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压力隧洞裂缝混凝土衬砌和围岩的接触条件.pdf

上传人:de****a 文档编号:54173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隧洞裂缝混凝土衬砌和围岩的接触条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压力隧洞裂缝混凝土衬砌和围岩的接触条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3 0卷第 3期 V0 1 3 0 No 3 水 利 水 电 科 技 进 展 Adv a n c e s i n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o f W a t e r Re s o u r c e s 2 0 1 0 年 6月 J an 2 0 1 0 D O h 1 0 3 8 8 0 j i s s n 1 0 0 6 7 6 4 7 2 0 1 0 0 3 0 1 4 压力隧洞裂缝混凝土衬砌和围岩的接触条件 彭守拙, 钟建文 ( 清华大学水利水 电工程系 , 北京 1 0 0 0 8 4 ) 摘要 : 提 出裂缝衬砌和 围岩之间接触应 力 ( ) 的表达式 , 并通过算例 分析 它的特性, 结果表 明, ( r 0 ) 随衬砌与围岩接触面( r =r a ) 处的渗透压力 P 。的增大由压变拉 , 但 ( ) +P 。却变化不大。 提 出一定条件下衬砌脱开 围岩独立工作的判别式 , 该式若满足 , 衬砌将脱开围岩独立工作 , 钢筋应 力和裂缝宽度将大幅度减小。算例计算结果表明, 若衬砌和围岩之间的黏结强度较小, 裂缝衬砌很 容易脱开围岩独立工作。 关键词 : 水工压力隧洞 ; 裂缝衬砌 ; 围岩 ; 接触应力; 接触条件 中图分类号 : T V 6 7 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7 6 4 7 ( 2 0 1 O ) o 3 0 0 5 3 0 5 Co n t a c t s t r e s s b e t we e n c o n c r e t e I mm f o r c r a c k s o f p r e s s u r e t u n n e l s a n d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 ma s s P E N G S h o u - z h u o , Z H O N G J i an- w e n ( H y d r a u l ic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T s i n g h na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i i ng 1 0 0 0 8 4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A f o r mu l a t o c a l c ula t e th e c o n t a c t s t r e s s b e t w e e n c r a c k l i n i n g s an d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 ma s s was p r e s e n t e d I ts be h a v i o r s w e r e an aly z e d t h r o u g h a c ase T h e c o n t a c t s t r e s s w o u l d t r a n s f o r m f r o m the p r e s s u r e s t a t e i n t o the t e n s i o n o n e w i th t h e i n c rea s e o f s e e p a g e p res s u r e o n the e x t e r n a l e d g e o f l i nin g s Ho w e v e r the s u m ma t i o n o f t h e c o n t a c t s t r e s s an d s e e p