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互联网%2B”时代的老年代际学习:从“数字遗民”走向“数字移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8497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2B”时代的老年代际学习:从“数字遗民”走向“数字移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互联网%2B”时代的老年代际学习:从“数字遗民”走向“数字移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互联网%2B”时代的老年代际学习:从“数字遗民”走向“数字移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2 3年6月第2 5卷第2期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A d u l tE d u c a t i o nC o l l e g eo fH e b e iU n i v e r s i t yJ u n.2 0 2 3V o l.2 5NO.2“互联网+”时代的老年代际学习:从“数字遗民”走向“数字移民”粟 洁,赵瑾奕(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4 0 0 7 1 5)摘要:“互联网+”时代与老龄化时代并行下,人开始了从“现实人”向“数字人”的转变,但未能及时进行数字迁徙的老年人成为了“数字遗民”,产生了不同于过往的代际数字鸿沟。鼓励数字遗民主动迁徙,重

2、视老年数字遗民的学习主体性,构建老年代际学习的新模式是对代际间数字鸿沟进行弥合的重要举措,以此帮助“数字遗民”完成迁徙,进行数字化生存,实现积极老龄化,并最终建立起学习型社会。关键词:老年代际学习;数字遗民;老年教育;终身学习中图分类号:G 7 7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8 6 4 7 1(2 0 2 3)0 2 0 0 2 1 0 9d o i:1 0.1 3 9 8 3/j.c n k i.j a e c h u.2 0 2 3.0 2.0 0 3收稿日期:2 0 2 2 1 1 1 1作者简介:粟洁(1 9 9 7),女,重庆江北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

3、 0 2 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据联合国2 0 2 2年世界人口展望 预测,2 0 5 0年,全球6 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持续增长,从现在的1 0%增至1 6%,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到经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互联互通作为网络空间的基本属性,将人类的生产生活双空间引至三空间,即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国务院 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指出,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已经成为引领社会变革的革命性力量,并催生了新的社会形态 “互联网+”时代

4、。1随着政策的颁布,不难看出我国政府希望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来更好地实现智慧养老,但每一次互联网转型,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都会有部分人群被排斥在外,无法很好地掌握新技术。互联网时代的失语者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上,他们对于数字时代的发展无法很快适应,与时代脱节成为“数字遗民”。为此,跨越数字鸿沟、开展代际学习,改变这部分人群的失语状态,让老年人重新走向“数字迁徙”之路,使其真正做到适应数字化生存,完成角色转换,拥抱积极老龄化成为时代的命题。一、“互联网+”时代:老年人作为数字遗民的出场 根据第5 0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显示,网络基础资源、信息通信业等呈现稳步增长趋

5、势,网民的规模也随之扩大,老年群体正在加速融入网络社会。看似越来越多的人顺利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却忽视了部分人群的边缘性游离。教育游戏专家M a r cP r e n s k y在2 0 0 1年首次提出“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认为前者主要指出生在数字时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代的新一代年轻人,从小沉浸在数字环境中、学习能力较快的年轻群体;后者主要指那些在成年后的某个阶段学会使用计算机的人,需要经历一些学习过程才能适应信息时代技术环境的年长者。之前关于“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研究大都倾向用二元对立的观点看待这两个群体,认为它们之间是相互排斥有明显的代际界限,实则在现实生活中,如

6、果说青少年是地地道道的数字原住民,那中年人就是奋起直追地数字移民,他们因为生活、工作以及各方面的需要,并不排斥数字迁徙,甚至是更为积极主动地走在迁徙之路上。而与此同时,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数字鸿沟的另一侧,那些在主观逃离或客观上被排除在数字 世 界 之 外 的 老 年 人,即“数 字 遗 民”的登场。(一)老年“数字遗民”的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 0 2 2年年末,全国人口自1 9 6 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这不仅使人口危机成为未来我国绕不开的话题,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一个人是否是数字原住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使用数字技术的广度和经验,而不

7、是年龄。2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不难看出,老年“数字遗民”现存群体数量庞大,截至2 0 2 1年底,6 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6 7亿,而6 0岁以上的老年网民规模达1.1 9亿,这说明近一半的老年人还未触网。而 报告 显示截至2 0 2 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 0.5 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 4.4%。这说明在互联网大规模普及,网民规模逐步扩大的时候,老年群体当中的一部分已经能够顺利地接轨数字时代,但还有很大部分老年群体受制于电子设备、文化程度和数字化技能等现实问题,被以互联网所主导的数字化世界抛在一旁,此间的代际数字鸿沟并未得到很好的弥合。这群“遗民”虽然被排斥在外,但不能忽视

