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6T594-2023《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香蕉》.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33799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2.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6T594-2023《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香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DB46T594-2023《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香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DB46T594-2023《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香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DB46T594-2023《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香蕉》.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DB46T594-2023《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香蕉》.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01 CCS B 05 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 5942023 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香蕉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Banana 2023-06-08 发布 2023-07-15 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产地环境.2 4.1 气候条件.2 4.2 土壤条件.2 4.3 立地条件.2 4.4 蕉园土壤修复.2 5 投入品管理.3 5.

2、1 基本要求.3 5.2 肥料.3 5.3 农药.3 5.4 其他.3 6 品种选择.3 7 种苗.3 7.1 苗圃建立.3 7.2 假植苗培育.4 7.3 苗期管理.4 7.4 种苗质量.4 8 蕉园建立.5 8.1 蕉园规划.5 8.2 整地.6 8.3 定植.6 9 田间管理.7 9.1 新植蕉园.7 9.2 宿根蕉园.8 10 病虫害绿色防控.9 10.1 防控原则.9 10.2 防治对象.9 10.3 防治方法.9 11 防风与补救措施.10 11.1 防风.10 11.2 补救措施.10 11.3 灾后管理.10 12 采收与商品化处理.10 12.1 采收.10 12.2 商品化

3、处理.11 13 果品质量.11 13.1 基本要求.12 13.2 等级.12 13.3 容许度.12 13.4 卫生要求.12 13.5 试验方法.13 13.6 检验规则.13 14 包装与标识.14 14.1 包装材料.14 14.2 包装规格.14 14.3 标识.14 15 贮藏与运输.14 15.1 贮藏.14 15.2 运输.14 16 生产档案管理.14 17 产品检测与准出管理.14 17.1 监测与检测.14 17.2 承诺达标合格证.14 17.3 果品销售.14 18 溯源管理.15 18.1 溯源编码.15 18.2 溯源信息平台.15 19 社会化服务.15 20

4、 品牌建设.15 21 生产技术流程图.15 附录 A(资料性)香蕉主栽品种特征特性.16 附录 B(资料性)香蕉树体主要管理过程.18 附录 C(资料性)香蕉主要病虫危害症状.19 附录 D(资料性)香蕉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20 附录 E(资料性)香蕉生产管理档案记录.22 附录 F(资料性)香蕉生产技术流程图.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热作两院种

5、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澄迈香蕉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琼、程志号、郭素霞、孙长君、郭刚、唐跃东、王必尊、赵军、郭庆军。引言 农产品全产业链指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近年来,我省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加快,但仍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全产业链标准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热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和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产发20212号)的要求,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了海南省热带特色高效

6、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三年(2022-2024)行动方案,三年内聚焦农业主导产业,以产品为主线,实施香蕉等17个产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任务,以促进我省农业全产业链的快速培育发展。香蕉是世界性的大宗贸易水果,我国是香蕉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海南是我国重要的香蕉产区,发展香蕉产业,对促进海南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香蕉产业的发展和市场要求的不断提高,我省香蕉全产业链培育尚存在不足,现行标准体系尚不完善,难于支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香蕉全产业链生产规范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主要包括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品种选择、种苗、蕉园建立、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防风与补救措施、采收与商品化处理、果品

7、质量、包装与标识、贮藏与运输、生产档案管理、产品检测与准出管理、溯源管理、社会化服务、品牌建设、生产技术流程图等内容。本文件的制定,旨在提升香蕉按标准生产水平,明确香蕉的质量要求和安全管控要求,强化生产过程管理,加强在香蕉流通过程中的追溯管理,促进海南香蕉产业技术提升和健康发展,提高海南香蕉产业的生产水平,打造成为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撑。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香蕉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香蕉(Musa AAA Cavendish)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品种选择、种苗、蕉园建立、田间管理

8、、病虫害绿色防控、防风与补救措施、采收与商品化处理、果品质量、包装与标识、贮藏与运输、生产档案管理、产品检测与准出管理、溯源管理、社会化服务、品牌建设、生产技术流程图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香蕉(香牙蕉类,基因型为AAA)全产业链生产管理,其它蕉类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

9、准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715 工业用乙烯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7419 含有机质叶面肥料 GB/T 17420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GB/T 23554 40%乙烯利水剂 GB 38400 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 50072 冷库设计规范 NY/T 357 香蕉 组培苗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

