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非遗”视角下的陇南陶瓷文化之传承及其保护策略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3456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遗”视角下的陇南陶瓷文化之传承及其保护策略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非遗”视角下的陇南陶瓷文化之传承及其保护策略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非遗”视角下的陇南陶瓷文化之传承及其保护策略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2FOSHAN CERAMICS I Vol.33No.07(Serial No.324)“非遗”视角下的陇南陶瓷文化之传承及其保护策略探析张倬,王晓静(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陇南7 4 2 5 0 0)摘要:陇南陶瓷文化历史悠久,为进一步推动陇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应加大对“非遗”视角下陇南陶瓷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力度,切实有效地提升陇南陶瓷产品的知名度。现阶段,陇南陶瓷非遗文化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宣传力度不足,失去陶瓷本身灵性;产品缺少创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人才资源匮乏,从业者的素质薄弱等。因此针对陇南陶瓷产业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策略,以期为陇南地区陶瓷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关键词:非遗;陇南;陶瓷文化;保护项目名称1前言陇南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陇南在不断推进与落实“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在2 0 2 1 年发布的陇南“十四五”规划中提及“加快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工艺旅游等各具特色的优质景区”“关注非遗文化产业保护、创新非遗文化产品推广与宣传、建设非遗文化产业基地”等重要的发展目标。结合陇南本地非遗文化的实际发展现状,拓展本地陶瓷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推动陇南陶瓷产业转型与升级,从而提升陇南的文化软实力。2陇南非遗文化赋存及陶瓷文化发展现状2.1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现状陇南被誉为“陇上江南”,其地处甘肃东南部,毗邻陕西、四川,素有“秦陇锁钥,巴蜀

3、咽喉 之称。陇南市下辖武都区、岩昌、文县、康县、成县等8 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其富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基金项目:2 0 2 2 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陇南非遗文化与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 0 2 2 B-466)2022年甘肃省陇南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陇南西和气巧舞蹈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 2 LNSK09)2022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陇南农特产品品牌建设与推介路径探索”(项目编号:2 0 2 2 B-468)作者简介:张倬(1 9 8 5-),男,汉族,甘肃成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地方非遗文化,陶艺,包装

4、设计,摄影。2017年,甘肃省发布了第四批甘肃省非遗文化代表名录,总计1 4 0 项,其中陇南市人选非遗传承文化代表的名录4 1 项,其中首批6 项、第二批次1 3项、第三批次3项、本批次1 9 项,占比可达1 3.6%。对于本次发布的41项非遗传承文化代表名录而言,除了“传统医药”未涉及之外,其他几项均有所涉猎,具体如表1 所示。表1 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现状级别主类(数量)(数量)传统戏剧陇南影子腔、高山戏、玉垒花(5)灯戏、陇南高山剧等传统曲艺传统表演(2)艺术类传统舞蹈維舞一池哥昼、宕昌羌維舞、(17)(6)传统音乐两当号子、康县锣鼓草、康南省级非(4)物质文传统美术化遗产木雕、民

5、间织布技艺、武都蜂(41)(7)工艺美术(18)手工技艺制作艺、寺台造纸术、武都栗(11)玉砚制作、陇南沙坝陶器等乞巧节、礼县高抬、白马人服民俗(5)民俗(5)民间文学民间文学(1)(1)从类(数量)羊皮扇鼓舞、康县梅园神舞等毛山歌、唢呐艺术糖酒、成县砚雕等礼县井盐制作、竹篮寨泥玩具饰等康县木笼歌春官歌演唱、河池小曲2023年第7 期(第32 4 期)1 佛山陶瓷1532.2陇南陶瓷文化的发展现状陇南陶瓷、泥塑、麻纸等是具有浓厚本土气息的传统手工技艺,本地烧制土陶瓷器的历史悠久,民间至今流传着“尖川窖,烧罐罐”的俗语。陇南陶瓷烧制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鲜明的个性化特色,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

