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37626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6.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序号: 编码: 第十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 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地调查 学校全称: 华南农业大学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张雨婷 江明亮 容开智 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说 明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

2、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4序号、编码由第十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填写。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附于申报书后,论文不超8000字,调查报告不超15000字。6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统一寄送。7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

3、门签章视为申报者情况的确认。申报者代表情况姓名张雨婷性别女出生年月1987.3学校华南农业大学系别、专业、年级2006级社会工作学历本科生学制4入学时间2006.9作品名称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实地调查毕业论文题目县、镇(乡)、村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现状调查以广东粤北山区2县4镇(乡)8村为例通讯地址华南农业大学跃进北46栋205 邮政编码510642办公电话13760627672常住地通讯地址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邮政编码510642住宅电话510642其他作者情况姓 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江明亮男21本科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容开智男2

4、0本科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资格认定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意见以上作者是否为2009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高等学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是否 (部门签章)2009年4月13日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否负责人签名:2009年4月13日 B2申报作品情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作品全称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地调查作品所属领 域 (C) A哲学 B经济

5、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黄华华省长等省领导多次指出,省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动农业技术进村入户”。“推动农业技术进村入户”既然是省政府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自然也应该是县(市)、乡(镇)政府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更应该是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县(市)、乡(镇)政府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本项目以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为研究范围,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入户为主要目的。具体地说,本项目是为了配合广东省各级政府有效推动科技进入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千家万户,使科技真正成为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加快发展步伐、致富奔小康的强大杠杆。本

6、作品撰写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介绍本项目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其次,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和相关资料,重点描述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一)农业基础技术的使用情况;(二)近两年农户获取新农业科技的现状分析和应用情况;(三)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情况。第三,分析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的困境。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1、提高我国、我省尤其是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率十分重要,具有重大意义,但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却很不够。在中国期刊网上打入“科技入户”或“技术入户”四字进行搜索,只获得不到十篇相关学术文章(有些是新闻报道,更大量的不是论述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更没有涉及广东)。由此可见,研究本项

7、目是十分必要的。本项目紧贴广东实际,密切联系现阶段国家政策与农村发展的需要,体现了较高的创新性。2、本作品的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创新性。本作品综合运用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描述与分析,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在撰写作品之前,本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既进行了文献(包括网上文献)调查,更到有关农村进行了实地调查,特别是到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既调查了相关农民、农户、科技核心户、科技示范户,也调查了农村干部和农业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3、本作品从农民的主体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访谈,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到了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农民

8、科技应用的真实情况及农民对科技入户的认知程度。这方面获得的相关数据完全属独创。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作品主要是根据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和相关资料撰写而成的,从实践上看,相关观点和结论有助于有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从而有助于推动我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科技进步,有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使用的恰当结合;理论上,本作品的价值在于为深入研究农村科技入户问题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作品摘要本研究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实地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影响广东农村科技入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调研,尤其是重点分析了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的现状及困境,以期有助于相关政

9、府部门采取相应对策。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2008年12月,被“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评选为“优秀调查报告”一等奖。2009年4月,在华南农业大学荣获“挑战杯”校内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1张文明诌议贫困山区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科技管理.2002,(5)2窦铁岭, 张笑归, 王铁征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改革的思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2001, 3(1)3朱希刚,高启杰.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 1997,(4)4沈农友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J 农家致富, 2008

10、, (17)5马建庄实施农业科技入户 完善推广服务体系 J 作物杂志, 2009, (1)调查方式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广东省(市)梅县、广宁、英德县(区)坑口、扶大、大湾等等乡(镇);单位:梅县扶大镇农业站、广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英德市大湾镇委等等。调查单位共25个,调查对象1030人次。附:本文作者在2008年 7、8月份实地访谈对象(部分)及联系电话:梅县扶大镇农业站站长:黄仕雄 07532560821梅县农业局科教股股长:张股长(不愿留电话)

11、梅县畜牧水产局畜牧股股长:夏股长 13539166990梅县扶大镇三葵村村委书记:黄振忠(不愿留电话)梅县扶大镇三葵村优质金柚园园主:黄国达、黄国宾兄弟 07532560428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农办副主任(亦是木薯种植大户):邓作钿 15975286395 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兽医站站长:黄志军 13542997354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坑口村村委副主任:薛水13679577232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科技示范户:陈世英 07588851651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农业办主任:高祖发 13679575621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主管农业的纪检书记:13929802255肇庆市广宁县南横街农业站站长:祝站长 1