a g e p res s u r e W as l i t tl e A n o th e r f o rmu l a t o j u d g e w h e t h e r o r n o t t h e l i n i n g s w o uld i n d e p e n d e n tl y w o r k u n d e r c e r t a i n c o n di t i o n s W as g i v e n I f t h e f o rmu l a W as s a t i s fi e d,the l i n i n g s w o u l d i n d e pe n d e n tl y wo r k an d the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s t res s as w e l l as the c r a c k wid th w o uld g r e a tl y d e c r e a s e T h e c alc ula t e d r e s ult s o f t h e c a s e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the c r a c k l i n i n g s w i l l l o s e c o n ta c t wi th t h e r o c k mass an d i n d e pe n d e n tl y w o r k i f the b o n d s t ren g t h be t we e n t h e c o n c r e t e l i nin g s and the s u r r o u n d i ng r o c k mass i s v e r y s ma l 1 Ke y wo r d s :h y d r a uli c p r e s s u r e t u r me l ;c r a c k li nin g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 ma s s ;c o n t a c t s t r e s s ;c o n t a c t c o n dit i o n 在圆形断面水工压力隧洞的设计 中, 确定钢筋 混凝土衬砌和围岩接触应力的通用办法是借助弹性 抗力系数的概念进行分析计算_ l J , 该方法 的优点是 简单易行 、 操作方便 。近年来 , 圆形断面压力隧洞衬 砌和围岩接触应力研究的一个进展是把混凝土作为 均匀多孔弹性介质 , 考虑混凝土的渗透性 , 利用解析 法分析衬砌和 围岩 的相对弹性模 量 E E 、 相对透 水性系数 对接触应力 的影响_ 2 _ 。 文献 4 把裂缝混凝土衬砌视为 由无 筋裂缝介 质组成的厚壁圆筒 , 其 内部渗水压力按线性衰减 , 给 出了接触应力的表达式 , 其衬砌刚度取决 于混凝土 弹性模量 E 和衬砌厚度 , 与钢筋无关 , 得到 了“ 一 经开裂马上脱开” 的结论 。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 , 在高内水压作用下应 考虑裂缝贯穿的情况 , 这时钢筋混凝土不再是多孔 微透水介质而成为强透水 的以钢筋加强的具有贯穿 性裂隙的介质 , 其透水性和刚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它们都会对衬砌和围岩之间的接触应力产生根本性 的影响。笔者把开裂混凝土衬砌作为具有等间距贯 穿性径向裂缝并有环 向钢筋的介质处理 , 且认为开 裂前 的混凝土衬砌是不透水的。 压力隧洞在运行期间形成洞外渗流场 , 其范围取 决于洞外地下水位, 即使洞外地下水位很低, 洞周也 会形成一个浸润饱和的自由水面l 5 j 。一般情况下 , 可 认为洞周渗流场是轴对称的, 其半径为 尺( 图 1 ) , 它包 含裂缝衬砌区 n】 、 渗流影响区 n2 、 非渗流影响区 力3 , 图 1 压力隧洞的渗流场范围和计算简图 作者 简介 : 彭守拙( 1 9 3 5 一 ) , 男 , 湖北武汉人 , 教授 , 从事电站建筑及地下工程研究 。E - m a i l : p e n g s z y a h o o e o m c n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 2 0 1 0, 3 0 ( 3 ) T e l : 0 2 5 8 3 7 8 6 3 3 5 E - m a i l : 丘h h u e d u C t t h t tp: h h u e d u c n 。 