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41761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8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研究报告2003年2月报告摘要保健品行业由功能性食品和膳食补充剂构成的全球保健食品市场2001年为1120亿美元。美国、西欧和日本三块市场合计占了全球保健品市场85%的份额。日本是保健食品使用历史较长、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对保健食品进行监管的国家。美国的保健品市场监管很宽松,允许在食品标签中使用疾病相关陈述。欧洲的保健品市场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消费者对营养的认同并不意味着对保健品的认同。国际上保健品的销售渠道以超市、连锁药店等零售为主。中国保健品行业兴起于80年代,发展至今,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80年代末期到95年初,是保健品行业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保健品的

2、高额利润和相对较低的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涌现出了大小3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但仅仅建立在广告宣传和庞大的营销攻势基础上的保健品行业难以支持长久的发展,1995年到1998年保健品行业经历了一个低谷期,企业数量和销售额大面积萎缩。1996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保健品行业的制度规定。由于行业逐步规范和新一轮保健品消费热潮的兴起,1998年至今,保健品行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2000年保健品消费额达到500亿。2000年中国开始取消保健药品整顿保健品行业,2001年和2002年保健品行业又开始大幅下滑。在新的行业规范和竞争势态中,抓住机遇和适应新环境的企业重新站立起来,保健

3、品行业疲而不衰,相信2001年和2002年保健品行业的低谷孕育着新的机遇。目前我国共有保健品企业3000多家,年产值500多亿元。其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1.45,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中型企业占38,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这表明,我国保健食品的生产企业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成规模的企业仍旧较少。在卫生部准予申报的22项保健功能中,具有免疫调节、调节血脂和抗疲劳三项功能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三分之二。药品市场世界现代制药工业起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经济复兴时期。2001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达到3920亿美元,增长12%。中国2001年药品销售1

4、260亿元人民币,增长接近20%。从2001年全球药品销售前10名来看,治疗降脂有两个药物,分别是辉瑞的立普托70亿和默沙东的舒降脂53亿;治疗骨关节炎的有两个药物,分别是法玛西亚的西乐葆31亿和默克的万络26亿。说明降脂市场和骨关节炎市场的市场巨大,发展极快。中药的利润率和回报率较医药工业的平均水平高,原因是中药易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一般可以回避较多的竞争对手。中药的发展速度较高,年增长率应不低于20%。中药品种注意对症治疗,更适合做OTC品种,而OTC品种随着自我治疗意识的加强会有长足发展。中药也是植物药,是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展西药的一个重要来源。中药发展有政策性支持。非处方药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5、。国际非处方药市场2001年销售486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的16%,增长2%。中国2000年1月1日起实行药品分类管理,2001年非处方药市场为240亿,占中国药品市场的20%,增长15%。城市化、老龄化和降低费用的需求非处方药有较大发展的主要原因。非处方药的主要药品类别是解热镇痛、心脑血管、消化系统、五官科,体现常见病、轻微疾病、老年病等。非处方药的营销手段主要是靠品牌的广告宣传,投入大,收效快,风险也大。药品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专利保护、行政保护形成了药品的独占和垄断,所以制药行业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美国500强企业所涉及的48个行业中,制药业的利润率高居榜首,约为18.6%。净

6、资产收益率为29.5%,仅次于采矿业(29.8%),居第二位。制药业的市值/收入为6.71亿美元,在48个行业中居第一位。中国基本上是以仿制药品为主的市场,药品的利润率相比较而言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差别较大。化学药品(包括原料药、制剂、生物制品等)企业的利润率8%,净资产收益率13%;中药企业的利润率11%,净资产收益率14%。以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讲,仿制药为主的中国市场显然比国外专利药市场要低得多。中国保健品行业销售利润率约为9.6%,净资产收益率约为12.3%,盈利能力基本与中药企业接近或持平。保健品行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账面上的盈利能力一般均比实际情况要保守的多。2000年太太药业的利润

