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0_T 1377-2023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规范.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34538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7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0_T 1377-2023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50_T 1377-2023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50_T 1377-2023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50_T 1377-2023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50_T 1377-2023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3.220CCS R 85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 13772023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规范2023-03-20 发布2023-06-20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13772023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符号和缩略语25 总体要求26 交通运行数据来源27 交通运行数据描述38 交通运行数据组织39 交通运行数据分析910 交通运行数据应用10参考文献1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

2、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悦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直、朱湧、周涛、俞山川、姚红云、陈晓利、蔡晓禹、楼肖华、邢茹茹、王 少飞、叶青、王振科、宋浪、沈剑波、李远哲。II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的总体要求、数据来源、数据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分析、 数据应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对城市道路节点、路段、立交、桥梁、隧道等城市道路网的交通运行数据融合应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

3、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097 道路交通管理数据字典 交通网络GB/T 36625.1 智慧城市 数据融合 第1部分:概念模型GB/T 36625.2 智慧城市 数据融合 第2部分:数据编码规范GB/T 36625.3 智慧城市 数据融合 第3部分:数据采集规范GA/T 994 道路交通信息发布规范DB50/T 991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道路交通运行数据 road traffic operation

4、 data道路或道路网交通运行产生的数据。3.2交通数据融合 traffic data fusion集成多个交通数据源以产生比任何单独的交通数据源更有价值的过程。3.3交通管理场景 traffic management scenarios交通管理者有效解决问题和进行交通管理活动的行为模式。3.4交通应用场景 traffic application scenarios实现交通管理目标的行动过程或执行过程。3.51GA/T 1495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基础信息采集规范交通数据描述 traffic data description对交通数据源进行统一特征表述的过程。3.6交通数据组织 traffic

5、data organization对交通数据源进行分类并生成词汇表的过程。3.7管理规则 management rules为保障交通安全、高效运行制定的一系列的管理政策与措施。3.8第三方数据 third party data除道路交通运行管理单位自建的检测器采集与管理数据(第一方数据)和与其业务直接关联的单位 产生的数据(第二方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服务商提供的数据。3.9道路节点 road node交通流的交织区、分流区、合流区及其组合形式的区域。3.10交通指示 traffic instructions指示交通运行的信息,包括状态指示、诱导指示、控制指示等。4 符号和缩略语下列符号和缩略语

6、适用于本文件。PHF: 高 峰 小 时 系 数 PHF5:5分钟高峰小时系数PHF15:15分钟高峰小时系数5 总体要求5.1 为指导和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应用,制定本文件。5.2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宜纳入城市道路智能交通设计。5.3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应保证数据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5.4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应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确定数据采样间隔和样本容量。5.5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应积极采用满足应用场景需求的新理论和新技术。5.6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除满足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6 交通运行数据来源26.1 交通运行数据来源可分为政府

7、公开数据、法定检(监)测数据、自检(监)测数据和其他来源数 据。6.2 交通运行数据来源密级可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和公开 4 级。7 交通运行数据描述7.1 交通运行原始数据7.1.1 交通运行原始数据宜描述数据来源、数据密级、统计间隔、统计量和统计量的时空刻度(或范 围)。7.1.2 交通运行原始数据统计间隔应根据交通应用场景精度要求进行确定。7.1.3 交通运行原始数据统计量宜至少选择交通流量、速度、排队长度。7.1.4 交通运行原始数据应在交通管理场景下描述管理空间范围、时间范围、管理规则、管理目标等 特征参数。各特征参数要求如下:a) 管理空间范围宜以节点为界,按路段、交织区、分流区、

8、合流区等分别描述道路特征参数;b) 管理时间范围宜按早高峰时段、平峰时段、晚高峰时段和低峰时段分别描述时间特征参数,高 峰时段的划分宜符合 DB50/T 991-2020 附录 A 的规定;c) 管理规则宜按法定规则、自定规则分别描述不同管理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的特征参数;d) 理目标宜按安全、畅通、经济分别描述不同管理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管理规则下的特征参数。7.2 交通运行再生数据7.2.1 交通运行再生数据宜根据交通管理场景和应用场景的数据精度需求,描述原始动态数据关联的统计间隔、时空刻度(或范围)和统计量的大小。7.2.2 交通运行再生数据统计间隔应根据应用场景精度要求进行确定。7.2.