10、机肥料 NY/T 798 复合微生物肥料 NY/T 1689 香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NY/T 2120 香蕉无病毒种苗生产技术规范 NY/T 3129 棉隆土壤消毒技术规范 NY/T 3200 香蕉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NY/T 5344.4 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 第 4 部分:水果 DB46/T 23 香蕉质量包装标志和贮运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饱满度 fullness of the fruitfinger 香蕉果实生长的饱满程度,以果实横截面棱角变化情况来判断。3.2 二路芽 second primary bud 又称八字芽,母株第二次抽出的吸芽,着生于球茎中

11、部。3.3 假植苗 temporary plant 由香蕉瓶苗移栽与苗圃中经培育出圃作为定植材料的种苗。3.4 绿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防控病虫害的行为。3.5 宿根蕉园 rooting banana plantation 以香蕉吸芽为下一茬蕉园种苗,原位连续种植的香蕉种植园。3.6 香蕉吸芽苗 banana bud sucking 从香蕉园中挖取、作为种苗的香蕉吸芽。4 产地环境 4.1 气候条件 年均温2

12、0.8,10 年活动积温7500,最低月平均气温15,全年无霜或基本无霜。4.2 土壤条件 应选择土层深度60 cm,地下水位80 cm,pH4.77.0的土壤。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4.3 立地条件 宜选择避风、避寒且阳光充足,水源充沛且易排水,交通便利、远离工厂的坡地(坡度15)或平地建园。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4.4 蕉园土壤修复 土壤pH5.5的蕉园,应施用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每亩施用300 kg500 kg;土壤香蕉枯萎病孢子数量1000个每克土壤,建议进行土壤消毒,具体按NY/T 3129的规定执行。5 投入品

13、管理 5.1 基本要求 投入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理应遵守以下规定:a)禁止购买、使用、储存国家禁用的农业投入品;b)应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管理;c)购买前应检验合格证、产品批号、标签标识,不应采购“三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批准文号)投入品,购买后应索取并保存购买凭证或发票;d)根据投入品的使用说明做好防潮、防晒、避雨等储存措施;e)变质和过期的投入品做好标识,隔离禁用,并安全处置;f)农药包装袋、瓶等应集中无害化处理;g)做好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档案记录。5.2 肥料 肥料中有害有毒物质的限量应符合GB 38400要求。肥料使用按照NY/T 496的规定执行,有机肥应

14、符合NY/T 525的规定,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 798的规定,叶面肥应符合GB/T 17419和GB/T 17420的规定。5.3 农药 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规定按GB/T 8321(所有部分)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得使用禁用农药,禁用农药名录按海南经济特区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农药名录的规定执行。5.4 其他 包括防草布、遮荫网、纸箱、泡沫箱、塑料膜等,按照国家和相关行业标准采购,使用前后不得随意丢弃,回收处置前应妥善收集保管。6 品种选择 6.1 综合考虑品种特征,选择产量高、果品质量好、生育期短、抗风、抗寒、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如巴西

15、蕉、威廉斯 B6、宝岛蕉、南天黄等,各主栽品种特征特性和假植苗的典型实物图见附录 A。6.2 根据收获期、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等选择栽培品种:a)新开垦地块推荐选择巴西蕉、威廉斯 B6 等品种;b)轮种水稻、甘蔗、菠萝等 3 年以上的地块推荐选择巴西蕉、威廉斯 B6 等品种;c)前茬为香蕉或近 3 年内种植过香蕉的地块,推荐选择宝岛蕉、南天黄等品种。7 种苗 7.1 苗圃建立 7.1.1 苗圃应建在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光照充足和便于耕作的地方,灌溉水源充足,周边应建立隔离带。7.1.2 苗圃规划的区、畦,必须进行统一编号,对各区、畦内的种苗品种要做好登记、建档保存,做到各品种、各批次苗木准确无误

16、。7.1.3 苗圃上方搭建遮阳网,遮光率 50%75%,遮阳网距离地面 2.0 m2.5 m,畦面应配拱棚,拱棚略宽与畦面,高 20 cm30 cm。7.2 假植苗培育 7.2.1 育苗基质 推荐基质为质量比椰糠黑土河沙=111。7.2.2 育苗容器 宜选用8 cm10 cm规格的PP材质软质育苗杯,装填基质与杯面平齐,摆于苗圃垄面,垄面宽70 cm80 cm。7.2.3 组培瓶苗准备 以组培瓶苗为基础材料培育香蕉假植苗,组培瓶苗不得携带香蕉枯萎病、束顶病、香蕉花叶病等病原菌(病毒),其质量应符合NY/T 357的相关规定。7.2.4 组培瓶苗处理与移栽 移栽前用0.1%生根粉(或20 mg/