7、率达到24%,而净资产收益率则达到64%,像这样的数字在国内制药行业中是极为少见的。对比中国和世界制药工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保健品行业的发展目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从趋势上看虽然在增长,但其发展的过程却很不平稳,反映保健品行业在初期进行探索、调整、整顿、提高的过程。消费者行为近20年来,我国城乡保健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为15%至30%,远远高出发达国家13%的增长率。从目前保健品市场总体情况看,名牌保健品的市场占有率在稳步上升。国内市场中不到20的品种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这说明知名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渐确立,是保健品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2001年市场份额前三名的品牌分别是:脑白金、红常青羊胎素

8、、排毒养颜胶囊。脑白金以22.9%的市场份额远远领先于其他品牌。另外通过市场研究机构的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提高,消费者对保健品需求逐渐增强。这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各种慢性病随之上升有关。不同职业对象对保健品的需求情况不同。需要保健品的比例以离退休职工最高,其次是教师,最低为工人。经济条件许可会购买的比例,教师最高91.86,其次为离退休职工81.82。 月经济收入越高,对保健品需求越高。 女性对于保健品需求高于男性。另外通过对一类城市与二类城市的对比分析发现:一类城市无论在消费能力、还是消费意识方面都好于二类城市。虽然二类城市的居民收入、消费支出等方面与一类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二类市场仍具有

9、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目前一类城市市场相对饱和的局面下,积极争取二、三类城市的市场份额,不失为一种好的市场策略;而提高二类城市消费者的保健意识,是争取二类城市市场份额的当务之急。广告和营销广告仍是消费者认知保健品的最主要的渠道。电视广告以其媒体导向性强、直观等特点,成为消费者最易接受的媒体广告形式。但据调查,最近消费者对保健品广告的信任程度明显降低,很多人表示对广告宣传的疗效表示怀疑。保健品广告中也确实存在着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现象。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对保健食品宣传内容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宣传内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占73.5%,其中对产品功能进行虚假宣传的占42.1%;另外,未经过

10、卫生部批准,擅自宣称产品具有保健功能的占31.4%。从调查情况看,目前保健品虚假宣传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无中生有;擅自增强产品功能;宣传“疗效”或辅助治疗功能,暗示“疗效”;以中医理论解释产品进行误导;没有按卫生部颁发的卫生批号,违法宣传其产品具有“治疗、保健功能”等等。机遇和挑战对保健品行业和制药行业中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保健品行业目前能够宣传的保健功能只有22种,市场监管较松,保健品市场在快速发展中调整和进步,产品的功效成分多数不能做到单一成分,价格较高,不能报销,宣传的对象以终端消费者为主,终端渠道以药店和超市为主。保健品的市场特征与非处方药的市场特征较为接近

11、。尽管我国保健品行业比起前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管理法规不完善、假冒伪劣保健品泛滥等。同时保健品行业也遇到了来自制药企业、国外保健品企业、保健品行业的行业和技术标准等的挑战。在未来几年,保健品行业将出现下列新趋势:市场趋向规范化、消费持续增加但趋于理性、新保健食品趋于功效明确和定位准确、销售渠道的多元化、行销趋于精细化和专业化。市场和产品本报告应企业的要求,对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和高血脂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并对企业的产品硫酸软骨素、氨基葡萄糖、红曲、大豆异黄酮等成分收集了部分资料,便于对相关市场和产品的理解。产业策略保健品行业市场大、发展快、潜力大、

12、回报高的特点,以及骨关节炎和高血脂市场大、发展快,但治疗产品不理想的状况,加上三鑫集团在产品(原料)、信息、媒介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应该说三鑫集团具备进入保健品行业的必要条件。三鑫集团进入保健品行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应是企业确立发展战略和逐步实施的过程。本报告提出的三步走的建议为,首先三鑫集团用2-3年的时间建立起其在骨关节炎和高血脂保健品市场的品牌形象,再利用3-5年时间做好该市场的细分以及进入相关制药行业,长远目标和战略树立企业在改善老年生活质量的形象。保健品行业建立生产基地的时机应在于企业的现金净流量良性循环后,建立生产基地还应考虑当地的税收政策、优惠政策、地域美誉度、人力成本、生产规