9、3 交通运行再生数据统计量宜至少选择交通控制、交通诱导、交通指示。8 交通运行数据组织8.1 交通运行数据分类8.1.1 原始静态数据8.1.1.1 道路土建基础设施数据道路土建基础设施包括道路路段、道路节点、道路安全设施等。要求如下:a) 道路路段宜包括路段名称、路段长度、设计车速、车道数、平曲线半径、坡度等信息;b) 道路节点宜按入口、出口、汇流区、冲突区、分流区进行划分,且包括入口车道数、出口车道 数、汇流区长度、冲突区长度、分流区长度等信息,如图 1 所示;c) 道路安全设施宜包括类型、位置、内容等信息。3图 1 道路节点示意图8.1.1.2 道路机电设施数据道路机电设施数据包括道路机

10、电设施属性数据、道路机电设施位置数据等。要求如下:a) 道路机电设施属性数据宜包括类型、建设单位、建设时间等信息;b) 道路机电设施位置数据宜包括定位、位置(或范围)等信息。8.1.1.3 管理规则数据管理规则分为法定交通管理规则和自定交通管理规则。要求如下:a) 法定交通管理规则包括有法律依据的限行、限速、限号等交通管理规则;b) 自定交通管理规则包括特殊时间范围或空间范围的临时交通组织等。8.1.2 原始动态数据8.1.2.1 交通流量交通流量数据包括节点交通流量、路段交通流量、路线交通流量和路网交通流量四类数据。交通流 量数据应包括高峰小时系数、采样间隔等信息。8.1.2.2 速度速度数

11、据包括瞬时速度、时间平均速度和空间平均速度三类数据。要求如下:a) 瞬时速度数据应包括采样位置、采样时刻等信息;b) 时间平均速度数据应包括采样位置、采样间隔等信息;c) 空间平均速度数据应包括采样区段、采样时刻等信息。8.1.2.3 排队长度数据排队长度数据应包括采样区段、车道编号、采样间隔等信息。8.1.2.4 交通信号配时交通信号配时包括感应配时、固定配时、时序配时和自适应配时四类方式。要求如下:a) 感应配时应包括交叉口位置、相位、相序、周期时长、各相位初始绿灯时间、各相位单位绿灯 延长时间、各相位最长绿灯时间等信息;b) 固定配时应包括交叉口位置、相位、相序、周期时长、各相位绿信比等

12、信息;4c) 时序配时应包括交叉口位置、时段顺序、时段区间、各时段内的相位、相序、周期时长、各相 位绿信比等信息;d) 自适应配时应包括交叉口位置、各相位最长绿灯时间等信息。8.1.3 再生数据8.1.3.1 交通控制交通控制可分为感应控制、时序控制、自适应控制。要求如下:a) 感应控制应包括每秒交通流量、瞬时车速、配时方案等再生数据;b) 时序控制应包括各时序内的 PHF15、配时方案等再生数据;c) 自适应控制应包括每秒交通流量、PHF5、配时方案等再生数据。8.1.3.2 交通诱导交通诱导可分为单目标诱导和多目标诱导。要求如下:a) 单目标诱导应包括 5 分钟的交通流量、时间平均速度、空

13、间平均速度、累计排队长度、诱导路径、诱导范围、诱导执行设施、发布手段等再生数据;b) 多目标诱导应包括每秒的交通流量、瞬时速度、5 分钟的累计排队长度、诱导路径、诱导范围、诱导执行设施、发布手段等再生数据。8.1.3.3 交通指示a) 正常指示应包括 30 分钟内的交通流量、时间平均速度、空间平均速度、累计排队长度、指示设施及指示内容等再生数据;b) 异常指示应包括 5 分钟内的交通流量、时间平均速度、空间平均速度、累计排队长度、指示设施及指示内容等再生数据。8.2 交通运行数据标签8.2.1 交通运行数据标签库是分类系统类别的参考,包含一系列实体所共有的特征。8.2.2 交通运行数据标签分为

14、空间标签、时间标签和属性标签三大类。8.2.3 交通运行数据空间标签以 S 开头,采用三段八位编码规则,描述如下:a) 第一段:2 位阿拉伯数字,代表交通运行数据空间标签的大类;b) 第二段:2 位阿拉伯数字,代表交通运行数据空间标签的小类;c) 第三段:4 位阿拉伯数字,代表交通运行数据空间标签的数据元素,采用顺序号。8.2.4 交通运行数据空间标签格式如图 2 所示。图 2 交通运行数据空间标签格式示意图8.2.5 交通运行数据空间标签见表 1。5交通指示可分为正常指示和异常指示。要求如下:表 1 交通运行数据空间标签序号标签大类标签小类数据标签1道路路段名称S0101编号S0102位置S

