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4_T 0085-2023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36574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4_T 0085-2023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54_T 0085-2023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54_T 0085-2023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54_T 0085-2023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54_T 0085-2023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54CCS B 31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54/T 00852023代替 DB 54/T 0085-2015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2023-07-01 发布2023-08-02 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4/T 00852023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3.1 京玛蘖14 环境条件15 品种选择15.1 玉米15.2 马铃薯16 播前准备26.1 种植方式26.2 前茬26.3 整地26.4 施肥26.5 种子处理27 播种27.1 播种期27.2 播种方式27.3 播种方法38 田间管理38.1 查苗补苗38.2

2、间苗定苗38.3 灌水38.4 追肥38.5 中耕除草39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39.1 防治原则39.2 主要病虫草害49.3 物理防治49.4 化学防治410 收获贮藏410.1 马铃薯410.2 玉米4附录 A(资料性) 玉米品种及特征特性5A.1 玉米品种5IA.2 玉米品种特征特性5附录 B(资料性) 马铃薯品种及特征特性6B.1 马铃薯品种6B.2 马铃薯品种特征特性6附录 C(规范性) 马铃薯常见草害及防治技术7附录 D(规范性)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8附录 E(规范性)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10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

3、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54/T 0085-2015 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与 DB54/T 0085-2015 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调整了原标准中的附录顺序。更改了原标准中的“品种选择”部分(见5.1)。更改了原标准中的“施肥”部分(见6.3.1)。更改了原标准中的“玉米种子”部分(见6.4.2)。更改了原标准中的“播种方式”部分(见7.1)。更改了原标准中的“病虫草害”部分(见9.2.2.1)。更改了原标准中的“物理防治”部分(见9.3)。更改了原标准中的“及时收获”部分(见10.1.1)。更新了原标准中的“玉米品种”内容(见附录A

4、)更新了原标准中的“马铃薯品种”内容(见附录B)增加了原标准中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内容(见附录E)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钰婷、祁驰恒、许娟妮、尼玛卓嘎本规程历次版本发布情况:DB54/T 0085-2015III增加了原标准中的“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方法”内容(见附录D)DB54/T 00852023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玉米间套作栽培的基础条件、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海拔38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京玛蘖又称扎纽,即在早春,地面解冻时浇水,浅耕细耙,诱发土壤中野燕麦等杂草种子大量出苗,待长到25d 以上时深耕,将已出苗的杂草翻入土中闷死后开始播种的一种农艺措施。4 环境条件土壤、灌溉水应符合GB 15618和GB 5084的要求。5 品种选择5.1 玉米一般选用鲜食玉米和青饲玉

6、米,品种参见附录 A。5.2 马铃薯选择株型紧凑、耐荫性强、销路好的脱毒品种,具体品种参见附录B。1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6 播前准备6.1 种植方式马铃薯玉米间作种植方式为“二套二”模式。6.2 前茬采用该种植模式宜选择前作为非茄科其他作物。6.3 整地种植地块应选择平坦,肥力中等,能排能灌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在马铃薯)播种前先要深耕整地, 耕层深 25 厘米左右,整地要求细、匀、松,创造深厚疏松的土壤条件。6.4 施肥6.4.1 马铃薯施肥6.4.2 玉米施肥玉米生产使用肥料种类严格按照NY/T 496执行。以施农

7、家肥为主,亩施农家肥1500kg2500kg作基肥的基础上,结合整地时一次施入。播种时两行中间开沟撒施,亩施磷酸二铵50kg。6.5 种子处理6.5.1 马铃薯种薯马铃薯种薯小于 60g 的薯块不用切,整薯播种;60g 以上的薯块切块播种,用高锰酸钾溶液将刀具消毒后,保证每个薯块带有 1 个-2 个芽眼。将马铃薯切块后用草木灰拌种,以防止病害传播。6.5.2 玉米种子选用已经包衣好的玉米商品种。7 播 种7.1 播种期当土壤温度稳定达到5以上为马铃薯适宜播种期。7.2 播种方式马铃薯玉米间作种植方式为两行马铃薯两行玉米模式,鲜食玉米:2.8m开厢分带,1.6m种植两行马铃薯,1.2m种植两行玉