13、模等。进入非处方药市场和中药市场可以有效延长产品和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跨越22种法定功效的限制,保健品行业、非处方药市场和中药市场有较好的协同作用,三鑫集团可以也应该进入制药领域。目录报告摘要1目录4附表目录8附图目录9第1部分保健品市场概述101.1保健品的概念101.2全球保健品行业状况111.3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历程121.4中国保健品市场备忘录131.5中国保健品行业规模及分布161.6保健品的功能171.7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市场变化及原因191.82000年中国保健品市场概述201.92001年中国保健品市场概述211.102002年中国保健品市场概述221.11保健品品牌市场渗透率

14、231.12重点品种分析241.12.1脑白金241.12.2百消丹251.12.3排毒养颜胶囊261.12.4太太口服液、太太静心口服液261.12.5补钙产品271.12.6减肥产品271.12.7补血补肾产品271.12.8改善肠功能类281.12.9免疫调节类28第2部分药品市场概述282.1药品市场的容量,增长及对比分析282.2中药行业概述302.3非处方药市场概述312.3.1国际非处方药市场312.3.2中国非处方药市场322.4制药业和保健品行业回报分析32第3部分消费者行为分析353.1消费者的保健品需求353.2消费群体的构成353.3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特征363.3.1消

15、费能力373.3.2消费动机373.3.3消费季节383.3.4消费心理383.3.5购买习惯分析383.4促销、渠道、媒体的影响39第4部分广告和营销分析404.1典型模式414.2广告投放分析414.2.1维生素类产品414.2.2减肥产品424.2.3参类保健品434.2.4补益类保健品434.3营销策略434.4消费者易接受的广告媒体444.5保健品广告存在的问题454.5.1概念诉求前后矛盾454.5.2广告知名度高、产品美誉度低454.5.3保健品广告违规现象剖析454.6对策47第5部分机遇与挑战475.1保健品行业的特点475.2保健品行业存在的问题485.3保健品行业遇到的挑

16、战495.3.1制药企业进入保健品行业495.3.2国外保健品企业进入中国保健品行业505.3.3保健品行业的标准制定505.3.4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开拓中会面临挑战515.4保健品行业的发展趋势515.4.1保健品市场趋向规范化515.4.2保健消费持续增加但趋于理性515.4.3新保健食品趋于功效明确和定位准确535.4.4保健食品的销售渠道多元化535.4.5保健食品的营销趋于精细化和专业化545.4.6保健食品企业经营制药化和多元化555.5保健品行业的机会565.5.1WTO带来的机遇565.5.2维生素市场575.5.3骨关节炎市场585.5.4女性更年期市场59第6部分骨关节炎、

17、骨质疏松与高血脂市场596.1骨关节炎596.1.1何谓骨关节炎596.1.2哪些人会患骨性关节炎 ?596.1.3如何治疗骨性关节炎 ?606.1.4骨关节炎的市场大小606.2骨质疏松616.2.1什么叫骨质疏松症616.2.2骨质疏松的患病人群616.2.3骨质疏松的治疗626.3高脂血症636.3.1什么是高脂血症?636.3.2哪些人易得高血脂?646.3.3高脂血症的治疗646.3.4调节血脂的药物市场大小656.4硫酸软骨素656.4.1何谓硫酸软骨素?656.4.2硫酸软骨素的作用?666.5氨基葡萄糖666.6红曲676.7大豆异黄酮676.7.1何谓大豆异黄酮?676.7.