12、3030210679肇庆市广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黎头弟13602996176肇庆市广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琼娣 13727292736肇庆市广宁县农业局局长(不愿留电话)英德市大湾镇委彭副书记(不愿留电话)英德市大湾镇委:彭副书记 13560050613英德市大湾镇小联乡罗屋村农户:伍忠 13610597481英德市大湾镇农户:刘德明 13553918176管理部门签章 年 月 日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广东省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也还存在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

13、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非常关注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发展,反复强调要加快粤北山区开发步伐,增强东西两翼发展后劲。广东政界和学界的共识是,要加快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实行扶持策略,至少要在科技、资金、政策等几个方面对欠发达农村地区进行扶持。而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科技扶持最终应体现为科技真正进入千千万万的农户,只有这样才能把科技真正变为农村的现实生产力。本项目以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为研究范围,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入户为主要目的。具体地说,本项目是为了配合广东省各级政府有效推动科技进入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千家万户,使科技真正成为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加快发展步伐、致富奔小康的强

14、大杠杆。提高我国、我省尤其是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率十分重要,具有重大意义,但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却很不够。在中国期刊网上打入“科技入户”或“技术入户”四字进行搜索,只获得不到十篇相关学术文章(有些是新闻报道,更大量的不是论述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更没有涉及广东)。由此可见,研究本项目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同类课题的研究明显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缺点:(1)主要以农业科技推广角度为主,极少有以农户角度为主的;(2)多属于宏观层面的研究,不具体,从而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缺乏对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困境的分析。(4)缺少对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实地考察和对相

15、关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深入访谈。而本课题、本作品力争弥补这四个方面的不足。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集体推荐亦可);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推荐者情况姓 名张兴杰性别男年龄46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通讯地址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邮政编码510642单位电话85283229住宅电话13380019499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张兴杰教授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常

16、务理事和常务副会长、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广州市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和副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学科组通讯评审专家和广东省社科基金社会学学科组会议评审专家。 (签章) 年 月 日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本课题组于2008年暑假期间深入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进行了长达数十天的实地调查,先后访谈了梅县、广宁、英德等县市的农户、农技人员、农村干部等,共达一千多人次。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科技能否真正进入千家万户,从而转变为农村的现实生产力,是决定我国农业、农村

17、能否跃上新的发展台阶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证调查”这一选题,符合现阶段国家和广东省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需要,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必要性。本论文是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的,研究思路清晰,有明显的创新性、独创性。其它说明推荐者情况姓 名向安强性别男年龄48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通讯地址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邮政编码510642单位电话85283291住宅电话85280811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向安强老师系我院社会学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是研究“三农”问题的知名专家。 (签章) 年 月 日对申报者申报情况

18、的真实性作出阐述本作品确实是该课题组成员在深入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多个县市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先后修稿了七八次。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证调查”这一作品,对影响广东农村科技入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调研,尤其是重点分析了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的现状及困境。该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推动我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科技入户,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确实是一篇优秀作品。其它说明校组织协调机构确认并盖章 (团委代章) 年 月 日 校主管领导或

19、校主管部门确认并盖章 年 月 日E大赛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资格和形式审查意见组委会秘书处资格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 月 日组委会秘书处形式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 月 日组委会秘书处审查结果合格 不合格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F参赛作品打印处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地调查作者:张雨婷 江明亮 容开智指导老师:张兴杰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天河,510642摘要 本研究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实地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影响广东农村科技入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调研,尤其是重点分析了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

20、区科技入户的现状及困境,以期有助于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相应对策。关键词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 科技入户 现状 困境分析一、引言2007年广东全省生产总值为3060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0元,在全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但是,在广东省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的不少农村地区年人均收入还徘徊在6000元左右。因此,发展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努力缩小这些地区与珠三角等其他地区经济的差距,成为建设“和谐广东”和经济强省,提升广东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广东欠发达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依靠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农业科技入户是实现农业增效、

21、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迫切需要。研究本项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现阶段广东农村科技入户的基本情况,评估农民对科技入户的需求,配合广东省各级政府有效推动科技进入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千家万户,使科技真正成为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加快发展步伐、致富奔小康的强大杠杆。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欠发达地区是指受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与发达地区相比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的潜力,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的破坏,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区域。广东省欠发达地区范围确定的标准主要参