17、L萘乙酸)800倍稀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沾根,移栽深度以基质盖过苗根部即可,压实,移栽后浇足定根水。7.3 苗期管理 7.3.1 控温与控光 组培瓶苗移栽后以及低温天气下,苗圃垄面宜加小拱棚保温、保湿。苗圃宜设遮阳网,中午宜进行遮阳,避免高温下烈日暴晒幼苗,出圃前逐步加强光照炼苗,至与圃外光照同步。7.3.1 水肥管理 每周喷施0.1%尿素或0.5%复合肥(15-15-15)水溶液一次,并保持基质湿润。7.3.2 剔除变异苗 定期检查幼苗生长情况,及时剔除白化苗、花叶苗、叶形变异苗、高脚苗等变异苗。7.3.3 出圃时间调节 夏季 45 d、冬季 75 d、其它季节 60 d 香蕉假植苗可出

18、圃。可通过缩短施肥间隔(每 5 d 一次)的方法加快种苗出圃,或通过间隔 7 d 连续两次喷施多效唑(15 mg/L)水溶液延缓出圃时间,多效唑使用次数不得超过两次。7.4 种苗质量 7.4.1 基本要求 出圃的假植苗品种纯度98%,变异率5%,叶片无虫眼,不带香蕉枯萎病、束顶病等病原菌(病毒),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7.4.2 种苗分级 香蕉假植苗分一级、二级两个等级,分级方法参考NY/T 357和NY/T 3200的规定,分级标准见表1。表1 香蕉假植苗分级标准 项目 等级 一级 二级 叶片数/片a 9 78 假茎粗/cm 0.95 0.750.94 假茎高度/cm 13.019.0 10.

19、012.9 最新展开叶片宽/cm 6.8 5.26.7 a 叶片数是指一级苗移栽后新长出的完整功能叶。7.4.3 种苗包装、贮存与运输 分级后的种苗按级别装框,运输过程保持遮荫、通风、保湿,避免日晒雨淋。种苗应置于荫凉处,保持通风、透气,保持营养杯内湿润,保存时间不宜超过7 d。8 蕉园建立 8.1 蕉园规划 8.1.1 蕉园防护及防疫设施 蕉园周边宜营造防护林带、建防护网,蕉园周围不宜种植茄科、葫芦科等蔬菜作物。宜修园门,园门设消毒池。8.1.2 小区划分 蕉园内划分小区,单个小区大小以6070亩为宜。8.1.3 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分为主路、支路,主路宽5 m6 m,支路宽3 m4 m,主路

20、应与支路、园外道路相连。8.1.4 排灌系统 8.1.4.1 排水系统 排水沟分主排水沟和支排水沟,支排水沟应与主排水沟相连。主排水沟宽1 m1.5 m、深50 cm60 cm,支排水沟宽40 cm50 cm、深40 cm50 cm。8.1.4.2 灌溉系统 管道灌溉,应修建蓄水池、引提水工程或水井等,铺设主管、支管和软管等,推荐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形式,喷带长约30 m为宜。8.1.5 采收系统 8.1.5.1 索道设施 推荐蕉园设拱形采收索道,材料为镀锌钢管、钢筋、钢丝、滑轮、挂蕉钩等,索道高约2 m、底宽约1.5 m。8.1.5.2 包装设施 每70100亩设一处包装房,内设悬挂蕉钩

21、、清洗池、称重、包装等采后处理设施。8.1.5.3 存储设施 每70100亩蕉园应配存储仓库不小于80 m3,宜配备预冷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建设要求应符合GB/T 50072的规定。8.2 整地 8.2.1 翻地 定植前30 d40 d翻地,翻地深度40 cm50 cm,除杂草,暴晒5 d10 d。8.2.2 起垄 8.2.2.1 平地蕉园 推荐宽窄行法起垄,垄沟深30 cm40 cm,宽行垄面2.5 m2.8 m、窄行垄面1.5 m1.7 m。8.2.2.2 坡地蕉园 推荐窄垄法起垄,垄沟深10 cm20 cm,垄面宽80 cm。坡度5修沟埂梯田;坡度5 修等高梯田。8.2.3 挖种

22、植穴 平地蕉园植穴大小为面宽50 cm、深40 cm、底宽40 cm;坡地蕉园植穴大小为面宽60 cm、深50 cm,底宽40 cm。植穴宜在定植前15 d准备好。8.2.4 施基肥、施基药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基肥用量,每穴施用有机肥5 kg10 kg,过磷酸钙200 g25 0g。基药每穴施0.5%阿维菌素颗粒剂5 g7 g,5%辛硫磷颗粒剂2 g3 g。基肥和基药可同时施用,与表土充分混匀后混入种植穴中,回土至平畦面。8.3 定植 8.3.1 定植时期 三亚、乐东、三亚等南部产区79月份为宜,海口、澄迈、临高等西部、北部产区45月份为宜。8.3.2 定植密度 种植密度为130180株/亩为宜

