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桉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2630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桉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桉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桉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花卉 FLOWERS2023 窑 8桉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研究彭海洪(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广西 柳州545006)摘要院桉树在广东地区为人工林种植面积最大的树种袁近年来频繁发生青枯病尧紫斑病尧黑翅土白蚁尧油桐尺蛾等病虫害袁给桉树种植产业发展带来了阻碍遥结合地区桉树种植情况袁对桉树病虫害的种类持续增加尧 低龄林受害大等发生特点展开分析袁 能够通过加强日常监测和营林管理降低病虫害发生率袁并采取化学尧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表面病虫害大面积传播袁为桉树林健康生长提供保障遥关键词院桉树曰病虫害曰发生特点曰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院S763.7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5-7897渊2023冤16-01

2、69-030 引言桉树为桃金娘科桉属,为密荫高大乔木,主体高达20m,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树种,具有喜光喜湿、低温敏感、耐热耐旱等习性,在南方比较常见,目前在国内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均有种植。桉树作为速生树种,从种植到成材通常只需要 57 年,是纤维板材、纸张等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材料,桉树叶能够提炼按油,树皮能够用于发电和入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但在桉树病虫害频发的情况下,将面临较大经济损失,给地区桉树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1 案例现状广东省作为最早引进桉树的省份之一,从 20 世纪 5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桉树。根据可以查到最新数据显示,2018 年底广东省桉树人工林面积约达 2400万 h

3、m2,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 14.6%,在全部树种中位列第一,湛江、清远等地区都是著名的桉树丰产林基地。但实际广东省桉树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仅为 26.5m3/hm2,而全面桉树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 59.3m3/hm2,立地质量相较于杉树等树种稍低。近年来,随着桉树种植面积持续较大,纯林病虫害日趋严重,容易引发生态环境恶化。受人造林树种单一因素的影响,桉树的病虫害防治难度较大,广东省 20152020 年森林病虫鼠害防治情况如表 1 所示,尽管随着技术水平提升,广东省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率有所提升,但随着病虫鼠害发生面积的快速增加,依然面临较大挑战。随着桉树种植规模不断增加和管理周期缩短,生态脆弱性日

4、渐凸显,出现土壤肥力下降、林木生长态势衰弱等趋势1。为保证桉树种植能够获得理想效益,还应加强病虫害发生特点分析,以便采取有效防治措施。2 桉树病虫害发生特点2.1 种类持续增加从广东桉树病虫害发生特点来看,种类日渐增加,主要病害包含青枯病、焦枯病、紫斑病等多种。感染青枯病,桉树将出现叶片失水、萎蔫、干枯等现象,急性病将导致桉树在数天内枯死,慢性病将造成茎干木质变黑、根部腐烂,逐渐坏死。感染焦枯病,将导致桉树大量落叶,并出现水渍斑,后续坏死组织不断扩大,边缘出现晕圈,后期枝梢表皮陆续出现斑点,扩展至树干形成纵裂缝。感染紫斑病,主要是由于桉树感染桉壳褐针孢菌,在叶两面出现紫色斑点,后期连成片,由小

5、粒和粉状凸起。广东地区桉树主要虫害包含黑翅土白蚁、油桐尺蛾等,黑翅土白蚁属于根部害虫,沿着表土剥食桉树主根和倒根,导致树木因无法吸收营养而死亡。油桐尺蛾为叶部害虫,大量食用桉树叶片,影响桉树正常生长。此外,广东地区桉树发生枝瘿姬小蜂虫害,该类害虫属于高危险性生物,具有较强繁殖、扩散能力,能够短距离飞行,在桉树叶片、叶柄和枝条上繁殖,引发植株矮化、苗木倒伏等侵害。云斑天牛、桉蝙蛾等属于蛀干害虫,云斑天牛食用桉树枝坯和嫩叶,幼虫则食用枝干,抑制桉树正常生长。桉蝙蛾从蛀道口沿树干食用桉树韧皮部位,范围达树干围径的 1/32/3,导致树木无法年份发生面积/万 hm2防治面积/万 hm2防治率/%201

6、529.0723.2045.4201631.1817.2555.3201727.3216.2659.5201834.6122.1363.9201934.2024.4671.5202057.9537.5370.9表 1 广东省 2015要2020 年森林病虫鼠害防治情况病虫害防治169花卉 FLOWERS 2023 8正常输送营养。上述多数病虫害为乡土病虫害,如油桐尺蛾等也给广东地区其他林木带来了危害,后续逐步发展成为危害桉树的病虫害。现阶段,广东发现的桉树病害种类多达 30 种,虫害多达 200 多种,最多的为叶部虫害。在病虫害种类较多的情况下,给防治带来了较大难度,容易出现防治效果不佳或不及

