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426852 上传时间:2024-10-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悬臂式和扶壁式混凝土挡土墙的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模板应支架稳固、接缝严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2墙背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随填筑及时施工。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坑地质确认→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报检→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 4.2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 基坑开挖 钢筋安装 模板安装 墙体浇注、设沉降缝、泄水孔 配合比设计 砂、石、水准备 强度试验 拆 除 回填 混凝土养护 不合格 合格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平整场地 施工前需清除路基范围内原地面表层植被、树根、并做好临时排水设施,确保施工现场不积水。 5.2施工工艺 5.2.1基坑开挖 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精确放出开挖中线及边线,起点及终点,设立桩标,注明高程及开挖深度。 有水地段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基坑外设置集水坑,以利于基底排水。 基槽土方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用挖掘机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土,以免机械扰动原状土或超挖。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做好垫层。 5.2.2钢筋安装  钢筋焊接前清除钢筋表面铁锈、熔渣。焊缝表面平整,接头处无裂纹。 现浇钢筋基础先安装基础钢筋,预理墙身竖向钢筋,待基础浇灌混凝土完后且混凝土达到2.5Mpa后,进行墙身钢筋安装。  钢筋现场加工、制作、绑扎。现场绑扎时,先划线,后摆筋、穿筋、绑扎,最后安放专用垫块,弹线时,注意间距、数量、标明加密箍筋位置。板筋先摆主筋,后摆副筋。摆放有焊接接头和绑扎接头的钢筋时,其接头位置同一截面接头数量,搭接长度按现行施工规范规定执行。钢筋交叉点采用铁丝扎牢。所有箍筋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布置。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垫块预制时厚度要准确,强度要保证。 5.2.3模板工程 模板采用钢模板和木质竹胶板,所有模板及支架必须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正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模板表面平整,模板的拼缝模板缝采用海绵条和塑料条封贴,防止漏浆。木质竹胶板板后使用方木经压刨制成统一尺寸后竖向钉于模板后,方木间距10cm。模板采用拉杆螺栓固定,纵横间距为0.6m。横向使用一根φ48×3.5mm钢管固定方木,竖向使用2根φ48×3.5mm钢管,使用燕尾卡加双螺帽与对拉螺栓相固定。固定钢管间距与对拉螺栓间距相同。模板加固示意见下图。 竹胶板 竖向钢管 对拉螺栓 横向钢管 燕尾卡 5*8方木 在安装模板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模板安装前,必须经过正确放样,检查无误后才能立模安装。 2)模板必须支撑牢固、稳定,不得有松动、跑模、超标准变形下沉等现象。 3)模板应拼缝平整严密,并采取措施填缝,不得漏浆,模内必须干净。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遗漏,模板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模板支撑完后,对板缝进行检查,对挡墙根部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模板安装后应及时报检及浇筑混凝土。 4)模板采用拉杆螺栓固定时,端部应加垫块,拆模后其垫块孔应用膨胀水泥砂浆堵塞严密。 5)模板接缝处理: 横向接缝处: 除使用海绵条和塑料条封贴外,竖向的方木应交错咬合(最少咬合30cm),并加设两条横向钢管固定,以保证模板不出现变形。 竖向接缝处:除使用海绵条和塑料条封贴外,该区域的横向钢管应使用双钢管,并在两排横相钢管间加设横向的5*8方木,间距15cm。 立杆纵横步距均取1.2~1.5米,挡土墙外立面两侧均设四部脚手架。水平杆高度间距取1.5~1.7米,临近墙体的一步,脚手架高出墙体1.2米。第一部脚手架离墙面距离为1米,脚手架每3米设置钢管斜撑。脚手架底部横杆用φ25螺纹钢筋连接后钉入地面。 脚手架与挡土墙底部对拉螺栓设置钢管斜拉固定,水平间距为1.2米。挡土墙两侧在竖直方向每2米设置一道斜拉钢管与脚手架相连接。 5.2.4现浇混凝土基础 先浇筑挡土墙下部平板基础及部分墙身,浇筑高度至基础顶面上1.0~1.2米处。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成24h后继续浇筑墙身。按挡土墙分段长,整段进行一次性浇灌,在清理好的垫层表面测量放线,立模浇灌。  5.2.5现浇墙身混凝土 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与基础的结合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即基础施工时间加钢筋进行补强,下次施工前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混凝土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架立墙身模板,混凝土开始浇灌时,先在结合面上刷一层水泥浆或垫一层2~3公分厚的1:2水泥砂浆再浇灌墙身混凝土。 挡墙每隔10米设一道沉降缝,宽2cm,采用浸沥青木板三面填塞。  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按设计混凝土标号来进行试验确定。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现场,使用吊车或47米混凝土泵车泵送浇灌。在墙顶搭设平台,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度不超过2m,超过2m时,采用溜槽。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每浇筑30~40cm厚混凝土振捣一次。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30cm,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深度宜为5-10Cm。振动棒要快插慢收,每一振捣时间延续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浮浆为度,切勿漏振或过振。