8、米。青饲玉米:2.4m开厢分带,1.6m种植两行马铃薯,0.8m种植两行玉米。其2马铃薯生产使用肥料种类严格按照 NY/T 496 执行。以施农家肥为主,亩施农家肥 1500kg2500kg 作基肥的基础上,结合整地时一次施入。播种时开沟撒施,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 50kg 或磷酸二铵 25kg, 尿素 15kg,硫酸钾 5kg。中马铃薯为单行垄作,行距80cm,垄高为13cm左右;玉米为平地覆膜后打空点播,鲜食玉米行距为60 cm,青饲玉米行距为40cm。7.3 播种方法7.3.1 马铃薯马铃薯为单行垄作,平地点种后再起垄,株行距为25cm80cm,垄高为13cm左右。马铃薯用25g50g 的

9、整薯或切成25g50g的薯块播种,亩播种量150kg200kg。7.3.2 玉米玉米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平地覆膜后打孔点播,一窝播2-3粒种子。鲜食玉米株行距40cm60cm,青饲玉米株行距20cm40cm,播种深度6cm7cm,覆土4cm米5cm,播后封严穴口。8 田间管理8.1 查苗补苗在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发现烂种、烂芽时,应及时补种。出苗后发现缺苗,应利用预备苗或田 间多余苗,尽早带土移栽补缺。8.2 间苗定苗玉米在 3 片4 片叶时间苗,4 片5 片叶时定苗。间苗、定苗以不强调等距为原则,留大苗、壮苗。间苗多留苗 50,定苗时还可多留 10的苗,拔节前再去弱留强,去病留壮,每穴只留

10、单株苗。8.3 灌水从播种至幼苗出土期间土壤干旱时,应及时进行浇水以促使出苗。马铃薯在整个生长期中需水量大, 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同时要注意清理沟厢,防浸排涝。8.4 追肥视苗情追肥,追肥宜早不宜晚,宁少毋多,结合第一次中耕培土进行,一般视长势亩追施尿素5kg8kg,追肥方法可沟施或撒施,施后及时灌水。8.5 中耕除草马铃薯从播种至幼苗出土约20d30d,此期间应及时进行土表浅松土保墒,及时除草,间隔一个月后, 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玉米应掌握“苗旁浅锄,行间深锄”的中耕除草原则。第一次在5叶8叶时进行,第二次在拔节前进 行。中耕一般3cm5cm,拔节前可深中耕至10cm。9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9

11、.1 防治原则3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以栽培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在药剂防治上,杜 绝禁用农药的使用,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残效期短的农药,并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和不在安全 间隔期内使用。9.2 主要病虫草害9.2.1 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干腐病、环腐病等。 主要虫害有蚜虫、蛴螬、地老虎等。主要草害有野燕麦、野油菜、灰灰菜等。常见草害及防治方法见规范性附录 C。9.2.2 玉米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锈病等。主要虫害为地老虎、蚜虫、玉米螟等。主要草害有野燕麦、野油菜、灰灰菜等。常见草害及防治方法见规范性附录C。9.3 物理防治利用杀虫灯进行防治。9.4 化

12、学防治马铃薯具体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规范性附录 D。玉米具体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规范性附录 E。10 收获贮藏10.1 马铃薯10.1.1 收获马铃薯收获前 7d10d,先将秧苗割掉,或用杀秧机进行杀秧处理,使块茎在土中后熟,表皮充分老化,选择晴天及时进行收获。10.1.2 贮藏马铃薯收获后按薯块大小进行分级,去掉烂、破、病薯,在通风阴凉装袋堆放贮藏。10.2 玉米10.2.1 收获鲜食玉米当植株苞叶变为黄绿色,籽粒饱满为适宜采收期,收获后及时上市。过早、过迟采收均影 响品质(商品性)。青饲玉米在植株乳熟期是最佳收获期,及时收获。4AA附 录A(资料性)玉米品种及特征特性A.1 玉米品种目前适宜西藏种

13、植的鲜食玉米品种有航糯1号,青饲玉米有辽原1号、铁研一号等。A.2 玉米品种特征特性A.2.1 航糯1号鲜食玉米,早熟、高产、优质、抗病,鲜穗授粉后25天28天采收上市。本品种生长势强,种植紧凑, 色浓绿,抗大、小斑病,高抗矮花叶病毒。春播鲜穗采收期为85天93天,夏播75天80天,株高210 厘米,穗位高80厘米,穗长20厘米25厘米,穗行16行18行,穗轴细,果穗雏形,结实饱满,平均鲜穗重380克左右,籽粒洁白如玉,种皮薄,具有很强的糯性,其中糯中带甜、品味好、品质佳、一般亩产1100千克以上。适应性广,适合全国春秋栽培。A.2.2 辽原1号青饲玉米,生育期约127天。全株2324片叶。幼

