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建设现状与前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2787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建设现状与前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建设现状与前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建设现状与前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建设现状与前景朱永彪1,2,3(1.兰州大学 一带一路研究中心;2.兰州大学 阿富汗研究中心;3.兰州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内容摘要:“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和实体规划之一,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仍取得了一系列务实进展,并在上合组织向西扩员、沙特与伊朗和解等背景下迎来新的机遇。通过对沿廊国家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数据、主流媒体报道等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各国对中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和认知整体良好,贸易环境也有所改善。但新形势下该经济走廊贸易稳定性和持续性发生一定变化,加之各国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对危机的

2、应对能力有所不同,未来沿廊各国需依托已有建设成果,共同推动经济走廊可持续发展。可行举措包括进一步深化战略互信,细化实施方案;推动媒体间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现沿廊国家互利共赢;继续加强健康卫生合作,丰富走廊建设内容。关 键 词:“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中亚;西亚;民心相通;数字经济DOI:10.13885/j.issn.1000-2804.2023.04.001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0-2804(2023)04-0001-12收稿日期:2023-04-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项目(22VMG04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重危机

3、和博弈加剧背景下的阿富汗安全形势及对策研究”(21AGJ014)作者简介:朱永彪(1981-),男,河南临颍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国家安全与对外战略研究。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第51卷 第4 期2023年7月(社会科学版)Vol.51 No.4July 2023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依托现有合作机制和平台,与沿线国家一同加强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十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在“五通”领域的合作硕果累累,取得巨大突破性

4、成就,其中对话协商平台的搭建使得政策沟通日益顺畅,基础设施的稳步实施使得设施联通更加稳固,投资与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提升使得贸易畅通更加高效,金融体系的日趋完善使得资金融通更加便捷,文化交往的不断丰富使得民心相通更加深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走廊之一,由中国西北部向西延伸,涵盖中亚、西亚地区众多国家,为沿线国家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联通、加强贸易联系、增强人文交流等带来诸多利好。“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参与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也更为复杂,但其表现可圈可点并在近期迎来了众多利好消息,重要性进一步显现。在“一带一路”建设迎来十周年之际,对“中国中亚西亚

5、经济走廊”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2023年第4期(社会科学版)总结和分析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明确该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与挑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经济逆全球化等因素冲击的背景下,为该走廊寻找“破局”之路提供更多有益思考。基于此,本文在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进展进行总体回顾的基础上,分析其经贸发展现状和各国对该走廊的认知状况,梳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影响该走廊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一、“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进展从地缘位置而言,中亚、西亚国家和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经由之

6、地,更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内涵区域,是“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和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覆盖了基础设施、金融、能源、农业等诸多领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柱。该走廊的建设主要依托“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五通”展开,“五通”的运行和发展,构筑起较为完善的“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发展脉络。(一一)政策沟通政策沟通随着中亚、西亚各国政府致力于经济发展的转型与升级,“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与各国发展战略的契合点不断增加。在此基础上,中国积极发展双边关系,谋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共识2,先后与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伊朗、约旦、土耳其等国建立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并已与所有中

7、亚国家、大部分西亚国家签署了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双边政治联系得到加强,为走廊建设提供了战略指引,减少了政策阻力。“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自2004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共举办了九次部长级会议,分别围绕合作机制、伙伴关系、论坛建设等议题交换意见。中国亚欧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中亚合作论坛等交往平台也在不断发挥积极作用3。2015年至2023年,还举行了三届中国中亚政党论坛,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国中亚政党对话会首次会议,并于2023年6月12日召开了中国中亚政党对话会首次会议。总体来看,中国与中亚、西亚国家在顶层设计和协调合作对接方面沟通顺畅,彼此间战略互信日益提升。(二二)设施联通设

8、施联通对于途经众多国家的“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而言,设施联通无疑是建设的第一步。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为货物贸易、运输物流等创造条件、提供便利。2016年“新丝路号”中欧中亚国际班列正式开通,带动了粮食出口;2018年5月27日,由中国承建的格鲁吉亚现代化铁路T9隧道全面贯通,使得外高加索地区最长的隧道实现双线贯通。2022年,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迎来重大转折和建设良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在供需关系上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和优势互补4114。在能源合作方面,中亚、西亚国家有丰富的能源储备,而中国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且前景广阔,是中亚、西亚国家“稳定可靠的能源伙伴”。中国中亚天然