8、的是,他们自身仍有参与“数字生活”的强烈意愿。老年人渴望能灵活地使用各种A P P进行智能化生活,解决就医、买药、采购、交友、通讯等实际问题。有研究数据显示,想要享受信息社会带来的各种便利,老年人与数字技术的关系就不得不发生转变。3所以,从数量和质量上看老年人暂时还处在数字化时代的边缘,以“数字遗民”的身份在“互联网+”时代出场。(二)老年“数字遗民”的学习差异伴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兴起,进行学习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相较于儿童和青年,老年群体在传统学习上呈现出显著差异,并且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的终身学习思想、自主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但由老年人的年龄带来的“数字鸿沟”却使得老年人和互联网技术

9、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41.学习意愿差异。学习意愿指一个人“想不想学、愿不愿学”,即学习动力及动机的强弱程度,学习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及学习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者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学习活动的开展受到学习意愿的极大影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老年人学习形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从传统的线下学习转向了以网络为载体的在线学习,线上学习逐渐成了老年人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但是,老年人对于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线学习的积极性较弱,学习态度消极。2.学习机会差异。学习机会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出现于2 0世纪6 0年代的西方教育研究领域。这里的学习机会主要特指老年个体根据自身意愿进行各

10、种学习活动的可能性。与当下学习机会探讨的主要涉及的学校是否拥有实现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结果,包括对学校和班级教学过程的探讨不同,5老年人学习机会往往受到健康状况、闲暇时间、学习态度、地域差异、资源建设等客观和主观因素的综合影响。63.学习能力差异。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个体在为获得知识而开展学习活动时所需具备的心22粟 洁,赵瑾奕:“互联网+”时代的老年代际学习:从“数字遗民”走向“数字移民”理内部活动,是智力、经验、技能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顺利完成学习活动的各种能力的集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天不学习也许就会存在信息滞后,学习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衡量人的学习能力必须着眼于智力活动发生的物质

11、基础“大脑”进行探讨。虽然老年人大脑的某些机能有所减弱,与青少年有一定差异,但智商并未下降,智力维持较高水平,学习能力依然很强。依据卡特尔的智力理论,虽然流体智力一般从5 0岁以后就开始下降,6 0岁以后减退明显,但老年人的语言、文字、观念、逻辑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方面的晶体智力则保持较好。二、“互联网+”时代:老年人从“数字遗民”到“数字移民”的困境 当数字技术常态化和人口老龄化并行时,技术将人类分化,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人与技术之间的割裂。所谓数字化简单而言就是指用0和1两个数字编码来表达和传输一切信息的一种综合性技术。7它是基于计信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人类也由此步入到数字化时代。边缘化和处境不

12、利的老年群体作为数字“贫困者”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面临着三重困境,成为智能时代的“数字遗民”。(一)第一重困境:老年人的数字生存困境伴随着我国数字化程度和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深,在信息时代环境成长起来的子代是幸运的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机会、信息素养,能够很好的进行数字生存。而在相似情况下的老年群体却缺乏融入数字社会的能力与素养,在现代科技的互动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受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人、家庭、社会等的共同影响,老年群体缺乏“数字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身体机能退化,“不能用”。伴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机体的退化是不可避免的,这也促使他们在使用如键盘、鼠标、触屏时更加困难。

13、各类智能产品很少做到亲老化,智能产品及其应用软件对于老年人而言,程序复杂、界面不清、颜色不明、字体偏小等都是其对数字技术“敬而远之”的重要原因。其次是能力上的缺失,“不会用”。无论是中年的父母还是更为年长的亲代,大都辖制于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未能接触到互联网等新兴科学技术,几乎是到成年过后甚至是直至中年过后才开始有所接触,这也使得年长者在接触新事物时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从智能手机到电脑、平板,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产品,不知道如何使用,更不能理解何为网络知识,所以会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在参与数字学习时表现得极为吃力。最后是思维的禁锢,“不想用”。大部分老年人思维方式和生活模