22、照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中的国家分类标准。本项目实地调查的广宁、英德、梅县均属于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范畴。肇庆市广宁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2000年人均GDP5788元人民币;清远市英德县位于广东省北部,2000年人均GDP3590元人民币;梅州市梅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2000年人均GDP6217元人民币。(二)数据来源及处理本文资料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课题组于2008年7、8月对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情况的调查。课题组成员随学校三下乡服务团队于2008年暑期下乡调查,并积极发动各三下乡团队学生协助完成了对农户的有效调查问卷470份,课

23、题组成员重点对调研地广宁县、英德县和梅县的农技服务组织和研究机构进行了深入访谈。数据资料采用SPSS软件13.0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调查中的实地考察和个案访谈资料进行定性研究。(三)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表1 样本概况样本特征频数%样本特征频数%性别男女33014170.129.9是否外出是否22823848.951.1受教育程度没上过学小学及未毕业初中及未毕业高中及未毕业大专及以上2915318989116.232.540.118.92.3经营主业种植粮食种植经济作物水产养殖畜禽饲养林木种植303191321383363.939.54.926.32.8从事过下列哪些工作乡村组干部技术员乡医生乡教师

24、乡文艺工作者科技核心或示范户村内经商村内企业上班以上都没有做的7015516612471630714.93.21.13.41.32.610.03.465.3年龄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3687161140477.618.534.229.710上一年家庭纯收入(元)4000以下4000-60006000-80008000-1000010000-2000020000以上1701613239392936.234.26.88.38.36.2家庭劳动人口12367101503021831.964.33.8家里专门务农的人口01234592138850114.4782.610.62.

25、3据表1调查样本概况表明,调查地的农民年龄主要集中在30-59岁的区间,占了总人数的82.3%,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小学和初中学历占了72%。劳动力就业方面,近一半的受访者外出务工,而剩下51.1%的留守农村的受访者大多数是一般农民,以务农为主职业。农民主要以种植粮食、种植经济作物和畜禽饲养三大类为主,家庭收入普遍较低,2007年家庭纯收入6000元以下占了70.4%。三、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一)农业基础技术的使用情况1、农户使用灌溉技术情况表2 现阶段农户使用灌溉技术情况灌溉使用(n=465)频数百分比不灌溉224.7漫灌27358.1手浇11825.1滴灌30.6喷灌4

26、910.4据表2数据显示,现阶段当地农民已经普及使用灌溉技术,但是主要以漫灌和手浇这两类依赖体力劳动而几乎无需科技成本的粗放型灌溉技术为主,占83.2%;滴灌和喷灌这两种比较先进的灌溉技术使用率很低,两者相加只有11%。2、农户使用农药情况表3 现阶段农户使用农药情况农药使用(n=462)频数百分比不使用农药153.2使用化学农药31867.7使用生物农药122.6使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11724.9据表3数据显示,现阶段当地农民基本上都会使用农药,但依然以使用传统的化学农药为主,占67.7%;使用科技含量较高的生物农药相对较少,会使用生物农药的只占27.5%。3、农户使用肥料情况表4 现阶段

27、农户使用肥料情况肥料使用(n=465)频数百分比不施肥30.6只用化肥5411.5只用农家肥81.7使用化肥和农家肥40085.1据表4数据显示,现阶段当地农民已经普及使用肥料,同时使用化肥和农家肥占最大比例,说明肥料的使用已经成为农民基本的科技投入。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新技术对化肥要求很高,尤其是新的品种的推广。我省欠发达地区的土壤中有不少是红壤,从客观上决定农户对化肥的使用比较大。4、农户劳动防护使用情况 表5 农户劳动防护情况劳动防护使用(多选)频数百分比不使用劳动防护24852.8戴手套16635.3戴口罩12727.0穿防护衣或塑料布5812.3其他183.8据表5数据显示,在劳动中超

28、过半数的农民都不采取劳动防护,在剩下的农民当中大部分的只是采用戴手套、戴口罩等简易的劳动防护,而会采取穿防护衣或塑料布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劳动防护措施只有一成多。在梅县几个乡镇考察发现,种植大户对于这方面的意识高很多。但是我看过他们认为的“防护衣”,除了少部分是买回来专门做的,很多都是用雨衣代替或者撒完化肥或者农药后把衣服换掉。5、农户农业机械使用情况 表6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情况农业机械使用(多选)频数百分比机械收割机7516.0机械动力抽水16034.0机械打谷或脱粒机26756.8机械犁17737.7动物拉犁25053.2农药喷雾器25554.3其他326.8据表6数据显示,使用机械打谷机或脱

