、规律法则、规律的意思。的意思。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l作为老子管理思想最高原则的作为老子管理思想最高原则的“无为无为”,具有下述几个特,具有下述几个特点:点:lA、“无为无为”是一个普遍适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是一个普遍适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lB、“无为无为”作为一个宏观的管理原则,意味着国家对私作为
28、一个宏观的管理原则,意味着国家对私人的活动采取不干预,少干预的态度,也即是采取放任的人的活动采取不干预,少干预的态度,也即是采取放任的态度。态度。lC、“无为无为”决不是要人们什么都不干,而是指人的行动决不是要人们什么都不干,而是指人的行动及其指导思想必须顺应自然,必须符合自然的要求,而不及其指导思想必须顺应自然,必须符合自然的要求,而不是主观随意地蛮干、胡为。是主观随意地蛮干、胡为。lD、“无为无为”不仅不是教人什么事都不干,而且对做事要不仅不是教人什么事都不干,而且对做事要求非常认真、审慎和严格。老子说:求非常认真、审慎和严格。老子说:“田难于其易,为大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
29、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ll(2)淮南子淮南子中的经济管理思想中的经济管理思想l以以老子老子和和黄帝书黄帝书的思想为基础,将的思想为基础,将老子老子中的中的“无无为为”思想用于治国,产生了思想用于治国,产生了“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管理方针。的管理方针。lA、主张一切经济举措必须顺民之心,提出了君主治理经济的总、主张一切经济举措必须顺民之心,提出了君主治理经济的总方针方针从从“安民定用安民定用”到到“省事节欲省事节欲”再归于再归于“虚平无为虚平无为”。lB、“因资因资”、“乘势乘势”以推动社会生产全面发展。其中以推动社会生产全面发展。其中“因
30、资因资”包括三层意思:一是顺随天时地利而成其事;二是发挥人之所包括三层意思:一是顺随天时地利而成其事;二是发挥人之所长,提高经济效益;三是以有易无,物畅其流,以促进生产发展。长,提高经济效益;三是以有易无,物畅其流,以促进生产发展。“乘势乘势”则是指:第一,明君为治,必须君臣异道,君逸臣劳;则是指:第一,明君为治,必须君臣异道,君逸臣劳;第二,下必行之令,使民知利害,造成天下风从之势。第二,下必行之令,使民知利害,造成天下风从之势。lC、反对贪剥赋敛无度,主张蓄积于民。、反对贪剥赋敛无度,主张蓄积于民。lD、主张人君应廉俭率下,切勿耗竭民力国财。、主张人君应廉俭率下,切勿耗竭民力国财。l3、法
31、家的管理思想:韩非法家的管理思想:韩非l从管理的角度讲,法家都是为君王服务的,以成文法或不成文法作为从管理的角度讲,法家都是为君王服务的,以成文法或不成文法作为标准,以赏罚为手段,进行比较简单的管理,一般不重视教育工作,标准,以赏罚为手段,进行比较简单的管理,一般不重视教育工作,不重视道德方面的培养。不重视道德方面的培养。l反对反对“人治主义人治主义”或贤能政治,主张或贤能政治,主张“立法为教立法为教”但是虽有善法,但是虽有善法,如果如果“主无术以知奸主无术以知奸”,也还不行。所以,韩非认为人君要有善于驾,也还不行。所以,韩非认为人君要有善于驾驭臣下的驭臣下的“南面之术南面之术”。在法、术,势
32、(强制力)三者之中,法是中。在法、术,势(强制力)三者之中,法是中心,术与势是行使法的必要条件在韩非看来,实行法治,中人之君心,术与势是行使法的必要条件在韩非看来,实行法治,中人之君也可使国治,实行人治,则非要靠贤人,能人、上等智慧之人不可,也可使国治,实行人治,则非要靠贤人,能人、上等智慧之人不可,这种人这种人“千世一出千世一出”,如果,如果“抱法处势抱法处势”,中人和上人都一样能治。,中人和上人都一样能治。l4、兵家管理思想:孙子、兵家管理思想:孙子l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它的管理思想包括管理职能共十三篇,它的管理思想包括管理职能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领导艺术等方面的计划、组
33、织、指挥、协调、监督和领导艺术等方面lA、着重指出了研究和谋划的重要性、着重指出了研究和谋划的重要性l他强调事前必须周密分析各种条件,把他强调事前必须周密分析各种条件,把“道道”、“天天”、“地地”、“将将”、“法法”这这“五事五事”给予充分给予充分考虑,做到考虑,做到“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者不胜”。在。在“五事五事”的基础上,还要探求和对比敌的基础上,还要探求和对比敌我双方的强弱优劣,称为我双方的强弱优劣,称为“七计七计”。l5、商家的管理思想商家的管理思想l主要代表人物有范蠡主要代表人物有范蠡、吕不韦、桑弘羊等、吕不韦、桑弘羊等l(1)
34、范蠡范蠡“积著之理积著之理”的经营思想。其主要内容包的经营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括:lA、“知斗则修备,则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知斗则修备,则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之情可得而观已”“懂得军事,并打算投入战争,懂得军事,并打算投入战争,就要做好战备工作;而知道货物的生产季节和社就要做好战备工作;而知道货物的生产季节和社会需求的关系,才算是懂得货物经营会需求的关系,才算是懂得货物经营”。lB、范蠡把商品价格的变化概括为:、范蠡把商品价格的变化概括为:“论其有余不足,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即,即,看商品是供过于求还是
35、供不应求,就能判断价格的高看商品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就能判断价格的高低、涨落。一种商品价格涨到了最大限度,就会反落低、涨落。一种商品价格涨到了最大限度,就会反落下来;如果低落到极限,就会反涨上去。下来;如果低落到极限,就会反涨上去。lC、在市场价格的变化面前,范蠡规定商人的反应应、在市场价格的变化面前,范蠡规定商人的反应应该是该是“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货物价格高时,。货物价格高时,就要把货物大量地抛售出去,货物价格低时,就要大就要把货物大量地抛售出去,货物价格低时,就要大量买进。量买进。课堂自测课堂自测l一、填空l1、法约尔把管理的只能分为:()l2、明茨伯格认
36、为管理者扮演十种角色,可以归为三类:()l3、管理的载体是()、本质是()、l目的是()。l4、管理的()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表现;()职能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l5、“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被称之为()技能。l二、选择题l1、()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lA决策B信息C控制D创新l2、管理者出席社区的机会或参加社会活动时,所行使的是()角色。lA代表人B联络者C发言人D谈判者l3、()对于高层管理者最重要。l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谈判技能l4、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者,其对于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的需
