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 总结我们的认识 教案(教材P3738)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课题总结我们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内部力量如地壳运动产生的力,与外部因素如风、水等,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2.知道斜坡上有无植被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科学探究目标1.能回顾并梳理出影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因素。2.能够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植被对侵蚀的影响。科学态度目标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重难点重点
2、: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对典型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做出解释。难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湿润且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覆盖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无孔长方形塑料水槽、降雨器、水、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谈话: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所了解。现在就让我们对所学习的有关科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吧!2.揭题: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总结我们的认识”。(板书:总结我们的认识)【设计意图】直入主题,意在帮助学生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及其演变,形成
3、更加完整的认知。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回顾学习内容,梳理记录表1.引导:引导学生翻看自己的学生活动手册,总结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引导学生先独立记录,再组内交流总结,最后通过全班研讨的形式共同总结影响因素,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预设: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喷发、风的作用、水的作用。)探索与研讨2.交流:引导学生重新观察第1课中的5种典型地形地貌,结合黑板上记录的“影响因素”,对每一种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进行解释。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总结,最后通过集体研讨的方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意图】集体讨论中,引导学生将“解释”与先前的猜测进行比较,并说说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
4、本课做出的解释更加科学严谨,符合自然界的真实情况。通过比较,学生能体会到在解释现象的过程中,证据的重要性。探索二:植物对侵蚀的影响1.讲解: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2.提问:我们知道了雨水对土地具有侵蚀作用,那么怎样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呢?(预设:可以在土地上种植植物;尽量使地表是平缓的。)3.谈话:植物对雨水的侵蚀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研究一下。4.出示:课件出示湿润且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覆盖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无孔长方形塑料水槽、降雨器、水,小组讨论模拟实验方法。5.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5、探索与研讨【设计意图】这个实验不仅是模拟实验还是对比实验,要明确实验中每种实验材料代表什么,如泥土代表实际的土地,覆盖在表面的植物是用来研究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喷水器喷出的水代表雨水。6.研讨汇报:指导学生研讨并分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7.小结: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减少土地中松散物质的产生,由此可以减轻侵蚀作用的危害,减少水土流失。8.引导:引导学生交流实验后的想法,使他们意识到保护植物对保持水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拓展与小结1.小结:地球内部力量如地壳运动,与外部因素如风、水等,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减少土地中松散物质的产生,由此可以减轻侵蚀作用的危害,减少水土流
6、失。2.拓展: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人类自身活动改变地表形态的事例吗?结合你所知道的事例与老师同学们交流讨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经历了前面6课的学习,学生分别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方面探究了影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认识了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典型地形地貌。本课是单元最后一课,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回顾与梳理,帮助学生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及其演变形成更加完整的认知。第二部分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可以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影响地面流水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气候特征、局部地形、地质构造、植物覆盖等
7、。本课主要探究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因为植物覆盖程度往往与人类的活动相关。人类砍伐森林、不正确地翻耕土地等都会影响到该地区植物覆盖率,使得该地区流水侵蚀严重,造成水土流失。模拟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有无植物覆盖的土地受侵蚀程度的差别明显,意识到保护植物对保持水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后作业三、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B.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C.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2.下图中,()主要是由于风的作用而形成的,()主要是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主要是由于地震而形成的。参考答案三、1.
8、C2.CBA3计量时间一、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选择题1漆黑的晚上,在你面前放一个苹果,然后关上门,并把灯都关上,制造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那么你( )这个苹果。A.不能看到 B.适应后能看到 C.能看到解析:A 2如图,小刚同学在研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他将玻璃换成( )时,仍然可以看清杯子的细节。A.一张很薄的铝箔纸B.一块干净的木板C.一块干净的冰解析:C 3下面的三种情况,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水中的筷子“变折” B.路灯下的影子 C.从汽车后视镜看到后面的车解析:C 4光在水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A.直线 B.曲线 C.波浪线解析:A 5彩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光沿
9、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解析:B 6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图片中的仪器叫( )。 A.磨盘B.司南C.日晷(2)这种仪器是用来( )的。 A.指定方向B.测定时间C.记录位置(3)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是( )。 A.根据磁场指向南北B.根据风向的变化确定方向C.根据日影的变化测定时间【答案】 (1)C(2)B(3)C 【解析】【解答】(1)图片中的仪器叫日晷(2)这种仪器用来测量时间,类似于古代的钟表。(3)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日影的变化测定时间。【分析】认识这种仪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是本题考查的重点。7用手电筒相同方向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近、长短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影子( )。
10、 A.长短相同B.长短不同C.方向不同【答案】 B 【解析】【解答】因为手电筒相同方向照射不同远近、长短相同的物体,因为照射方向相同,所以影子方向相同,因为离墙面距离不同,所以影子长短不同。 【分析】本题考查影子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的关系。8当我们从光线较弱的环境下走到强光下时,眼睛的瞳孔会( )。 A.放大B.缩小C.不变【答案】 B 【解析】【解答】人在弱光下,瞳孔会变大,在强光下,瞳孔会缩小,当人从弱光走到强光环境中时,瞳孔会从大变小。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环境下,瞳孔的变化。9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A.折射B.反射C.直射【答案】 B 【解析】【解
11、答】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分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的定义。10下列不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医生带的额镜B.灯罩内部白色的油漆C.皮影戏【答案】 C 【解析】【解答】皮影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光反射的应用。11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约需要( )。 A.8秒钟B.8分钟C.8小时【答案】 B 【解析】【解答】光传播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 【分析】本题考查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需要的时间。12地球上的光主要来自于( )。 A.太阳B.电灯C.火把【答案】 A 【解析】【解答】地球上的光主要来自于太阳。
12、 【分析】本题考查光的主要来源。13阳光下旗杆影子长5米,一会儿旗杆影子变长了,这种现象发生在( )。 A.上午B.中午C.下午【答案】 C 【解析】【解答】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不断变化,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变长,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最长。下午影子变长。 【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1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最短。 A.早晨B.正午C.傍晚【答案】 B 【解析】【解答】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不断变化,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变长,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最长。下午影子变长。 【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15夜晚,我们在灯光下看书、写字,主要是利用了(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解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