9、气管道自2009年底投产以来,每年向中国供应的天然气占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5%左右,已成为中国中亚互惠合作的典范和“一带一路”示范项目。受益于中国投资,塔吉克斯坦建材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该国已在短时间内从水泥进口国转型为中亚最大的水泥出口国,对加快中亚的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随着中国与中亚、西亚国家在电力、通信等方面合作项目的加速实施,跨境信息通道也在逐步形成。(三三)贸易畅通贸易畅通在中国和沿廊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国家间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表现有:第一,签署经贸合作协定。近年来,中国与沿廊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伊朗、沙特阿拉伯 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国修了

10、哪些铁路(https:/ 300亿美元。中亚和西亚主要国家均是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亚投行的首个海外办事处即将落户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2023年4月已经签署了相关协议。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丝路基金、亚投行等不断向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领域的项目提供投资支持,中国与相关国家政府也积极为银行间合作创造便利条件,推动双边本币互换和贸易本币结算3。随着跨境业务的增多,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不断扩大,本币互换协议不仅能促进双边贸易,而且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意义。中国和西亚国家的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在快速发展,与中亚国家的相关业务也在有序扩大稳步推进。随着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中国、中亚、西亚间的融

11、资渠道日益丰富,融资成本显著降低,资金融通达到了新水平。(五五)民心相通民心相通除了与沿廊国家深入的经济接触外,中国与中亚、西亚地区的教育、文化、民间外交、媒体等联系也有所增强。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孔子学院及课程设置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设有13所孔子学院,教授语言和文化课程,目前在院学员数量超过1.8万人。中亚来华留学生人数从2010年11 930人增长到2018年29 885人,年均增长率12.33%,高于“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而且自费留学生日益成为中亚来华留学生的主体。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国与中亚、西亚地区的民间外交和媒

12、体间交流与对话快速发展,成为支撑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中国、中亚、西亚国家间还举办了一系列不同层级、形式多样的合作论坛、艺术节、青年对话活动等,既为国家间民意交流、相互了解提供了多元渠道,同时这些活动本身也成为了民心相通领域的重要成果。综上,中国与中亚、西亚国家历史交往深厚,战略关系总体较好,并在近期取得了新进展。许多国家的发展理念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对推动中国与各国搭建合作平台,实现经济贸易的优势互补具有促进作用。对于中亚、西亚国家而言,能够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密切贸易联系、丰富人文交流等途径加强与中国的联系并从中获益。首先,走廊建设对沿廊国家的经济起直接促进作用。中亚国家独立较晚,经济

13、基础薄弱且缺乏直 该协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格鲁吉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自2015年12月启动谈判,2017年5月签署,2018年1月1日生效。中国与格鲁吉亚自贸协定将于2018年正式生效(http:/ 亚投行“朋友圈”何以越来越大?(http:/ 089.45亿美元)、伊朗(2 418.46亿美元)和土耳其(1 865.87亿美元)。中亚国家相对于西亚国家而言,与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较少,累计超过1 000亿美元的只有哈萨克斯坦。2021年中国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外贸的政策措施,为进出口贸易提供重要支撑。结合上述分析以及2014-2021年的各国数据变化,可以发现:第一,自2014年

14、以来,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变化上下波动、有增有减,而非呈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势,且各国的具体情况有所差异。中亚国家虽然经济结构相似,但是在2017年之前与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变化趋势存在差异,2017年开始趋于一致。除伊朗外,其他国家与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在2021年都有所增长。另外,全球经济随4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形势的好转而逐渐复苏,为中国与中亚、西亚国家贸易往来创造了有利条件7。第二,2019-2020年大多数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呈下降趋势,中国同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的进出口总额在2020年到达最低点,而同以色列和土耳其的贸易额逆势增长。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