29、粒机、动物拉犁、农药喷雾器等常用农业机械均超过五成,使用机械动力抽水、机械犁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机械均占三成多,使用机械收割机等较为先进的农业机械有近两成。(二)近两年农户获取新农业科技的现状分析和应用情况 表7 近两年农民采用过新农技情况样本特征频数百分比是否采用新农技(n=468)是20243.2否26656.6采用新农技原因(n=201)政府倡导或者要求采用52.5周围的村民都在用5426.9自己认为采用新农技能对家庭的农业生产有所帮助12562.2其他178.5农户认为当地的农技水平(n=255)很高31.2比较高218.2一般12649.4比较低436.9很低6224.3据表7数据显

30、示,近两年只有四成多的农民采用过新农技,近六成农民没有采用过新农技。新农技在农业中的普及推广,仍需要不断加快推进步伐。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的统计, 结合深入访谈的信息, 我们了解到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灌溉技术、农药、肥料等基础技术的科技含量比较低, 但机械化程度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对于农户所采用新技术获取的主要途径分析,我们采取了“变量集合”方式发现“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为主要方式,占27.9%,其他的都比较少。表8 农户所采用新技术获取的主要途径二分法变量CountResponsesCases政府组织的科技下乡73.83.8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2312.512.6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织52.72

31、.7农业或农民协会组织的技63.33.3经营性农业组织的技术支2915.815.8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5127.727.9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科2010.910.9向专业大户或核心示范户137.17.1阅读科技书籍和报刊94.94.9其他2111.411.5Total responses184100.0100.5287 missing cases; 183 valid cases从(一)和(二)的统计结果,我们发现:近两年农户采用新农业技术情况有两大显著特点:1、现阶段新农业技术入户慢,使用农技的科技含量低。近两年农民采用新农业技术的情况表明,现阶段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农业革新技术推广缓慢,新农

32、业科技使用率低,而且这些地区农业科技的整体科技含量很低。当地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在农民的眼中看来也是比较“一般”(从表7发现,认为“一般”的差不多占5成,而“比较高”和“很高”的总共加起来还不到3成。)2、农民自身是推动农业技术革新的主体,政府扶持力度亟待提高。虽然现阶段农业技术革新在农民中推广缓慢,但是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数据(表7)显示,四成多的农民近两年都普遍采用过新农业技术,驱使农民采用新农业科技的主要原因是“自己认为采用新农技能对家庭的农业生产有所帮助”和“周围的村民都在用”,分别占62.2%和26.9%,两者相加,村民农民自身的推动因素占89.1%,而政府部门的外部推动因素只

33、有2.5%。可见现阶段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新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是根据农民自身的需要,农民是推动农业技术革新的主体。(三)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情况1、近两年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四大途径表9 近两年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途径获取农技的选择途径(多选)频数百分比政府组织的科技下乡8518.1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及支持9520.2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织的活动153.2农业、农民协会组织的技术学习122.6经营性技术组织的技术支持7315.5广播电视的科技频道22748.3科技书籍和报刊12827.2通过网络学习81.7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26255.7向专业大户或科技核心户学习7916.8其他9019.1根

34、据实际调查结果,“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被视为获得农业科技知识最主要的途径,86个接受深入访谈的农民有23人首选此项,占26.7%;其次为“广播电视的科技频道”, 18人视其为最重要途径,占20.1%;位居第三的是“科技书籍和报刊”,15人首选此项,占17.4%;位居第四的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 12人首选此项,占14.0%。2、农民获取农业科技服务的各种指标的现状农业科技服务是指由具有农业技术推广职能的有关部门,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 主动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和经营方面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持的活动。据调查, 近两年来只有26.2%的农民曾经接受过农业技术科技服务。在“技术员到现场指导”

