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本科英语口译课程教学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1581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英语口译课程教学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本科英语口译课程教学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本科英语口译课程教学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精 品 生 活Trendy Life教学研究720234本科英语口译课程教学思考丁习艳郑州工商学院河南郑州451400【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中国的对外交流也愈加频繁。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正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关键所在,而附着在声波载体之上的口译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从本科生口译教学现状出发,依托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结合教学实际,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总结本科阶段口译教与学的方法。【关键词】口译教学;交际法;教学思考【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96X(2023)04-00

2、07-031概述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正在神州大地蓬勃推进,方兴未艾,景况壮观(罗进德,2005)。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信息大爆炸、知识大爆炸,同时也带来了翻译大爆炸。国际社会成员之间的碰撞和交流、跨国企业和物资的运转、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翻译。由此孕育而生的是两种翻译形式,一是笔译,二是口译。社会对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正逐渐扩大,对此类人才培养的任务也愈来愈重。现阶段,许多院校在本科阶段已经增设了翻译专业,可见本科院校对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视。2课程概况2.1口译课程在本科阶段开设的口译课程,一般设置为专业限选课或专业任选(拓展)

3、课。口译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扩充口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门专业课,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口译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技巧为线索开设,进行口译记忆方法、口译笔记、口头概述、数字口译等基本技巧和口译基本策略培训,使学生了解上述口译工作的主要特点,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大三英语专业学生已具备相应语言基础,具有知识接受能力强等特点。该阶段的口译教学以培养学生较强的听、说、写、译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使他们能进行基础的双语交流并进行口译转换。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胜任一些基本的口译任务及为专业口译方向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掌握良好的口译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质,以适

4、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课程目标的设定一般包括能力、技能和情感三方面。能力方面:学习并了解口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包括听辨、理解、记忆、笔记法以及数字转换等;能在听懂难度与课文相仿的听力材料时一边做笔记,一边回答问题、写提纲和摘要;能就一定的话题、提纲、表格或图示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记忆语篇意义。技能方面:应用不同的口译技巧,较为流畅、准确地用目的语表达源语的意思;译文符合语言表达规范,无重大语言错误,展现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双语表达能力。情感方面:培养学生的话语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双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英汉两种语言互译的能力。基于以上课程目标,在备

5、课和教学环节中要凸显课程思政,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2.2教学对象口译课程的开设一般是在大三第二学年,但也会因每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而异。从知识层面上,学生有两年半的英语语言学习基础,在这之前已经完成了口语、听力、英语语法、基础英语、基础笔译和高级英语第一册等课程的学习,对英语国家概况也有整体的认知,已经为口译的学习做好了词汇、句型、口头表达等方面的准备。从能力层面上,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了专业英语四级的水平,能在课堂上按照指定话题即兴演讲,能对热点话题做出点评和论述,能按照要求完成英文或英文函电的写作。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等活动中,学生英语应用的综合能力都有所提

6、升。从情感层面上,大三学生已经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一定的想法和规划,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从技精 品 生 活Trendy Life教学研究820234能层面上,本科生是首次接触口译这一学习活动。学生在口译学习方面,语言的转化能力、应急能力、听辨能力、笔记能力和口头输出能力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3理论支撑口译因其在工作时的言语均附着于转瞬即逝的语音声波载体之上,所以可以用来研究它的历史资料匮乏,很难回答诸如“口译究竟是在哪一年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样的问题。只能推测,口译是随着人类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最远可以一直上溯到人类各种语言逐渐形成

7、后的时期(鲍刚 2005)。口译作为一种口头输出的翻译形式,是实现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重要交际形式。在本科口译教学活动中,最宜采用交际法开展教学,实现师生和生生的互动,达到教学目标。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HG威多森(H.G.Widdowson)是交际法的创始人之一,并于 1978 年出版 语言教学交际法 一书。交际法于 20 世纪 70 年代引入我国,现在已经成为语言教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交际法的含义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主,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输出,让学生参照材料或相关话题以学生小组、结对或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积极交流,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1。在口译课堂上,采用交际法有如下几

8、方面的优点:一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实现语言的最大输出;二是提升学生的自信,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的底气,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奠定基础;三是在交际互动中相互学习,师生或生生在交流中会见贤思齐,相互之间的积极影响也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会帮助学生明确自己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在课后知道查漏补缺、补己之短。但采用交际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同一个集体的学生层次不同,综合能力强且善于表达的学生潜能会被充分激发,而语言应用能力弱或不善言表的学生可能总会是旁听者,这样就会导致集体内两极分化严重,最终使部分学

9、生无法达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另外,口译课程中应用交际法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如多功能智慧教室、同传/交传设备等,在传统的听力教室很难体现交际效果。综上所述,口译课采用交际法一方面要结合教学对象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教学环境,二者缺一不可。4口译课程思考在本科阶段,开设口译课程是为学生普及口译的翻译形式,便于了解口译的基本形式,掌握基础口译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开展适当的口译练习,为下一阶段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在本科生的口译教学活动中,其难点在于本科阶段的口译教学是学生初次接受口译学习。虽然之前进行过笔译课程学习,但是笔译和口译相比较,不能完全照搬笔译的“顺”“达”“雅”来要求