14、式已然形成了定式,且未能对终身学习理念有较深的理解和接纳,缺少融入数字世界的兴趣与动力。在实际生活中,将学习和操作使用新媒介看作是耗费心神的事情,即使周围的子代从小到大都置于数字环境中,他们也能困顿于自己的世界中,奋力抵抗数字世界,并且拒绝融入数字社会,产生相当大的抗阻,坚定自我的长辈权威,并不认为新技术能够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二)第二重困境:老年人的数字迁徙困境老年人想要转变身份,跟随时代步伐,成为“数字时代”的适应者甚至是主导人就不得不完成从“数字遗民”到“数字移民”的迁徙之路,而横亘在此路上的最大阻碍莫过于“代际数字鸿沟”。代沟在广义上指一个家庭中的年轻一代与年老一代在生活方式、行事

15、风格、思维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和隔阂。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认为,代沟普遍存在于人类的世代关系当中,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两代甚至是三代人,即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数字遗民之间的代沟被数字鸿沟加深,产生了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深、更宽的知沟 代际数字鸿沟。8以下三个32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方面充分体现代际数字鸿沟使得老年人在开展迁徙活动时困难重重。1.接入沟。接入沟也可以看作是访问沟,这里的接入是对于数字设备的连接,体现在一个人是否有办法连接到互联网,进行包括硬件访问和软件的使用。而根据政策要求,互联网应用在不断进行适老化改造,老年群体对于网络的接入、应用需求得到了更深入的激发。截至2

16、 0 2 2年1月,我国6 0岁及以上的人口超2.6 7亿,且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在此人群中还有至少超1.4亿人是非网民,尚未实现网络接入,因此这群“老年数字遗民”缺乏数字迁徙的基本条件和必要基础。2.使用沟。随着信通技术成本的降低,第一级的接入沟似乎有了一定的缓解,而由于存在数字技能的使用短板,亲代和子代利用互联网的能力依旧存在明显差异。当下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无数的软知识、网络知识相继迸发,子代往往拥有更加广阔的信息面,能够通过广泛的渠道汲取信息。从学习能力和应用技能来说,年轻一代几乎都强于年老一代,随纸媒成长起来的老年一代更习惯于被动地接收信息,且信息的时效性不强,而年轻人则更喜欢主动获取

17、甚至是主动创造信息。在面对良莠不齐的互联网信息时,年轻一代会持有批判质疑的态度去吸收和接纳,而作为遗民的老年群体则容易不加辨别全盘吸纳。所以,数字技术的使用差异成为老年人进行身份转换的主要影响因素。3.知识沟。在进入数字化生活学习后,对接收到的数字信息能否被吸纳并进行加工和使用就是最后一道鸿沟。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在认知层面更容易受到影响,也能较为容易地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和时代讯息,总体表现为开放包容的、充斥着自由乐观以及新潮的面貌。反之,就算接受相同的讯息和知识,老年人也不能很好地将软知识和网络知识吸纳并重新建构转变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导致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较低,无法逾越知识

18、成果鸿沟。新知识体系的构建正是体现老年“数字遗民”是否成功向“数字移民”进发,开始迁徙并完成迁徙的重要表现。(三)第三重困境:老年人的代际学习困境代际学习(I n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 a ll e a r n i n g,简称I G L),是一种由不同世代的学习主体开展主动的、持续的、交互的学习活动,伴随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型社会发展而蓬勃兴起的新型学习方式。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际学习确定了较为宽泛的定义,即代际学习是老年一代和年轻一代间进行 有 目 的、持 续 地 交 换 资 源 和 学 习 的 过程。1 0我国直到2 1世纪初才陆续关注代际学习的相关成果,所

19、以对于代际学习在老年群体当中的应用还处在一个持续深入的阶段,许多老年人对于代际学习的概念和方式并不了解,社会对于代际学习的关注度也不高。为此,老年“数字遗民”在开展代际学习时陷入三大困境,在面对代际数字鸿沟时无法应对,最终造成迁徙无力,不得不固步自封。1.老年“数字遗民”代际学习动机弱。心理学家定义的“动机”一般指影响积极性和行为方向的各种因素。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同年轻人相比,学习相同的内容,老年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成相同的学习效果,这使老年人在学习活动中感觉到力不从心,并且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一些福利机制尚未完善,老年人还需参与到家庭活动中,如照顾晚辈、做家务等。这