7、时等情况,造成桉树林大面积受损2。2.2 低龄林受害大对多种病虫害发生情况展开分析,发现相较于中高龄林,低龄林受害更大,容易导致桉树苗大面积死亡,引发严重经济损失。如青枯病主要为害桉树幼苗,容易造成幼苗迅速脱水死亡。广东地区时常发生高温或台风雨天气,幼苗更容易受伤,伤口感染病菌将引发青枯病在低龄桉树林中流行来开。黑翅土白蚁主要为害幼株根茎,容易导致幼苗因缺少营养而死亡。此外,枝瘿姬小蜂、云斑天牛等害虫也多具有喜食嫩枝叶的特性,容易在桉树幼林中扩散,前者对一年生幼林为害率接近 100%,将造成林木产量迅速降低。在每年47 月,受病虫害影响,大量桉树幼苗死亡,导致林农需要频繁补苗,导致营林成本升高

8、。无论是新植苗林还是萌芽林,集中发生病虫害的为桉树幼林,且多数为 23 年生的桉树林。分析原因可知,低龄林具有枝叶繁茂的特点,同时桉树生长速度较快,将大量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水分,生长 23 年后将造成林地通透性下降,给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中高龄林抵抗力较强,因此病虫害发生概率有所下降3。2.3 病虫害蔓延速度快桉树人造林容易发生病虫害,与树种结构单一有关。而随着桉树人工林面积迅速扩大,覆盖范围日广,病虫害蔓延速度也持续加快。从桉树病虫害发生过程来看,将经历点、片、面的传播过程,初期难以发现,后期将快速蔓延。在每年 56 月,桉树病虫害首先在溪流、山脚等区域发生,之后逐步向外扩散

9、,小面积危害。随着致病菌和害虫繁殖,在 89 月将达到为害的高峰期,给整个林区带来侵染。此外,许多桉树病虫害也将在乡土树种上发生,将出现相互传播的问题。在临近区域林地发生病虫害后,未能及时防治将出现危害范围迅速扩大的情况。而桉树多为集体或个人所有,难以构筑统一防线,导致病虫害反复发生,蔓延至周围区域。部分管理人员过度依赖化学品治理桉树病虫害,造成致病菌、害虫耐药性、抗药性日渐增强,导致防治难度增加的同时,难以有效抑制病虫害快速蔓延。此外,受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广东地区近年来极端气候天气增加,许多地方生态环境受损,部分地区春季升温较快,给病虫害暴发和蔓延提供了机会4。3 桉树病虫害防

10、治措施3.1 加强日常监测结合病虫害发生特点可知,病虫害最初仅在局部发生,因此可以通过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理,避免病虫害大面积暴发。考虑到广东地区桉树种植面积较大,应引进信息化技术建立日常监测预警体系,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确保周围林农可以联合开展桉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配合周围林场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桉树病虫害防治方案。在病虫害种类多、传播范围广的情况下,林业部应建立可靠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加强相关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结合病虫害发生规律实施科学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范和早控制,有效遏制病虫害大面积蔓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东地区林场开始陆续推行无人机监测、遥感监测、视

11、频监控等诸多技术,辅助人员开展病虫害监测、调查等活动,做到动态掌握桉树病虫害种类、发展趋势等信息。在广泛收集数据信息的基础上,也能系统分析桉树病虫害带来的潜在威胁,按照易感程度完成林区划分,制定不同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合理确定林区巡检时段和频率。通过实时动态监测和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检工作,能够精准定位病虫害发生位置,通过及时有效治理抑制病虫害蔓延。在信息平台的支撑下,可以建立区域的群防群治联合机制,统筹安排病虫害防治工作,应对病虫害传染性、迁移性问题。在局部暴发病虫害的情况下,林农和林场通过共享信息和开展互动交流,可以做到积极参与病虫害治理方案制定,通过相互支援取得理想的病虫害治理效果。为达成这

12、一目标,需要加强林农技术培训,确保林农可以熟练利用监控设备等开展病虫害监测活动。此外,林区需组建专业飞防队伍,负责操纵无人机在复杂山地条件下飞行和开展病虫害消杀作业,降低设备运行风险5。3.2 强化营林管理提高林木抵抗力,能够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结合这一目标,需加强营林管理,大面积推广种植良种壮苗的同时,实现混交林营造,并合格把控造林密度,实现桉树林林分结构优化,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如 DH32-29、DH33-27 等均属于抗病能力强的桉树品种,能够预防青枯病、焦枯病等疾病发生。在种植区域曾经大范围暴发疾病的情况下,土壤等环境依然可病虫害防治170花卉 FLOWERS2023 窑 8