10、口译。口译的难度远远高于笔译,需要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广泛的学识、充足的学科知识、必要的跨文化意识,还需掌握良好的口译技能,比如笔记技巧、空间思维、转述能力、公开演讲的艺术技巧和良好的记忆力等。因此,口译的公认标准是内容准确(accuracy in content)、表达通顺(smoothness in expression)、反应迅速(quickness in response)。在实际口译教学活动中,课堂呈现形式更多的是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模式。基于不同口译课堂参与要素,以下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层面展开论述。4.1教学层面教学层面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论述如何开展有效的口译教学活动。教师在

11、课堂活动中起着引导者和指向标的作用。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备课,备课环节中首要的是备学生。教师在准备教学材料之前要开展学情调查,其方法可以是设计调查问卷、班委座谈、学生代表交谈、教师之间的座谈,以上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获取教学对象的相关信息。对学生的学情要做充分调查,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活动,亦如如鱼得水。只有掌握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习惯,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和学生同频共振。备学生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只有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因材施教,实现教与学的共同成长。备学生也是和学生建立师生情谊的起始点,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能更好地助力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12、总之,备学生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先决条件。鉴于口译活动本身的特殊性,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可照搬一本教材,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无法实现口译课堂的教学目标的。口译活动是一种实时、灵活、高效的现场翻译活动。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除了教材上的听译文本之外,教师要从网络平台上筛选热点新闻报道、时事政治、国家领导人讲话、网络热点热评、传统时令节日等紧扣时代的素材,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一方面将材料用于口译教学精 品 生 活Trendy Life教学研究920234活动中,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和拓展国际视野。如下例所示:今天我们来到了素有花园国家美誉的新加坡,将与我们进行对话的嘉宾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对于中新

13、两国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他有哪些新的思考和展望呢?Were currently in Singapore,known as the garden country,and were here to interview our guest,Mr.Lee Hsien Loong.and what are his new visions and thoughts on enhancing the all-round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between Singapore and China?(选自 高端访谈 专访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以上是在开展梅德明 中级口译教程

14、第四单元访谈口译的课外选材。和该章节的主题一致,其以教材为蓝本,结合课外精选口译材料,一方面是从知识层面上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访谈口译形式,通过观看对话访谈视频激发学生对口译实践的兴趣,也能使单一的口译课堂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中国和新加坡两国间的政府合作和国际交流,引导学生将书本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中国的发展乃至国际之间的合作和竞争2。教师在课中可以应用交际教学法。口译主要是口头输出,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师生和生生之间的高效互动。为了一改枯燥的播放录音,听译文本的教学模式,要在交际法的引领下采用听、说、读、写、译相互结合的多维度教学模式。开展本科口译课堂的前提是学生

15、的语言基本功扎实。但在实际教学情景中,学生当前的积累是无法满足两小节课(共 90 分钟)都用来练习口译的,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疲倦而毫无效果。因此,听、说、读、写、译要融会贯通。口译之前让学生熟读生词,以一个话题下的单词为轴,发散出该话题下相关联的词语,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敏捷。听之前让学生根据话题开展大胆的听前预测。口译环节可以是以下交际模式听录音单个学生回答、教师读学生译、生生组队读译、生生小组译评等。之后引导学生读译本积累固定表达,生生互查或师生抽查。课后鼓励学生进行二次学习并布置相关主题下的口译材料,引导学生开展课后学习。下一节课前开展主题演讲或模拟口译活动,温故而知新。可见学生的口译

16、学习是一个闭环的交际学习过程,方可见到成效,其中不乏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4.2学习层面学习层面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探讨口译教学策略。高效课堂的创建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学生除了在课堂上积极学习之外,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自主学习:第一,重点提高听辨能力。学生在进行口译实践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听辨环节,这一问题在英译汉口译环节中尤为明显。学生要在课外强化听力训练,由简至难,同时在课后采用影子跟读法,听后做口头摘要、听后复述等,这样才能在口译活动中迅速听辨出源语信息并完成手头的笔记。第二,积累词汇和相关表达。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除了进行口译练习之外,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积

17、累大量的词汇和习惯性表达,可以从现有教材、网络学习平台、新闻网站等多管齐下,打好基础的同时也紧随时代发展了解社会现状,关注时事政治和国际新闻,要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杂家。这样才能在面对任何口译项目时游刃有余,做到准确快速流畅地输出。第三,勤加练习,孰能生巧。口译对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学生在课后要尽可能创设不同的情景开展模拟口译(亦可在课堂呈现)。此外,练习要精益求精且持之以恒,从词汇、句型、表达到书写都要做到宁缺毋滥,这样日积月累,定能滴水石穿3。5总结从笔者的教学经历中,笔者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转变观念。口译课的教学不是单纯的教知识和学知识,更不是为了应试,而是要提升语言的综合应用能

18、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后推动中国跨文化交流、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本科阶段口译的课程设置出发,依托交际法贯穿教学活动,梳理教师层面如何教、学生层面如何学的口译教学方法。综上所述,口译课程的高效开展是师生互相合作共赢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更需要学生的不懈努力和强化练习。同时,更要多学习前沿学科理念,以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为指导,这样师生才能在口译课堂上取得可视化的进步。参考文献1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2 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 马继红.口译课堂教学策略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43-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