15、0103类型S01042道路节点名称S0201编号S0202位置S0203类型S0204入口编号S0205出口编号S0206车道编号S0207汇流区编号S0208冲突区编号S0209分流区编号S02103路线名称S0301编号S0302范围S03114路网名称S0401编号S0402范围S04115道路安全设施编号S0502位置S0503类型S05046道路机电设施编号S0602位置S0603类型S0604运行参数S06118.2.6 交通运行数据时间标签以 T 开头,采用两段二十八位编码规则,描述如下:a) 第一段:14 位阿拉伯数字,代表交通运行数据时间标签的起始时刻,通过 YYYYMMD

16、Dhhmmss 的形式表达;b) 第二段:14 位阿拉伯数字,代表交通运行数据时间标签的结束时刻,通过 YYYYMMDDhhmmss 的形式表达。8.2.7 交通运行数据时间标签格式如图 3 所示。图 3 交通运行数据时间标签格式示意图68.2.8 交通运行数据属性标签以 A 开头,采用两段四位编码规则,描述如下:a) 第一段:2 位阿拉伯数字,代表交通运行数据空间标签的大类;b) 第二段:2 位阿拉伯数字,代表交通运行数据空间标签的小类。8.2.9 交通运行数据属性标签格式如图 4 所示。图 4 交通运行数据属性标签格式示意图8.2.9 交通运行数据属性签见表 2。表 2 交通运行数据属性标

17、签序号标签大类标签小类数据标签1原始静态数据长度A0101宽度A0102设计车速A0103半径A0104坡度A0105数量A01062原始动态数据交通流量A0201高峰小时系数A0202瞬时速度A0203时间平均速度A0204空间平均速度A0205排队长度A0206时段顺序A0207时段区间A0208相位A0209相序A0210周期时长A0211相位绿信比A0212相位初始绿灯时间A0213相位单位绿灯延长时间A0214相位最长绿灯时间A0215采样间隔A02168.3 交通运行数据词汇表8.3.1 交通运行数据词汇表是交通数据的资源目录,记录标签库中各标签对应的交通数据源索引。8.3.2 原

18、始静态数据基本词汇表见表 3。78.3.3 原始动态数据基本词汇表见表 4。表 4 原始动态数据基本词汇表8表 3 原始静态数据基本词汇表标签数据名称数据类型计量单位S01040001普通路段字符型S01040002隧道进口段字符型S01040003隧道段字符型S01040004隧道出口段字符型S01040005上桥段字符型S01040006桥面段字符型S01040007下桥段字符型S01040008匝道字符型S02040001平面交叉口字符型S02040002匝道汇流区字符型S02040003匝道分流区字符型S02040004匝道合流区字符型A0101路段长度数字型米(m)A0102路段宽度

19、数字型米(m)A0103路段设计车速数字型千米/小时(km/h)A0104路段半径数字型米(m)A0105路段坡度数字型度()S06040001线圈字符型S06040002地磁字符型S06040003微波字符型S06040004雷达字符型S06040005电子标签字符型S06040006视频字符型S06040007卡口摄像机字符型S06040008信号灯字符型S06040009车道指示器字符型S06040010可变情报板字符型标签数据名称数据类型计量单位A0201交通流量数字型标准车/小时(pcu/h)A0202高峰小时系数数字型A0203瞬时速度数字型千米/小时(km/h)A0204时间平均

20、速度数字型千米/小时(km/h)A0205空间平均速度数字型千米/小时(km/h)A0206排队长度数字型米(m)A0207时段顺序数字型表 4 原始动态数据基本词汇表(续)DB50/T 13772023A0208时段区间数字型A0209相位数字型A0210相序数字型A0211周期时长数字型秒(s)A0212相位绿信比数字型A0213相位初始绿灯时间数字型秒(s)A0214相位单位绿灯延长时间数字型秒(s)A0215相位最长绿灯时间数字型秒(s)A0216采样间隔数字型秒(s)9 交通运行数据分析9.1 数据治理9.1.1 交通运行数据再生前应进行数据清洗。9.1.2 交通运行数据再生前应进行

