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社会层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5378285 上传时间:2024-10-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社会层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从社会层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从社会层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从社会层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从社会层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左鹏:从社会层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之六2014-06-30 09:09 宣讲家 左鹏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字号:核心提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期报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列讲座第6讲,由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左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层面,从多个角度为我们分析讲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个词语的深刻含义和其深远意义,整部报告观点逻辑清晰、语言精彩,感染力很强。后续我们还将陆续推出相关专题讲座,敬请关注。QQ截图20140627124814左鹏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

2、授(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今天我们要从社会层面来解读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总任务下,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既是对一定时期以来许多地区和部门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性表述,也为下一阶段进一步凝聚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指明了方向。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这个意见中把十八大三个倡导中的24个字,确定为社会主义

3、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说这一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说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习近平说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样的重大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央到有关文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都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对于这种提法,大家各抒

4、己见,解读不一。尤其是看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几个词语时,有人就很自然的联想到西方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宪政等所谓普世价值。甚至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这8个字,本身就是普世价值。对此到底该如何看待,人们的分歧很大,有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终于接纳了普世价值。但也有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竟然接受了普世价值,这不是对社会主义原则的背离吗?对于这样不同的说法,我们到底该怎么认识。我们说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是西方的专利,也不是西方的优势,不同的社会形态可以赋予这些概念不同的内涵,我们不能听凭西方话语体系的单方面说教,我们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内使用这些概念的。而且马克思、恩

5、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早就分析了这些概念的历史变迁,揭示了在西方语境下这些概念的虚伪和欺骗。还有我们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来对待这些概念,我们谈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是为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不能与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混为一谈。这也是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具备社会主义属性的根本标准。对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些社会层面价值理念来说,就更是如此了。一定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内解读这些概念。我们将从以下4个方面谈。先说自由,自由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那个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6、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这种是表达了古往今来人们对自由这一价值的真实和渴望。其实自由是一个外来词,英语中的liberty和freedom两词的意义相近,分别来自于拉丁语系和日耳曼语系。19世纪末,严复把它引进入中国,用了自由这一概念。可以说这种译法既确切又巧妙,因为在汉语里,自由的意思就是由自己,正像自尊是尊重自己,自爱是爱护自己一样,自由就是要由自己而不是由别人或由什么别的力量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这不就是自由嘛。简单的说,自由就是由自己而不是由别人,由别的什么力量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所以自由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千百年来它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许多哲学家、思想家都把

7、它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认识和主张。所以哲学层面来说,斯宾诺莎率先提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什么是必然?必然就是指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人,总是要受到这些客观必然性的制约,人只有认识了客观必然性,才能知道怎么行动,怎么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是说才能获得行动的自由,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这不就是自由嘛。后来恩格斯给自由下过一个经典定义,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进化的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恩格斯的这一说法突出了自由最终实现于实践之中,他不是对必然消极的服从,而是要主动的运用规律,改造

8、世界。而毛泽东则用了更为精洁、更为精炼、更为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客观世界的改造。这是从哲学层面讲自由。从政治层面来讲,自由又是一个与权利相联系的范畴,意味着国家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告诉公民可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自由表达的是一种授权性规范,而不是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告诉你不能做什么,义务性规范告诉你应该做什么,授权性告诉你可以做什么,当然也可以不做什么。这就是自由吧。说自由总是和权利联系在一起的,权利的行使总是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自由不等于没有约束,为所欲为,否则自由将化为泡影。试想在我们的课堂上,如果没有程序和秩序方面的规范,人人放任发言,你也说我也说,课堂不就成

9、为一锅粥了吗?人人都无法实现言论的自由,所以自由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的权利和自由。正像卢梭所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又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马克思也说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这自由是跟权利相联系的一个范畴,而现代国家普遍承认并保障公民的基本自由和权利。比如我国宪法就规定,公民享有8个方面的基本自由和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但是公民在行使这些权利和自由时,一定要遵循相关的法律规范,那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集会、结社、示威时,一定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

10、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要求,你必须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集会游行示威时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得煽动民族分裂。要为了保证自由的实现,对权利又有这样的约束。再比如宪法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同时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这也是对自由做出的必要的限制吧。从本质上看,人的自由状况总是与他所处的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因此自由是个标志个体存在状态的范畴,也是个标志社会状态的范畴,马克思在1857到1858经济学手稿中曾提出过,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三种形态,这就是马

