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T+2856—2023核桃缘吉丁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36351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2856—2023核桃缘吉丁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14T+2856—2023核桃缘吉丁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14T+2856—2023核桃缘吉丁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14T+2856—2023核桃缘吉丁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14T+2856—2023核桃缘吉丁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14CCS B 16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 28562023核桃缘吉丁综合防治技术规程2023 - 10 - 13 发布2024 - 01 - 13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14/T 28562023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防治原则15 虫情监测16 防治技术27 防治效果检查38 档案管理3附录 A(资料性) 核桃缘吉丁形态特征和危害特点5附录 B(规范性) 核桃缘吉丁踏查记录表7附录 C(规范性) 核桃缘吉丁植物源引诱剂监测记录表8附录 D(规范性) 核桃缘吉丁标准地调查记录表9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崔亚琴、郭晓东、王晓林、张彩红、姚丽敏、孙永明、刘随存、冯丽娟、吕小红。II核桃缘吉丁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核桃缘吉丁(Meliboeus ohbayashii primoriensis Alexeev)综合防治技术的防治原则、虫情监测、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检查和档案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核桃缘吉丁的综

3、合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LY/T 3004.4 核桃 第4部分: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核桃缘吉丁异名核桃小吉丁,属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虫科(Buprestidae)缘吉丁属(Meliboeus),是危害核桃枝梢的钻蛀性害虫。核桃缘吉丁形态特征和危害特性见附录 A。4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加强核桃树土肥水

4、、整形修剪等营林措施,提高树势和抗性。 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加强核桃缘吉丁的调查和监测预报,及时发现虫情,及早采取防控措施。 分区施策,科学治理。根据核桃缘吉丁危害程度,科学合理采取防治措施。轻度发生区,以营林措施和物理防治为主;中度发生区,以物理防治和植物源引诱剂诱杀为主;重度发生区,以营林、物理、植物源引诱剂和化学药剂进行综合防治。 绿色防控,保护环境。提倡使用生物制剂、仿生制剂和人工物理及引诱剂等防控技术,实现虫害的可持续控灾。5 虫情监测 踏查春季长叶后或秋季落叶前为最适调查期。在核桃园种植区沿道路或种植行,每隔20m,查看1株树体,观察树木有无枝叶发黄和落叶现象、枝条有无褐色粘液或干

5、后呈白色的被害状及羽化孔,并解剖确 定是否为核桃缘吉丁虫危害。踏查记录表见附录B。1 植物源引诱剂监测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核桃缘吉丁成虫期,在核桃林缘每隔150 m200 m悬挂1个核桃缘吉丁植物源引诱剂诱捕器,悬挂高度为1.5 m,监测诱集核桃缘吉丁成虫数量,记录表见附录C。 标准地调查在核桃缘吉丁发生区内,每5 hm2设立1块面积为0.2 hm2标准地,采用对角线或Z字取样法抽取标准株20株,每株分上、中、下各选取10个标准枝,调查有无虫害,统计枝梢被害率。标准地记录表见附录 D。 危害程度划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等级,分级标准见表1。表 1 核桃缘吉丁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种类统计单位危

6、害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核桃缘吉丁枝梢被害率(%)0X1010306 防治技术营林措施6.1.1 苗木管理选择无核桃缘吉丁危害的苗木造林。6.1.2 卫生管理冬季休眠期,及时清除园内落叶、落果、枝条及易滋生病虫害的杂草。6.1.3 土肥水管理按照LY/T 3004.4的规定执行。物理防治6.2.1 粘虫色板诱杀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在核桃种植区,每隔10 m悬挂绿色或黄色粘虫色板,悬挂高度为1.5 m,每15 d20 d更换一次。6.2.2 剪除虫枝秋季落叶后或次年春季长叶前,剪除被害枝条,集中销毁。植物源引诱剂诱杀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在核桃缘吉丁虫发生区,每隔20 m悬挂1个核桃缘吉丁成虫诱捕器

7、,悬挂高度为1.5 m,每隔7 d对诱捕器内的成虫进行集中处理。2 化学防治成虫羽化期,使用8%氯氰菊酯乳油8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树冠喷雾,每10 d15 d喷1次,连续喷药2次。农药安全使用按照NY/T 1276的规定执行。7 防治效果检查 内容防治前、防治后枝梢被害率的变化情况。 时间防治结束后7 d10 d后检查。 方法按照5.3中调查方法,进行防治前和防治后的检查,计算方法如下: 枝梢被害率按公式(1)计算。式中:A枝梢被害率,%;A = B 100%(1)CB被害枝梢数,单位为枝;C调查枝梢数,单位为枝。枝梢被害减退率按公式(2)计算。D = A1A2 1

8、00%(2)A1式中:D枝梢被害减退率,%; A1防治前枝梢被害率,%; A2防治后枝梢被害率,%。效果评价以枝梢被害减退率评价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达到防治要求。 防治效果按公式(3)计算。E = A3A4 100%(1)A3式中:E枝梢被害减退率,%; A3对照区枝梢被害率,%; A4防治区枝梢被害率,%。8 档案管理3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对核桃缘吉丁调查、监测和防治效果等资料整理归档,妥善保存。4AA附 录A(资料性)核桃缘吉丁形态特征和危害特点A.1 分布核桃缘吉丁,国外分布在日本及俄罗斯远东,我国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北、天津、 山西、山东和河南,山西主要分布

