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知识总结
一、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知识总结
二、计划成本案例
爸爸给让小彬100元,让他去买5斤苹果,预计10元/斤,小彬很有商业头脑,跑了几家水果店,终于在一家水果店买到既便宜又新鲜的苹果,最终以8元/斤的价格买了5斤苹果,共花了40元。如果用计划成本核算,怎么做账务处理?请大家帮帮小彬吧。
(答案)
1.买苹果时(入库前),先按实际成本核算,假设不考虑增值税。
借:材料采购——苹果 40 (小彬买苹果的实际成本)
贷:库存现金 40
2.回家后将苹果交给爸爸后(入库后),要按计划成本核算,这样可以反映小彬买苹果的价格是否超出爸爸的成本预算。
借:原材料 50 (爸爸的成本预算)
贷:材料采购——苹果 40 (小彬买苹果的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10 (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总结: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时,材料成本差异在贷方,表示节约差。
(通过计划成本的记录,爸爸是不是只要看材料成本差异的借贷方向和金额,就立即知道小彬买苹果是超支了还是节约了,以及超支和节约的具体金额!这就是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目的和意义)
3.爸爸见小彬又聪明又勤劳,给小彬奖励了2个苹果,那对于发出的2个苹果该怎么做账务处理呢?我们先假设把奖励给小彬的苹果开支当做爸爸的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16 (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4 (发出苹果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贷:原材料 20 (计划成本)
每个苹果计划成本10元,实际成本8元,节约差为2元/个,那么两个苹果的计划成本为20元(2×10=20),应负担的节约差就是4元(2×2=4),所以应在借方确认材料成本差异4元、管理费用16元,贷方确认原材料20元。
大家有没有发现确认的管理费用16元就是苹果的实际成本(2×8=16元)。
总结:当材料成本差异属于节约差时,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在借方。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在入库前、入库后、发出时这三个环节,原材料都可以视为按实际成本核算,只是为了反映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在材料入库后用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成本差额)这两个会计科目来间接反映实际成本而已。
三、材料成本差异知识总结
其实,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关键就在于科目设置,只要掌握了两种方法科目设置上的区别,就离通关不远了。
1.实际成本法
两个科目:
原材料-核算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发与结存情况(已入库)
在途物资-价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的采购成本(在途)
2.计划成本法
顾名思义,有计划成本就会有实际成本,所以我们要设置两个科目来核算不同的成本,计划成本法又是以计划为主,因此原材料科目来核算计划成本,材料采购用来核算采购实际支付的成本,然后在入库和领用的时候都需要结转出材料成本差异。
科目(2+1):
1)原材料-计划成本
2)材料采购-实际采购成本
由于是计划成本,通常跟实际成本是不一样的,这就会产生第三个科目:
3)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如何理解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和贷方核算的内容?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小明购进一批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实际采购用银行支付117元,包含增值税进项税额17元,计划成本为120元,应该怎么入账呢?
计划成本法由于既要反映材料的实际成本,又要记录材料的计划成本,因此流转过程需要两步走:
(1)登记实际成本: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银行存款 117
(2)入库后,用计划成本计量,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120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100
材料成本差异 20
由于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小明节约了20元,节约差异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
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的方法理解:
入库材料使用原材料科目登记,原材料属于资产,借方登记增加,即: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又由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因此当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不等时,肯定会有一个差额,不是在借方,就是在贷方,即:
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方)=材料采购
或: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贷方)
根据两个科目核算的成本性质,等式可以变形为:
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实际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即超支了;
或:计划成本=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贷方),实际成本因此,对于原材料入库,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登记超支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
理解了这个公式,就算忘记了材料成本差异的借贷方向,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两个等式推出来,掌握了科目的性质就能顺利掌握计划成本法了!
原材料的发出也是同样道理,发出材料时,根据用途,将原材料转入成本或费用,企业用计划成本核算时,同时要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也可能在借方)
若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超支了,相关成本费用就是增加,回想一下之前所学的会计恒等式,成本费用科目的增加在借方,因此超支的时候结转材料成本差异的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
节约时,成本费用要减少,登记在贷方: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因此,对于发出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登记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超支差异。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个材料成本差异的记忆口诀:借超支,贷节约,发出相反。
成本超支了,就得借钱;成本节约了,口袋(贷)就有钱。
当然,理解知识点才是最根本的,大家不要舍本逐末哟~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