14、苗芽鞘紫色,叶色浓绿,叶型细长,长势较强。株 高约299厘米,穗位约146厘米,株型平展,韧性稍差。雄穗公枝多,花药浅紫色,雌穗花柱白色。果穗长筒型,长23.5厘米,穗行数1618行,苞叶较长,穗轴白色。籽粒纯白色,马齿型,百粒重43.5 克,品质上等。出籽率85.9%。籽粒蛋白质含量9.03%,脂肪含量4.32%,粗淀粉72.39%,籽粒赖氨酸 含量0.37%。A.2.3 铁研53号青饲玉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白色。株型紧凑,株高322厘米,穗位约154厘米,成株叶片数21-24片。花丝绿色,花药绿色。果穗锥形,穗柄中,苞叶中,穗长19.5厘米,穗轴白色,籽粒纯白色,马齿型,百粒重

15、42.7克,出籽率78.1%。籽粒蛋白质含量10.00%,脂肪含量4.40%,粗淀粉含 量73.90%,籽粒赖氨酸含量0.28%。田间表现植株生长繁茂,稳产性突出,抗倒伏。5BB附 录B(资料性)马铃薯品种及特征特性B.1 马铃薯品种适宜青藏高原地区间套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有陇薯10号、陇薯7号、艾玛土豆等。B.2 马铃薯品种特征特性B.2.1 陇薯10号中晚熟,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 110 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 69.7 厘米,茎粗 1.55 厘米,单窝主枝 4 个, 分枝 7 个。叶深绿色,花冠白,天然结实强。商品薯率 64%,薯块椭圆形,表皮黄色,薯肉黄色,芽眼较浅。结薯集中,较整齐,块茎

16、淀粉含量 19.8%,干物质 24.9%,维生素含量 22.4mg/100g,粗蛋白含量 2.66g/100g,铁含量2.5mg/kg,锌含量 3.8mg/kg,糖苷生物碱含量0.05mg/kg。B.2.2 艾玛土豆中晚熟,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20 天,植株直立,株高 8090 厘米,花白色。块茎为椭圆形,黄皮,薯块光滑,淀粉含量高为 20.14%,钙 44.4 mg/kg,磷 326.99 mg/kg,钾 0.29%,维生素 E 0.33mg/kg, 类胡萝卜素 0.056mg/100g,维生素 C 18.6mg/100g。其淀粉含量超出我国马铃薯淀粉含量平均水平(13%)7.14 个百分

17、点,单株结薯 6-14 块,亩产一般可达 3000 公斤以上,抗病力强。B.2.3 陇薯7号晚熟,生育期120天左右。株型半直立,株高59厘米,茎粗1.15厘米,单窝主茎数3个,分枝数6个, 幼苗长势强,植株繁茂,茎绿褐色,叶浓绿色,花冠白色,天然不结实。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8个, 薯块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少而极浅,薯形美观整齐,商品薯率90.3%。平均亩产量为3360公斤, 比对照艾玛土豆增产37.0%。淀粉含量17.15%,还原糖含量22.5%,粗蛋白2.0%。可作为晚熟菜用型品种, 不抗晚疫病。B.2.4 费乌瑞他早熟,生育天数 60-70 天。株高 65 厘米左右,茎紫褐色,生长势

18、强。块茎长椭圆形,大而整齐,商品薯率极高,芽眼浅,表皮光滑,淡黄皮,薯肉鲜黄色。品种较抗马铃薯 Y 病毒,对 A 病毒和癌肿病免疫,植株易感晚疫病,块茎中抗病。具有生长势强,茎粗壮繁茂、叶片大、早期扩展迅速的特点和块 茎形成早、膨大快、结薯集中的特性。块茎食用品质极佳,适合鲜薯食用,鲜薯干物质 17.7%,淀粉12-14%,还原糖 0.003%,粗蛋白 1.55%,维生素 C13.6 毫升/100 克。.6CC附 录C(规范性)马铃薯常见草害及防治技术表 C.1 马铃薯常见草害及防治技术草害名称分类为害作物传播与发生防治措施燕麦草禾本科燕麦草属争夺肥水的能力比作物强种子、农家肥传播“京玛蘖”灭