20、些家庭事务也耗费了老年人的大量时间、体力和精力,进而出现老年人不能也无力参与代际学习的现象,致使老年人学习动机表现较弱。2.老年“数字遗民”代际学习的内部障碍。为了培养和保持应对多变社会的能力,个体接受终身教育是必然的趋势。从老年人的学习特征能够看出其进行代际学习的内部障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生理障碍和心理障碍。伴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机能下降,势必影响老年人学习,人42粟 洁,赵瑾奕:“互联网+”时代的老年代际学习:从“数字遗民”走向“数字移民”要持续开展学习活动的最基础条件就是要有强健的体魄。老年学习者的性格、内在固有的价值取向和观念都影响着老年人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效果。3.老年“数字遗民”代

21、际学习的外部障碍。首先是物理障碍,H i l l a g e等认为物理障碍是指包括缺乏学习的费用、时间、信息以及交通服务的可用和可行性等问题。1 1其次是供给障碍,子代与亲代之间的教育资源、学习机会受限或是提供的学习内容与老年人所需相差甚远以及提供的代际学习项目缺乏吸引力都会成为其学习的障碍。最后是技术障碍,老年“数字遗民”已然存在数字鸿沟,缺乏计信技能使老年人缺乏对学习能力的信心。三、“互联网+”时代:老年人成为“数字移民”的路径与策略 代际学习作为新型老年学习模式,其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也未能立足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背景进行深入探讨。1 2代际学习的开展包含着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一,代

22、际学习发生在不同的世代当中,不然不可称之为“代际”,单纯的同世代之间的学习并非代际学习;其二,在代际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应有所收获,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 在学习活动 的 过 程 中 产 生 的 其 他成果。(一)鼓励迁徙:从数字遗民到数字移民对“数字遗民”和“数字移民”来说,数字“迁徙”将是伴随他们一生的命题。数字时代的到来,区分出了数字时代的出生者和非数字时代出生者,这种代际数字鸿沟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老年代际学习进行弥合是一种新的时代机遇,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代际学习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与便利。鼓励老年人开展数字化迁徙就应当从内、外两个方面构建老年主体与数字化协调

23、发展的数字化生存新样态,改变部分老年人的“遗民”状态,重拾积极心态,进入迁徙状态。从内在层面上说,这部分“遗民”要对数字化生存有正确的认知和主动适应的意识以及勇于尝试的行为过程。一方面,老年人要勇于面对时代的变化,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数字化发展,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适宜的方式方法学习各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知识,克服对接触学习新事物的焦虑和排斥情绪,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老年人应采取和合共生的文化态度面对数字化生存。老年人要本着“求同存异”“美美与共”的文化态度去了解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断丰富和开阔自己的文化认知视野,构建多元融合的知识体系,确保在融入数字化生存的同时,也

24、秉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意识。从外在层面来说,要全方位、多层次地构建适合老年人数字化生存的外部环境,为其迁徙提供客观环境上的支持。首先从国家层面上来说需要进一步完善适老化的相关政策文件修订,营造适老化的社会大环境。自2 0 2 0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 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等系列文件,为老年人融入互联网生活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这也要求各级政府、部门、社区、老年大学、企业等正确地领悟政策精神并落到实处。其次是国家和企业要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出发,研发适合老年人身心特征的数字化应用产品。如对老年智能手机、电脑进行简化浏览

25、操作,改变颜色搭配,加大字体字号的运用、开发。从软件上入手,开发面向老年受众的、有积极正向引导作用的应用软件和网络平台。(二)鼓励学习:重视老年数字遗民的学习主体性代际数字鸿沟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技术正逐步将人类分化,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隔离。在人口老龄化速度增快,老年群体人数不断增多的52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现实基础上,首先要重视老年群体基本主体需求,进而持续关注其学习的主体性,让“数字遗民”在迁徙的过程中拥抱“数字生活”。1.数字遗民的主体性关注。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人之为人的属性。人的主体性是人所特有的属性,数字时代的到来让生活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纸币几乎不再使用,生

26、活的方方面面联接上网,人类正由“现实人”转为“数字人”,在此种情境下社会的各个群体都应完成数字身份的转换,进入数字化的世界。但数字化的世界缺少了一部分人群的身影,现实世界中的“数字遗民”未能进入数字化生活,甚至是被排斥在外,其共同体的身份不再被认可。只有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尊重,人对生活世界才会有归属感,在生活世界中的价值性才能得到提升。2.关注数字遗民的学习主体性。人是学习的主体,其主体性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自主性即人能够依据客观条件和自身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支配自己的学习活动以获得自身的充分发展;二是独特性,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已独特的内心世界、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个性,客观上存在差别,在

