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黑炮事件》的剪辑体会.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2490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炮事件》的剪辑体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黑炮事件》的剪辑体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黑炮事件》的剪辑体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剪辑体会黑炮事件的剪辑体会文一一陈达力剪辑的任务不仅要把拍摄好的片断胶片,按能为人们理解的次序连接起来,有条理地进行叙述,要主要的是要把影片的思想内涵尽可能地表现出来,同时把自已(剪辑)隐藏起来。也就是说,越是好的影片,越不应该显出剪辑的存在。如果明显地看出剪辑痕迹,那至少表明在结构蒙太奇句子中仍存在不够流畅的地方。努力使一部影片的剪辑和编导者的创作意图、风格样式、影片表现的内容及导演所追求的电影观念相吻合,是每个剪辑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影片黑炮事件正如导演阐述中说的“是一部结构式电影”,“是一部内涵丰富、语言通俗、理论完整、形式新颖的影片”。这部影片是以一种新的电影观念、新的电影表现手法(在我

2、国来说)创作的。影片结构的方式和类型,是根据影片的内容、体裁、风格等来决定,各派导演都有自已的结构方式。就剪辑台上看,常见的有时空统一式和时空分立式,两种各具特长。黑炮的剪辑构成方式,既不同于时空统一式,又不是时空分立式,它是在时间的连续与空间的不连续的结构中进行组接的。我的剪辑习惯,以往多采用动作蒙太奇(即在演员的动作中、或镜头的运动中、或画面里物体的变化中)和声音蒙太奇(即以对白或音响作先导切换镜头)进行镜头的切换,使镜头的转换在情节发展的进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甚至在某些段与段之间也采用这种手法。这种手法可使情节连贯并保持饱满的情绪,容易取得顺畅、自如的效果。影片黑炮,是通过大量的表意因素

3、,用剖析的方法,将主人公的内心意识表露给观众的。拍摄时,一般镜头都较长,其内涵的信息量也较大。组接时,我们不急于叙述诸情节,而是充分地展示镜头的内涵,即尽可能完整地展示镜头的全过程,不中断其中多种信息的起落。镜头与镜头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尽可能保留其情绪的起伏,形成一连串尖对尖的枣核形结构。多方案的拍摄方法给剪辑提供了多样化创作结构节奏的可能性黑炮在拍摄中采取了多方案的拍摄方法,即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景别、不同50方向多次拍摄同一内容。一是在一个镜头单元中,安排了多个剪辑点,一至两个、三至五个不等;一是拍摄长镜头。镜头多方案拍摄次数多,剪辑点必然多,况且在一个镜头中又提供了多处剪辑点。这种具有

4、多处剪辑点的素材,对剪辑说来具有更大的难度,难度就在于要在多方案之中找出相对唯一的最佳方案。在拍摄德国演员的戏时,由于外国演员的表演习惯和其他种种原因,导演采取用一个镜头将一场戏捕到底的拍摄方法,再把需要跳切或插入的镜头拍下来。同时,又让演员用另一套表演方案,调换机位和角度将这场戏再拍摄一遍,然后根据这套方案的主镜头,相应地拍摄需要跳切或插入的镜头。这样,第一个方案有数个剪辑点,第二个方案也有数个剪辑点,或许还有两种方案交错使用的可能。如何选定最恰当、最理想的剪辑点,这就需要剪辑人员深刻领会导演的意图、创作风格和对本场叙事或表意内涵的体会,与导演密切合作,做出准确的决定。例如:在汉斯房间,汉斯

5、和冯良才谈话一场,原剧本规定从冯良才进门说:“汉斯先生找我有事吗?”到两人谈崩后冯良才愤然起身,是镜头2-7 的内容。拍摄时,先作为一个长镜头连续地拍下来,同时又拍摄了镜头2-7 六个单项内容的镜头。我们采用了这两种拍摄方案混合插剪的方法,把那六个镜头分接在这个长镜头中,成为八个镜头,使整场戏变得生动了。又如:汉斯和赵书信为数据计算上的错误,先争论后又和好的那场戏,原剧本中分为1 0 个镜头。拍摄时,将镜头1-镜头5 的内容作为长镜头1,一气拍摄下来,镜头2-镜头4 的内容作为长镜头2,一气拍摄下来,加上其他几个镜头,共拍摄了9个镜头。这样,拍摄下来的长镜头1 中,也包含了从另一角度、另一机位