5 3 可视 力2 区为一透水厚壁圆筒。图中 p g B是 2 与 n 区交界面上的总水头, 是洞外地下水面高出洞 心 0点的高度 , 2 。为衬砌平均裂缝宽度, 为衬砌 外半径 , P 为洞内水压, r s 为钢筋半径 , 为混凝土衬 砌内半径 , h为混凝土衬砌厚度。 与不透水体不 同, 透水 区 n,内任一点处 的微 小单元 A不仅承受径向和切 向的应力( , ) , 还同 时承受孑 L 隙水压力 P ( 假定孔 隙水压力作用 的有效 面积系数为 1 ) , 图 1中没有示出 4的切 向应力和孔 隙水压力。 在透水衬砌和围岩的接触面( r = ) 处, 衬砌外 缘受到接触应力 ( r n ) 和渗透压力 P 。的作用, 某种 条件下 ( ) 和 P 对衬砌和围岩的接触状 态有重 要影响。本文首先在 围岩为均匀介质、 轴对称渗流 场的条件下 , 求得开裂的钢筋混凝 土衬砌与围岩接 触应力 ( r a ) 的表达式 , 然后讨论衬砌脱 开围岩独 立工作的条件 。 1 围岩的径向位移 假定洞周灌浆 区岩体的弹性模量 、 泊松比和渗 透系数与未灌浆区岩体的相 同。假定 2 区孑 L 隙水 压力梯度按对数分布。 在图 1 渗流影响 区 n2 的边界即 r =r , r =R 处 , 围岩分别受到 ( r n ) , P 。 , p g B和力学边界应力 ( R) 的作用 , 在 r = 处产生径向位移 ( 1 a ) , 文献 6 给出了 ( ) 的表达式 : “ , ( r a )=( P 。一p g B) C 1 一 , ( R) C 2一 d ( R)一 ( r n ) C 3 ( 1 ) 系数 c , C 2 和 c 3的表达式冗长 , 计算稍显繁琐 , 经 简化后可得 ( ):( 一 ) + ( r a ) ( 2 ) 其 中 : I nt 卜 t 1 ( 3 ) J z 一 式中: E 为岩体 的弹性模量 ; u 为岩体的? 白松 比; t 为洞周渗流场半径与衬砌外半径 的比值 , =R r 。 。 c 。 值与 u , t 的关系示于图 2 , 图 2表明渗流场 范围对 有明显影响。 2 衬砌 和围岩 的接触应 力 2 1 接触应力 ( ) 的推导 裂缝衬砌所承担的荷载见图 3 。图3中 P 。 为衬 5 4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 2 0 1 0 , 3 0 ( 3 )T e l : 0 2 5 8 3 7 8 6 3 3 5 图 2 和 , u 的关系 l I I 一 图 3透 水 衬 砌 的 静 力平 衡 砌与围岩接触面 ( r =r n ) 处 的渗透压力 ; 为裂缝 面处的最大钢筋应力 ; r为开裂 时围岩对衬砌的摩 擦力 , 因结构近 于对称 , r较 小, 此处 忽略不计 ; A 为 1 13 1 1 1 长洞段的钢筋面积 ( 即沿纵向洞轴取单位长 度) , 以 e m 2 c m计。取 I c m长的洞段 , 列 出其平衡 方程 : P i + 1 ( P z +P 。 ) ( r 。一 )= A 。 + ( r a ) +P 。 r 。 ( 4 ) 化简式 ( 4 ) 可得 = ( P 一 ) d r ( ) ( 5 ) 式中: 为平均半径 , =( r 。+r ) 2 。若令 P 。=0 , ( r n ) 等于不透水衬砌 中的围岩抗力 q , 再令 : ,式( 4 ) 退化为常用 的 计算式 : = ( 6 ) A + 式中: k 0 为单位弹性抗力系数 , M P a ; E 为钢筋弹性 模量, MP a ; 为钢筋应力不均匀系数。 式( 6 ) 除未考虑 P 。 外 , 也未考虑裂缝 面上渗透 压力的作用。 设 r 为钢筋 中心线处的半径 , ( r ) 为 r 处的 径向位移 , 有 u , ( r ) tJ $ ( 7 ) 对于 V类围岩中的压力隧洞 , 可略去衬砌 E - m a i l : 麝 h h u e d u m h t t p: I d d h h u e d u m 混凝土的压缩量 , 位移协调方程可写为 , , ( r ) , , ( r a ) ( 8 ) 将式( 2 ) 、 式( 6 ) 代入式 ( 8 ) 并注意到式( 5 ) , 可得 其中 ( )= 主 二 ( 9 ) 1 + l 、 一 瓦E s A s ( 1 0 ) 。 