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3_T 5783-2023湖泊湿地修复评估规范.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31865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_T 5783-2023湖泊湿地修复评估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13_T 5783-2023湖泊湿地修复评估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13_T 5783-2023湖泊湿地修复评估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13_T 5783-2023湖泊湿地修复评估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13_T 5783-2023湖泊湿地修复评估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3.020CCS Z 06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 13/T 57832023湖泊湿地修复评估规范Specification for assessment on lake wetland restoration2023 - 07 - 28 发布2023 - 08 - 28 实施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13/T 5783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本文件由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衡水学院

2、。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国华、朱浩、车轩、慕建东、闫丽、刘兴国、武大勇、陶祯、张碧函、刘童心、陈晓龙、朱丽华、王圆圆。IDB 13/T 57832023湖泊湿地修复评估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湖泊湿地修复评估的原则、方法、指标体系和权重划分等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泊湿地修复评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7489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SC/T 9102.3 渔业生态环境

3、监测规范 淡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湿地 wetland湖泊湿地 lake wetland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且不与海洋相连的湿地区域。4 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比分评估指标体系由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3类项目12个因子组成,总分为100分,其权重分值见表1,生态效益评估因子赋值率及其解释,见表2,环境效益评估因子赋值率及其解释,见表3,社会效益评估因子赋值率及其解释,见表4。表1 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分值1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除外。评

4、估项目生态效益(40分)环境效益(40分)社会效益(20分)评估因子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3分) 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3分) 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5分) 土著鱼类保有指数(5分) 植被覆盖率(11分)恢复湿地面积(8分) 最小环境需水量(5分)综合污染指数(16分) 藻细胞密度(11分) 水体透明度(8分) 溶解氧变异(5分)水功能区达标指标(20 分)表 3 评估项目“环境效益”中的评估因子赋值及其解释2DB 13/T 57832023表 2 评估项目“生态效益”中的评估因子赋值及其解释评估因子程度赋值率解释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高1X0.8香农威尔指数3,丰富度指数3,均匀度指数0.5。计算公式

5、参见附录A.1、A.2、A.3中0.8X0.61香农威尔指数3,2丰富度指数3,0.3均匀度指数0.5。低0.6X00香农威尔指数1,1丰富度指数2,0均匀度指数0.3。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高1X0.8香农威尔指数3,丰富度指数3,均匀度指数0.5。计算公式参见附录A.1、A.2、A.3中0.8X0.61香农威尔指数3,2丰富度指数3,0.3均匀度指数0.5。低0.6X00香农威尔指数1,1丰富度指数2,0均匀度指数0.3。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高1X0.8香农威尔指数3,丰富度指数3,均匀度指数0.5。计算公式参见附录A.1、A.2、A.3中0.8X0.61香农威尔指数3,2丰富度指数3,0.3均

6、匀度指数0.5。低0.6X00香农威尔指数1,1丰富度指数2,0均匀度指数0.3。土著鱼类保有指数高1X0.8FOEI0.75,计算公式参见附录A.4中0.8X0.60.45FOEI0.75低0.6X0FOEI0.45植被覆盖率高1X0.8春夏秋季,沉水植被占水深1米以内水域+陆生植被占陆地面积之和达80%以上。中0.8X0.6春夏秋季,沉水植被占水深1米以内水域+陆生植被占陆地面积之和达40%-80%。低0.6X0春夏秋季,沉水植被占水深1米以内水域+陆生植被占陆地面积之和在40%以下。恢复湿地面积比例高1X0.8恢复湿地面积比例50%及以上。计算公式参见附录A.5中0.8X0.6恢复湿地面

7、积比例30%-50%。低0.6X0恢复湿地面积比例30%及以下。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高1X0.8以自然降水或者自然径流补给维护天然植物和解决生态问题所需要的水量。计算公式参见附录A.6中0.8X0.6以自然降水或者自然径流补给为主,基本能够维护天然植物和解决生态问题所需要的水量。低0.6X0以自然降水或者自然径流补给不能维护天然植物和解决生态问题所需要的水量。注:评估因子达到该项解释的要求或计算方法时,则达到该评估因子赋值的最低分,若超过该评估因子的要求, 则依次增加,每次增加幅度为0.1,最高增加不超过0.2,即不超过该项赋值的最高得分。如:生物多样性评估因子中,浮游生物香农威尔指数3,丰富度

8、指数3,均匀度指数0.5,则该项得分为0.8,当浮游生物香农威尔指数显著高于3,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3,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0.5,则该项得分可以达到0.9,当浮游生物生物多样性非常高且达到理想状态,则可评分最高得分1。评估因子程度赋值解释综合污染指数高1X0.8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小于1,水质分析方法参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计算公式参见附录A.7中0.8X0.6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小于1,部分单项因子比值大于1。低0.6X0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藻细胞密度高1X0.8藻细胞密度在1105 cell/L 以下,采样分析方法参考SC/T 9102.3中0.8X0.6藻细胞密度在1105 ce