23、。8.3.3 定植材料 采用香蕉假植苗作为定植材料,其质量应符合7.4的规定。8.3.4 定植方法 在植穴中央挖一个直径15 cm20 cm,深10 cm15 cm的小穴,从育苗杯中带基质取蕉苗置于小穴中,分层用细土填入小穴,周围压实,定植深度以超过育苗基质上表面2 cm3 cm为宜,定植后及时淋足定根水并适度遮荫。晴天宜近傍晚定植、阴天全天可定植。9 田间管理 9.1 新植蕉园 9.1.1 补苗、除草 定植后7 d进行查苗、补苗,补苗品种应与蕉园品种相同。及时采用以下方式除草:a)人工除草;b)喷施除草剂;c)铺设地布或防草布。9.1.2 松土 蕉园雨后垄面土壤干爽时中耕,平地蕉园中耕深度5

24、 cm8 cm,坡地蕉园中耕深度10 cm12 cm。9.1.3 培土 蕉头部分露出地面时应及时培土,以培土至蕉头不露、根系不露为宜。9.1.4 水肥管理 定植后不同生长阶段水肥管理参见表2。雨后蕉园应注意及时排水,减少蕉园积水,低于适宜土壤田间持水量应及时浇水。表2 新植蕉园不同阶段水肥管理明细表 叶片数量/片 定植后 时间/月 每株施肥量/g 施肥间隔天数/d 施肥位置离蕉杆距离/cm 叶面肥 适宜土壤田间持水量/%515 1 尿素 2030 10 1520-8085 23 尿素4050,硫酸钾1020,复合肥(15-15-15)1020 15 1520-8085 1625 49 尿素50

25、、硫酸钾100、过磷酸钙2030、复合肥(15-15-15)80 20 4560-8085 2633 1012 尿素50、硫酸钾120、过磷酸钙100、硫酸钾复合肥(15-15-15)100 现蕾 5070 喷施 7580 断蕾 套袋 注1:以喷灌、滴灌施肥为主,沟施为辅。注2:巴西蕉、威廉斯B6采果前7 d10 d应控制灌水量,南天黄和宝岛蕉采果前15 d20 d应控制灌水量。9.1.5 除芽与留芽 单造蕉生产应及时去除吸芽;多造蕉抽蕾前应及时去除吸芽。抽蕾后结合下一造采收时间留芽,留芽宜留二路芽,留芽位置应与下垂果轴相对。砍去多余吸芽地上部分后,再用除芽铲破坏吸芽地下部分。9.1.6 田间

26、卫生 叶片黄化或干枯占该叶片面积2/3以上、叶片病斑严重时,及时将其割除,并进行清理。9.1.7 撑杆、校蕾及绑叶 抽蕾后撑杆,距蕉头20 cm处打洞,洞深40 cm,将竹竿插入洞中并压紧,果轴上端固定于竹竿上,假茎分高低两段固定于竹竿上,花蕾或果串不宜与竹竿接触;花蕾下垂时应及时将花蕾移至叶柄一侧,使花蕾统一于一侧下垂生长;将靠近或接触花蕾的叶片绑于假茎上。9.1.8 抹花、疏果、留把、垫把、断蕾 果指末端小花变褐色时抹花,果指末端垫吸水纸,1d后去除,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每株果串选留58梳为宜,应除去连指果、畸形果、病果等;每把果梳间宜用报纸或珍珠棉布隔开;距最低果梳约12 cm处断蕾,宜

27、选择晴天午后进行。具体方法参见附录B。9.1.9 喷施护果药 断蕾后1 d2 d内应及时喷施护果药12次,主要防治黑星病、蒂腐病、蓟马、跳甲等病虫害。9.1.10 套袋 9.1.10.1 套袋时期 果串最高位果梳的果指平直至略有上翻时套袋。9.1.10.2 规格材料 规格(长宽)一般为(120 cm135 cm)(60 cm80 cm),视果串大小选定,常见材质有牛皮纸、无纺布、珍珠棉等。9.1.10.3 套袋方法 上袋口应固定于距离头梳果柄25 cm以上位置,宜在果轴上标记套袋时间和批次,具体方法参见附录B。冬蕉、春蕉宜选用牛皮纸袋和珍珠棉袋,可套双层袋,并扎实下袋口;夏蕉、秋蕉宜选用无纺布