瓦 式( 9 ) 便是裂缝混凝土衬砌 和围岩之间的接触 应力表达式。其形式简单 , 操作方便 , 除了介质渗透 系数的影响隐含于 P 。以外l_ 7 J , 还能直观地反映其他 因素的影响。式中 】 是个无量纲数 , ( ) 是 P f , P , a l 和 C D的函数 , 只有 已知 P 。 方能确定 ( r a ) , 而 P 。 是和衬砌平均裂缝宽 2 口相关 的。 2 2 算例 为了了解 ( ) , 随 P 。的变化情况 , 计算 了 2 个工程实例 , 算例 1 和算例 2分别 以低水头 大直 径 、 高水头小直径为特点 , 基本资料列于表 1 。 图4 示出算例 1 的 ( ) , 。 与P a p 的关系, 0 4 O 2 0 一 0_ 2 一 p g B = 0 2 P , 删 0 8 8 0 9 0 0 9 2 0 9 4 0 9 6 O 9 8 1 O O p 0 | ( a ) a , ( r o ) 与g P , 的关系 p gB=0 一 p gB:02P , P P , ( b ) 与g p , 的关系 图4 算例 l 的 , ( F a ) 和 。 与P 。 p 的关系( =O 5 ) 图 5 示出算例 2的 ( r 。 ) , 与p 。 p 的关系。由 图 4和图 5可知: 宝 、 = 0 7 3 8 : 0 5 、 、 = ! : 垒 P , P , ( a ) a r ( r ) 与 的关 系 zO 5 = 0 7 3 8 | t 。 l f ( b ) 与 P o P , 的关系 图 5 算例 2的 ( ) 和 与 p 的关系( p g B=0 ) a P a p 达到某值后 , ( ) 由压变拉 , 若接触 强度为零 , ( r a ) 会释放为零 , 衬砌会脱开围岩独立 工作 , 会沿图 4 ( b ) 中的虚线减小, 式 ( 5 ) 退化为 。 , : ( 1 1 ) s= 一 l l , A s b 若接触强度大于 ( ) , 衬砌和围岩将联合 工作 , 。 与P 。 p 的关 系将如图 4 ( b ) 中的实线所示 , 此时 在 p n p 的闭区间 0 , 1 内变化很小。 c 当 P :0时 , ( r a ) 等于不透水衬砌 的围岩 抗力 叮 , 为式( 6 ) 的计算值( 6 9 8 M P a ) , 其因式( 6 ) 未考虑缝面渗透压力而偏小 。 d P 。 增大 , ( r a ) 减小 , P 。 + ( F a ) 随 p 的 变化很小, 对 于算例 1 , 当 p 口 p :00 9 8时, ( r a ) +P 。为 4 7 55 1 0 k P a , 这 一特点 为式 ( 9 ) 所 决定 。 e 图4和图 5还表示了 p g B和 对 及 ( r n ) 的影响, 并示 出 ( r a ) 随着 P 的增大而增大 , 低水 头下 盯 r ( ) 不大 。 表 l 算例的基本资料 注: 算例2 取自文献 7 , 算例 l 取自文献 8 。 水利水 电科技进展 , 2 0 1 0 , 3 0 ( 3 ) T e l : 0 2 5 8 3 7 8 6 3 3 5 E - m a il : j z h h u e d u m h t t p : k k b h h u e d u m 。 5 5 3 衬砌和围岩的接触条件 3 1 衬砌 围岩接触面上的临界渗透压力 P 。 随裂缝 的发展而增大, ( F a ) 随 P 。的增大而 、 , 当 P a p 达到某值 ( p n p ) 时 , , ( F a ) 减小 为 零 , 此后由压变拉, 相应 ( F a ) :0的( p 。 p ) 。 称为接 触面上的临界渗透压力 , 对式( 9 ) , 令 ( ) =0 有 : 生 ( 12 ) 、 p c r 1+ I c。 当 p 。 p f ( P a p ) 。 后 , ( F a ) 为拉应力 。 算例 1和算 例 2的 ( p 。 p ) 分别 为 0 9 2 4一 O 9 4 0 和0 8 9 3 0 9 2 7 。算例 2的内水压有 1 7 5 I T I 水 头 , ( r o ) 可达 1 3 6 k P a 以上的拉应力。 3 2 衬砌脱开围岩单独工作的接触条件 衬砌脱开围岩独立工作的状态可用式( 1 3 ) 判别 : ,( I a ) 0+ ( 1 a ) R ( 1 3 ) 式中: ( r a ) 。为隧洞充水前的初始接触应力 ( 假定 充水前衬砌围岩密贴) ; ( ) 为隧洞充水过程中产 生的接触应力 , 由式( 9 ) 确定 ; R 为衬砌围岩接触面 上的黏结强度, 以拉应力为正。 