11、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而马克思对着三大社会形态的划分就是以自由作为首要标志的。他所谓的第一大形态,就是在生产力还很不发达的时候,人盲目的受自然规律的限制,人被动的屈从于他人的压制和束缚之下,没有或很少有人身的自由和独立性,只有人的依赖关系。起初是依附于氏族和部落首长,后来依附于奴隶主封建地主,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种社会形态。人还很不自由,还存在着人的依赖关系。到了第二阶段,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生产越来越在更大的范围联系起来,劳动者挣脱了原来的人身依附关系获得了独立和自由,但又受制于物的依赖关系。在私有制和商品经济条件下,人沦为金钱资本的奴隶,整个社会两极分化,少数人享有广泛的自由,但是这少数

12、人享有的广泛的自由,又是以多数人的不自由为代价的。那么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这种物的依赖关系的典型。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基础上,日益增长的社会财富归联合起来的各人占有,任何人的自由都不再以牺牲其他人的自由为代价。每一个人都得以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述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人类超越了仅仅为生存为外在目的而进行活动的不自由状态,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

13、、需求,自由的从事活动。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描述的那样,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身的个性和能力,人不再受制于社会分工,使自己各方面的潜能都能够自由充分的发挥出来,所有的人都这样自由全面发展了。那就组成了一个联合体,这个自由人联合体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了。这就如同一场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音乐会,乐队中的每个人都想自由的实现自我,但只有在所有人都自由的实现了自我的条件下,才能演奏出最和谐最美妙的乐章。如果其中某些人的自由发展受到了限制,那么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也就好比一支足球队,11个人组成的,每一个人都想在球队中有最

14、好的表现,只有每一个人都最好的表现了自我,整个球队才能达到最好的表现。你如果一个人的表现出现差漏了,那将影响到整个球队的最佳表现了。他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就可以做这样的理解。所以后来恩格斯也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可见社会主义制度不仅要消灭一切不自由的制度,而且要给人们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提供时间和物质上的保证,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好准备。看到这一系列论述,谁说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讲自由,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最讲自由,只不过他们讲的自由跟西方资产阶

15、级讲的自由不是同一概念。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曾经高举过自由的旗帜,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那时的自由只是资本的自由、财产的自由、对内剥削的自由、对外掠夺的自由。在那种自由之下,人是资本的奴隶,资本金钱主导一切,钱多的人自由多,钱少的人自由少,名义上买得起豪宅名车的富豪,和靠着卖血吃饭的穷汉享有同样的自由,但实质上二人享有的自由,也就实质上的自由是有天壤之别的。就好比一只狐狸一只仙鹤,同样享有吸吮蜂蜜的权利,但是你把一坛蜂蜜放在一个盘子里,狐狸用舌头一舔全吃着了,那仙鹤用大嘴巴啄了半天一点吃不着,这狐狸和仙鹤享有的权利是自由的、平等的,但这样的自由平等只是名义上的,

16、而实质上则有天壤之别。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讲的自由是人的自由,人通过社会实践认识和掌握的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又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取得了成功,这就算获得了一份自由。所以人在社会生活中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利益价值观念,形成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即独立自主的决定自己的行动,这就是自由。上升到社会层面自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目标,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沦丧,人民的自由失去了最起码的保证,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为广大人民的自由实现提

17、供了民主和国家基础。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政治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实现人民和社会的自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破除个人迷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给人以思想自由,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逐步扩大人民的经济自由,虽然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行法制保障人权,给人以政治自由。正是在人民享有了更多更充分自由的基础上,社会各方面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样改革开放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也是在改革开放35年之后,党中央把自由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理论和实践

18、依据。当然,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不少制约人的自由发展的因素。比如教育、医疗、住房等资源分配不均等,使一部分人较难享有自由生活、自由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一些政府部门尊重人权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在执法过程中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当代中国,把自由确定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就是要确保公民权利、鼓励公民奋斗,营造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的社会环境。因为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全面承载、创造物质文明这个精神条件,为最终建立自由人联合体不懈奋斗,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的自由观。接下来我们谈的第二个方面,平等。说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平等一词被广泛的应用于社