37、要,就越是按照()顺序排列。lA概念、技术、人际B技术、概念、人际lC概念、人际、技术D人际、技术、概念l5、保证企业中进行一切活动所指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是管理的()职能。lA控制B组织C领导D决策l6、()职能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和生命。lA决策B领导C创新D控制l7、在()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l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l8、管理者向股东和董事说明组织的财务状况和战略方向时,所扮演的角色是()。lA发言人B传播者C联络者l三、简答l1、根据明茨伯格的理论,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l2、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技能?l3、什么是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l4、管
38、理包括哪些职能?他们各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他们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外国早期管理思想外国早期管理思想1.1.亚当亚当 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2.2.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3.3.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4.4.罗伯特罗伯特 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5.5.查理查理 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6.6.亨利亨利 汤的收益分享制度汤的收益分享制度7.7.哈尔西的奖金方案哈尔西的奖金方案1.1.亚当亚当 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
39、劳动分工论1)1)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2)2)劳动分工理论劳动分工理论l市场的广狭限制着交换的能力;市场的广狭限制着交换的能力;l交换能力的大小又限制分工的程度;交换能力的大小又限制分工的程度;l分工的程度决定着一国的劳动生产力;分工的程度决定着一国的劳动生产力;l一国的劳动生产力又是国民财富多寡的一国的劳动生产力又是国民财富多寡的主要决定因素。主要决定因素。3)3)经济现象是基于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经济现象是基于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所产生的2.2.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1)1)在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
40、在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置机器设备,编制生产计划,制订生产作业标准,置机器设备,编制生产计划,制订生产作业标准,实行零部件生产标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实行零部件生产标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2)2)在会计的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在会计的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督制度;的监督制度;3)3)在人事管理方面,制订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在人事管理方面,制订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规划;展规划;4)4)实行工作研究,并按工作研究结果确定工资的支付实行工作研究,并按工作研究结果确定工资的支付办法;办法;5)5)实行由职工选举的委员会来管理
41、医疗福利费等福利实行由职工选举的委员会来管理医疗福利费等福利制度。制度。3.3.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1)1)18411841年年2)2)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a.a.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管理不仅是一种活动,还是一种职业;认。管理不仅是一种活动,还是一种职业;b.b.随着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横向的管理分工随着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企开始出现。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业组
42、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c.c.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管理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管理学的创立和发展准备了前提。学的创立和发展准备了前提。4.4.罗伯特罗伯特 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1)1)他曾在其经营的一家大纺织厂中作过试验。他曾在其经营的一家大纺织厂中作过试验。2)2)试验主要包括改善工作条件、缩短工作日、试验主要包括改善工作条件、缩短工作日、提高工资、改善生活条件、发放抚恤金等。提高工资、改善生活条件、发放抚恤金等。试验的目的是探索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双方试验的目的是探