将式( 9 ) 代入式( 1 3 ) , 可得衬砌脱开 围岩独立工 作 时 的 ( ) 为 警+ ( 1 ) I P i 一 l + a 1 P; ( 1 4 ) 衬砌和围岩 的接触条件是个复杂的问题 , 原 因 是确定 ( F a ) o 较为复杂 , 文献 9 分析 了水荷载历 史对 ( r o ) 0 的影响。其次 , ( F a ) o 尚受到温度 、 灌 浆压力 、 围岩作用力和是否可能产生初始缝 隙诸多 因素的影响。这里仅讨论 1 种简单的情况 : 充水前, 衬 砌 围 岩 密 贴 , 两 者 间 的 黏 结 强 度 为 零 或 者 ( r n ) o R =0 。此时 , 只要满足式( 1 5 ) , 便可认为 衬砌脱开围岩独立工作 。 1+ , 一Pa 盟 ( 1 5 ) 一 1 ) l+ 文献 7 在算例 2中估计岩体渗透系数 k = 1 0 一m s , 灌浆圈半径 r = 7 4 IT I , 灌浆岩体渗透系数 =1 0 m s , 假定衬砌处 于脱 开 围岩独 立工作状 态 , 计算 了不同裂缝 间距 z 在稳定渗流状态下的2 0 和 。一个重要 的问题是衬砌开裂后 , 在稳定渗流 5 6 水利水 电科技 进展 , 2 0 1 0 , 3 0 ( 3 ) T e l : 0 2 5 8 3 7 8 6 3 3 5 状态下脱开围岩的假定是否成立。为此, 利用文献 7 中的状态方程 ( 8 ) ( 1 0 ) ( 1 3 ) ( 1 4 ) 和( 1 5 ) 计算了不 同 z f 下的 2 n及相应的P 。 p 值 , 结果列于表 2 。 表 2 算例 2 在不同 l f 下的 2 a及相应的p a p f 值 注 : 为 衬砌 的 渗透 系数 , q为单位 洞 长 的渗漏 流 量 , 也 = 月 一 , ( p P i ) =0 9 2 7 。 表 2说明: 只要衬砌 和围岩的黏结强度为零或 者较小 , 高水头压力隧洞在稳定渗流状态下 , 即使在 f f =0 1 7 3 m, 2 a=0 0 5 3 6 m m的情况下 , 式 ( 1 5 ) 也 是 满足的。表 2中相应各个 2 o值的 口几乎不变 , 衬砌 一 旦裂穿, 很大, 防渗效果几乎为零, 此时主要靠 灌浆防渗圈防渗。 文献 8 、 文献 1 0 及现场水压试验结果表 明: 水工压力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因高内水压而发生裂 缝的规律性是条数较少 、 间距较 大, 而文献 1 4 6 所定的 Z 值很小 , 其计算结果是裂缝条数 n大 于 1 0 0 , 似与实际不符 , 有待进一步研究 , 故表 2列出 不 同 f f 值 的计算结果。 4 结论 a 给出了接触应力 ( F a ) 的表达式( 式 ( 9 ) ) 。 它是确定衬砌与围岩联合作用还是脱开围岩独立工 作的重要公式, 进一步可证明: 这2 种工作状态所确 定的钢筋应力和裂缝宽度有明显的差异。 b 衬砌 围岩的接触状态是个复杂 的问题。若 充水前两者密贴 , 初始接触应力 ( ) o =0 , 两者黏 结强度 R :0 , 则充水过程中衬砌脱开 围岩独立工 作的条件是满足式( 1 5 ) 。 c 以文献 7 中的工程 实例为例, 计算 了 ( r n ) , 口 。 在P 。 p f 的闭区间 0 , 1 内的变化情况 , 说 明 : ( ) 随 P 的增大 由压变拉 , 可能最大拉应 力值随 P 的增大而增大 ; 衬砌脱开围岩独立工作 后 , 及 2 口大幅度减小; 开裂后 , J i 与 ( 2 a ) 成 正比, 与 z f 成反比。算例说明, 即使 z f 小到0 1 7 3 m , 2 a小到 0 0 5 3 6 l i lm, 式( 1 5 ) 也很容易得到满足, 因此 文献 7 中“ 稳定渗流状态下 , 裂缝衬砌独立工作” 的 假定一般能够成立 。 参考文献 : 1 D L T 5 1 9 5 -2 0 0 4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s E - ma i l : 扫 h h u e d u C t t h t tp: k k b h h u e d u e f t 【 2 J S C H L E I S S A J D e s i g n o f p e r v i o u s p res s ure t u n n e l s J Wa t e r P o w e r a n d D a m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1 