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思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7119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8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思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思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思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 教法847/202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思路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 罗 锐 张 娇当前“双减”政策由大力推广走向纵深,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也减轻了课外培训负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让双减政策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创新自身教学理念,以深度推进教学改革,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一、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必要性教育问题是国家及家庭重视的问题,但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很多学生家长陷入了教育焦虑,并将很大一部分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品德、成绩样样拔尖,每天为孩子安排各种培优项

2、目,希望激励孩子上进,希望孩子不断拼搏和努力。这种现象背后体现的是教育焦虑,导致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被占据,丧失了自主玩乐的时间和空间,还极大增加了家庭经济支出,使家长和孩子陷入两难境地。“双减”政策主张减轻作业负担和课外辅导负担,以帮助学生和家长摆脱教育困境。因此,“双减”政策出台后得到了推崇,校内教育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要促进“双减”政策真正落地并纵深发展,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投入更多精力,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使教学设计得到优化和发展,旨在突出提质增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质增效非常必要,在“双减”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具体路径(一)备课:重视教

3、学准备工作充足的课前准备是实现课堂增效的有效策略之一,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提高对教学准备工作的重视。具体来说,在备课环节,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学生学情等多方面进行准备,借助恰当的教学工具模拟授课步骤,以灵活应对授课期间的意外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备课期间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结合教学经验,积极整合教学资源,使备课内容贴合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使备课具有实效性;第二,备课时应具有全面性,教师应设计多元化的教学计划,以便灵活应对突发状况,保证教学的高效性。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表内除法(一)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提高学生的总结与概括

4、能力,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应结合教材归纳本课的教学重点,借助“分一分”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使学生加强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运算规律,运用表内除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要彻底落实教学目标,教师除了在备课时准备常规的教学内容外,还可以引入游戏和图像音频等内容,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再次,在正式教学中,教师利用提前准备好的素材构建情境:明天班级学生要去参观科技园,班长正在忙着准备食物,来看一看,都准备了哪些食物吧!学生在情境中观察画面,掌握基本情况,为后续探究做好铺垫。最后,教师借助案例引入“平均分”概念,鼓励学生结合情境图

5、中的信息设计分配方案,要求分配时做到“每份同样多”,指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强化知识体验。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根据备课环节的计划,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以保证实践活动有序进行。基于此,通过合理的备课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应补充到课堂环节,实现课堂提质增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二)专题:训练迁移巩固基础专题训练有助于巩固知识,删减重复题型,是落实减负要求的有效措施。在“双减”背景下,引导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解决问题,是帮助学生适应教学节奏,巩固知识基础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数学课程改革中,应积极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将原本随堂练习任务重新排列、整合,增设专题训练,在训练中要重视对题型的筛选,避免专题练习中出现

6、考点重复、题型重复等问题,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充分锻炼,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学 教法TIANJIN EDUCATION8585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混合运算 教学为例,掌握混合运算顺序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应增设专题训练,强化课堂教学效率。首先,通过课堂基础教学,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有充分认识,发现部分学生在混合运算中对计算顺序的掌握较差,尤其是含有小括号的式子更是漏洞百出。为了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后续的复杂运算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应增设专题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对运算法则的掌握。其次,教师在专题训练中,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依次设计口算、脱式计算等内容,如借助希沃

7、白板展示口算习题:16+9-8、25+20-10、43-10、(3+8)2,要求学生计算后直接说出答案;借助希沃白板展示脱式计算习题:23+6-11、284、7283 等,要求学生规范作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专题训练锻炼运算能力的同时,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最后,教师还可以在翻转课堂增设专题环节,调整课堂结构,有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节省课堂计算时间,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自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转变学习观念,让学生由被

8、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多是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课堂整体教学效率达不到预期效果。对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帮助学生逐步走出传统教学的影响,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使学生懂学习、会学习,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规律,认识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师应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强化对知识的掌握。首先,教师利用学生喜欢吃的“巧克力”来创设教学情境:思思的妈妈出国旅游带回来 15 块巧克力,思思想要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这