35、方面,我们发现技术员到户指导的传播优势非常明显。一方面农民和技术员面对面交流, 传播效率高, 同时能确保使用新技术的效果。另一方面,技术员送技术上门,大大地节省了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的成本,也能极大提高农民使用新技术的信心。农业科技服务的时效。主要是在“生产前中后”(占43.0%) 和“生产前和表10 过去一两年中农户接受农技组织的科技服务情况样本特征频数百分比是否接受过服务(n=440)是12526.6否31567.0服务类型(n=461)政府农技推广部门6012.8经营性农业组织153.2高等院校、科研单位61.3农业、农民协会30.6其他439.1服务方式(多选)科技人员现场指导5611.9

36、举办技术培训班286.0专家讲座306.4发放技术资料指导7716.4宣传栏、阅报栏宣传9720.6通过网络服务71.5广播、电视宣传6413.6专业大户或核心示范户宣传204.3科技集市或展览71.5电话咨询132.8其他408.5是否定期(n=165)定期255.3不定期14029.8服务领域(n=168)农业8349.4林业74.2畜牧业127.1副业6438.1渔业21.2服务时效(n=165)生产前2716.4生产中2112.7生产后53.0生产前和生产中3320.0生产前和生产后53.0生产中和生产后31.8生产前中后7143.0服务效果(n=167)提高农产品产量8450.3提高

37、农产品质量5130.5减轻劳动强度53.0降低生产成本1911.4其他84.8产中”(占20.0%)。表明生产前、中、后一条龙服务的比例有逐渐提高,可见在科技示范推广中, 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社会化服务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但所占比例仍相对较低,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技术效果。农业科技服务提供的主要还是适用性技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为主(占50.3%)。新技术提供的比例较低, 提高农产品质量占30.5%, 降低生产成本占11.4%, 以及减轻劳动强度占3.0%。说明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农业增长空间主要还是数量的增长、粗放低效的增长。有必要提高新技术在当地科技服务中的比重, 促

38、使农业增长方式逐步向集约高效方向的转变。3、农户对这些农技组织提供的科技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表11 农户对科技服务的总体满意程度情况变量频率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很满意2213.313.3比较满意7243.657一般5835.292.1不太满意106.198.2很不满意31.8100Total165100从表11看来,有57%获得农技组织服务的农户对服务评价较高。其中对于“认为所提供科技服务需要改善的是”的问题统计发现农民对此有三大建议,有61人认为需要改善的是:“技术内容要贴近当地生产的实际情况”,占37.4%,“服务方式应便于农民学、懂”有36人,占22.1%,“技术服务的次数要增加”占20.

39、9%。四、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困境分析(一)农民科技意识明显提高,但自身动力不足1、现阶段农民科技意识增强,但采用农业技术意向不强科技意识是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包括农民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要求和态度,对科学技术的评价和解释等内容。农民的科技意识将会极大地影响到农民在学习、使用科学技术时的态度与行为,对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农民对科技是否具有正确的认知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考察农民的科技意识现状:(1)农民对科技的认同程度;(2)农民对科技作用的评价;(3)农民对科技投入(时间、资金)的意愿。表12 农户科技意识基本情况样本特征频

40、数百分比认为掌握科技知识是否重要(n=468)非常重要20944.7比较重要14230.3一般6714.3不太重要81.7不重要102.1说不清楚326.8认为科技知识对于致富作用(n=467)作用很大17938.3作用比较大15132.3作用一般7115.2作用不大214.5没有作用102.1说不清楚357.5是否愿意投入时间学习农技(n=465)非常愿意7516.1比较愿意12827.5一般14230.5不太愿意4810.3不愿意429.0说不清306.5是否愿意投入资金学习农技(n=468)非常愿意5712.2比较愿意12526.7一般13328.4不太愿意6213.2不愿意5812.4

41、说不清楚337.1据调查数据(表12)显示, 在我们所调查的对象中,有44.7%的农民认为掌握科技知识“非常重要”,30.3%的农民认为“比较重要”,两者相加有7成多的农民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的掌握对于自身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可见农民对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认同度,农民科技意识较高。另外,有七成的农民认为科技对于家庭致富的“作用很大”或“比较大”,这说明农民对科技作用的评价也较高。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农民对于科学技术的意识程度,我们以赋分的方式进行分析(见表13)。通过表13的赋分分析发现,有六成多的农民对科技的意识程度在4分以上,其中有31.3%村民的科技意识得分为满分。根据均值统计得分(3.45),可知所调查的农民科技意识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表13 农民的科技意识程度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