27、学习活动中也必然会表现出这种差异性;三是能动性,人的认识从来不是消极被动的对外界进行反映,积极能动的反映才是人类认识的本质特征;四是创造性,人的学习不仅要适应自然和社会,而且要在永不停息的创造活动中改造自然和社会。“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不再以向学习者传授已有知识经验为主,而是要培养学习者创造知识、构建知识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转化为老年数字遗民数字化生存的能力。(三)积极建构:构建老年代际学习的新模式传统的代际学习实施局限于家庭照顾、代际交流,多以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代际活动为主,未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立足于“互联网+”时代背景,结合我国老年群体的现实情况和其代际学习面临的实际问题,构

28、建行之有效的代际学习新模式,以代际学习促进老年人的数字化转 型,弥合代际 数字鸿沟,助力建 设 学 习 型社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考验着人们的数字能力和信息行为,激发着年老世代与年轻世代之间的代际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也为代际学习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提升着代际学习的便利性和创新性。1 3在W e b 3.0时代,代际学习呈现如下特征:一是代际学习的主体从生物世代转向社会世代,即当下的代际学习主体既包括年长者和年轻者的双向学习又包括在社会当中的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二是充分利用信息科技促进世代间交流,如慕课、翻转课堂、双师云课

29、堂等新型代际学习形式的开展;三是代际学习的发生场域与开展的情境在逐步扩大,最为直观的线下情境包括家庭、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各种场馆,线上则涉及社交网络平台、公共学习平台。1.搭建数字遗民学习的专属“技术场”。从本质上来说,代际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来自技术藩篱的接入沟、使用沟。是否连接到互联网是进行包括硬件使用和软件访问的基本条件,基于此,跨越鸿沟开展代际学习的首要路径就在于技术赋权,搭建专属的“技术场”。基于这一背景,结合“互联网+”时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政府、老年大学和企业来说应该构建和完善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老年代际学习平台。一方面,加强政府政策的出台,鼓励企业和老年大学开展合作,

30、研发设计、探索搭建智能化代际学习平台,满足代际间交互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改善代际学习平台的学习内容与呈现方式,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提升老年群体信息技术的操作、社交软件的使用,还要适当的增加形式的多样性和呈现方式的趣味性,提供兼具娱乐性与益智性的数字化设备,增强亲代和子代学习者共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62粟 洁,赵瑾奕:“互联网+”时代的老年代际学习:从“数字遗民”走向“数字移民”2.激发数字遗民学习的个体“心理场”。不能融入社会的老年群体是孤独而敏感的,横亘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数字代际鸿沟不单单只是简单的技术藩篱,所以不能完全运用直接的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要抓住关键即通过提升老年人在技术使用的心理韧

31、性和自我效能感来缓解因技术限制而无法参与社会互动所产生的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匮乏感。1 4“社会会随着技术的改变而改变,而 伦 理 又 必 须 随 着 社 会 的 改 变 而 改变”。1 5所以,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打造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应统筹各方参与,为消减老年人代际数字鸿沟提供心理建设方面的支持,激发其个体学习的“心理场”。首先是在家庭中,子代无论是子女亦或是孙辈都应当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理解老年学习者由于特有的身心特点带来的信息获取滞后和学习方式落伍的现实情形。在硬件使用上进行耐心教学,如教长辈使用科技产品。数字技能与素养是通过反复尝试、多次应用而习得的。如果老年人对电子产品或是应用软件

32、出现排斥不愿意尝试使用,这需要多加理解并做到耐心开导。老年人一旦成功触网并学会使用,其社会参与度将大幅提高,生活面也随之拓宽,与子代的交往互动将会变得“有话可说,时髦前沿”,从而大大降低其孤独感。其次,社会层面应进一步增加针对老年人数字化技能培训的代际学习项目。鼓励和呼吁更多老年大学、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群体携手,研发相应的代际学习项目,对老年人实行常规化、持续性培训。鼓励老人参与自媒体使用,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社会讨论,融入到社会事务和公众生活当中,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社会的支持能够帮助老年人增强数字技能,拥有跨越数字鸿沟的底气。最后,在政府政策制定和技术开发上要