15、各国采取相应的防控管制措施,国家间交往和联系被迫暂停,国际间贸易减少,全球经济增速也普遍放缓。中亚经济体规模相对较小,而且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严重依赖对外贸易。以色列作为亚洲发达国家之一,在科技、新材料、医疗卫生、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居于世界前列。虽然发生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以贸易仍在持续增长,凸显了两国经济的高度互补性。土耳其政府采取了防控和恢复经济的一系列手段,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以及水产品、乳制品等新品类陆续从土耳其出口至中国市场。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务实合作让中土经贸合作稳步向前,收获亮眼成绩。(二二)2020年后中国与中亚年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国家贸易情况的变化西亚国家贸易情

16、况的变化2020年中国同中亚、西亚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值大幅下降,大部分目标国家同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下降,个别国家经贸良好发展。为了进一步探讨各国的贸易变化,本文对2020年1月-2021年2月的各国数据展开进一步分析(表2),以期对经济走廊的贸易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月度数据中可以看出,2020年1-2月,中国同中亚、西亚各国的进出口总额明显下降,2020年2月以后随着商品生产、商贸合作等逐渐展开,除土库曼斯坦、土耳其外,中国同其他国家贸易额都有小幅回升。进入2020年第二季度,中亚国家受油价暴跌、侨汇收入减少、债务风险提升等影响,经济活动处于停摆状态。4月底经贸情况开始得到初步改善,吉尔

17、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同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也在4-6月稳中有进。西亚与中国的贸易额在该时期内受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较大。伊朗是西亚地区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政府没有充分做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防控工作,缺乏必备的医疗卫生条件,导致贸易额减少。但在大部分国家经贸受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时,以色列同中国的贸易额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维持了四个月的连续增长。以色列医疗体系和生命科学技术相对完备和成熟,这为其控制病毒传播、稳定贸易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以色列商界还积极协调中国企业,推动货物运输,稳定双边贸易。正是两国的共同努力,才让中以贸易在逆境中实现增长。2020年下半年,COVID-19 crisis r

18、esponse in Central Asia(https:/oecd.org/coronavirus/policy-responses/covid-19-crisis-response-in-central-asia-5305f172/)。综述:以色列商界对疫情后以中经贸合作充满信心(http:/ 998.282015142.9043.4118.4786.4334.96114.18338.28215.51516.3415 10.482016130.9856.7717.5659.0236.15113.54312.46194.75422.8113 44.032017179.4354.2413.4

19、869.4342.21131.25371.39219.05501.371 581.842018198.7856.1115.0684.3662.69139.16350.42215.45632.821 754.862019220.0363.4716.7591.1772.13147.69230.36208.21780.721 830.522020215.0829.0010.6265.1566.22175.39149.33240.78671.651 623.242021252.5075.5418.5973.5780.37228.29147.81342.01872.902 091.57累计/亿美元1 5

20、64.22431.51135.69633.85437.491 158.292 418.461 865.875 089.4513 734.82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收集整理。表 1 2014-2021年中国与中亚、西亚国家进出口总额朱永彪:“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建设现状与前景52023年第4期(社会科学版)中国物流运输大面积恢复,产业链供应逐渐复苏,外贸形势逐步好转,全年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部分国家也逐步放松管控,以尽快实现经济复苏。但由于全球卫生健康安全面临新一波威胁和不确定性,2020年第三、四季度中国同中亚、西亚国家的贸易额也有所波动,其中受冲击较大、对中国及外贸依赖程度

21、高的国家,贸易额相对更容易发生变化,且变动幅度较大。2020年7月,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除土库曼斯坦外,中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在7-8月都有一定下降。造成中国同各国贸易额发生变化的原因还有各国国内因素,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例,该国在2020年10月议会选举后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对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中吉贸易额在2020年9月已回升至57.57亿美元,但10月爆发骚乱后降至17.91亿美元,可见政局的动荡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不良影响。三、沿廊国家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认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贯穿中国、中亚与西亚,走廊沿线有诸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发

22、展前景良好的国家,覆盖了基础设施、金融、油气能源、农业等诸多领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柱。据估算,中国、中亚、西亚地区的GDP总量约占全世界的20%,同时拥有约18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以及全球最丰富的能源储备。因此该经济走廊可以说是“一带一路”的基本盘和定盘星,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整体推进的顺利与否,分析各国的认知对认识和把握该走廊的发展现状、推动有关项目的实施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选取七个国家中国内影响力较大、权威性较高的主流媒体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梳理2019年至2021年与中国和“一带一路”有关的新闻,分析双边关系以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新闻