43、索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和制度。都有利的方法和制度。3)3)欧文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欧文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人事管理之父。5.5.查理查理 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1)1)对对工工作作方方法法的的研研究究。一一个个体体质质较较弱弱的的人人如如果果所所使使用用的的铲铲在在形形状状、重重量量、大大小小等等方方面面都都比比较较适适宜宜,那么他一定能胜过体质较强的人。那么他一定能胜过体质较强的人。2)2)对对报报酬酬制制度度的的研研究究。他他主主张张按按照照对对生生产产率率贡贡献
44、献的的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酬。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酬。l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l按照对生产率所作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按照对生产率所作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l为增进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为增进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巴贝奇人称巴贝奇人称“计算机之父计算机之父”6.6.亨利亨利 汤的收益分享制度汤的收益分享制度1)1)18861886年年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l“工厂管理同工程技术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工厂管理同工程技术有着同样的重要性但工厂的管理却是无组织的,几乎没有但工厂的管理却是无组织的,几乎没有什么有关的文献,没有交流经验的机构或媒什么
45、有关的文献,没有交流经验的机构或媒介工具,而且没有任何协会或组织介工具,而且没有任何协会或组织为了为了补救这种情况,不能单只求助于补救这种情况,不能单只求助于生意人生意人或办事员、会计师,而应该由那些由于训练或办事员、会计师,而应该由那些由于训练和经验而能从两个方面和经验而能从两个方面(机械方面和文书方面机械方面和文书方面)了解有关重要问题的人去办,了解有关重要问题的人去办,应该由工程师应该由工程师来发起来发起!”1)1)18891889年年收益分享收益分享l每个职工享有一种每个职工享有一种“保证工资保证工资”,然后每个,然后每个部门按科学方法制订工作标准,并确定生产部门按科学方法制订工作标准
46、,并确定生产成本。该部门超过定额时,由该部门职工和成本。该部门超过定额时,由该部门职工和管理阶层各得一半。定额应在管理阶层各得一半。定额应在3-53-5年内维持不年内维持不变,以免降低工资。变,以免降低工资。7.7.哈尔西的奖金方案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l18911891年年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l当时普遍使用的三种报酬制度的弊端:当时普遍使用的三种报酬制度的弊端:l计时制计时制(日工资制日工资制):不是以刺激原则为依据的;:不是以刺激原则为依据的;l计件制:工人常认为,每当工人在产量上有大幅度的提计件制:工人常认为,每当工人在产量上有大幅度的提高,雇主就会压低工资率;高,雇主就会压
47、低工资率;l收益分享制:对工人的报酬却不区分工效高的工人与工收益分享制:对工人的报酬却不区分工效高的工人与工效低的工人。效低的工人。l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l该方案是按每个工人来设计的:该方案是按每个工人来设计的:l以工人过去的通常业绩为依据;以工人过去的通常业绩为依据;l对工人一定量的工作付给日或小时工资;对工人一定量的工作付给日或小时工资;l对工人增加的产量付给奖金;对工人增加的产量付给奖金;l奖金额约为雇主按日工资或小时工资计算的奖金额约为雇主按日工资或小时工资计算的1/21/2到到1/31/3。总结:l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特点,有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特点,有3 3个方面:个
48、方面:管理的重点是解决分工与协作问题管理的重点是解决分工与协作问题由资本家直接担当企业管理者由资本家直接担当企业管理者靠个人经验从事生产和管理靠个人经验从事生产和管理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西方管理理论管管理理过过程程经经验验理理论论权权变变理理论论社社会会系系统统 人人性性假假设设需需求求层层次次人人际际关关系系行行政政管管理理一一般般管管理理科科学学管管理理古典理论古典理论行为理论行为理论管理管理科学科学理论理论现代管理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理论丛林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概述管理理论概述科学管理的兴起科学管理的兴起泰罗(泰罗(泰罗(泰罗(Frederick W.Taylor,1856-Fr
49、ederick W.Taylor,1856-Frederick W.Taylor,1856-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191519151915)美国人,工程师,美国人,工程师,美国人,工程师,美国人,工程师,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之父。“很难找到这样能干的工人很难找到这样能干的工人,他不用花很多时间去他不用花很多时间去琢磨他能够以多慢的速度工作琢磨他能够以多慢的速度工作,同时使老板相信他干同时使老板相信他干得不错得不错.”弗里德克弗里德克W W 泰勒泰勒 一古典管理理论一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一)泰罗
50、的科学管理理论(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l1 1、泰罗制内容、泰罗制内容l(1 1)工作定额)工作定额l(2 2)标准化)标准化l(3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能力与工作相适应l(4 4)差别计件工资制)差别计件工资制计件工资制度包含三点内容:计件工资制度包含三点内容:计件工资制度包含三点内容:计件工资制度包含三点内容:通过工时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定额或标准;通过工时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定额或标准;通过工时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定额或标准;通过工时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定额或标准;采用一种叫做采用一种叫做采用一种叫做采用一种叫做“差别计件制差别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