19、会领域。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具体而言,一个社会的全部成员,在特征、个性、能力、需求等方面肯定是千差万别的,但他们在作为人,作为社会主体的意义上是完全平等的,社会应该把每个人都作为平等的成员来对待,确保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得到同等程度的尊重和满足,这就是现代社会平等理念的基本遗憾。平等反应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对比状况,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也是人类向往的理想价值。在西方,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为了有效的防止贫穷和富有造成的罪恶,主张公民除了必要的生活日用品外,不得拥有私有财产,住在共同的房子里,吃公共食堂,生活尽量俭朴,追求的是

20、一种平等吧。公元前1世纪,小亚细亚的奴隶起义,提出了太阳国平等思想,也要求、也主张过上没有穷人也没有富人,没有奴隶也没有主人的生活,这不还是平等吗。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以自由、民主、平等的旗帜,推翻了封建制度在欧洲的统治。法国人权宣言明确宣称法制社会贯穿的最基本原则就是人人平等。西方社会从古希腊时期起在追求平等,而且在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就有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主张,以后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因此而发,把争取平等作为一面旗帜。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口号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唐朝末年,王仙芝打出“天补平均大将军”的旗号。北宋时期王小波发动农民起义,他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

21、均之。”。南宋时期钟相发动农民起义,他说“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而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提了口号“均田免粮”。而清朝末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打的旗帜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就连近代中国民主资产阶级革命同样是以平等为旗帜,比如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明确指出,民权两个字是我们革命党的第二个口号,同法国革命口号的平等是相对待的。那千百年来对平等的追求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但是平等的含义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赋予它不同的内涵。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中,平等只限于氏族成员之间的平等,俘虏外邦人不在

22、平等之列。而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时期,产生了自由民、私人之间的平等,但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人之间则处于不平等地位。到了中世纪,一切人的平等只意味着一切人在原罪上是平等的,除此之外便是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也就是在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平等要求。说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这种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在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过程中,具有一个革命性和进步性。但随着资产阶级掌握政权,这个进步性就彻底消失了。因为它只是消除了政治上法律上的等级特权,但允许经济上的经济剥削,甚至连政治上、法律上的等级特权也不是一下子就取消了的。比如

23、说美国是1787年独立的,但一直到78年后的1856年才宣布废除黑奴,到178年后,1965年黑人才有投票权。而这也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运动争取来的。马丁路德金在这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中所说, 我梦寐以求地希望,人人生来平等;我梦寐以求地希望,从前奴隶的儿子和从前奴隶主的儿子将会像兄弟般地在一个桌子旁坐下来。我梦寐以求地希望,这个国家有一天将不再根据他们的肤色,而是根据他们的品德来评价他们的为人。这是上世纪60年代马丁路德金演讲中所说的,马丁路德金的演说有人说显然是受到了此前不久毛泽东发表的,呼吁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种族歧视,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的声明的影响。毛泽

24、为支持美国黑人运动,1963年8月8日曾经发表了这么一个声明。所以有人说没有毛泽东的推动,美国的黑人运动就不一定能取得成功,美国的种族歧视政策就不一定能得到,就被禁止。所以这也就怪了,我们熟悉的美国前重量级拳王迈克泰森,他的双臂上绣了两个偶像的头像,左边是1975年温网冠军阿瑟阿什,右边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泰森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说,毛泽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让所有人变的平等,是他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在今天西方所谓政治上的平等、法律上的平等也是长期斗争得来的。至于经济上的剥削所带来的不平等,那就更明显了。在美国只要勤劳肯干的人就能过上有房有车有假期的美好生活,这一度是二战后令世界羡慕

25、的美国梦。但最近30年来,美国的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社会不平等问题一直呈加剧态势,美国梦与绝大多数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有一个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1%最富有人群的收入占全民收入的19%以上,位居前10%的美国人占有全社会总收入的48.2%。所以面对财富日益向少数人集中,面对社会不平等日益加剧,2011年9月,美国爆发了持续两个多月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占领者的口号就是99%对1%,声称我们代表社会的99%,我们不能容忍那1%的贪婪与腐败。说美国的民主是1%资本精英的民主,美国的自由是1%资本精英的自由,美国的富裕是1%资本精英的富裕,美国的发展是1%基本精英的发展。如此等等的文明先进发达,全是1%