21、数据检测时钟(时刻或区间)同步。9.1.3 交通运行数据再生前应至少对交通流量、速度两方面数据进行治理。要求如下:a) 交通流量数据治理,具体要求如下:2) 交通流量数据治理应至少包括对异常数据的治理;3) 交通流量数据治理宜满足表 5 中的数据质量要求。表 5 交通流量数据治理的质量要求b) 速度数据治理,具体要求如下:4) 速度数据的统计应包含时间平均速度和空间平均速度,统计间隔应不高于 15 min;5) 速度数据治理应至少包括对异常数据的治理;6) 速度数据治理应满足表 6 中的数据质量要求。表 6速度数据治理的质量要求9.2 运行评价91) 交通流量数据的统计应包括交叉口转向级流量和

22、路段断面流量,统计间隔应不高于 15 min;交通运行数据数据质量检查项要求交通流量延时小于 10min准确率不低于 90%时间覆盖率不低于 80%道路覆盖率不低于城市主要道路数量的 95%交通运行数据数据质量检查项要求速度延时小于 10min准确率不低于 90%时间覆盖率不低于 80%道路覆盖率不低于城市主要道路数量的 95%DB50/T 137720239.2.1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评价对象包括交叉口、路段、立交、桥梁、隧道、道路网等。9.2.2 道路交通拥堵指数(也称道路交通运行指数)是综合反映道路网络交通运行状况的指标,可以按照时段设定道路交通拥堵指数,如小时道路交通拥堵指数、日道路

23、交通拥堵指数等。特定时段内的道 路交通拥堵指数在计算中的统计间隔一般不大于 15 min。9.2.3 交叉口交通运行的评价指标应至少包含车均延误、排队长度,路段交通运行的评价指标应至少包含路段平均车速、排队长度,立交、桥梁、隧道的交通运行评价指标应至少包含道路交通拥堵指数。9.2.4 车均延误评价指标应包含转向级、进口道级、交叉口级车均延误数据,计算时间间隔应不大于15 min。9.2.5 排队长度评价指标应包含进口道级和交叉口级排队长度数据,计算时间间隔应不大于 15 min。9.2.6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等级划分应符合 GB/T 29107-2012、GB/T33171-2016 的规定

24、。9.3 参数预测9.3.1 交通流量9.3.1.1 预测交叉口转向级流量的精度应不低于 85%,预测路段断面流量的精度应不低于 90%。9.3.1.2 交叉口转向级流量和路段断面流量的预测时长应控制在 15min 内,宜达到每分钟预测一次。9.3.1.3 预测流量的滑动窗口长度宜设置为 5 min。9.3.2 行程速度9.3.2.2 行程速度的预测时长应控制在 15 min 内,宜达到 5 min 预测一次。9.3.2.3 预测行程速度的滑动窗口长度宜设置为 5 min。9.3.3 行程时间9.3.3.1 预测行程时间的精度应不低于 85%。9.3.3.2 行程时间的预测时长应控制在 15

25、min 内,宜达到 5 min 预测一次。9.3.3.3 预测行程时间的滑动窗口长度宜设置为 5 min。10 交通运行数据应用10.1 交通控制应用场景10.1.1 交叉口控制10.1.1.1 固定配时固定配时场景可分为高峰时段、平峰时段和低峰时段。要求如下:a) 高峰时段以提高通行、降低排队长度为目标,宜取 24 h 流量中时长不超过 15min 的最大连续交通流数据作为信号配时基础数据;b) 平峰时段以提高通行效率、降低延误为目标,宜取 24 h 流量中变化相对平稳阶段的最大连续1 h 交通流数据作为信号配时基础数据;c) 低峰时段以保证行车安全、减少停车次数为目标,宜取晚高峰至凌晨期间

26、交通流变化相对平稳 时段中最大连续 1 h 交通流数据作为信号配时基础数据。109.3.2.1 预测行程速度的精度应不低于 80%。10.1.1.2 多方案自适应多方案自适应要求如下:a) 应根据 24 h 交通流量、流向的变化划分时段控制,各控制时段宜取时段中时长不超过 15 min 的最大连续交通流量数据作为本时段的配时基础数据;b) 同一时段内的交通流量、流向应相对稳定;c) 高峰时段交通流量、流向变化明显时,宜进一步对时段进行细分,持续时间不宜小于 30 min;d) 学校、医院、大型活动场所等短时出行集中的区域周边交叉口,应设置特殊的控制时段。10.1.2 干线控制10.1.2.1