6、、另一景别拍摄的长镜头2 的内容。在一个长镜头中包含几个镜头,至少几个剪辑点,何况拍摄的镜头内容又有重复,那剪辑点就更多了。剪辑点应留在哪个镜头的哪个部位,一方面要根据剧情、动作、角度、景别的需要,另方面要把环境和剧中人物之间的构图关系和导演对人物关系的侧重情况等等加在一起来考虑,使影片段落中的蒙太奇句子通顺流畅。上面这段情节,就是经过仔细琢磨,穿插组接,最后以1 5 个镜头结束的。以上做法说明了,一方面导演在拍摄中给剪辑提供的有利因素,使剪辑有充分的余地来选择导演所要求的相对唯一的剪辑点,另方面,尽管导演在拍摄前,头脑中已构思了影片的雏形,但是拍摄时与拍摄出来的样片之间的差异,导演不一定能准

7、确地估计出来,这种在创作上的心理差异,只有在剪辑台上才能获得平衡。所以说,合理地安排镜头是创作艺术作品的关键。51剪辑体会如何把握多元构成的风格常见的作品,或文学或电影,它们的结构形态大都通过情节表达把主题思想告诉观众。影片黑炮不是用传统的手法进行摄制的,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它都跳出了一般影片的结构模式,它的电影语言的表达方法是由叙事部分和表意部分组成,故事内容不是围绕着情节的连续发展,而是通过表意因素来补充人物的心理状态,引伸影片的内涵。这部影片表意部分的信息量是较大的,通过这部分的展现,可以无限揭示人物的内心意识。例如足球场、剧场、教堂、小孩玩砖等,与整个影片的情节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却起

8、到了用表演或情节不能表达出的人物的内心感受,并且引导观众的联想,让观众自己去思索,去创造。在剪辑台上如何将这两个构成因素有机地安排和控制在统一的风格之中,在哪里画“逗”号,哪里画“顿”号,哪里画“句”号,是较难掌握的。例如,赵书信从保卫科取回被撬开的邮盒,走上矿石堆,想了想,把棋子扔掉,如释重负地欲走;但又想了想,把棋子又找了回来。这时,如果按照情节线,可直接切回宿舍去,非常顺畅,可是导演并没有这样处理,而是用了一系列其他的因素:矿石场的气氛、火车和音响、繁华的街道、教堂,最后我们才看到赵书信回到宿舍的镜头。扔棋子、捡棋子、回宿舍是作为叙事因素表述的,在这一完整的情节中,硬插进去了很大篇幅的表

9、意性内容,表面看来似是把戏割断了,实际是更深一步地展现了赵书信矛盾的、痛苦的心理状态,同时展示了社会大背景。教堂一场戏,现在的结构是这样的:1(全、摇)从教堂顶摇下,信徒们正在做礼拜。2(中)教堂门口,赵书信一人孤独地站在那里。3(近)赵书信凝神望着前方。4(中)神父在诵经文。5(全)赵书信背身。6(特)十字架上的耶稣像。7(中)赵书信站在那里,这时一年轻妇女领一小女孩走进教堂8(特.原剧本中原来没有镜头2,即“教堂门口赵书信一人孤独地站在那里”这一镜头。拍摄时也没有拍;组接后,发现镜头1 全景直接连接镜头3 近景,从视觉上感到跳的幅度太大,看不出赵书信站的方位及与镜头1 之间的关系。于是我们

10、在这场戏的所有备用和选用镜头中搜索,终于找出了可以借用的镜头7 中景。此镜头共拍四次,52我们选用了其中一条的前段部分,即:一个年轻妇女领一小女孩走进教堂之前,赵书信一人站在那里时间较长的那一段,接在第一个镜头后面。这样的结构,一方面解决了镜头之间的顺畅跳切,另方面也反映出了赵书信这个人物和教堂这场戏的内在关系,以及赵书信本人在这场戏中的心理意识。再如赵书信看足球一场,原先我们根据剧本是这样结构的:1(大全)足球场,远处正在踢球。2(全)踢球。3(近)赵书信无聊地看球。4(特、高速)踢球。5(全)队员过人一一铲球一一射门一一扑救。6(大全)一小伙子进画向赵书信借火,并问:“赵工,怎么有工夫看球