18、2大豆异黄酮的作用68第7部分产业策略建议687.1是否应该进入保健品行业?687.1.1进入保健品行业的前提687.1.2保健品行业的成功因素697.1.3三鑫集团的优势707.2如何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707.3如何考虑建立生产基地?717.4长远考虑是否应该进入OTC或中药行业?72附表目录表 11保健品与食品、药品的区别10表 122001年度保健食品市场(单位:亿美元)11表 13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阶段13表 142000年全国保健品单品销售金额前十位品种21表 152001年全国保健品单品销售金额前十位品种22表 162000年和2001年保健品品牌渗透率排名24表 21200

19、1年全球药品销售前10名(单位:亿美元)29表 22中国制药企业按产业类型的经营状况(2000年)33表 23太太药业经营状况一览表34表 24交大昂立经营状况一览表34表 31广州市民服用各类保健品的比例35表 32上海市保健品消费者构成36表 33一、二类城市购买和服用保健品状况37表 34不同年收入家庭消费保健品情况37表 35一、二类城市不同年龄消费者消费保健品情况38表 36通常购买保健品季节38表 37广州市消费者通常接受的促销活动39表 38广州消费者通常获保健品信息的途径39表 412001上半年全国维生素保健品广告投放费用前五位品牌42表 422001年上半年四大减肥品牌电视

20、广告投放费用42表 432001年9-10月四城市参类保健食品电视广告投放排序43表 442001年9-10月四城市补益保健品电视广告投放前五位及其百分比43表 45保健品消费者的媒体接触情况44附图目录图 11中国保健品行业生命周期示意图13图 12中国保健品企业投资规模分布17图 13国家卫生部历年批准保健食品数量17图 142001年审批保健品功能数量分布18图 152001年审批的保健食品剂型比例19图 21中国制药工业历年产值、销售和GDP的比较29图 22全球药品市场历年发展29图 23中国中药产值在制药业的比重(亿人民币)30图 24美国零售药品类别的市场份额增长率和大小比较(2

21、000年)31图 25欧盟国家OTC比例(2000年,%)32图 26美国500强企业48个行业利润率排序(2000年)33图 27美国500强企业48个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排序(2000年)33图 28美国500强企业48个行业市值/收入排序(2000年)33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研究报告2003年第1部分 保健品市场概述1.1 保健品的概念保健品是对各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品、药品和器具、器械的总称。广义的保健品包括: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器具(如木鱼石茶壶)和保健器械等。1996年卫生部颁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对保健食品做出明确界定:保健食品,是指能调节人体机能、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只适合于特

22、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病为目的。此定义包含三个要素:1、它不能脱离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2、它必须具有一般食品无法比拟的功效作用,能调节人体的某种功能;3、它不是药品,不是为治疗疾病而生产的产品。可以说保健食品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一种特殊的食品。中国保健食品还包括一类以补充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产品,称为营养素补充剂,现在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主要列入保健食品的管理范畴。保健药品是批准文号为“卫药健字”的保健品。由于保健药品与保健食品不易区分,在管理上也容易引起混乱,国家已决定撤销保健药品。2000年3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知:“从文到之日起,凡新审批的药品,取消健字号批准文号,具备治疗或辅

23、助治疗作用的并经实验、临床证明、按新药进行审批,符合审批要求者,发给卫药准字文号”,2001年月日公告被撤消批准文号中的中药保健药品目录,一经公布立即停产(参见“国药管注200074号”) 。对于省级药监部门于2002年12月31日前撤消审批的全部药健字批准文号,2004年月日起不得在市场流通。因此,在一定时间内保健药品将逐步按照相应标准被并入保健食品或药品,现有的2000多家保健药品企业的5000多种保健药品中,确实对一些疾病有疗效的和有保健功能的,可以申报药品或保健食品,那些功能成分不确切,组方不合理,命名不规范,毒副作用明显的产品将被取缔,届时保健药品将全部退出市场。截至到2001年12

24、月31日,国家药监局已分别发布了关于撤销中药保健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第1、2、3号),公告撤消了1959个中药保健药品的批准文号。由于保健品 (保健食品、保健药品) 没有统一的命名标准且品种繁多,功能各异,有时非常容易与食品和药品混淆,下表从审批单位、批准文号、销售地点和宣传限制四个方面阐明了三者的主要区别:表 11保健品与食品、药品的区别审批单位批准文号销售地点宣传限制食品各级防疫站卫食字不能在药店销售不能宣传功能保健品卫生部卫食健字/卫药健字可以在药店或其他普通消费品销售渠道销售可以宣传功能但不能宣传疗效药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准字药店或医院可以宣传疗效除特别需要外,本报告将把保健食品、营养

