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韩日出土简牍公文书资料分类整理与研究”简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2667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韩日出土简牍公文书资料分类整理与研究”简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韩日出土简牍公文书资料分类整理与研究”简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韩日出土简牍公文书资料分类整理与研究”简介“中韩日出土简牍公文书资料分类整理与研究”是 2020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批准号:20&ZD217。首席专家为河北师范大学贾丽英教授。课题于 2022 年底通过中期检查,并获得滚动资助。一、选题的学术依据和提出背景自 20 世纪初西北汉简发现以来,中韩日三国出土了大量的汉字简牍资料。简牍资料的出土与公布,已经深刻影响了当今中古史研究的面貌。东亚各国的学者们利用新出材料证史补史,深化旧课题,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但是,因为国别与问题意识不同,各国都存在着独自研究的情形,就各国简牍之间的问题学术交流相对较少。中国简

2、牍时段跨度长、数量大,研究领域更是分作楚简、秦简、汉简、吴简、魏晋简等。日本木简和韩国木简,均为遗址型木简,在形制和机能上存在着诸多共性,但他们本土研究者对中国简牍学的研究动态了解甚少,因此以东亚视野组建中韩日简牍研究团队,推进古代文书行政制度的共同研究,成为当下的课题。中国简牍、日本木简、韩国木简,在年代、内容、出土状态等方面有很多不同,尤其是日、韩木简处于纸简并用时代,有着各自的体系和特点,但是作为古代东亚的汉字出土资料,简牍学研究又存在这样几个共性:其一,中韩日简牍大多为汉字文书。中韩日三国出土简牍绝大多数是汉字书写,尽管日本木简有用汉字表示的日语语序、韩国木简有用汉字标记的吏读,但其本

3、质都是汉字文明,显示了中国古代汉字文明以古代中国为中心,以简牍为载体,依次向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传播的过程。其二,简牍文书行政的共性。东亚简牍记录文书起源于古代中国,秦汉魏晋简的简牍形制、文书用语、文书格式等对韩国木简和日本木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三,古代东亚社会文明的共性。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儒家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的相似等是古代东亚社会共同的文明特征。二、研究内容、基本思路及总体框架1.研究内容首先,课题的研究对象为中韩日出土的公文书简牍资料。中国简牍的时间大体在公元前 5 世纪至三国魏晋时期。而朝鲜半岛木简除了乐浪简外,多为公元 6-8 世纪的新罗、百济木简,日本木简则以公元 7-9

4、世纪为最多,韩日木简处于纸简并用时代。另外,中国简牍主要出土于墓葬和遗址,韩日木简全部出土于遗址,日本木简更是 90%出土于中央都城遗址。因此研究中韩日简牍的共同视角,应放在遗址出土的公文书类简牍资料上。其次,课题所涉及的公文书的范围。广义的公文书是指处理与公务有关的一切文书(卜宪群,1997 年),出于遗址的简牍材料公文书数量最多的是官府行移文书和考绩管理文书,因此中韩日简牍资料中书檄、簿籍、课志、符传,以及公文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检楬、附札等附属品,均为课题研究的内容。2.基本思路(1)对中国遗址出土简牍公文书进行分类辑解。初步拟定:册书类、符传类、检楬类、两行、札、牍、大木简等进行分类整理、

5、集成,在资料搜集的基础上点校标点,增加简牍的史料价值。(2)对韩日木简在本土的分类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中文翻译并推介。(3)在梳理资料的基础上,对东亚简牍文化圈体现在公文书上的共性进行专题对比研究。3.总体框架分作上下两编。上编为整理篇,下编为研究篇。第一部分整理篇。(1)对中国出土简牍的公文书类资料进行分类辑解。(2)对韩国木简分类成果的翻译推介及整理。(3)对日本木简分类成果的翻译推介及整理。第二部分研究篇。(1)简牍反映的古代东亚文书行政。(2)从简牍形制探索东亚公文书共同形态。(3)公文书的内涵与作用。三、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第一,本课题对中国出土简牍公文书资料的全面整理,可以为研究