26、资本精英的专利!,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平等,这种平等只是滞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而且下面掩盖的有产者和无产者在财富、地位、生活、前景等方面的差异则是广泛而巨大的。社会主义的平等与此不同,它要求消灭阶级本身,人家马克思主义看来,阶级是造成一切剥削和不平等的根源。正如恩格斯所说,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尤为荒谬。所以社会主义倡导的平等,不仅包括机会平等、权利平等,而且包括结果平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财产权是一切权利的基础,财产权不平等其它一切权一切平等都是空的。所以这就要求在经济领域建立生产资本公有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

27、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的平等并不等于绝对的平均,平等和平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平均强调的是在分配时每个人得到的份额均等,没有差异;而平等强调的是在分配时使用的尺度相同,每个人拥有的权利和机会同等。按劳分配就是社会主义平等的集中表现,勤奋工作的人比消极怠工的人收入多,贡献突出的人比无所作为的人得到的赞誉多,这类差别其实都是正常的。因为他不是由不正当的特权等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人们不同等的付出产生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平等。所以平等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的理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就为占中国人口

28、最大多数的贫苦农民赢得了平等发展的机会,也为共产党最终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践平等提供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比如我们建立公有制主体,实行按劳分配,就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平等现象,这是财产权上的平等,是其它一切平等的基础。再比如人民当家作主,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所有公民的平等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前就在内蒙古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主自制的民主政府,实现了真正的民主平等,而新中国成立后正式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废除了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男尊女卑观念,实现了真正的农

29、民平等。当年,毛泽东主席经常和工人农民青年代表同桌共餐,席地而坐,气氛平等、融洽。而刘少奇主席与北京掏粪工人时传祥的照片,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那么周恩来总理在十三陵水库工地拉上了人力车,这些展现的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那种新型的平等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确定了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使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为平等的实现奠定了物质的基础。但是也带来了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等消极因素。那么改革开30多年来,确实有一部分人、有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了,但是这些先富的并没有像邓小平

30、早年预料的那样,带动后富的走向共同富裕。贫富差距拉大了,收入分配问题突出了。于是我们调整发展战略,过去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后来讲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一定要分好蛋糕,一定要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你如果只做大蛋糕,不分好蛋糕,做蛋糕的人也没有积极性,这个蛋糕就总是很难做大。所以十八大提出,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们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所以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求我们既要大张旗鼓的弘扬平等观念,营造平等氛围,让平等内化于心。又要积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

31、各个领域改革,消除影响平等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平等固化于法。内化于心也好,固化于法也好,归根结底是要外化于行,让平等真正成为社会变革和进步的价值目标,使我们的社会真正成为人人平等的社会。可喜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比如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实施推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些重大举措无不是为了实现平等这一价值目标努力的。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方面,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第三个方面说公正,这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公正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当代中

32、国语境里,公正的同一语是公平正义,公平通常表现在程序上、规则上,主要是指一种暨一定标准和原则的对待人和事的不偏不倚的态度,这是公平。比如我们常说的,一视同仁、童叟无欺、一碗水要端平,这些都涉及到机会权利规则上的公平,这就要求所有人在规则面前一律平等,这就是公平。它主要表现在程序上、规则上,而正义则主要表现在结果上,主要是指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善恶是非等做出的肯定判断。所以不同社会不同等级,不同社会阶级的人对于正义有着不同的解释。比如说古希腊柏拉图认为,人按照自己的等级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就是正义。基督教伦理学家则认为,肉体应当归顺于灵魂就是正义。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正义与否的客观标准主要

33、在于其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在不同社会不同的阶级,对正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千百年来人们对公平正义追求不断,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公正观。比如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就主张“以正治国”,后来孔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而墨子则主张无差别的“兼爱”,提倡利益共享、惠及人人。宋代理学家朱熹则提出“惟公,然后能正”,明代思想家吕坤认为,“公正二字是支撑世界的,没有这二字,便塌了天”。那么在西方,古犹太教先知阿摩司曾说过,“持公平如静静湖水,主正义如滔滔江河”。亚里士多德认为,公平是最主要的,它比星辰更加光辉。孟德斯鸠主张,通过三权分立实现