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或采取逐层减水措施。浇灌到顶面后,应及时抹面,定浆后再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 混凝土强度件制作应在现场拌和地点或浇灌地点随机制取,每100立方混凝土应制作至少3组试件(不足100方时,按100方计),供于后期检验强度使用。  混凝土浇灌完进行收浆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7天,在常温下一般48小时即可拆除墙身侧模板,拆模时,必须特别小心,切莫损坏墙面。 按设计要求布置泄水孔。  5.2.9施工缝处理 为使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 混凝土的浇注应连续进行。若因技术或组织的原因不能连续进行浇注, 且中间的停歇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 则应在混凝土浇注前确定在适当位置留设施工缝。施工缝就是指先浇混凝土已凝结硬化, 再继续浇注混凝土的新旧混凝土间的结合面, 它是结构的薄弱部位, 因而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当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混凝土时, 须待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 而且需对施工缝作一些处理, 以增强新旧混凝土的连接, 尽量降低施工缝对结构整体性带来的不利影响。拟采用竖向设置一道长度为1m,直径16的钢筋补强,设置间距50cm。 施工缝处理过程是: 1)先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 并加以充分湿润, 冲洗干净, 且不得留有积水。 2)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3)浇筑混凝土时, 需仔细振捣密实, 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5.2.10模板的拆除 1)模板拆除前必须确认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并经拆模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要有混凝土强度报告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严禁提前拆模。 2)模板拆除前应向操作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作业范围设安全警 - 4 - 9.1.4墙背填筑应在墙面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以后方可进行施工,其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9.1.5墙身沉降缝(伸缩缝)的预留与塞封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缝平直、塞缝严密。 9.2质量检验 9.2.1模板及支架安装和拆除的检验、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的检验及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检验必须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规定。 9.2.2基坑底面应无浮渣,基坑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检查2点。 检验方法:土质基坑采用动力触探(N63.5);击数标准经试验确定或设计给定;石质基坑采用现场目测鉴别方法。 9.2.3基坑开挖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检查4点。 检验方法:水准测量、尺量。 9.2.4悬臂式挡土墙明挖基坑各部分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基坑边缘距路基中线距离 +50 -10mm 4点 尺量 2 台阶尺寸 ±100mm 4点 尺量 3 斜面基底坡率 ±1% 4点 水平尺与楔形尺量 4 起讫里程 ±100mm 截面尺寸变化处2点 全站仪测量、尺量 5 基底高程 0 -50mm 4~6点 水准仪测量 9.2.5墙趾板、墙踵板后的回填应分层夯填密实,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检查3点。 检验方法:轻型动力触探(N10),击数标准经击实试验确定。 9.2.6墙趾板、墙踵板顶面高程、前边缘距路基中线距离、宽度、起讫里程、沉降缝位置及宽度等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高程 ±20 3点 水准仪测量 2 前边缘距路基中心距离 ±50 3点 钢尺量 3 宽度 ±50 3点 尺量 4 起讫里程 ±100 每不同结构尺寸段1处 全站仪测量、尺量 5 沉降缝位置 ±50 每道 尺量 6 沉降缝宽度 ±4 6处 尺量 注:非水平基础底面高程应检测墙趾墙踵处高程。 9.2.7混凝土墙趾板、墙踵板、墙身的墙面垂直度、斜度、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垂直度 h≤6m 10mm 3处 吊线尺量 h﹥6m 15mm 2 斜度 ±3%设计斜度 3处 坡度尺或吊线尺量 3 平整度 20mm 3处 2.5m直尺,尺量 9.2.8泄水孔孔径尺寸、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排水通畅。 检验数量:按泄水孔总数的10%检查。 检验方法:炮棍法测排水坡、尺量。 9.2.9混凝土墙身前边缘距线路中线距离、墙身厚度、顶面高程、泄水孔间距、起讫里程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距线路中线距离 +20 0 3处 全站仪测量、尺量 2 墙身厚度(前缘至后缘) +20 0 3处 尺量 3 顶面高程 ±20 3点 水准仪测量 4 泄水孔间距 ±20 检查10%,1组 尺量 5 起讫里程 ±100 每不同结构长度2处 全站仪测量、尺量 6 沉降缝位置 ±50 每道 尺量 7 沉降缝宽度 ±4 6处 尺量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10.1.1施工现场按规定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10.1.2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10.1.3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10.2施工中的环保措施 10.2.1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在作业场地外结合永久排水设施开挖排水沟,确保施工场地无积水。 10.2.2施工便道经常洒水,以免扬尘污染。 10.2.3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10.2.4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