33、充分考虑到老年群体的身心发展,体会老年群体在社会极速变化中无法及时融入、被排斥在外的无助和焦虑之感。并鉴于此,制定相应的适老化服务政策和一定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还需明晰数字遗民的迁徙需要时间,数字化生活的边缘人还要有“兜底保障”,如在医院、银行、车站等公共场所还应当设有一定比例的人工窗口,满足正在迁徙过程中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3.建构数字遗民学习的组织“交互场”。跨越数字鸿沟,除了为老年人提供技术培训,建设强有力的“心理场”之外,基于“关系”而形成的社会支持“非正式教育”在老年人数字化迁徙中扮演重要角色。现代社会的分化正阻碍着人们的社交,网络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也改变了老年人

34、传统的社交模式,使得老年群体无论是在同辈还是在隔代的交流中都处于被动一方。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一种基础本能,即“渴望成为群体的一员,在群体中与他人共享、合作、协调一致的行动”,1 6互联网的出现一改老年群体过往的互动模式,极大地刺激了其对人际关系网络资源的开发。当老年数字遗民在积极进行数字化迁徙的过程中能够摆脱由于缺少技术支持而被隔绝在网络之外的情形时,他们开始建构起了属于自身的“交互场”,信息将很快能够在同世代之间进行传递。老年人的孤独感、疏离感随即弱化甚至消失,而出现的是对于互联网带来的知识讯息的易吸收和对数字化生活的把控感,此时,数字遗民也就正式成为数字移民,完成了迁徙之路,挣脱了互联网时

35、代中被支配和排除而带来的无助感,将获得网络行动权和自由价值。厘清亲代和子代学习的交互壁垒,建构良好的代际学习“交互场”。“数字原住民”应坚持引导“数字遗民”开放思想、更新观念,接轨当下时代。具体而言,应 采 取“线 上线 下 联 动”“社会社区组织家庭”四元多维并存、协助组织多方交互协作的发展模式。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开展不再局限在特定时空下,线上线下的双重组合助力代际学习的开72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展。在社会情境中,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代际学习项目,鼓励社会多方提供和生产与老年代际学习相关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为老年代际学习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学习资源。在组织情境中搭建交流学习

36、平台,结合社区的支持,吸引鼓励各个场馆以及公共文化机构和私人企业一同参与,提供开展代际学习活动的场所和物力资源。家庭间的子代对亲代的信息反哺是后喻文化在新时代文化中的一种新的表征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前喻文化权威地位,能够及时地、积极地、准确地消除信息壁垒。主动化解亲代对于文化逆向输出的敌意,合理运用亲代可接受的方式进行 交 互 式 学 习,激 发 其 对 于 互 联 网 知 识 的 求知欲。四、结语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就是要保障持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全民学习当然离不开包括老年群体在内的社会群体的广泛参与,终身学习更是意味着活到老、学到老。老年学习是终身学习的重要阶段,然而,老年

37、人记忆力与认知能力衰退的“旧”与当前“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浪潮高速发展的“新”相碰撞,产生了横亘在老年人坚持终身学习、迈向便捷老年生活的数字鸿沟。要破解这一鸿沟,亟需一种能连接老年人与新生代、新时代的学习方法 “互联网+”时代的代际学习。当前,老年人的学习困境既有外部社会环境带来的不便,也有老年人动机、心理上的内部障碍。相较于传统老年教育,“互联网+”时代的代际学习在参与者、教学模式、知识内容和学习场域都有极大的创新,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拓宽了新路径,也切实提高了全社会对老年教育的关注度。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在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下,通过“家庭社会政府”三元多维并存、协助

38、组织多方协作的发展模式有望高效帮助老年“数字遗民”最终顺利成为“数字移民”,跨越老年代际学习的数字鸿沟。参考文献:1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 B/O L.h t t p:www.g o v.c n/z h e n g c e/c o n t e n t/2 0 1 50 7/0 4/c o n t e n t 1 0 0 0 2.h t m,2 0 2 2 0 4 2 6.2B r o w n,C.,C z e r n i e w i c z,L.D e b u n k i n gt h e d i g i t a ln a t i v e:b e y o n dd i

39、 g i t a la p a r t h e i d,t o w a r d sd i g i t a ld e m o c r a c yJ.J o u r n a lo fC o m p u t e rA s s i s t e d L e a r n i n g,2 6(5):3 5 73 6 9.3 王 宇.如何拯救老龄化社会的数字“遗民”J.现代视听,2 0 2 0(9):8 6.4 王 吉,潘 彬.跨越银色数字鸿沟:老年人信息技术教育初探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 0 1 3(2):1 9 2 2.5W a n gJ.O p p o r t u n i t yt ol e a

