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减”视域下科学教育的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7186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1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视域下科学教育的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双减”视域下科学教育的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8Wind Vane风向标2023年08月20日第16期“双减”视域下科学教育的探索文 _ 何龙 设计 _ 邵丽娟如何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四川省剑阁县香江实验学校自建校以来高度重视科学教育,通过建设各类科学功能室,构建科学课程体系,加大对教师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引导学生构建科学之梦着力学校科学教育硬件建设。剑阁县香江实验学校建设了机器人室、3D 打印室、科学实验室、STEAM 教室、科普馆等,各个教室也都配备了相应的科学器材。特别是科普馆,集科技展览和科技体验于一体,为学

2、生提供真实直观的科技感官冲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营造沉浸式科学教育氛围。学校高度重视科学教育氛围的营造,打造精致且实用的科学教育景观,在楼道楼层建设科学教育文化专题,展示学生的科幻作品及科技制作等,在教室开辟科学专栏,在校刊开设科学教育专栏,真正让科学精神渗透到师生心中。“10 个 1”活动引领科学科普教育。学校倡导学生完成“10 个 1”的科普活动:每周记忆 1 句科学名言,每周做 1 个科学小实验,每月阅读 1 本科普、科幻书籍,每期追星 1 位科学家,每期做 1 个科技小制作,每期画 1 幅科幻画,每期观看 1 部科普科幻电影,每期制作 1 份科学手抄报,每年参加 1 个科技社团

3、,每年参观 1 次科技馆。加强校本研修,从深处助力教师成长。学校通过自主研修、集中研修、团队研修、区域研修、网络研修等多种方式加强校本培训,实施“青蓝工程”使教师在研修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跨项目学习研究,扎实落实新课标,让科学思维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师科学教学工作中。落实人人有课题,从高处引领教师发展。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不断反思和总结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学校鼓励各学科教师加强研究,将自己在科学教育过程中的反思形成课题,通过“教师人人有课程”工程,以课题研究力引领教师发展。完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必修+选修+特长”科学教育课程群。一是精细上好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

4、,确保落实到位,开齐开足。二是精心上好社团课程。学校的科技类社团由特长教师担任辅导员,每周二、周五下午开展活动。三是精彩开展活动课程。学校举办“校园七节”,在每个节日中融入科学元素。四是精致打造科学特色课程。通过开设创客教育,建立科普体验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版-225.indd 68合版-225.indd 682023/9/6 13:20:402023/9/6 13:20:4069Studying Abroad Magazine加强实验教学,丰富科学教育课程内容。学校重视实验教学,不仅按照国家标准配备实验室、配齐实验器材,更重视实验教学人员能力提升,保障实验教学开展。为避免教师把实验教学作

5、为应试的手段,学校督促教师按严格实验教学考核,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拓宽科学教育场域。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积极开展实验探究、社会实践和科普系列活动。例如,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做科普教育,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出校园、进工厂,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去观察星星、天气变化等。学科融合,搭建科学教育大桥梁。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师要在多学科融合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加强科学与语文、数学、音体美、思政、劳动等学科的融合,将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有机地融入科学教育。自主选择,课后服务助力学生科研志向确立。学校把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的必备项目,发现培养学生

6、的创新潜质。学校还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广泛开设各种科普教育、各类科技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创客课程、人工智能课程,鼓励学生成立科技社团和科学兴趣小组。构建学校科学教育新生态做好家庭科学教育普及工作。学校借助“家长学校”平台,邀请专家对家长进行科普讲座,使其更好地参与学校的科学教育。学校定期邀请家长进课堂,充分挖掘家长在各行各业的课程资源。每年科技节活动,学校邀请家长全程参与,陪孩子一起完成科技实践活动。让社会资源真正用于科学教育。学校通过与博物馆、科技馆、研学实践基地、现代农业科普基地等平台开发科学课程,搭建校外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将科学教育与主题式学习、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及地方文化结合,以任务驱动的方

7、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把握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差异。片面追求分数的评价,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使学生丧失发展科学特长的兴趣。学校教师应积极改变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科学方面的特长发展,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发挥特长。关注科学学习的过程评价。在科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验完成情况、科学素养的养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评判学生的学习技能是否达标,帮助其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后教师通过对学生参加科技社团活动的跟踪调查,对其参与热情、作品质量等环节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丰富科学教育评价方式。除传统的纸笔测试外,学校重视通过校园科技节、校外科技竞赛、科技实践活动、师生科技成果展示等活动,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综合考量,评选出科学之星、科技小达人、科学小院士、科普小作家等。通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学校在小学科学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科学设备不断更新,科学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在省市级的科技比赛中获得奖励。(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香江实验学校)合版-225.indd 69合版-225.indd 692023/9/6 13:20:402023/9/6 13:20: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