25、素补充剂与保健药品合并论述,统称作保健品。1.2 全球保健品行业状况根据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Nutritional Business Journal研究结果表明,由膳食补充剂、天然有机食品、天然护理用品和功能性食品饮料四大类构成的全球营养品市场2001年为1560亿美元,增长率9%,较2000年的增长率8%略有提高。如果仅考虑功能性食品(620亿)和膳食补充剂(500亿),2001年全球保健食品市场为1120亿美元。美国360亿美元高居第一,其中功能性食品185亿美元。西欧320亿美元屈居第二,日本270亿美元为第三。这三块市场加起来占了全球保健品市场85%的份额。据研究报道,南美、亚洲及东欧市

26、场小,增长快。表 122001年度保健食品市场(单位:亿美元)膳食补充剂功能食品日本 75.9 195.2 欧洲 140.1 185.6 美国 177.6 185.0 亚洲 57.7 22.1 加拿大 12.8 16.5 澳新 5.6 7.0 南美 13.1 5.5 东欧 9.4 3.1 中东 3.7 1.9 非洲 3.3 1.7 全球 499.2 623.6 来源: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国际保健食品市场走向成熟各国保健食品市场起步的时间不同、消费者的教育程度和需求不同、市场成熟度也各不相同,但在市场发展的驱动力方面却有很多共同点。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的发展受人群

27、年龄老化、医疗费用增加、关心食品安全性以及环保等等有关;南美和亚洲(不包括日本)市场增长和中长期较高的增长幅度与其经济增长、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所提供的经济大环境密不可分。日本:规范市场日本是保健食品使用历史较长、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对保健食品进行监管的国家。日本保健食品(FOSHU)1991年引入监管机制,在经过批准的保健产品的推销中可以使用保健功能的宣传,严格禁止使用医疗概念。虽然部分经过批准的保健食品市场运作较为成功,多数产品没有达到预期的市场规模。另一方面,不进行保健功能审批的强化食品,也不宣传允许的、极为有限的保健诉求,很多却是非常成功的。日本的保健品市场与美国和欧洲

28、有很大的不同。保健品市场在日本较为成熟,食品和饮料市场中普遍存在大量的未经批准的功能性食品。据日本自己估计,它的经批准的保健食品市场大约23亿美元,加上未批准的功能性食品约为153亿美元(接近NBJ的195亿美元)。日本是最早研制保健食品的国家,自80年代初就成为主要生产国和最发达的保健食品市场。日本目前约有300家企业从事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日本最大的保健食品生产厂家是日本Otsaka制药公司,仅一年销售额就达14.8亿美元,主要生产保健饮料,如纤维素和蛋白饮料。日本企业在饮料中添加活菌、原生物体(Probiotics)、膳食纤维等添加剂,制成有特殊功能的保健饮料。日本保健食品的另一大类是强

29、化食品,如OAA强化面包、强化婴儿配方食品等。 美国:宽松的监管1994年美国建立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案(DSHEA),允许在食品标签中使用疾病相关陈述(如可预防某种疾病的发生),这在多数欧洲国家被认为是医疗性陈述,目前是不合法的。这种功能性陈述基于严格的科学论证。只要产品符合这种陈述条件既可做功能性陈述。举例说明功能性陈述:“经常性锻炼和富含钙质的健康饮食可以帮助白种和亚裔少女和成人女性保持健康的骨骼状态并有可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的机会”。美国目前有14种这样的功能性陈述。除此之外,公司还可以不经过FDA批准宣传结构和功能,对补充剂对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进行描述,如“钙可以健骨