9、ll/L 至1107cell/L之间低0.6X0藻细胞密度在1107 cell/L 以上水体透明度1X0.8深水区水体透明度在1米以上。1X0.80.8X0.6深水区水体透明度在0.51m。0.8X0.60.6X0深水区水体透明度在0.5m以下。0.6X0溶解氧变异1X0.8溶解氧值为412mg/L。分析方法参考GB/74891X0.80.8X0.6溶解氧值为2-4或者12-17mg/L。0.8X0.60.6X0溶解氧值为小于2或者大于17mg/L。0.6X0注:对于水深水足1米的湖泊透明度见底则为水体透明度赋值为高。DB 13/T 57832023表 4 评估项目“社会效益”中的评估因子赋值

10、及其解释评估因子程度赋值解释水功能区达标指标高1X0.8水功能区水质满足水体规定水质目标,则该水功能区的规划功能的水质保障得到满足。计算公式参见附录A.8中0.8X0.6水功能区水质基本满足水体规定水质目标。低0.6X0水功能区水质不能满足水体规定水质目标。5 评分计算方法湿地的评估分值按下面公式计算:式中:12𝑊 = 𝑖=0𝑎𝑖𝑋𝑖 (1)𝑎𝑖为12类评估项目中各评估因子的权重;𝑋𝑖为12类评估项目中各评估因子的评估分值;Ү

11、82;为湿地的评估分值。6 评估等级评估总得分大于等于 80 分,且单类评估项目得分均不小于该类评估项目满分的 60%,评为“优秀”;评估总得分大于等于 70 分,小于 80 分,且单类评估项目得分均不小于该类评估项目满分的 60%,评为“良好”;评估总得分大于等于 60 分,小于 70 分,且单类评估项目得分均不小于该类评估项目满分的 60%,评为”一般”;评估总得分小于 60 分,或单类评估项目得分为该类评估项目满分的 60% 以下,评为“较差”。3DB 13/T 57832023AA附 录 A(资料性) 计算公式参考A.1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丰富度指数(R)计算公式为:

12、9877; = (𝑆 1)/ ln 𝑁(A.1)式中:S为生物种类数;𝑛为单位面积样品中第𝑖种生物的个数;𝑁为单位面积样品中收集到的生物的总个数。A.2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香农威纳指数(H)计算公式为:𝐻 = (𝑛𝑖/𝑁) ln(𝑛𝑖/𝑁)(A.2)式中:S为生物种类数;n为单位面积样品中第𝑖种生物的个数; N为单位面积样品中收集到的生物的总个数。A.3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

13、动物均匀度指数(J)计算公式为:𝐽 = 𝐻/ ln(𝑆)(A.3)式中:S为生物种类数;n为单位面积样品中第𝑖种生物的个数; N为单位面积样品中收集到的生物的总个数。A.4 土著鱼类保有指数(FOEI)计算方法:𝐹𝑂𝐸𝐼 = 𝐹𝑂(A.4)𝐹𝐸式中:FOEI为鱼类保有指数;FE 为历史最大土著鱼类丰度;FO 为调查的鱼类物种丰度,调查鱼类种类不包括外来鱼种。A.5 恢复湿地面积比例计算方法:恢复湿地面积比

14、例=修复措施后湖泊湿地增加的区域面积/围湖养殖围湖造田等人类干扰措施下湖泊减少的面积100%A.6 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𝑊𝑚𝑖𝑛 = 𝐻𝑚𝑖𝑛 𝑆(A.5)式中:Wmin为湖泊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Hmin为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各组成分和满足湖泊功能的最小水位最大值; S为水面面积。A.7 综合污染指数4DB 13/T 57832023计算方法:水质评价指数法的出发点是根据水质组分浓度相对于其环境质量的标准的大小来判断水的质量状况。水质的污染指数P的

15、计算公式为𝑃 = 1/𝑛(1. . . . . . 𝑛)𝑃𝑖(A.6)𝑃𝑖 = 𝐶𝑖/𝑆𝑖(A.7)式中:P 为综合污染指数;Pi为污染物i的污染指数;Ci为污染的i的实测浓度(mg/L);Si为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n为参加评价的污染个数。污染指数评价项目选取: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汞、铅、石油类共计9项。A.8 水功能区达标指标计算方法:达标率=达标次数/评价周期内最大监测次数该公式中,评价周期内最大监测次数指如评价期为一年,按月评价,则评价周期内最大监测次数取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