40、r n:T h e i m p a c t sa n d p o l i c y i m p l i c a t i o n sJ.E d u c a t i o n a lE v a l u a t i o na n d P o l i c y A n a l y s i s,1 9 9 8(3):1 3 7 1 5 6.6 李 光,苏娇燕.基于异质性视角的老年差异化学习形式 研究 J.中 国 成 人 教 育,2 0 2 2(1 5):3 7.7 雷弯山.超越性思维:数字化时代的思维方式J.中 共 福 建 省 委 党 校 学 报,2 0 0 4(1):5 86 2.8 吴士余.数字化的趋同与

41、鸿沟 读 解读数字鸿沟 J.书城,2 0 0 3(1 2):9 4 9 6.9 曹 悦,谢 琴.终身学习视域下老年人代际学习的困境与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 0 2 1(2):3 9 4 5.1 0 王春燕,霍玉文.代际学习:促进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 0 1 7(3):3 4 4 0.1 1H i l l a g eJ,A s t o nJ.A t t r a c t i n gN e wL e a r n e r s:A L i t e r a t u r eR e v i e wM.L o n d o n:L e a r n i n g82

42、粟 洁,赵瑾奕:“互联网+”时代的老年代际学习:从“数字遗民”走向“数字移民”a n dS k i l l sD e v e l o p m e n tA g e n c y,2 0 0 1:8.1 2 李 光,赵 瑜.“互联网+”背景下老年代际学习的 对 策 研 究 J.中 国 成 人 教 育,2 0 2 1(1 0):8 1 2.1 3 王国光,庞学光.“互联网+”时代的代际学习项目发展:欧洲经验与中国图景J.中国远程教育,2 0 2 0(4):2 6 3 5.1 4 王 娟,张劲松.数字鸿沟:人工智能嵌入社会生活对老年人的影响及其治理J.湖南社会科学,2 0 2 1(5):1 2 3 1

43、 3 0.1 5 日 福田雅树,林秀弥,成原慧.A I联结的社会:人工智能网络化时代的伦理与法律M.宋 爱,译.北 京: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 社,2 0 2 0:1 0 5.1 6 美 克莱舍基.人人时代M.胡泳,沈满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1 2:7.I n t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a lL e a r n i n g i nt h e“I n t e r n e t+”E r a:F r o m“D i g i t a lR e m n a n t s”t o“D i g i t a l I mm i g r a n t s”S UJ

44、 i e,Z HAOJ i n y i(F a c u l t yo fE d u c a t i o n,S o u t h w e s tU n i v e r s i t y,C h o n g q i n g4 0 0 7 1 5,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p a r a l l e lw i t ht h e“I n t e r n e t+”e r aa n d t h ea g i n ge r a,p e o p l eh a v eb e g u nt o t r a n s f o r mf r o m“r e a l p e o p l e

45、”t o“d i g i t a lp e o p l e”,b u t t h ee l d e r l yw h of a i l e dt om i g r a t e i nt i m eb e c a m e“d i g i t a lr e m n a n t s”,r e s u l t i n gi nad i f f e r e n ti n t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a ld i g i t a ld i v i d et h a ni nt h ep a s t.E n c o u r a g i n gd i g i t a l s u r v

46、 i v o r s t om i g r a t eb ym o b i l em i g r a t i o n,a t t a c h i n gi m p o r t a n c et ot h e l e a r n i n gs u b j e c t i v i t yo fe l d e r l yd i g i t a ls u r v i v o r s,a n d b u i l d i n gan e w m o d e lo fi n t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a ll e a r n i n ga r ei m p o r t a n tm

47、 e a s u r e s t ob r i d g e t h ed i g i t a l g a pb e t w e e ng e n e r a t i o n s,s oa s t oh e l p“d i g i t a l s u r v i v o r s”c o m p l e t em i-g r a t i o n,c a r r yo u td i g i t a l s u r v i v a l,a c h i e v ea c t i v ea g i n g,a n df i n a l l ye s t a b l i s ha l e a r n i n gs o c i e t y.K e yw o r d s:o l d i n t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a l l e a r n i n g;d i g i t a l r e m n a n t s;e d u c a t i o n f o r t h e e l d e r l y;l i f e l o n g l e a r n i n g(责任编辑:王释云)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