28、袋和牛皮纸袋,果串中上部向阳面可加垫报纸、牛皮纸,下口袋不扎。9.2 宿根蕉园 9.2.1 水肥管理 清园后每株沟施有机肥5 kg8 kg、过磷酸钙250 g、尿素300 g、硫酸钾500 g,其后施肥频次及施肥量参考表3。表3 宿根蕉园生长前期施肥频次及施肥量 清园后时间/月 施肥间隔时间/d 每株施肥量/g 适宜土壤田间持水量/%1 15 尿素4050,硫酸钾复合肥(15-15-15)1020 8085 2 20 尿素5075,硫酸钾复合肥(15-15-15)5075 8085 9.2.2 其它管理 宿根蕉园其它管理参考9.1的规定。10 病虫害绿色防控 10.1 防控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

29、、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改善蕉园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综合应用多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使用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应符合GB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10.2 防治对象 香蕉常见病害有香蕉枯萎病、束顶病、黑心病、叶斑病、炭疽病等,常见虫害有香蕉蓟马、象甲、跳甲等。香蕉主要病虫危害症状见附录C。10.3 防治方法 10.3.1 农业防治 常见农业防治方法有:a)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能力强的优良品种;b)加强土肥水管理,促进植株茁壮成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c)实行轮作,以减少病源虫源;d)控制杂草,保持田间卫生;e)及时清除病株。10.3.2 生物及物理防治 常见生物

30、及物理防治方法有:a)优先使用微生物源、植物源生物农药;b)选用对捕食螨、食螨蝇和食螨瓢虫等天敌杀伤力小的杀虫剂;c)人工释放捕食螨等天敌;d)使用诱虫灯诱杀夜间活动的昆虫;e)利用黄色板、蓝色板和白色板等诱杀害虫;f)采用果实套袋技术。10.3.3 药剂防治 香蕉常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见附录D。其中香蕉枯萎病是目前主要病害,还应按以下方法进行综合防治:a)选用不带病菌、病毒且长势良好的无病组培苗的为种苗;b)轮作地、新蕉园、轻病地可选用常规巴西蕉等品种,中度病地建议选用对香蕉枯萎病抗性较强的栽培品种;c)严格管理蕉园灌溉水源以及进入蕉园肥料、农器具等,严格落实消毒预防措施,园区入口设消毒池;

31、d)土壤 pH5.5 的酸性土壤,整地或种植前施用生石灰、碱性肥料等调节土壤酸碱度;e)种植前推荐使用棉隆进行土壤消毒,降低土壤中病原菌基数;f)推荐使用芽孢杆菌、木霉、链霉菌等菌剂,固体菌剂宜埋施,每月施用一次;液体菌剂宜淋施,每 14 d 施用一次,具体使用方法参见产品说明书;g)推荐定植、留芽后间套作韭菜、冬瓜等作物;h)对发病植株要整株除草剂杀除,并用生石灰覆盖病穴,塑料膜封闭消毒,防止病菌扩散。11 防风与补救措施 11.1 防风 常见蕉园防风措施有:a)选择台风登陆少、避风小环境建园,并造防护林;b)选择中杆或矮杆品种;c)选择适宜定植季节与留芽时期,避开或减少台风影响;d)立桩加

32、固,剪除多余叶片并及时排除蕉园积水;e)台风季节避免挖吸芽。11.2 补救措施 根据受灾程度、植株大小、发育时期等因素开展以下补救措施:a)植株倾斜、倒伏的进行扶正、培土压实、撑竹竿,保留每片叶叶柄端半片叶;b)幼苗假茎折弯可在弯折处切开一小口;c)尚未花芽分化植株,从假茎折断处下约10 cm砍断假茎,保留植株,继续加强管理;d)已经花芽分化植株,从假茎折断处下约10 cm砍断假茎,原植株不宜保留,应另选留健壮新抽吸芽接替生长;e)亦可更新蕉园或改种其它作物。11.3 灾后管理 及时清理蕉园残株烂叶,喷药防治香蕉叶斑病、炭疽病和香蕉象甲等,方法参照附录D。风害后约10 d加强施肥。12 采收与

33、商品化处理 12.1 采收 12.1.1 采收时间 饱满度是判断采收时间的重要依据,描述详见表4。采前两周应停止喷药,采前一周应停止灌水,排去积水。采收宜在晴天上午进行,雨天、大雾天、台风天、清晨露水未干等不宜采收。综合考虑市场需求、运输距离、贮存条件、成熟季节等因素确定采收时间:a)气温高、运输距离远、储存时间长,可 7 成至 7 成半采收;b)温度低、运输距离近、储存时间短,可 8 成至 8 成半熟采收;c)本地市场供应、储存时间短,可 9 成熟采收。12.1.2 采收方法 先托住蕉穗,再砍断假茎、蕉轴,然后将砍下果串运输到包装房,具体方法参见图B.3。该过程应轻拿轻放,减少挤压、碰撞、摩