23、标题的梳理,可以发现各国媒体的报道倾向和风格有一定差异,但对于双边合作及“一带一路”的态度和认知总体向好。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近年来影响该走廊建设的一大重要事件,也是影响沿廊国家对中国及“一带一路”认知的关键因素。中国经济在考验中表现出强大生命力,与各国的合作也在危机中更进一步,甚至催生出一些新的动力。跨国班列、协调机制等也让沿廊国家深刻感受到“一带一路”逆势前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信心。整体 商务部:疫情对外贸影响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http:/ 5.91 1.83 7.33 5.58 16.46 18.07 21.07 70.11 2020/0210.20 0.1

24、2 0.15 6.70 2.70 6.14 7.41 9.83 54.29 2020/0312.14 0.30 0.28 5.63 3.76 12.24 14.04 19.48 59.64 2020/0415.05 0.63 0.50 5.63 5.29 13.81 13.22 19.19 46.20 2020/0515.45 1.33 0.66 5.05 3.87 15.07 11.32 18.33 46.03 2020/0621.51 2.91 0.79 5.53 4.67 15.79 9.80 18.84 55.07 2020/0719.23 4.84 1.40 5.64 7.00 16

25、.72 12.80 21.02 48.33 2020/0818.99 2.36 0.60 5.66 6.84 13.46 11.49 20.23 52.14 2020/0924.69 5.76 1.92 4.82 6.93 16.80 13.76 22.16 60.58 2020/1025.45 1.79 1.64 4.20 5.76 14.88 12.29 20.19 53.37 2020/1117.61 1.44 0.39 3.92 7.05 16.94 11.08 24.34 64.42 2020/1214.85 1.64 0.46 5.04 6.83 17.14 13.91 26.20

26、 61.97 2021/0119.12 1.35 0.38 4.86 5.35 18.35 12.95 25.94 65.47 2021/0216.33 0.92 0.50 5.52 4.77 14.67 9.79 22.39 59.45 表2 2020年1月-2021年2月中国同中亚、西亚各国进出口总额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一带一路统计数据库”相关数据整理,https:/ 比什凯克赞扬中国歌剧“玛纳斯”等报道展示出中吉两国共同努力促进文化交流并取得一定成效。塔吉克斯坦亚洲之声的报道主要涉及经济领域,“一带一路”项目的实施对塔吉克斯坦意义重大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百炼成钢等报道内容涉

27、及中国投资、公路建设和能源管道开发等方面,仅在2019年10月涉及中国投资建设的报道就有5篇。虽然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的相关报道数量较少,但从第一辆轻轨防爆列车从生产线上下来 第一批以色列人在中国参加轻轨讲习班等仅有的几篇报道中可以看出,中以两国在技术、投资、轻轨列车等方面合作潜力较大。伊朗德黑兰时报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相较于西亚其他国家媒体最多,从“一带一路”:一条通往经济复苏的道路 伊朗重视与中国的包容性关系等新闻标题中大致可以看出,该国对“一带一路”的认可程度较高,对双边合作的态度也较为积极主动。2019年中伊合作在多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如签署农业合作备忘录、商讨海关合作、举办书法瓷器展览、在

28、伊朗成立中国研究中心等。土耳其在“一带一路”中虽处于关键地位,但其主流媒体每日新闻对于该议题的报道十分有限。阿拉伯新闻多关注“一带一路”与沙特阿拉伯的国家战略之间的契合点,以及融资合作。2020年后,沿廊各国媒体将报道重点转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发展,从媒体报道中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各国对中国的表现持肯定态度,并希望通过合作共克时艰,保障“一带一路”稳定发展。国际社会长期以来不乏有针对“一带一路”的抹黑污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开始时,由于缺乏对病毒的了解,部分西方媒体无视事实与真相,制造反华情绪。但从中亚、西亚国家的报道中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对重大

29、公共卫生事件溯源的报道持谨慎客观态度,对中国的抗疫行动也表示支持。哈萨克斯坦在报道中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光明之路”在很多方面有交汇点,中国为哈萨克斯坦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众多发展机遇。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中国积极开展对外援助活动。中国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向中亚国家输送多批防疫物资,派出红十字志愿队前往伊朗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中国不仅很快控制住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还积极研制出疫苗,助力全球抗疫,赢得了广泛认可和赞誉。中国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对中亚、西亚国家的援助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姿态,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第二,各国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取得的良好成绩表示肯定