6、展和变迁,各种文化源源不断地流入陇南地区的传统习俗中,其为“非遗”视角下陇南陶瓷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3。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陶瓷文化产品也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对陇南地区传统陶瓷文化技艺的传承具有显著的冲击性,为此加快陇南地区陶瓷非遗文化保护成为当务之急。3“非遗”视角下的陇南陶瓷文化传承及发展存在的问题3.1宣传力度不足,失去陶瓷本身灵性虽然陇南市被誉为“陇上江南”,但其在陶瓷文化方面的名气,与景德镇陶瓷、佛山陶瓷相差悬殊。陇南陶瓷在宣传与推广过程中欠缺新技术,宣传载体明显不足,市区内的公园、地标性建筑物等缺乏与陶瓷文化相关的代表元素。与此同时,陇南市也

7、缺少一座能够充分展示与宣传陇南本土陶瓷气息与历史文化底蕴的景区建筑,这样能够让人们更加直接地感受到陶瓷文化的魅力。陇南陶瓷还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部分企业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将陶瓷产品进行过度包装,使得包装的价值远超过陶瓷产品本身的价值。与此同时,在陇南激烈的陶瓷销售市场中,部分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高产品销售额,对陶瓷产品进行精美的“包装”,这样就严重丧失了陶瓷文化产品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的韵味,使得陶瓷产品失去自身的“灵动”性,最终导致陶瓷文化的逐步衰退。3.2产品缺少创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纵观目前的陇南陶瓷,其主要还是以日用陶瓷、建筑陶瓷为主,具有实用性强等优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

8、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再局限于单一、实用的陶瓷产品,而会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实用、格调高雅、具有文化艺术等特色的陶瓷产品。特别是2 0-4 0 岁的消费群体,在购买陶瓷类日用品时会更多地关注产品的色彩、造型、文化气息等,并更加偏向于购买极具个性化的陶瓷产品。陇南本土的陶瓷加工制造企业可加工生产更多赋予个性化的陶瓷产品,使得更加符合现代年轻群体的审美目光,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同时陶瓷企业间还可通过强强联合的模式,打造“日用+个性”的陇南陶瓷产品,推动陇南地区陶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4。3.3人才资源匮乏,从业者的素质薄弱现阶段,通过对“非遗”视角下的陇南陶瓷从业者的基本概况分析可知,陶瓷

9、产业从业者的整体素质比较薄弱,从业者年龄主要以35-4 5 岁为主,学历主要集中于大专以下学历,人才资源十分匮乏。实际上,甘肃地区包括我国诸多高等院校,如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这些高等院校每年为我国培养陶瓷方面的专业人才可达百名以上,但这些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愿意前往陇南地区的人员少之又少。大部分甘肃高校的陶瓷专业毕业生,毕业后首选的单位更多的是一些大型国企、设计院等,如嘉华陶瓷、恒大陶瓷等。陇南地区的陶瓷产业主要以民营的中小企业为主,由于薪资水平低、工作环境差等原因,无法吸引陶瓷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陇南地区陶瓷产业的发展步伐。4“非遗”视角下的陇南陶瓷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策

10、略4.1拓展新渠道,保留陶瓷工艺的“原汁原味”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在传统陶瓷产业推广与宣传的基础上,融入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宣传模式。利用“线上”人工智能、VR、A R等技术,将陇南地区陶瓷产品通过虚拟画面模式充分展示出来,让消费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陶瓷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建立高质量的陇南陶瓷文化宣传网站,在网站发布陇南本土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陶瓷产品等相关信息;创建陇南工艺文化旅游网站、移动APP等,实现陇南陶瓷产业全方位的宣传推广。“非遗”视角下陇南陶瓷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有的地域特色,在传承与发展陇南陶瓷文化的过程中,要掌握好“保留”与“创新”之间的度,在充分

11、保留陇南陶瓷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实现产品的创新。社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使得传统模式下陶瓷制作工艺费时费力的弊端逐步凸显,这也是造成陶瓷工艺逐步衰退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传承与保护“非遗”视角下陇南陶瓷文化方面,需要以政府为牵头单位,联合相关组织机构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撑,同时还可建立陶瓷工艺传承人的专项补贴,以提高陇南本地传统陶瓷从业者的经济收入,保证传统陶瓷工艺不会“失传”。4.2借助高新技术,开发陶瓷创新产品154FOSHAN CERAMICS I Vol.33No.07(Serial No.324)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到陇南陶瓷产业

