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要点提炼.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529812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要点提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要点提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要点提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作用题(一)标题的作用1.常考提问方式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标题含义理解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领悟作品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明确标题的表面义即字典义,然后弄清标题的语境义及延伸义,而语境义和延伸义一般与文章的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标题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以此为标题?换成另一个标题好不好?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2.标题常见的作用点名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表达作者主观感情和态度揭示文章的主旨和哲理成为文章的线索和构思思路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作用,如象征、比喻、一语双关等,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解题思路:题目含义:表面

2、义、深层义。题目与表现手法的关系:运用何种修辞题目与与文章结构关系:是否起到贯穿全文线索作用。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是否明确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内容题目与主旨情感的关系: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题目与人物命运的关系:是否暗示或揭示了人物的命运。答题步骤:明确标题含义:表层义、深层义。分析文章结构:与开头结尾的照应、文章的线索标题与文章中心关系:本身的点题作用、揭示文章的中心内容分析效果:注意题目本身特点(比喻等修辞、特定句式等);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义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思考及兴趣。3.标题的含义一般标题有两层含义。联系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义、常用义。内容(词语的含

3、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深层含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答题步骤:第一步,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第二步,体会标题的语境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和象征义等)。第三步,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探究标题与文章中心的关系。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答题模式: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中心。4.“为什么以此为标题”“可换成另一标题”类答题步骤:答文章主要内容答标题含义(有时可不答)答标题作用注:当标题没有深层含义时,答出文章主要内容就可以,不需再答标题含义。(二)句段作用题答案要点:或总领全文,提纲挈领;或总

4、结上文,眉目清楚;或引出下文,脉胳有致;或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或前呼后应,结构谨严;或点明(深化、升华)主旨,激人深思。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穿插性材料对

5、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旨。思维模式:(1)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材料所在段落的范围。这些都是答作用题首先要思考的。(2)把握句段、材料的基本内容,以此作答,这是前提。(3)抓住句段及材料在上下文中的关联作用。即使题干上没有要求说“具体”作用,在答题中也切不可笼统回答“承上启下”。(4)根据不同文本的内容安排,有时还要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这类手法的作用还有“对比”“衬托”等。(三)引文的作用要点: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对全文的作用;丰富文章内容或富有诗意等。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视文体和功

6、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四)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在向“(有时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这种人称的作用有三: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用。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旁

7、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五)景物描写的作用 【知识储备】景物描写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A.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作用。B.渲染气氛,为下文铺垫;奠定情感基调。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现,进行的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的造势) C.烘托叙述对象某种特征。二、原因概括题常见题型1、分条列出依据题 2、由果溯因题 3、简述概括题命题特色概括内容要点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这类题多以问“为什么(或原因、理由是什么)”形式出现,故选“原因概括题”为代表。内容概括有整体概括和局部概括两种,而“原

8、因概括题”则是全文内容要点的概括。常见提问方式作者这样说(评价)的理由是什么?综观全文,概括的主要原因。概括文意。总结:原因概括题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这种题型建模表现在三个方面:1、关注提问模式(常见提问模式见前面“命题特色”部分)。2、把握思维模式(1)思考方法:由果溯因、一果多因。很多散文,作家总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明晰某些道理,而这些感悟、道理就是命题人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就是前后的叙事、描写、回忆等等。说到底,散文全文一般就是一个大因果复句,故这类题要求的跨度一般较大,涉及全文。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尽量把这多“因”的数量找全。(2)思考原则:就

9、近原则和分散原则相结合。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其上下文,往往是答案要点最密集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这时,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原因概括题满分答案是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的结合,隐性要点易疏漏,作答时要有挖掘隐性要点的意识和原则。3、规范答题模式(1)引述,即择用原文中的某个词语或句子作为试题的答案。(2)整合,即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对相关语意重新组合。(3)概括,即不能用文中现成的词句作答,必须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另外,原因概括题答案组织最好规范,可用:因为这种形式回答。三、体会含义题常见题型1、语句的理解题 2、语句意蕴题