34、擦等。表4 香蕉饱满度标准 饱满度 成熟季节 挂果期/d 饱满度及果棱变化 7 成 冬蕉 95105 果指基本饱满,棱角明显,果面凹至平,果色浓绿 春蕉 8595 夏蕉 7585 秋蕉 7080 8 成 冬蕉 105120 果指饱满,果棱角不明显,果色淡绿 春蕉 90105 夏蕉 8090 秋蕉 7585 9 成 冬蕉 120130 果指饱满,基本无棱角,果色黄绿 春蕉 105115 夏蕉 90100 秋蕉 8090 12.2 商品化处理 12.2.1 落梳、修把 落梳刀落梳后,再剔除残次果、损伤果、裂果、畸形果等,分割、修整把型、果柄。12.2.2 清洗、保鲜 果梳在0.1有效氯的清洗液中浸

35、泡5 min10 min后,再在500 mg/L咪鲜胺保鲜液中浸泡1 min,吹干表面水分。出口香蕉所使用药剂应符合相应进口国要求。12.2.3 装箱 纸箱内衬薄膜袋,高温季节薄膜袋厚度0.02 mm0.03 mm,低温季节薄膜袋厚度0.03 mm0.04 mm。每箱装46梳为宜,每梳间用珍珠棉、海绵纸或光滑白纸相隔,具体方法参见图B.3 c)。薄膜袋内可放乙烯吸收剂4 g6 g,抽气后密封,盖外盖。12.2.4 催熟 12.2.4.1 气调室法 气调房催熟条件为16 22,相对湿度在90%95%,乙烯气体纯度、保存使用方法应符合GB/T 7715的要求,乙烯浓度0.2 mL/L0.5 mL/

36、L,香蕉中部有轻微变黄则停止催熟,通风换气。12.2.4.2 浸泡法 乙烯利通常为40%乙烯利水剂,质量应符合GB/T 23554的要求。用500 mg/L1500 mg/L乙烯利溶液浸泡或喷洒果梳进行催熟,其它要求按12.2.4.1的规定。13 果品质量 13.1 基本要求 果实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a)同一品种,无异品种;b)果轴切口平滑;c)果柄坚实无折损、无皱缩、无腐烂、无异味;d)果梳完整,果指发育正常、成熟度均一、大小均匀、色泽一致;e)无冻害、无冷害、无药害。13.2 等级 香蕉质量在符合13.1规定的前提下,同一品种的香蕉依据果梳外观质量、每千克果指数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各等级

37、规格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香蕉等级指标 项目 等级 特级 一级 二级 外观形态 新鲜、清洁、发育正常、形态完整、成熟度适中、色泽良好 新鲜、清洁、发育正常、形态完整、成熟度适中、色泽良好 较新鲜、较清洁、发育较正常、形态较完整、成熟度适中、色泽较良好 果指规格 每千克果指条数7,果实长度23 cm 每千克果指条数9,果实长度20 cm 每千克果指条数13,果实长度18 cm 缺陷 无机械伤、疤痕、灼伤、病害等缺陷 允许轻微机械伤,每梳轻伤面积1 cm2;每梳中有疤痕果指5%;每梳中有轻微灼伤果指3%允许轻微机械伤,每梳轻伤面积2 cm2;每梳有疤痕果指10%;允许有轻微灼伤,每梳有轻微灼伤果

38、指3%;允许有轻微病虫害疤痕,每梳按果指计,伤痕1 cm2 果轴和果柄 果轴切割适当,切口光滑,果柄不得折损,指座坚实 果轴切割适当,切口光滑,果柄不得折损,不过分软弱,指座尚坚实 果轴切割适当,切口光滑,果柄不得有明显折损,不过分软弱,指座尚坚实 注:达不到二级品质量要求的为等外品。13.3 容许度 果实容许度按果梳重量计,各等级容许度如下:特级品中允许含有3%的一级品,但不允许含有二级品和等外品;一级品中允许有5%的果品不符合一级品的要求,但应符合二级品的要求;二级品中允许有10%的果品不符合二级品的要求,但应符合基本要求。13.4 卫生要求 香蕉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 GB 2763