9、在临汾、长治等晋南和晋中等地。A.2 形态特征A.2.1 卵扁椭圆形,长1.4 mm1.5 mm,初产卵为白色,以后逐渐变褐色至黑褐色。A.2.2 幼虫乳白色,头部和尾叉呈深褐色;整个身体扁平状,无足;头小,大部分缩入到前胸中;前胸膨大而突出,成圆球形,中胸和后胸较小,腹节为10节;末腹节(第10节)后端具有1对突出的尾叉,肛门位于尾叉基部中央内侧。腹部气门着生于第18腹节背面两侧;前胸背板和腹板骨化程度较头部和尾叉弱, 前胸背板呈淡黄褐色,中纵线呈深褐色,呈倒“V”形,而前胸腹板的中纵线为黄褐色呈一条直线。A.2.3 蛹体长4.5 mm5.5 mm,黄褐色,近羽化时变为黑色。A.2.4 成虫

10、体长4.0 mm7.0 mm,宽约1.5 mm2.0 mm;体小型和纺锤形,黑色,具金色光泽,头小、且中央具纵沟,触角从第5节起锯齿状。复眼大,椭圆形,黄褐色至黑色,平行排列,复眼凸起高出头部轮廓,复眼下缘在触角窝之上;额明显凸出,额和头顶均匀分布有细刻纹;前胸背板较凸,基部双曲状, 侧缘光滑无缘齿,弧弓形;前胸侧板具一明显盛放触角的触角槽;前胸背板上有横皱纹,前胸背板两侧和后侧明显下凹;前胸背板前叶中等大小,弓形,与前胸背板前角约平齐;前胸背板前缘最宽,前侧缘宽于后侧缘;无亚缘脊和前肩;前胸背板后角尖,呈钝角。小盾片发达,不下凹,三角形,下端尖而长, 无小盾片脊,表面有细而密的横皱纹。鞘翅后

11、2/3处最宽,翅面无绒毛,均匀布满粗刻纹,翅顶圆弧弓状相互分离,顶端具小齿;前胸腹板小,三角形,表面具长而稀疏的软毛;前胸腹板突舌状,两侧缘折明显,近平行,顶端圆钝;前胸腹板突角缺失;前胸腹板叶前缘略呈弓形,后胸腹板突平。腹部可见4 节,腹部末节顶端平截状。腿节膨大,后足跗节短而扁,13分节约等长,第4跗分节最小,上着生一簇棕色长毛,每足具2爪,爪双裂前伸,每爪具约等长2齿。A.3 生活史山西1年发生1代,以各龄幼虫在坑道里越冬。老熟幼虫于翌年4月中旬核桃展叶期开始化蛹,蛹期约20 d(约16 d39 d,平均28 d)。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至6月初为羽化盛期,成虫寿命平均35 d 40

12、 d。幼虫于9月上旬开始越冬。A.4 危害特点5核桃缘吉丁幼虫多在核桃树的2 a3 a生枝上危害,当年生枝受害较少。6月下旬至7月初,卵孵化后,幼虫蛀入皮层危害,随着虫龄的增大,逐渐蛀成螺旋形隧道深入皮层和木质部之间危害,蛀道内留有褐色虫粪。被害枝梢外面呈黑褐色,每隔一段具1个半圆形裂口,并有褐色粘液流出,干后孔口呈白色。7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幼虫严重危害期,被害枝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叶和落叶,冬季后枝条逐渐干枯。 幼虫危害至8月底,在被害枝条内筑虫室,10月起开始越冬。6BB附 录B(规范性)核桃缘吉丁踏查记录表B.1 核桃缘吉丁踏查记录表核桃缘吉丁踏查记录见表B.1。表 B.1 核桃缘吉丁踏查记

13、录表调查地点:踏查面积:调查人:调查时间: 调查株号地理坐标发生(危害)情况备注经度纬度海拔有虫无虫1234n合计-有虫株率-7CC附 录C(规范性)核桃缘吉丁植物源引诱剂监测记录表C.1 核桃缘吉丁植物源引诱剂监测记录表核桃缘吉丁植物源引诱剂监测记录见表C.1。表 C.1 核桃缘吉丁植物源引诱剂监测记录表诱捕器悬挂地点:调查人:调查时间: 调查日期地理坐标诱捕器编号诱捕数量(头)备注经度纬度海拔123n总计8DD附 录D(规范性)核桃缘吉丁标准地调查记录表D.1 核桃缘吉丁标准地调查记录表核桃缘吉丁标准地记录见表D.1。表 D.1 核桃缘吉丁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调查地点:地理坐标:海拔:标准地编号: 标准地面积:调查人:调查时间: 样株号样枝枝梢是否被害样株号样枝枝梢是否被害样株号样枝枝梢是否被害样株号样枝枝梢是否被害112131412222101010105161718122221010101091101111121222210101010131141151161222210101010171181191201222210101010调查梢数被害梢数枝梢被害率(%)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