19、草,人工拔草、化学防治灰灰菜藜科藜属与作物争夺肥水,影响作物生长种子、农家肥传播“京玛蘖”灭草,人工拔草、化学防治然巴草(白茅)禾本科狼尾草属农区是为害严重恶性杂草。争夺肥水的能力比作物强地下茎侵袭蔓延,种子、农家肥传播“京玛蘖”灭草,人工拔草、化学防治DD7附 录D(规范性)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表 D.1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主 要防 治对象农药名称剂型及含量常用药量(g/次、667m2 或ml/667m2)或稀释倍数施用方法每 季 作 物最 多 施 用次 数安 全 间隔期(d)晚疫病代森锰锌70%WP600 倍喷雾121甲霜灵25%WP500-800 倍喷雾121甲霜灵锰锌58

20、%WP800 倍喷雾3-77氢氧化铜77%AS400-600 倍喷雾37病毒病干腐病抗蚜威50%1000-2000 倍喷雾37大功臣10%15-25g喷雾37咯菌腈+ 农用链霉素2.5%+72%WP4000 倍拌种110多菌灵75%WP500 倍喷雾110环腐病硫酸铜50mg/kg浸泡薯种10min敌克松95%WP210 倍拌 100kg 种子114春雷霉素2%WP500 倍喷雾115农用链霉素72%WP500 倍喷雾315早疫病百菌清75%WP500 倍喷雾310氢氧化铜77%WP400-500 倍喷雾37代森锰锌70%WP600-800 倍喷雾37甲霜灵锰锌58%WP500 倍喷雾11蚜虫

21、抗蚜威5WP1000-2000 倍喷雾17吡虫啉10% WP2000-4000 倍喷雾37氰戊菊酯乳油20%EC3300-5000 倍喷雾27氯氰菊酯乳油10%EC2000-4000 倍喷雾37溴氰菊酯(敌杀死)2.5%20-40ml喷雾37蓟马印楝素0.3%wp800 倍喷雾178氰戊菊酯20%wp3300-5000 倍喷雾27氯氰菊酯10%WP1500-4000 倍喷雾27粉虱氯氰菊酯10%WP2000-4000 倍喷雾27吡虫啉10%WP2000-4000 倍喷雾27二 十八 星瓢虫氰戊菊酯20%wp3000-4500 倍喷雾27敌百虫80%WP500-800 倍喷雾(叶背和叶面均匀喷药

22、)310螨虫螨克40% 乳油1000-2000 倍喷雾1-27氰戊菊酯20%wp3000-4500 倍喷雾1-27尼索朗5%乳油1500-2500 倍(亩用量60-100g)喷雾1-27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辛硫磷50%乳油1kg撒施地表耕翻11苦参碱0.38乳油300-500 倍喷雾1-25敌百虫80 可湿性粉剂用少量水溶化后和菜籽饼70100kg 拌匀于傍晚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上诱杀1-25EE9附 录E(规范性)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表 E.1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主要防治对象农药名称剂型及含量常用药量(g/次、667m2 或ml/667m2)或稀释倍数施用方法每季作物最多施用次 数

23、安全间隔期(d)叶斑病多菌灵50%WP500-600 倍喷雾37-10甲基托布津50%WP600 倍喷雾37-10代森锰锌70%WP1000 倍喷雾37-10百菌清75%WP600-800 倍喷雾37-10锈病三唑酮25%WP1500-2000 倍喷雾310硫磺悬浮剂50%wp300 倍喷雾310固体石硫合剂30%WP150 倍喷雾310代森锰锌80%WP600-800 倍喷雾210蚜虫抗蚜威5WP1000-2000 倍喷雾17吡虫啉10%WP2000-4000 倍喷雾37氰戊菊酯乳油20%EC3300-5000 倍喷雾27氯氰菊酯乳油10%EC2000-4000 倍喷雾37溴氰菊酯2.5%20-40ml喷雾37玉米螟辛硫磷50% 乳油250ml拌细砂洒在玉米心叶内17溴氰菊酯10%WP10-20ml喷雾27高效氟氯氰菊酯10%WP10-20ml喷雾27地 老 虎、蛴螬、金针虫辛硫磷50%乳油1kg撒施地表耕翻11苦参碱0.38乳油300-500 倍喷雾1-25敌百虫80 可湿性粉剂用少量水溶化后和菜籽饼70100kg 拌匀于傍晚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上诱杀1-2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