9 8 6 , 3 8 ( 5 ) : 2 1 2 6 1 3 j S C H L E I S S A D e s i g n c r i t e ri a f o r perv i o u s a n d u n l i n e d p r e s s u r e t u n n e l s l R J O s l o : U n d e r g r o u n d H y d r o p o w e r P l a n t s , 1 9 8 7 : 2 2 2 5 4曹克明, 刘世明 高内水压力作用下隧洞钢筋混凝土衬 砌设计理论的探讨 J 华东水电技术, 1 9 9 1 ( 3 ) : 卜1 3 5 彭守拙 水电站设计的新进展 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 出版社 , 2 0 0 7 : 2 5 9 2 8 4 1 6 J S C H L E I S S A J D e s i gn o f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l i n i n g s o f p res s u r e t u nne l s a n d s h a f t s J H y d r o p o w e r a n d D a m s , 1 9 9 7 , 4 ( 上接第 4 6页) 应力量级远超过材料 的屈服极限, 需要对结构进行 局部修改优化 。 C 涌潮 冲击响应模 型试验取得 了闸门关键 部 位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数据, 其结果与仿真计算值基 本一致 , 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d 优化修改后的闸 门结构动力 响应仿 真计算 结果显示 , 在相同涌潮荷载作用下 , 推荐方案最大应 力集中区消失 , 最大应力 由6 2 0 M P a 下降为 1 5 0 MP a , 取得了满意的抗振效果。 卜 ”+”+”+” 斗一“ 卜 ”+“- 4 -”+“ 卜 ”+”+“十“ 卜 ”+“+一+一 卜”+” +- +- ”+“ - - 4 - ( 上接第 4 9页) 参考文献: 1 钱宁, 张仁 , 周志德 河床演变学 M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 1 9 8 7 2陈树容 布置于凸岸的江边村拦河闸电站引水防沙试 验研究 J 人民珠江, 2 0 0 5 ( 4 ) : 2 9 3 0 3张海光 多孑 L 拦河闸坝泄洪方案水力特性研究 J 水力 科技 , 2 O 0 7 ( 3 ) : 3 7 3 9 4 徐国宾 弯道式引水枢纽中弯道的优化设计 J 泥沙研 究 , 1 9 9 2 ( 3 ) : 6 5 6 9 5马有国, 周素真 弯道环流在取水防沙中的作用 J 农 田水利与水 电 , 1 9 9 3 ( 2 ) : 3 4 3 8 ( 3 ) : 8 8 9 4 7彭守拙 压力隧洞透水衬砌裂缝宽度计算的探讨 J 水 利水 电科 技进 展 , 2 0 0 9 , 2 9 ( 3 ) : 4 6 - 4 8 8 刘秀珍 关于圆形有压水工隧洞衬砌裂缝计算的探讨 J 水力发电学报, 1 9 8 3 ( 3 ) : 9 1 一 1 0 1 9张有天, 张武功, 王镭 再论隧洞水荷载的静力计算 J 水利学报 , 1 9 8 5 ( 3 ) : 2 2 3 1 1 0 潘家铮 水工隧洞和调压室( 水工隧洞部分) M 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1 9 9 0 ( 收稿 日期 : 2 0 0 9 0 7 2 9 编辑 : 骆超) 参考文献 : 1古华, 严根华 水工闸门流固耦合 自振特性数值分析 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 0 0 8 , 9 ( 3 ) : 2 4 2 2 46 2 J Y A N G e n - h u a S t u d y o f d e s i gn t e c h n i q u e s fo r d y n a m i c s a f e t y o f r a d i a l g a t e s i n h y d r a u l i c e n g i n e e ri n g C J S t r u c t