34、社会公正。卢梭主张公正的社会应该建立在契约关系上。这是中西方对于公平问题的不懈探索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公正总是一定社会集团观念中的公正,不存在永恒的公正,而一定社会集团的公正观念,又总是与该集团的经济利益紧密相连的。甚至说就是这种经济利益的具体体现。例如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正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正的。资产阶级的公正观认为,农民交地租,工人拿工资,资本家收利润这是公正的。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封建社会更进一步更合理,但是它仍然是一个极不公正的社会。这是因为世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首先是全体劳动者创造的,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35、。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谓公正的解释了。在马克思是非常高深的学者,那马克思著作所面对的却是极其简单极其平常的问题。咱就说中国吧,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号称世界工厂,3.75亿中国劳工,作为支撑世界经济的群架,曾登上过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而今天的中国生产着接近世界产量一半的钢铁,一多半的水泥,中国的棉布、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电话的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发达国家超市里70%的日用品都是中国制造的,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可以看到中国货。但中国实实在在的是一个贫穷国家,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到世界的三

36、分之一,这究竟是为什么?它消耗中国的资源,污染中国的环境,占有中国的劳力,连中国创造出来的财富为世界人民享用,但中国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贫穷国家。究竟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制造业的产品是由美元汇率来评价的,而这一评价体系是完全外在于中国,外在于挥汗如雨的中国劳动者之外的。所以在这个尺度下,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的规模越大,他就贫穷,他越贫穷。这叫公平,这叫正义吗?你如果按照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说,这绝对公平正义,一个愿买一个愿卖,等价交换。那你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来说,这就是跨国集团的跨国剥削了。所以资产阶级的公正观是在基于资产阶级的利益提出的,公正与否的唯一尺度就是

37、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在资本主义自诩的公正社会里,不仅没有消除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不平等,反而更加尖锐化了。比如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目的是反对美国金融寡头的贪婪,反对1%对99%的不公正现象。但是奥巴马不可能通过整治金融寡头来迎合民意取悦示威者,重要原因是奥巴马还得依靠金融寡头,来为他的总统大选筹选资金。所以他最后所能做的就是派出警察一夜之间捣毁占领华尔街活动指挥部,抓回了200多名参加抗争活动的民众,可谓又凶又狠充满血腥味,但对此同样为金融寡头控制的美国主流媒体,却轻描淡写甚至视而不见。而差不多前后,同样的国内民众抗议发生在利比亚,发生在叙利亚,你看美国主流媒体那个兴奋劲,添油加醋,大肆渲染,

38、什么人权灾难,人道主义危机,呼吁美国政府派兵保护利比亚,保护叙利亚平民,这就是他们的公平正义。所做的这些是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号,但结果毫无公平正义可言。萨达姆死了,但到今天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今天的伊拉克天天爆炸、袭击,教派冲突,卡扎菲死了利比亚人民幸福了吗?如今遍地废墟,重建遥遥无期。穆巴拉克被赶下台了,带来了埃及的公正与和谐了吗?如今血流成河、游行示威天天不断,这就是美国对外输出的公正观念、自由观念、民主观念。你就说在美国国内,针对大多数民众的公平正义,真正落实下来,又何其艰难。早在1912年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提出了建立全民医保体系的构想,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主政期间,推

39、出了医改一揽子计划,试图建立国家医疗保险体系,但是这一计划刚一提出,就遭到富有的健康保险公司,富有的医生和医院的强烈反对,最后克林顿的医改计划胎死腹中。到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继续力推医改,但由于各利益集团意见不一,奥巴马的医改之路也异常艰辛。一直到2010年3月,经过多次折中修改,美国众医院才以219票对212票,批准了这一方案,而此前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实现全民医疗保障的国家。而经济文化要落后很多的中国,我们经过新一轮的医改,到2010年9月底,中国基本的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2.95亿人口,覆盖面超过95%。社会主义的公正理念,吸收借鉴了资本主义创作的文明成果,但是又和资本主义的公正理

40、念有着本质区别。由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公正才真正成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公正才真正有条件得以实现。比如在经济上社会主义是在阶级平等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实现共同富裕,以保证社会利益分配的起点公正和结果公正。在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使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以保证政治公正和法律公正。我们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先富不是目的,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由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的说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