10、命题特色体会含意题主要是针对考点“体会主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而设置的题型,意在考查句子内容的思想性。体会含意题主要考查对句子丰富含意的体会能力。总结:1、关注提问模式:对这句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析该句的内容。这句话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把握思维模式的“六看”:指句内三看,句外三看。句内三看,一看句子关键词语;二看句子内部结构关系;三看句子本身表达特点。句外三看,看该句位置特点(或在段首、开头,或在段尾、文末等);二看相邻句;三看段、章的中心。3、规范答题模式:体会含意题设有固定的答题模式,但不同的句子还是有各自的答题特点。概括抽象的句子具体化:先分析句子本身修饰语

11、的意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意。生动具体的句子概括化,即把形象生动具体的关键词语作抽象化处理。表达有特点的句子突出其特点。有些句子用了象征手法。用了比喻、拟人、反语、双关的修辞手法,体会时应重点突出对这些表达特点的解读。结构复杂、较长的句子切分之,即把这些句子切分成几块,逐层体会。四、鉴赏表达特色题常见题型1、列出技巧题 2、鉴赏技巧题 3、技巧作用题 4、语言特色题 命题特色鉴赏表达特色题主要是针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而设的一种题型。鉴赏表达技巧(艺术表现)重心放在判断运用了哪些手法上,兼及表达效果的分析。而且,在“判

12、断”手法上,要求多角度切入,掌握多种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鉴赏可以是整体(一般找表现手法)的,也可以是局部(一般是找修辞手法)的。总结: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记叙,叙述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使事情来龙去脉清晰) 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补叙(增强文章的审美效果)。人称运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真实感)。表达方式例举:1. 散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有四

13、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说明文常用)2. 掌握记叙的人称及其作用;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与小说进行区分学习)记叙人称及其作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哭告抒情,有对话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可以达到拟人效果。第三人称,不受限制,灵活自由,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记叙顺序及其作用顺序,条理清楚。倒序,设置悬

14、念,激发兴趣,使行文波澜起伏。插叙,对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和说明,使内容更充实,结构更严密,行文更活泼。补叙,对原来的叙述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丰富内容,深化主旨,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顺叙,文气自然贯通,条理清晰,次序井然。倒叙,制造悬念,激发读者兴趣,避免叙述的单调。插叙,为下文作铺垫,照应上下文,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谨,内容更充实,衬托中心人物,深化文章主题。补叙交代清楚前因后果,使内容更丰富。平叙,双线(多线)并进,拓充作品容量。3. 掌握描写的技巧、角度及其作用。描写技巧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细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选取某种具

15、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描写。语言描写。描写角度感觉角度:视、听、味、嗅、触觉。形、声、色、态角度。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观察顺序: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内到外。描写作用交代时间,季节,地点,气候及景物,提供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渲染气氛。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小说术语)说明:描写技法还有其他内容。4. 掌握抒情的角度及其作用。抒情,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物,典故等抒情)一、表现手法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作用)注意:广义的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常见9种及其作用单独讲),此处是狭义的表现手法。象征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

16、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斜体为定义)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正体为作用)抑扬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以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托物言志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的感情、表现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或物品的描摹、议论含蓄地表达出来。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白描以最经济最节省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虚实结合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称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的揭示题旨。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使情感抒发含蓄、蕴藉衬托

17、渲染用衬托或渲染描绘某一事物。(衬托:正衬和反衬;渲染,正面铺排)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既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现出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命哲理的小事来写。表现感人,具有社会意义。联想想象由眼前之物想到的其他事物。(联想想象经常一起使用)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反衬的一种)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对比将两者及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比和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更鲜明。说明:“散文是扩展的诗”。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也是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二、结构技巧结构技巧,通常与篇章技巧相同。结构技巧一般有以下几种: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