39、的有关规定,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GB 2762 的有关规定。为便于执行,根据现行有效的 GB 2763-2021 的有关规定,表 6 列出了香蕉中主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表6 香蕉主要卫生指标 检测项目 残留类型 最大残留限量mg/kg 阿维菌素 杀虫剂 0.2 表 6 香蕉主要卫生指标(续)检测项目 残留类型 最大残留限量mg/kg 溴氰菊酯 杀虫剂 0.05 百菌清 杀菌剂 0.2 多菌灵 杀菌剂 0.5 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 杀菌剂 2 氯吡脲 植物生长调节剂 0.05 表中未列出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GB 2763的有关规定。注:表中列出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值随着GB 2763最新版本的实施

40、而自动更新。13.5 试验方法 13.5.1 感官检测 采用目测法、比色卡法、嗅闻法、触摸法及品尝法测定果实风味、成熟度、均匀度、新鲜度、病虫果、果形、色泽、果面缺陷等感官指标。在同一个果实上兼有2项或2项以上不符合该等级要求的缺陷,只记录其中对品质影响较重的一项。13.5.2 卫生指标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污染物限量的检验方法分别按GB 2763和GB 2762的有关规定执行。13.5.3 果实规格 单果重、果指长等指标按照NY/T 1689的有关规定执行。13.6 检验规则 13.6.1 检验批次 同一生产基地、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天采收的香蕉鲜果作为一个检验批次。13.6.2 抽样方法

41、 抽检样品要从批量货物的不同位置和不同层次随机取样。每批次抽样数量及比例按NY/T 5344.4 的规定执行。13.6.3 判定规则 13.6.3.1 果品或包装材料不符合卫生要求,判为不合格产品。13.6.3.2 整批产品不超过某级别规定的容许度,则判为某级别产品,若超过,则按下一级的容许度检验,直到判出级别为止。13.6.3.3 如果容许度超出“合格品”的范围,则判为不合格产品。13.6.3.4 未标识“等级”相关内容,判为未分级产品。13.6.3.5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按双方合同规定执行。13.6.4 复检 除卫生指标及包装材料外,如果对检测结果产生异议,允许用备用样品(或条件允许可再抽一

42、次样)复检一次,复检结果为最终结果。14 包装与标识 14.1 包装材料 双瓦楞纸板箱包装应符合GB/T 6543的规定。内包装可使用聚乙烯薄膜袋,厚度0.02 mm0.04 mm,应符合GB 4806.7的要求。14.2 包装规格 每箱以10 kg15 kg为宜。14.3 标识 包装上应准确、清晰、完整地标明溯源编码、承诺达标合格证、香蕉名称、等级、企业名称、详细地址及联系电话等信息,其它包装标识应符合DB46/T 23的有关规定。15 贮藏与运输 15.1 贮藏 贮藏温度控制13 15,相对湿度85%95%为宜。15.2 运输 运输前宜进行预冷,温度控制13 15;应轻拿轻放,减少果品挤压

43、和擦伤,应避雨和避免阳光暴晒,不宜与易产生乙烯的农产品一起运输,运输温度控制在12 25。16 生产档案管理 香蕉生产者应当建立生产档案,参照附录E。详细记录种苗、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生产厂家及供应商的名称、联系方式等信息及使用情况,保留相关合同、包装袋、检测报告、照片等信息;对田间生产操作、病虫害防治、采收、商品化处理等关键环节进行记录并存档;对果品销售批次、品种、等级、价格、收购商及联系方式等内容也应详细记录。生产档案保存2年以上。17 产品检测与准出管理 17.1 监测与检测 加强香蕉全生产周期质量安全监测;采收期是否存在常规农药残留超标和是否遵守安全间隔期等情况;通过抽样检测重点监测生产

44、过程是否使用禁用农药;在批发市场或收购集散中心、出岛码头对果品进行抽样检测。17.2 承诺达标合格证 检测合格后,由生产单位(个人)和收购单位(个人)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承诺不使用禁用农药、使用常规农药残留不超标、对承诺真实性负责,标明溯源编码、产品名称、重量、产地、生产单位(个人)名称及联系电话、开具日期等内容,并由生产单位(个人)签名(盖章)。17.3 果品销售 香蕉凭检测结果报告单和承诺达标合格证进入市场销售。批发市场、收购集散中心、出岛码头等应建立健全检测结果报告单和承诺达标合格证查验制度。18 溯源管理 18.1 溯源编码 对香蕉生产单位赋溯源编码,与其生产香蕉进行捆绑销售。溯源编码