41、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可以设想,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的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这是邓小平在1992年提出的说法,说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解决两极分化问题了。要怎么解决,比如当前,我们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正如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这体现的是公平,在机会、规则、权利上的不偏不倚。而另一方面,比如说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而十八大报告又加了一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又加了一个,清理规范隐性收

42、入。对现在收入状况的调节这体现的是正义,我们允许有高收入,但高收入一定要合法,非法的要坚决取缔,你就算合法的高收入也要进行调节,目的是社会的公正。所以现在我们对于规范收入秩序的规范表述,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说法了,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为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近年来国家通过一系列再分配政策和措施,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比如我们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800元调到2000元,从2000元调到3500元。全面取消农业税,给农民发放住房补贴。确定最低

43、工资制度,连续上调基本养老金。加强对国企高管的薪酬管理,与此同时初步建立了比较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的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已基本实现城乡社会全覆盖。这都是为了实现公正这一价值理念,所以社会主义的公正绝不是诉诸于抽象的自由和权利,而是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惠及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每一个公民。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讲的公正,起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程序上的公平正义,二是结果上的公平正义,仅有程序上的公平正义是不够的,因为尽管程序公正可以为人们提供起点和程序上的公平,但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不同,加上竞争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逐渐又会形成结果上的不公平。所以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必须是程

44、序公平正义和结果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当然我们也承认由于我们现在仍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期,在社会上还存在不少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和问题。比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教育、医疗、住房等资源分配还不均等,权钱交易、潜规则等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官二代、富二代与草根阶层之间的差距还很显著。对于这些不公正的社会现状,如果不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加以调节,矛盾就有可能被激化,甚至引起社会不稳定和冲突,所以坚持公平正义必须协调各方利益。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紧建设对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

45、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在当代中国,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用形象的话说也就是习近平在谈到中国梦的时候提出的,让全体人民能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这是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理解。最后,我们要谈的是作为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法治。法治是一种治国理念、治国方略,强调的是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适用性,其基本内涵在于把法律作为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最高准则,任何人任何机构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现代意

46、义上的法治起源于西方,是在西方社会的土壤中培育并发展起来的。早在古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法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二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话,可以算得上是对于法治做出的最早也是最经典的界定,凸显了实现法治的核心要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且可依必依的法又必须是良法善法,也就是说必须是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法,体现着了公平正义的法。因为亚里士多德还最早比较了法治和人治的优点,作为人治就是依人而治,依靠的是掌权者的智慧和权威,强调的是掌权者的绝对权利。而所谓法治,就是依法而治,依靠的是法律的理性和权威,强调的是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

47、中的至上地位。现代国家普遍承认,法治是比人治更好的治国方式。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人治容易偏离公正,再伟大的贤人也难以完全摒弃个人好恶,而法治则体现了理性精神,更能确保公正。法律是由众人审慎考虑之后制定的,比一个人或少数人的意见更具正确性。而且法律具有稳定性,而人则容易朝令夕改,故而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这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但是我们这里讲的法治是治理的治,不同于另外一个法制,制度的制,有必要对着两个法制做出区分了。法制,就制度的制,这个法制,它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法律的体系和构架层面。而法治,治理的治,则是依法治理的总原则,总理念,有了法律体系法律构架,就不等于实现了依法治理,虽然有法律

48、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可以说得上是一个法制国家,制度的制,但不一定可以说是实现了依法治理的法治国家。实行君主制的近现代国家,他们也有自己的法律制度,有的还相当齐全,但君主和少数当权者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还称不上法治国家。两个法制最大的区别,就是法制,制度上的法制,无法排除人治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法律制度有了,但法律制度可能成为人治或专制的工具,两个法制内涵是不一样的。而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我们一直缺少法治的传统,治理的法治。早在战国时期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也曾提出过明确的法治政见,促使边缘的秦国富国强兵、统一华夏,但从本质上看法律在专制社会最终蜕变成了人治的工具。时至今日,中

49、国民众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判断,仍然存在着浓厚的人治色彩。正如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说的,说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治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的系统的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治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这在改革开放之初,刚从文化大革命走出来,邓小平所做出的评价。那么在这个评价之后,我们就集中精力制定完备的法律,在全国,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法治建设的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我们宣传这方面的传统,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又把这个问题给忽视了。改革开放以后,法治建设成为我们国家建设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