9、些巧克力,若每人分 5 块,最多可以请几个朋友?学生则要结合情境中给出的信息列式。教师继续追问:若是让你来分巧克力,你想每人分几块?最多可以请几个人?学生要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展开分析并列式解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选择将巧克力分给 2个人、3 个人或 4 个人,发现存在有剩余部分无法分完的情况,进而引出“余数”的概念。其次,教师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氛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知识,了解余数除法算式的相关知识,如没有全部分完的应如何列式?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可以轻松列出算式,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数学方式来表示结果和余数。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以板书形式列出算式,并详细讲解算式中各组成部分

10、所代表的含义。最后,当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后,教师借助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余数与除数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电子课件,让学生在直观分析中展开分析,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余数永远比除数小”,进而掌握余数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间,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四)拓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构建有序、鲜明的知识框架,将课内知识与课外拓展相关联,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从关联拓展知识、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并挑选恰当的时机渗透数学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当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通过新

11、旧知识衔接,构建思维导图,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学为例,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会万以内数字的真实意义,并对数字的大小产生明确概念。首先,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展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片,并简单向学生介绍大桥的特点,通过放大图片向学生展示桥上两个重要的数字,让学生读出这两个数字,学生通过读书对本课所学知识有初步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后续内容的兴趣。其次,教师向学生分享微课视频,以动画的形式直观呈现计数单位,让学生对计数单位的概念和用途有进一步理解。最后,教师应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向学生普及“万”以后的数字单位,借

12、助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对数字单位加以教学 教法867/2023阐释,让学生通过归纳将多个计数单位,按照换算规律归纳到同一个思维导图中,在脑海中建立知识体系,明确数字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律。教师借助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拓展向学生普及万以后的数字单位,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五)作业:创新结构响应政策在“双减”背景下,积极调整课后作业的结构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数学教学增效提质的有效策略。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形式多样的课后作业,减少作业数量的同时提升作业的趣味性,以减轻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同时,教师应控制好课堂作业难度,以便在检验学生知识

13、掌握情况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稳步提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学为例,教师应创新作业布置形式,通过布置新颖的作业来提高整体教学效率。【综合实践作业】我们平常买鞋时必须要知道鞋子的码数,这样才能购买到合适的鞋子,但在买鞋时经常会听到导购员说“鞋内长”和“鞋码”这两个词,请自行搜集资料,说一说“鞋内长”和“码数”之间如何换算?请结合自己所穿鞋子的码数进行换算,并统计父母和亲戚的鞋子码数,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收集到的数据,说一说穿什么码数鞋子的人数最多?(2)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说一说男性穿什么码数的人最多?女性穿什么码数的人最多?(3)如果在

14、社区范围内进行调查,会得到什么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数据收集工作,并通过互联网搜集“鞋内长”与“码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仅是简单地运用知识解题,而是需要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认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类似的作业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升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六)启发:设问培养问题意识“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正视增效提质,不能一味侧重为学生减负,还要立足学生发展,为其营造全面发展的空间。因此,教师应在现有教学基础上进一步

15、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教学设计外,还应重视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积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但这一切都要基于问题意识的启发和形成。问题意识也是开展数学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维,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应积极构建问题式数学课堂,通过合理设问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圆 教学为例,圆是小学数学中学习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也是唯一一个曲线图形,是以后学习圆柱和圆锥的重要基础,为了实现课堂教学整体提质增效,教师应优化教学内容,并通过设问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让学生在观察中逐渐完善圆的内涵,认识到圆是均

16、匀曲线所围成的图形。教师引入古人得出的“圆,一中同长”的结论,并设问:“同长会是什么同样长呢?”学生则结合圆的组成要素进行猜测,有的学生认为圆的直径同长,有的学生认为圆的半径同长。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猜测进行总结,得出圆的所有半径都相同的结论。其次,教师设计自主学习环节,要求学生按步骤操作:画出一个直径为 4cm 的圆,再轻轻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画出 4 条以半径为直径的小圆,并标出 4 个小圆的圆心及半径;经过每两个小圆的交点画出 4 条大圆的半径,思考每两个小圆的交点指的是什么。学生绘制完相应的图形后,与同组成员展开探讨,在交流中阐述绘制流程,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绘制过程提出问题,并在交流和探究中展开讨论,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降低课堂学习难度。三、结语总的来说,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积极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意识到要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增效提质,以梳理学生的学习思维,为小学数学学科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教育改革的推行对教师而言既是考验也是机遇,教师应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积累丰富的成功经验,以促进自身能力的成长。(邱瑞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