30、”。欧洲:不确定性的市场欧洲对保健食品的监管应国家不同而异,多数情况极为保守,也可以称作模糊,影响了市场的健康成长,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欧盟已经开始建立强化食品、功能性食品、植物产品等的食品安全性计划和功能性陈述的立法。对保健产品市场宽松的英国和荷兰而言,这意味着可能失去自由的市场竞争;而对市场严谨的德国、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而言,却意味着市场的规范和有法可依。消费者的认知消费者日益提高的营养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并不等于保健食品企业对该问题的认知。美国食品协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是90%的人群认为营养对其健康有益,同时79%的人群从来没有听过功能性或保健食品。用一个功能因子制造出某产品实际上并

31、不一定能为消费者理解和接受,一个原因是这样的产品与消费者健康状况是否直接对应,另一原因是通常企业标注的功能因子使用量远低于有效剂量。保健食品的营销保健食品的销售渠道差异很大。美国的零售渠道以超市、连锁药店和折扣店为主,还包括小的百货店、天然食品店、单独的药房、便利店、健身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甚至医生办公室。根据CMR资料,2001年美国保健品企业的媒介费用4.85亿美元,比2000年的5.15亿美元有所下降。1.3 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历程80年代以来,中国的保健品行业经历了兴起高速成长衰落复兴几个阶段,呈螺旋型上升趋势。1991年,全国保健品销售总额突破 100亿元,进入第一个快速发展期,年

32、平均增长速度近30。1995年,全国保健品销售总额达到 400亿元的高峰。1996年开始,我国保健品行业出现全面的疲软和崩溃,国家为了加强对保健品行业的监管,也在这个时期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关保健品的行业规章制度,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当时国内最大的几家保健品企业,如沈阳飞龙、巨人集团和三株集团等也相继倒下,整个保健品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1997年,保健品销售总额萎缩至100亿元。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适应新的健康观念的新型保健品不断涌现,市场整顿消费者购买信心的增强,使行业重新展现生机。2000年我国保健品消费额达500亿元,并且保持1630的年增长速度。乐观估计到 2005年,我国保

33、健品的销售总额将达到近1000亿元,保健品行业开始进入成熟期。表 13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阶段时 期阶段厂家数年产值产品特点20世纪80年代兴起不到100家16亿滋补为主80年代1995年初高速成长3000多家300多亿营养及祖传中草药1995年初1997年底衰落不到1000家 100多亿中草药、生物制剂1998年初至今复兴3000多家500多亿营养补充剂资料来源:药监局南方经济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保健品行业在中国初露头角,当时的保健品主要是最原始的功能食品,例如抗疲劳用的人参类补品,而且凡是保健品厂生产的具有辅助治疗作用的产品都被笼统地称为保健品,没有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之分。进入90年代

34、,经济状况的改善促使人们开始注重起生活质量,加上流传几千年的医食同源的中国传统饮食养生文化,养生与保健蔚然成风。保健品发展速度惊人。短短几年间,中国涌现出一批保健品企业。包括太阳神集团、沈阳飞龙、巨人集团等。仅1993年到1995年,全国保健品生产企业就增加了30倍,年销售额增加了12倍,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据统计,当时保健品生产企业达3000多家,2.8万个品种,年销售额达300多亿,保健品市场几乎成了中国最庞大的市场。三株集团、红桃K集团、太太药业集团等相继应运而生。 由于缺乏必要的行业监管,当时的保健品企业审批条件宽松,利润却大得超乎想象,可以是成本的几倍甚至于二十几倍。大批保健

35、品企业涌现出来,素质良莠不齐,这样的企业难以驾驭迅速膨胀的市场,造成了行业的混乱。1994卫生部曾对212种口服液进行抽查,发现不合格率达70。上海技术监督局也曾对市场上92种营养液进行抽查,结果发现合格率仅为9.78。1995年下半年保健品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的生产滑坡,单广东省销售额即锐减100多亿,有600多家企业相继倒闭。 图 11中国保健品行业生命周期示意图1996年卫生部颁布了食品卫生法、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必须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使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另外必须经卫生部审批,才能使用保健食品标志,以保健食品