13、能残留致病菌,遭遇高温高湿天气容易导致疾病复发。种植脱毒的组培苗,可以预防疾病大面积危害。在苗木种植阶段,应落实检疫工作,加强产地检疫的同时,开展调运检疫、复检等工作,通过提高监督执法力度避免将致病菌和害虫带入林区。在引种试种阶段,需做好苗圃监管,合理开展苗木病虫害风险评估活动,及时去除弱苗、病苗,从源头上加强病虫害防控。如幼苗感染青枯病的情况下,考虑到疾病将给桉树生长性能带来严重威胁,在优选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的同时,应将检疫发现的病株及时带出林地焚毁,并在栽植穴周围播撒500800 倍液的高锰酸钾消毒,确保土壤中残留菌能够被彻底消除。考虑到低龄林容易感染病虫害,需做好林木抚育工作,按照相关技术

14、标准开展扩穴松土、追肥灌溉、除草除灌等活动,确保幼林健康茁壮成长。在幼苗栽种前,可以使用营养杯浸泡低浓度的病虫害防治药物,确认叶面不沾染药物,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的同时,提高苗木成活率。桉树生长速度较快,在幼苗期应加强追肥,尽快提升桉树的木质化程度,提高病虫害侵染难度。如在桉树幼林期,林分郁闭、潮湿的地带容易暴发焦枯病,因此在苗木栽种时应加强密度控制,增强林间通透性,防止疫病传播。在低矮位置,应种植抗逆性强的品种,降低疾病发生率。通过精细化管理,及时浇水、施肥和剪掉多余分叉,确保桉树健康生长,能够抵御各种病虫害的发生。3.3 实施综合防治在桉树病虫害防治方面,需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防治措施

15、,做到全方位预防疾病发生的同时,有效实现病虫害治理。(1)结合病虫害习性,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手段,如将林区内害虫寄生的主植物铲除,可以降低害虫繁殖密度。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将容易繁殖细菌、病毒和萌发害虫的杂灌木去除。局部发生黑翅土白蚁虫害,可以沿着蚂蚁行走路径寻找蚁穴,将巢穴捣毁避免害虫大量繁殖。在病虫害防治期间,应及时去除枯枝病叶,并且做到集中销毁处理,避免成为病虫害传播源头。(2)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同样能够有效降低害虫密度。结合林区病虫害流行情况,可以通过释放天敌和保护天敌生物等方式抑制害虫繁殖、生长,如鸟类、寄生蜂等。通过创建适宜天敌生长的环境,并严格执法禁止周围人员捕杀生物,有效增强

16、林区生物多样性,达成虫害防治目标。利用害虫趋光性,也可以通过在害虫密集区布置灯光诱杀害虫。此外,也可以使用菌类杀灭害虫,如白僵菌等能够用于防止白蚁等害虫。采用生物防治手段,依靠生物间的天然联系实现虫害治理,不存在农药残留等问题,更加安全、环保。(3)化学防治也是预防病虫害的有效手段。在虫害小范围发生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虫粪包稀释农药,直接捅入树干蛀道中,有效杀死幼虫。在幼虫生长阶段,也可以直接在蛀道口注入农药稀释液或进行农药熏蒸,有效杀灭害虫。治理黑翅土白蚁,可选用 10%水杨酸和85%的亚砷酸、5%三氧化二铁拌匀后向蚁穴喷施,达到杀灭蚁群的效果。防治油桐尺蛾,初期可以小面积喷施2000 倍液的

17、敌百虫,幼虫可以喷施 2000 倍液的 25%灭幼脲。针对枝瘿姬小蜂、云斑天牛、桉蝙蛾等虫害,可以选用波尔多液等矿物源农药和杀虫双、昆虫性引诱剂、乙烯利等生物源农药。发生青枯病、焦枯病等疾病,初期可以通过喷洒 600800 倍液多菌灵消灭病菌,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大面积喷施 600 倍液的 5%菌毒清,也可以选择 400 倍液的 50%速克灵。广东地区每年 5 月容易暴发紫斑病,可以在发病林区喷施 1:100 托布津或1:150 波尔多液。4 结语广东地区桉树种植面积较大,在树种结构简单、管理周期短等因素的影响,发生青枯病、紫斑病、黑翅土白蚁等病虫害的频率日渐增加,导致大面积低龄林受到侵害,同时桉

18、树病虫害逐渐蔓延至周围地区,给林业生产带来了较大损失。结合病虫害发生特点,日常应通过动态监测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并通过科学营林增强林木抵抗力。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等各种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抑制病虫害传播与发生,确保桉树种植价值顺利实现。参考文献1 闫敏,甘明,冯智,等.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桉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南方农业,2022,16(18):30-32,54.2 何以豪.桉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6):127-128.3 何乐祖.桉树病虫害的发生类型及防治方法研究J.新农业,2021(10):51-52.4 周伯俭.桉树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策略J.种子科技,2021,39(5):76-77.5 李志育.桉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35):81-82.作者简介院彭海洪(1987),男,汉族,广东信宜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病虫害防治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