45、中应包含生产单位名称及联系电话、产地、生产档案(应包含农药、化肥生产厂家及供应商信息)、检测记录、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记录、收购商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记录等信息。18.2 溯源信息平台 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将溯源编码及其信息纳入平台,对香蕉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追溯。19 社会化服务 鼓励以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形式加强香蕉组织化生产,开展土地平整、种苗繁育、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无伤采收和商品化处理、冷链储运、灾害保险等工作,提高香蕉产业专业化水平。20 品牌建设 鼓励相关主体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打造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

46、区域品牌,促进香蕉产业现代化。21 生产技术流程图 香蕉生产技术流程图见附录 F。A A 附录A (资料性)香蕉主栽品种特征特性 香蕉主栽品种特征及特性见表A.1,假植苗特征见图A.1。表A.1 香蕉主栽品种特征特性 品种名称 品种特征 抗病性 其它抗性 巴西蕉(Musa AAA Cavendish subgroup cv.Baxi)株高2.2 m3.3 m,假茎较粗、深绿色,内茎紫红;叶较开张;果轴、果穗较长,梳距大,穗形、梳形、果形较好,果指长19.5 cm26 cm,果数中等,品均单株产量24 kg;果实香味浓,品质中上,耐储运;生育期1012个月 较抗束顶病、花叶心腐病、叶斑病、黑星病

47、、线虫病和炭疽病;抗枯萎病1号小种;高感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 抗寒性中等、抗旱性较好,抗瘦瘠;不抗风 威廉斯B6(Musa AAA Cavendish subgroup cv.Williams B6)株高2.35 m3 m,假茎较细、青绿色,内茎紫红;叶较直立;果轴较长,梳距大,714梳,果数较少,梳形整齐,果指长19.0 cm22.5 cm,指形较直,排列紧贴,单株产量26 kg;香味浓郁,耐贮运;生育期1012个月 较抗束顶病、花叶心腐病、叶斑病、黑星病、线虫病和炭疽病,抗枯萎病1号小种;高感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 抗寒性、抗旱性较好,不耐瘦瘠;抗风性较好 南天黄(Musa AAA Ca

48、vendish subgroup cv.Niantianhuang)株高2.3 m3.3 m,假茎较粗、黄绿色,内茎淡绿或浅粉红;叶淡绿,少紫色斑,叶较直立,叶柄较短、叶翼有波浪形、翼边缘有红线;果轴、果穗较长,梳距大,穗形、梳形、果形较好,果指短于巴西,果数中等;果轴无绒毛,有光泽,色较假茎、果色深绿;平均单株产量24 kg;生育期1113个月 高抗香蕉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和4号生理小种,高抗花叶心腐病、束顶病、叶斑病、黑星病 抗寒能力较差、抗风能力较强;不耐贫瘠 宝岛蕉(Musa AAA Cavendish subgroup cv.Baodao)株高2.8 m3.5 m,假茎粗壮,叶片厚而宽

49、圆、深绿色,初期树型开张、后期数片新叶智力丛生茎顶,叶柄稍短,柄边缘有细密褶皱,整株青绿色茎干基部泛紫红色,花蕾呈圆柱形,开穗时萼片不易脱落,把多而整齐,果数多,果梗较巴西短,果指形状与巴西蕉相似;平均单株产量26 kg,生育期1114个月 高抗香蕉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和4号生理小种,高抗花叶心腐病、束顶病;中抗叶斑病、黑星病 抗寒能力和抗风能力较强,不耐贫瘠 a)巴西蕉假植苗 b)威廉斯B6假植苗 c)南天黄假植苗 d)宝岛蕉假植苗 图A.1 海南香蕉主栽品种假植苗特征图B B 附录B (资料性)香蕉树体主要管理过程 香蕉树体主要管理过程见图B.1、图B.2、图B.3。a)香蕉抽蕾 b)抹花

50、c)垫把 图B.1 香蕉抹花、垫把操作 图B.2 香蕉冬季果套袋过程 a)香蕉无伤砍蕉 b)香蕉索道运输 c)香蕉装箱 图B.3 香蕉无伤采收、索道运输及装箱过程 C C 附录C (资料性)香蕉主要病虫危害症状 香蕉主要病虫危害症状见图C.1。a)幼苗期枯萎病植株 b)苗期枯萎病植株 c)果期枯萎病植株 d)枯萎病假茎剖面图 e)枯萎病假茎基部 f)香蕉束顶病植株 g)香蕉束顶病叶片 h)香蕉蕉脉蚜成虫 i)花叶心腐病植株 j)花叶心腐病叶片 k)香蕉灰斑病 l)香蕉灰纹病 m)香蕉冻害 n)斜纹夜蛾 o)香蕉食心虫 p)斜纹夜蛾幼虫 q)香蕉象甲 r)象甲危害假茎 s)象甲幼虫和成虫 t)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