6、者提供便利。本课题将对里耶秦简、悬泉汉简、肩水金关汉简、玉门关汉简、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等所涉及的公文书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及辑解。第二,本课题对韩国木简和日本木简公文书资料的翻译、推介及分类整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东亚简牍学的交流及研究。中韩日简牍大多为汉字文书,同属汉字简牍文化圈。然而,日本木简有用汉字表示的日语语序、韩国木简有用汉字标记的吏读,中国研究者只靠汉字不能完全理解日韩木简,也正因为如此,日韩木简的研究主体是其本国研究者。因此将优秀的日韩木简分类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介绍至国内,促进东亚简牍学的共同发展,是课题努力的一个方向。第三,希望课题的研究能够推动古代东亚文书行

7、政的研究。古代东亚社会同处汉字文化圈之中,在简牍时代,汉字文明以古代中国为中心,以简牍为载体,依次向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传播。从中韩日简牍公文书资料入手,对古代东亚公文书的程式、公文书运行、公文书的管理等做对比研究,不仅可以揭示文书行政制度在东亚的传播路径,也可以揭示古代东亚社会文明的共性。第四,希望课题的研究可以推动简牍学的国际化,增强中国简牍学研究的话语权。本课题立足中国古代简牍记录文化,沿着汉字文化的传播路径,将中国简牍、韩国和日本木简,纳入一个整体,从共同性视角对出土简牍资料公文书进行分类整理及研究,这既是课题的学术价值所在,也可以弥补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短板。公文书数量最多的是官府行移文

8、书和考绩管理文书,因此中韩日简牍资料中书檄、簿籍、课志、符传,以及公文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检楬、附札等附属品,均为课题研究的内容。2.基本思路(1)对中国遗址出土简牍公文书进行分类辑解。初步拟定:册书类、符传类、检楬类、两行、札、牍、大木简等进行分类整理、集成,在资料搜集的基础上点校标点,增加简牍的史料价值。(2)对韩日木简在本土的分类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中文翻译并推介。(3)在梳理资料的基础上,对东亚简牍文化圈体现在公文书上的共性进行专题对比研究。3.总体框架分作上下两编。上编为整理篇,下编为研究篇。第一部分整理篇。(1)对中国出土简牍的公文书类资料进行分类辑解。(2)对韩国木简分类成果的翻译推介

9、及整理。(3)对日本木简分类成果的翻译推介及整理。第二部分研究篇。(1)简牍反映的古代东亚文书行政。(2)从简牍形制探索东亚公文书共同形态。(3)公文书的内涵与作用。三、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第一,本课题对中国出土简牍公文书资料的全面整理,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便利。本课题将对里耶秦简、悬泉汉简、肩水金关汉简、玉门关汉简、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等所涉及的公文书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及辑解。第二,本课题对韩国木简和日本木简公文书资料的翻译、推介及分类整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东亚简牍学的交流及研究。中韩日简牍大多为汉字文书,同属汉字简牍文化圈。然而,日本木简有用汉字表示的日语语序、韩国木简

10、有用汉字标记的吏读,中国研究者只靠汉字不能完全理解日韩木简,也正因为如此,日韩木简的研究主体是其本国研究者。因此将优秀的日韩木简分类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介绍至国内,促进东亚简牍学的共同发展,是课题努力的一个方向。第三,希望课题的研究能够推动古代东亚文书行政的研究。古代东亚社会同处汉字文化圈之中,在简牍时代,汉字文明以古代中国为中心,以简牍为载体,依次向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传播。从中韩日简牍公文书资料入手,对古代东亚公文书的程式、公文书运行、公文书的管理等做对比研究,不仅可以揭示文书行政制度在东亚的传播路径,也可以揭示古代东亚社会文明的共性。第四,希望课题的研究可以推动简牍学的国际化,增强中国简牍学研究的话语权。本课题立足中国古代简牍记录文化,沿着汉字文化的传播路径,将中国简牍、韩国和日本木简,纳入一个整体,从共同性视角对出土简牍资料公文书进行分类整理及研究,这既是课题的学术价值所在,也可以弥补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短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