27、绿波干线控制绿波干线控制要求如下:a) 绿波干线控制时段可分为早高峰、晚高峰、平峰等多种控制时段,绿波持续时间不宜小于 30 min;b) 绿波干线控制宜选取相邻交叉口最大间距在 800 m 以内且各交叉口间距分布相对均匀的路段;c) 绿波干线控制一般要求路段内信号灯配时采用统一的周期时长,公共周期时长应根据不同时段 交通流特征进行调整,最大不宜超过 180 s。10.1.2.2 多车道汇入控制a) 多车道汇入控制的分车道指示信号灯应设置在各进口停车线正前方,距离停车线不宜小于 20m;b) 多车道汇入控制应对进口道车流量、车速、排队长度等数据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数据实时自 动优化信号灯配时方

28、案。10.1.2.3 公交专用道控制公交专用道控制要求如下:a) 公交专用信号灯控制可采用绿灯延长、红灯缩短、插入专用相位等响应方式满足公交优先通行;b) 采用绿波干线控制的交叉口,宜根据公交专用道的公交车运营计划、流量、行驶速度等特征, 优化公交优先信号灯控制方案。10.1.3 区域信号控制区域信号控制方式应根据路网交通流运行情况决定,控制效果评价应包含停车延误、停车次数、通 行能力、排队长度等指标。10.2 交通诱导应用场景10.2.1 交通诱导点设置要求交通诱导点位宜设置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出入口、分流口前。停车诱导点位宜根据停车 场出入口的具体位置设置多层级诱导。10.2.2

29、交通诱导信息组成11多车道汇入控制要求如下:10.2.3 交通诱导数据要求10.2.3.1 停车诱导可采用停车位置、空余停车位数量作为控制参数,停车距离、空余停车位数量准确 度作为评价参数。数据精度可参照表 9 执行。表 9 停车诱导数据精度表10.2.3.2 路线诱导(即行车诱导)可采用路径选择作为控制参数,路径行驶时间误差作为评价参数。数据精度可参照表 10 执行。1210.2.2.1 交通诱导信息类别可分为交通事件信息、路径诱导信息、停车信息及指引信息等,具体信息 组成如表 7 所示。表 7 交通诱导信息组成信息类别信息组成交通事件信息交通事故、道路施工、交通管制、限行限号等路径诱导信息

30、路网形态、道路交通状态、预计路径行程时间、推荐车速等停车信息停车场名称、位置、剩余车位数等指引信息交通违法警示信息、交通安全宣传信息、气象环境信息、地理信息等10.2.2.2 路况诱导信息宜按照交通状态拥堵、缓行、畅通三个等级,用红、黄、绿三种颜色表示。10.2.2.3 各类应用场景交通诱导信息可参照表 8 执行。表 8 应用场景交通诱导信息应用场景信息交通事件信息路径诱导信息停车信息指引信息大型活动疏导必要,宜包括活动规模、举办时间和范围等必要,宜包括活动影响范围内分流建议(路径规划、预计行程时间)、道路交通状态等必要,宜包括周边停车场剩余车位数等可选交通管制疏导必要,宜包括交通事件性质、严

31、重程度、管制时间和范围等必要,宜包括交通管制范围内分流建议(路径规划、预计行程时间)、道路交通状态等可选可选交通事故疏导必要,宜包括交通事故起因、严重程度等必要,宜包括事故周边范围内分流建议(路径规划、预计行程时间)、道路交通状态等可选可选交通拥堵疏导必要,宜包括拥堵范围、严重程度等必要,宜包括拥堵区内及周边道路分流建议(路径规划、预计行程时间)、道路交通状态等可选可选恶劣天气疏导必要,宜包括受影响道路交通管制、交通事故等必要,宜包括受影响无法通行道路的分流建议(路径规划、预计行程时间)道路交通状态等可选必要,宜包括天气严重程度、路面可通行状态等参数技术指标精度要求控制参数停车位置误差10m空余停车位数量采样间隔5s评价参数停车距离误差10m空余停车位数量准确率准确率95%表 10 路线诱导数据精度表参数技术指标精度要求控制参数路径选择采样间隔5min评价参数路径行驶时间误差误差5min10.2.3.3 重点诱导信息的发布更新周期可参照表 11 执行。表 11 重点诱导信息的发布更新周期参数道路交通状态预计路径行程时间推荐车速文字性指引发布更新周期不大于 5min不大于 5min不大于 5min不大于 30min13参 考 文 献1 GA/T 527.1-2015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2 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