11、?”在细剪这段戏时,我们删去了前面一大段踢球镜头,以高速踢球特写和踢球音响作为开始,立刻把观众带入虚拟情绪之中,直到球被射进球门,我们才在一个大全景中的边上看到了赵书信。一小伙子进画向赵借火时,我们又接了一个赵书信看着前方的近景。这个近景原先接在大全景和全景的后面,表示赵在看球。现在我们把这个近景接在小伙进画问赵“赵工,怎么有工夫看球?”的后面,这一看球镜头的含意就变了:他不单纯是在看球,而是对小伙子的问话采取了不愿介入、不愿回答的神情,观众可以随便去理解;加上红色背景,场上吵架,构成了整体的隐喻。再例如,介乎有叙事因素又有表意因素两者之间的会议室那场戏,它是写实的,即在开会(虽然研究的问题很

12、可笑);但又不写实,即从画面、色彩、造型、影像等方面看,它又表现了一种意向。按一般手法是通过情节过程看目的,但这部影片是倒着叙述的。画面上出现的是:一张随笔画纸;一只玻璃杯和盛满烟头的烟灰缸;一个用火柴棍儿摆成的六方形图案;一个大挂钟的一部分,针指一点一刻。这几个空镜头,原先设计是要插入到长镜头中去的,在剪辑时将它们移到后面,因为这些镜头在会议中间展示给观众显得太简单了;而现在观众不是在会议中间看到与会者各行其事、对会议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是在会议结束,与会者纷纷离开会场以后。它是通过目的(即上述诸空镜头)让观众回想和思索前面的经过。准确处理时空的组成形式可以收到最有效的影像效果在剪辑台上结构电

13、影语言,是以两个因素为依据组成的。1.时间的组成。剧本原来的结构,在情节上看是通顺的,但从总体上看,有的53剪辑体会场景若在时间上调整一下,更有利于故事的叙述。冯翻译和汉斯的戏共有五段:1第4 5 场汉斯让冯告诉工人如何拧螺丝,冯给工人翻译错了2第4 7 场汉斯约冯在汉斯房间谈话,为了不贻误工作,汉斯提出给冯两倍的工资,请冯离开这个翻译岗位去做自己愿做的事。3第5 5 场在一个大机件上,汉斯和冯谈心。4第7 1 场汉斯让冯把“kugei”拿来。5第7 7 场冯把子弹交给汉斯,两人因而大吵起来组接时,我们把第5 5 场两人坐在大机件上的那场戏放在第一次翻译错了(第4 5场)的后面,这是汉斯作为谈

14、心,第一次较平和地对冯提出他不适合搞这种翻译工作。而原来设计是放在第4 7 场两人在房中激动地谈话之后的。这样在时间上改动,就更接近于事态发展的规律;而且把第4 7 场房中谈话放在此处,也是两方面事态同时发展的对照:一方面是能够胜任这项翻译工作的赵书信被调到维修厂正准备乘车前往;一方面是不能胜任这项翻译工作的冯良才和汉斯谈崩后找经理、书记要求辞职,从情节上看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样结构,叙事部分就更为顺畅,更为生动了。2.空间的组成。由于此片的风格样式,即写实的与不写实的风格的结合,以新的美学意识强调视觉形象,因此在组接时,特别注重了色彩蒙太奇。就上面的例子来说,原来剧本中第一次会议室的戏是安排在

15、冯和汉斯在房内谈崩后出现的。汉斯室内颜色是暗黄色,接白色的会议室,只能出现色调上的反差;而将冯和汉斯分坐在桔红色的大机件上的戏调换到冯和汉斯在室内谈崩那场戏的位置,再接白色的会议室,两个场景一一红和白,不仅存在反差,同时也是强烈的对比。从含意上说,一方面是现代化的工地建设,一方面是拉着长腔开着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会议。这种空间组成上的多变,更突出了色彩的象征意义。改变时空结构的例子,此片中还能举出一些,但最突出的是小孩摆砖这一纯系表意性的情节。这段戏按照原来剧本的结构是作为开场戏放在影片的最前面的。组接起来后,总显得这场戏很长,同时觉得镜头重复,并给人以摸不着头脑和索然无味之感。尤其是当剧情发展到后面,观众早已忘记了前面小孩那天真无邪、认真摆砖所留下的印象,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表意的任务,起不到它应有的传导作用。后来在旁观者的提示下,导演和剪辑再度研究,决定把这段情节放在片尾,这样既符合影片的风格,又符合影片所暗示的内涵,从而使观众有可能从更多的方面进行联想。奇怪的是,在长度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这个段落挪到片尾后却没有长的感觉了。(本文原载于1 9 8 6 年第6 期电影艺术。)540370380390402000041042043044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