30、,也逐渐认识到需顺应时代变化和潮流,推动该经济走廊朝着绿色、数字化方向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和原则引导下,各国有序开展各领域的合作,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中国同中亚、西亚国家仍然在经贸、政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真理报对2020年9月的哈中外长会谈进行报道,指出双方重申了先前高级别协议的承诺,并在进一步发展两国政治、经贸、文化和人文交往之前交换了意见。土耳其的每日新闻报道称,希望继续与中国实现可持续、平衡的贸易发展。塔吉克斯坦新闻丝绸之路的数字化设计 拉希德阿利莫夫:“绿色丝绸之路”是帮助我们的未来变得更美好的选择认为,数朱永彪:“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建设现状与前景72023年第

31、4期(社会科学版)字经济能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复苏、刺激就业和改善人民福祉,未来各国应共同努力构建“数字丝绸之路”。第三,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各国的经济、双边合作及“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西亚地区的推进可能处于恢复调整阶段。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使得各国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如何保障国家安全稳定和人民安全上,而相对减少了对于经济发展、对外合作等领域的投入和关注。部分国家甚至因为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更易受到外部因素和环境的影响,需要较长时间恢复经济。同时,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传统联系已经发生了变化,能源价格剧烈震荡,全球产业链供应受损等因素也会对该经济走廊的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

32、响。“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主要依靠经济和能源合作,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使得人员、货物流动受限,对能源的需求减少,中国同中亚、西亚的合作因此面临诸多挑战,但也让这些国家深刻意识到经济结构、战略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未来需要在恢复经济的同时,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情况调整建设重点。十年来,“一带一路”经受住了诸多挑战和考验,中国与沿线国家一同提交了让国际社会普遍满意的答卷。这无疑向中亚、西亚国家表明合作共谋发展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也向国际社会证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行性和生命力。总的来说,“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现有的合作成果在实践的检验中愈加巩固,各国对于共建经济走廊的愿望也进一步增强。虽然未来该

33、走廊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但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希望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共同建设“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四、“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发展前景及动力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而言,过去十年里,中国与沿线国家携手前行,共谱华章,经济走廊在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取得的建设成果,为各国在新形势下达成共识和深化合作提供了重要保障。2022年以来,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建设环境迎来了新的变化。从积极方面来看,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中国积极推动沙特阿拉伯、伊朗和解并产生持续的放大与综合效应。伊朗成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沙特阿拉伯

34、成为上合组织对话伙伴,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中亚西亚间的组织联系。这一切既大大提升了各国参与经济走廊建设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也改善了走廊在相关国家的舆论环境,“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从消极方面来看,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原有挑战仍然存在,新的风险和考验也将继续出现。未来该经济走廊的建设应全面总结思考十年来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当前该经济走廊贸易、舆论呈现的特点,明确新时期的建设方向和路径,尝试在一些具体领域有所突破,从而更好地推动该走廊实现更深层次的建设和发展。(一一)深化战略互信深化战略互信 推动制度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沿廊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

35、知以及该经济走廊的贸易形势,整体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这为今后经济走廊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沿廊国家的媒体报道可以看到沿廊多数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视程度较高,官方对“一带一路”以及经济走廊的态度较为友好。这不仅是对十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付出的努力和取得成果的肯定和认可,也为该经济走廊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奠定较为良好的政治基础。在2023年5月召开的中国中亚峰会上,中国同中亚五国在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并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各方高度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引领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将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新起点,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五国相关倡议和发展战略的对接,深化各领域务实

36、合作,形成深度互补、高度共赢的合作新格局。可以看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在互信层面总体处于积极态势,各国也保持着较高的认同,未来需要进一步精准发力,在凝聚8共识、促进认同方面继续努力。第一,深化战略互信,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发展长期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础是相互信任,开展长期合作的重要依托在于共同利益。今后各国将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通过各层级的交流与合作,落实好相关协议,建设好各项工程项目,使沿线各国人民从走廊建设中受益,进而进一步筑牢战略互信的基础。各国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推动“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