36、的名义进行生产销售。1998年以来,适应健康新观念,顺应世界回归自然的趋势,新型的保健产业正在稳健地形成,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时期。1.4 中国保健品市场备忘录1987年以杭州保灵为代表的蜂王浆产品拉开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帷幕。1988年太阳神、娃哈哈分别正式挂牌。生物健口服液、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掀起中国保健品市场第一轮热浪。 1989年“851”生物制品、昂立一号相继问世。1990年飞龙集团以飞燕减肥茶与延生护宝液起家并走红。1991年史玉柱注册“巨人”公司。1992年深圳太太集团成立。1993年l 马俊仁的“中华鳖精”带动保健品市场的热潮;l 乐百氏以 1000万元代价购得马俊仁一纸配方,

37、推出“生命核能”,并在全国尝试经销权拍卖转让;l 史玉柱建立康元保健品公司,脑黄金横空出世;l 姜伟凭借飞龙成为亿万富翁;l 太阳神以创造13个亿的销售纪录进入鼎盛期;l 武汉红桃K集团成立。 1994年l 保健品市场处于全盛时期。全国保健企业 3000多家,保健品种近3万种;l 红桃K的卟啉铁工艺,被国家科委列为1994年的火炬计划项目;l 8月,三株口服液在济南问世。1995年l 史玉柱推出12种保健新产品,生产总值超过1 个亿;l 益生堂三蛇胆胶囊被指控混淆了食品与药品的广告用语,罚款6万元;l 下半年,卫生部对212种口服液进行抽查,宣布不合格率为70%。保健品市场从峰顶滑入谷底。19

38、96年l 巨人的“巨不肥”出产后大幅攀升,但史玉柱仍无法力挽狂澜,下半年巨人宣布财务崩溃;姜伟发表总裁的20大失误;l 太阳神销量急剧下滑;l 三株口服液在农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年销售达80亿元,成为真正的“保健品之王”;l 6月1日,全国实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1997年5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实施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许多民营企业销声匿迹。 1998年3月31日,常德事件发生,名噪一时的三株口服液从此一蹶不振。 1999年l 常德事件中三株胜诉,但三株已无力回天; l 4月,久违了的太阳神突然推出“风暴减肥胶囊”,试图东山再起; l 姜伟重出江湖,推出“伟哥开泰胶囊”; l “脑白金”

39、以其礼品概念的行销模式热销市场。 2000年史玉柱重出江湖接受记者访问。神秘“脑白金”的身世之谜引起传媒无限猜测。2001年l 哈药六厂亮出全新广告战略亿元巨资主打电视公益广告l 中国保健科技学会举办核酸听证会核酸类保健品被“评反”l 保健品行业两大龙头企业太太药业、交大昂立挂牌上市l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撤销925中药保健药品批准文号l 史玉柱被评为200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2年l 保健品行业自律联合宣言的呼吁:月日,广州潘高寿、太阳神、西安金花等家保健品企业聚首广州,对中国保健品行业过去的年进行了忏悔式的反思,并联合发起了保健品行业自律联合宣言,呼吁建立诚信与打假同盟,加大研

40、发力度,加大新产品开发投入,共同促进保健品行业的健康发展。l “脑白金”真相曝光:月南方周末披露了对脑白金的调查真相,医药经济报也做了褪黑激素有点黑的报道。没有证据表用褪黑激素对人的寿命期望值有任何影响,只有微弱的证据显示它能延长老鼠的寿命。l 睡宝一路走红:月份,睡宝上市。当月,其市场份额就达到了,距一度所向披靡的脑白金的市场份额只有一步之遥,成为当月保健品市场唯一的亮点。接下来的个月,睡宝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又创造了多万的销售额。增长势头不减,睡宝一路走红。l 海王金樽广告事件:月日开始,湖南省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对海王金樽等一批违规宣传保健作用的食品进行突击检查,并责令这些违规产品暂停