12、的发展进程中,从而助力“非遗”视角下陇南本地陶瓷文化产品的转型升级,引导本土陶瓷企业的创新发展。以陇南本地的陶瓷产业转型发展为契机,与陶瓷领域的研究院、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技术型陶瓷产业的创新发展中心;以陇南本土的陶瓷产业发展为转型契机,并与陶瓷领域的各高等院校、大型国企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可根据陇南地区实际发展现状成立陶瓷文化创新产业园区。由于陇南本地生产的陶瓷产品相对较为单一化,可加人新型技术手段,创新陶瓷产品,使日用型陶瓷产品具有自洁、抗菌等新功能,拓展本地陶瓷产品在全国的占比份额,并在全国激烈的陶瓷产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陇南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其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可将陇

13、南本土的民俗、历史等与陶瓷文化相融合,充分发挥“1+1 2 的宣传推广效应,努力打造具有陇南本地文化特色的陶瓷产业品牌,提升陇南陶瓷产品的知名度,让陇南陶瓷成为陇南市的代名词。当人们接触到陇南陶瓷时,都能通过产品感受到陇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增强“非遗”视角下陇南陶瓷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命力。陇南当地的陶瓷企业和陶瓷大师不仅要开发具备自身特点的陶瓷产品,还要与陶瓷相关的名人事迹、雕塑陈设等相关联,充分展示出陶瓷大师的艺术成就、作品等,讲好每一个陇南陶瓷故事5。4.3强化校企间合作,传承陇南陶瓷文化甘肃各个高校作为“非遗”视角下,陶瓷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载体,在宣传与推广陶瓷非遗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独有

14、的优势与作用。因此,甘肃省各高校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现状,开设适合省内陶瓷文化发展的相关课程,将传承与保护陶瓷非遗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内,并依托本地的陶瓷文化资源特色,充分展示出民间传统模式下陶瓷工艺具有的显著文化价值。“非遗视角下,还需将更多的陶瓷非遗文化与高校相关课程相融合,形成特色课程体系,提升专业建设标准。对于陇南本地的高等专科院校而言,充分结合陶瓷领域的发展现状,关注陶瓷非遗文化的发展趋势,为学生传授更多的陶瓷非遗文化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内容等,并组织专业人士与甘肃各高校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吸引更多的传统陶瓷工匠来陇南院校教书育人,可邀请陶瓷文化方面著名的学者来陇南本地院校座谈,为

15、师生普及更多陶瓷文化非遗传承方面的知识,从而促进师生从欣赏陶瓷非遗文化,到成为真正的践行人,自觉肩负起传承与保护陶瓷非遗文化重任。最后,因陇南本地陶瓷非遗文化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涉及诸多较为复杂的影响因素,因此陇南当地院校需进一步强化与国际高校的互动与交流,推出更多的活动吸引外国留学生与学者参与到陶瓷文化践行活动内,将本土陶瓷文化推向全世界。5结语“非遗”视角下陇南陶瓷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与保护陇南地区陶瓷文化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各方主体联合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并充分意识到陶瓷非遗文化的重要价值。针对陇南陶瓷文化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宣传力度不足,失去陶瓷本身灵性;产品缺少创意,无法满足市场需

16、求;人才资源匮乏,从业者的素质薄弱等问题,提出拓展新渠道,保留陶瓷工艺的“原汁原味”;借助高新技术,开发陶瓷创新产品;强化校企间合作,传承陇南陶瓷文化等发展策略,从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陶瓷非遗文化保护活动中,做好陇南陶瓷文化传承的主力军。1崔甜.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与运用-镇陶瓷非遗为例 J.景德镇学院学报,2 0 2 2,37(4):1 2 6-1 31.2吴琳,夏孝言,吴军明.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以景德镇传统陶瓷制作工艺为例 J.中国陶瓷工业,2021,28(6):68-71.3胡璇.文化保护与传承视角下景德镇陶瓷文化与翻译探究 J陶瓷研究,2 0 2 0,35(1):3-5.4荣梅.马家窑彩陶元素在陶瓷文创中的创新与应用 J.收藏与投资,2 0 2 3,1 4(4):3-5.5张冬梅,杨永红,孙秀春,等.民族文化传承视域下唐山陶瓷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 0 2 2,2 0(1):1 1 5-1 1 7.参考文献月一以景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