37、不断前进8。第二,推动制度创新,细化具体实施方案。通过积极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建立集体对话平台和跨境合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沿廊国家沟通协调效率,在跨境运输、治理等方面形成统一标准,减少项目实施的难度。另外,目前在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的构想性规划较多,具体可行路径及实施方案相对缺乏,取得的项目建设成果也相对有限。未来中国可同沿廊国家围绕双方目标和具体项目,将宏观规划细化为可操作、易实施的具体建设指南,明确经济走廊的界定、合作项目的进程和工人工资水平等问题。除了建设内容的具体化,建设情况也应做到准确化、针对化。可结合沿廊各国的发展水平和资源优势,实现产业互补,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中国与中亚、西亚国家贸

38、易潜力巨大,加强对外贸易不仅能缓解中国产能过剩、能源进口压力,也能增加出口国财政收入、满足其在日用品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二二)重视发挥媒体作用重视发挥媒体作用 携手促进民心相通携手促进民心相通媒体不仅是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增进各国间互相了解的重要纽带。“一带一路”前十年已经在经贸、能源合作等方面展示了生命力和潜力,要想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还需要以民心相通为内在牵引力,进一步提升沿线国家的凝聚力。民心相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当前话语权优势明显掌握在西方媒体手中,新形势下外部舆论更是纷繁复杂。从前文对各国关于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

39、梳理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媒体就对外援助、国家间高层互访和经贸等合作领域取得的成果报道较多,而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双边民间交流等报道有限,宣传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这就不免造成沿廊国家民众对中国以及“一带一路”了解不够全面,更难以在情感上形成共鸣。第一,继续开展文化展览、跨国办学、互访留学等活动。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培养和引进涵盖各个领域的高质量人才,尤其是加强金融、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好青年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沿廊国家民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第二,加强新闻社、电视台等媒体机构合作,重视发挥沿廊国家主流媒体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对深入推

40、进中国同中亚、西亚国家的民心相通建设大有裨益。应以媒体为重要抓手,利用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优势,做好走廊项目进展、民众生活等方面的事实报道,引导民众形成正确认知。可以根据记录和口述整理撰写“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的暖心故事,聆听沿线国家民众的真实声音,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第三,沿廊国家文化差异较大,在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民众难以迅速对其他国家和经济走廊内涵形成准确认识,这就需要各国媒体间开展合作,适当增加对经济走廊的报道,通过开设多语种网站、网页翻译等方式为民众获取信息提供便利。采用通俗易懂、生动直观的话语讲好民心相通故事,加深其对国家战略、双边合作及走廊建设的正确

41、认识,从而争取更多民众对建设“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支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良好的舆论基础9。(三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实现多方互利共赢实现多方互利共赢经济走廊贸易数据的波动变化一方面反映出经济走廊建设受国际形势和突发事件的影响,贸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所改变,在面对风险和挑战,特别是突发性事件时,更加考验国家之间的基础以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承受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沿廊国家资源丰富,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石油、天然气等出口商品,大多数国家对外国投资有较强的依赖性,所以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因素的朱永彪:“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建设现状与前景92023年第4期(社会科学版)

42、影响而产生波动。当前,数字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潮流。数字经济能够让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供需匹配更加准确,使企业以不同的方式更高效、更智能、更低成本地开展业务,市场结构也会随之更新10。数字经济相比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不用受制于人员和物流,具备跨越空间的优势,远程医疗、在线办公等新业态也将迅速发展11。尤其是跨境电商增长迅猛,引领经济发展,对稳定外贸进出口、增加消费和就业等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方面发展迅速,催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中亚、西亚各国也在积极推动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变。但目前沿线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起步期,与欧美国家差距明显。新形势下沿线

43、国家寻求提高数字基础设施能力或将为开展科技合作提供新的动力。未来十年应在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增加研发和建设力度,鼓励数字化能力较强的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吸纳带动外国企业进驻,通过打造一批数字领域和绿色领域的特色样本和示范项目,提升沿线国家的积极性和自主参与度,并结合中国经验、中国资本、中国技术等形成独特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当前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基础。一方面,沿廊国家应加快建设光缆光纤等硬性网络设施,中国企业也可提供一定数量的通信设备,帮助沿廊国家进行网络和通讯建设,促进沿廊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可获得性12。另一方面,各国应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合作,借助网络平台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利用