41、在湖南地区的销售l 企业在“药”与“食”间抉择:截至月日,2433个中药保健药品中有1064个由药“健”字号转为药“准”字号,1017个品种遭淘汰,352个中药保健品与地方中成药重合,所以将按照地标处理,符合标准者上升为国药,否则也将退出生产流通l 史玉柱放弃脑白金:月日,史玉柱宣布其掌控的上海健特、黄山亘兴全部退出脑白金生产销售,并将脑白金的商标使用权和部分新技术折价1.46亿元,转让给青岛健特生物旗下的无锡健特。这一纸商标使用权转让公告,史玉柱将掌控了三年之久的脑白金悉数出手,从此埋头打理下一个产品黄金搭档l 国外保健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截至今年8月份,已有近400个进口保健食品获得了中国卫

42、生部的批准。美国杜邦公司的系列产品已经陆续进入中国;早已进入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安利公司,又借中国奥委会的旗帜把纽崔莱与体育和健康联系在一起。目前已有宝洁、生命力、健美生等著名国际品牌进入中国保健品市场l 保健行业白皮书催而不生:月份,“中国保健品行业高峰会议”在广东东莞举行,参会各方代表围绕着谁来引领和组织行业自救,规范行业自律,制订行业标准等有关议题进行了讨论。会后,由中国保健科技学会牵头,准备在月的东莞高峰论坛上出台保健行业白皮书,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一个行业规范白皮书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搁浅l 国内保健品“集合进军”国际:月下旬,“中国保健品美国总汇”国内项目正式启动,由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在美国纽

43、约商业繁华地段建立的“中国保健品美国总汇”展销大厅,已于月份开张营业,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保健品的窗口,以及国内保健品企业了解国际市场、学习世界先进保健品营销经验的桥梁l 御芝堂事件:日本厚生省月日发表的一份报告列举了起因服用中国减肥食品而相继患上急性肝病的案例,其中名妇女死亡,还有名妇女接受肝移植后保住性命。而此前国内就有岁的上海花季少女王婷和岁的重庆留英学生刘燕梅,均因服用假减肥药而致死命的事件。国内媒体对此纷纷进行穷追猛打,揭出了御芝堂的真面目。1.5 中国保健品行业规模及分布目前我国共有保健品企业3000多家,年产值500多亿。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1.45,投资总额在1亿元

44、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中型企业占38,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6.66%,投资l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占41.39,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这表明,我国保健食品的生产企业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成规模的企业较少。 一项对12个省市的453家国内保健食品企业的调查表明,机器设备平均投资仅为241万元,其中最小的企业仅有价值1万元的生产设备。图 12中国保健品企业投资规模分布1.6 保健品的功能保健食品数量增长迅速1996年6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对声称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审查制,经卫生部审查合格后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自从“舒仲花粉精”(卫食健字1996第001号

45、)批准至2002年4月,共有3700多种产品获准“卫食健字”号的保健食品(不含进口、更改批件和转让产品)。可见六年间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发展十分迅速。除1996年批准数量不到60种外,其它年度的批准数量都在400种以上,其中1997年批准数量达到900种。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2年4月,共批准国产保健食品总数达3700种。图 13国家卫生部历年批准保健食品数量资料来源: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批文公告国家对中药保健药品整顿工作要求在2004年1月1日起“药健字”品不得在市场上流通(参见“国药管注200074号”) 。在2002年底前,根据审评情况撤销全部 “药健字”批准文号。中药保健品纷纷寻找合适的产品定位,符合药品标准的中药保健药品,上升为国家药品标准,不具备的要么通过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要么被终止文号,到目前为止,已撤销了1959个中药保健药品的批准文号。处方药停止在大众媒体发布广告也使得一些产品要“变脸”。原有一些地方标准的中成药在市场推广中的主要策略是通过大众媒体的广告宣传,而且收到了良好效果。然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成药地方标准的整顿工作将在今年底结束,从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商业计划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