u r e En g i n e e rin g W o r l d W i d e Sa n Fr a n c i s: El s e v i e w S c i e n c e L t d 1 99 8 3 严根华, 陈发展 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闸门流激振动试 验研究 R 南京: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 0 0 6 4D IML 5 0 3 9 - - - 9 5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 s ( 收稿 1 3 期 : 2 0 0 9 0 7 1 3 编辑 : 骆超 ) 6郭维东, 周阳, 张云清, 等 丁坝对弯道水流影响的分析 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 0 0 6 , 3 7 ( 4 ) : 6 6 6 6 6 8 7周阳 丁坝对弯道水流流态影响的试验研究 D 沈阳: 沈阳农业 大学 , 2 0 0 6 8F A Z H M, G H O D S I A N M, N E Y S H A B O U R I S A S Sco u r and fl o w fi e l d a r o u n d a s p u r d i k e i n a 9 0 。 b e n d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nal o f S e d i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 2 0 o 8 , 2 3 ( 1 ) : 5 6 - 6 8 9 J J l A Y a f e i , S T E V E S , X U Y i c h u n , e t a 1 T h r e e d i m e n s i o n a l n u me ri c s i mula t i o n and an aly s i s o f fl o w s a r o u n d a s u b me r g e d w e i r i n c h a n n e l b e n d w a y J J o u r n al o f H y dra u l i c E n g i n e e ri n g , A S C E, 2 0 0 5 , 1 3 1 ( 8 ) : 6 8 2 6 9 3 1 0 徐桂英 闸前弯道水流特性的试验研究 J 武汉水利电 力大学学报 , 1 9 9 5 , 2 8 ( 3 ) : 3 3 8 3 4 1 ( 收稿 日期 : 2 0 0 9 0 3 0 1 编辑 : 高建群 ) 卜” +_ ” 。 卜“ 卜 “ - 卜 ” 卜”卜 ”+ “ 卜 卜一 卜 ” 卜 ”+” 。 卜 一 卜 ” 卜“十 十 -” 。 卜” 卜 “+”卜“ 斗一”+“+” 。 卜 “ 卜 ”+”+” + _” - 卜 ”+” + 简 讯 全 国第八届水文泥沙学术讨论会将在 长沙召开 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 员会主办、 中国水电3 - 程顾 问集团公 司中南勘测设计研 究院 承办的全 国第八届水文泥沙学术讨论会将于 2 0 1 0年 1 0月 中旬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会议主要议题 包括 : 水文、 泥沙学术交流、 工程技术经验总结 ; 水文泥沙数 学模型的研 制与应 用; 水文、 泥沙与环境影响 ; 工程设 计、 运 行 中有 关水 文 泥 沙 方 面 需 帮 助 咨询 的技 术 问题。h t t p : w w w h y d r o p o w e r o r g c n i n f o s h o w n e w s a s p ? n e w s i d=1 8 2 9 。 ( 本刊编辑部供稿) 水利水 电科技进展 , 2 0 1 0 , 3 0 ( 3 )T e l : 0 2 5 8 3 7 8 6 3 3 5 E - m a i l : j z h h u e d u 6 a h t t p: k k b h h M e d u m 5 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