44、数字技术简化过境手续,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为经济发展创造便利。此外,由于沿廊国家众多且腐败问题较严重,各国应依靠区域性合作机制,分享数字技术及治理经验,探讨确立统一的跨境网络监管政策,以确保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四四)加强健康卫生合作加强健康卫生合作 丰富走廊建设内容丰富走廊建设内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影响“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既是对各国经济水平、制度框架和公共卫生体系的系统性考验,也是对经济走廊阶段性成果的全方位检验。对于国家而言,国内经济结构越平衡、制度越完备、医疗卫生水平越先进,则受冲击的程度较小、处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也会相对较强。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处理

45、需要凝聚国家力量,协调财政、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调动多方资源和力量。这不仅要求国家具备成熟的体系和机制,也需要在危险预判与危机处理方面有过硬的能力。相比中亚、西亚国家而言,中国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能够较快确定方案,最大程度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虽然扩大了各国间的经贸往来,开辟了能源市场,也为各国的物资进出口、卫生健康领域经验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对中亚国家而言,仍亟待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就提出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并得到了相

46、关国家的积极响应,之后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开始有序推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的持续蔓延凸显了建设健康丝绸之路的前瞻性、必要性与现实意义,也表明了“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在特殊时期的特殊意义与贡献。未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应在“健康丝绸之路”倡议的引领下,以经济合作促进健康卫生合作,不断丰富其建设内涵。各国可以借助现有的跨境交通等便利条件以及在经济合作中所积淀的互信优势,促进医疗资源和技术的流通,加强在医疗项目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和合作,比如研发生产疫苗、共建医疗机构、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和交流等。在参与主体层面,除了政府发起的官方合作外,还应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以便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和民间医疗机构

47、在动员社会力量和榜样示范方面的作用,并为推动各国间务实合作作出新的贡献。此外,还需深化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加强预警监测和应急反应能力。从各国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可以看出,医疗保障和服务体系完备、技术成熟的国家对突发危机的控制相对更快更高效。各国应完善健康卫生等领域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系统,深化在危机应对方面的合作,健全各级协调机制,做到及时共享信息,迅速作出反应。10五、结论与讨论本文在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建设的推进思路进行探讨后发现:“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在“五通”领域已取得不少进展,但仍面临经济、政治、文化和区域协调机制等方面的挑战。沿廊国家主流媒体的报道显示

48、,各国对中国以及该经济走廊的态度整体友好,有意愿加强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虽然该经济走廊的贸易状况不断改善,但受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影响,2020年大多数国家同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下降,随着形势好转、经济逐步复苏,贸易也呈现出向好态势。新时期的“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应在数字经济的引领下,加强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并借助媒体等手段促进各国民心相通,助推该经济走廊取得更多实质性建设成果。目前中亚与西亚在互通互联、对外贸易等方面的联系仍不够紧密13,推动“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与中亚、西亚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造福沿廊国家和人民,还有利于为其他经济走廊总结经验、探索可行的建

49、设路径,推动“一带一路”朝着高质量发展。目前来看,国际形势和格局的变化使得该走廊的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也使其未来仍面临不少亟待破解的难题。沿廊地区发展潜力较大,各国已经认识到加快建设经济走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也对今后建设经济走廊提出一些新要求。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建设“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将成为各国需要深入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新时代下世界所有国家命运交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不依靠其他力量而独自应对危机,各国只有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才能形成战胜困难的合力。“一带一路”的实践再次表明国家间不是只有竞争、对抗,也可以有团结、合作。各国的发展立足点不应只局限于自身的国家利益,而应从整个人类世界出发;

50、“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不应只是理论愿景,而应该成为世界各国积极行动的实际目标。尽管“一带一路”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倡导建设“一带一路”的决心没有改变、脚步也不会停止。在十年的征程中,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继续加强,这充分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强大的韧性,也增强了各国合作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对中国而言,新时期怎样发挥经济走廊的作用带动沿廊国家经济复苏,从而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今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可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充分重视沿线国社会制度、安全环境、发展道路与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与异质性14。着力解决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推动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