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魏平城墓志中北凉体异变文化交流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1146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魏平城墓志中北凉体异变文化交流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魏平城墓志中北凉体异变文化交流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魏平城墓志中北凉体异变文化交流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 期 年 月太 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社会科学版)()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常晓君(),男,山西原平人,太原师范学院美术与影视学院教授,博士。史雅楠(),女,山西沁源人,太原师范学院艺术学理论研究中心在读研究生。【文化学】北魏平城墓志中北凉体异变文化交流考常晓君,史雅楠(太原师范学院美术与影视学院,山西晋中 ;太原师范学院,艺术学理论研究中心,山西晋中 )摘要 北魏平城时期的艺术具备民族化、多元融合、雅俗杂糅的时代特征,墓志书法作为墓葬艺术中的重要部分亦展现出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书体总趋势是由隶向楷转变。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建立起很多草原民族政权,他们在书法艺术方面承袭汉晋遗风的

2、同时汇入草原文明的特质,北凉体便诞生于民众书手之中。公元 年北魏灭北凉,北凉体进入北魏平城墓志的发展路径清晰可考,并且对后世产生了重要且深刻的影响。关 键 词 北凉体;北魏平城;民族融合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书法艺术既展现了书写者的心灵和情感,也见证了历史的变化和社会的风貌。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书体和书风,它们各有千秋,相互交流,共同促进了书法艺术的进步。其中,地方体是一种独特的书体现象,它指的是在某一地域或时期盛行的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书体。地方体不仅反映了地方文化的气质和特点,也体现了地方人民的审美趣味和生活习惯。

3、本文将以北凉体和北魏平城书体为例,探讨地方体的形成原因、风格特征、历史价值和艺术影响。北凉体是五凉时期在甘肃、宁夏一带盛行的一种书体,它以 李柏文书 和 沮渠安周造寺碑 为代表,具有方扁字形、上窄下宽、横画上翘、点画峻厚等特点,表现出一种峻拔、犷悍的风格。北魏平城书体是北魏时期在山西平城地区盛行的一种书体,它以由隶向楷过渡为主线,分为隶楷和楷隶两大类,其中隶楷又可细分为四种类型。北魏平城书体是北魏各民族融合和汉化的结果,是北中国社会形态发展的产物。施安昌先生于 年发表在 书法丛刊 上的“北凉体”析 探讨书法的地方体 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地方体”和“北凉体”的概念。随后,又出现了“邙山体”和学界提

4、出的“爨体”,丰富了地方体概念的内涵。书体往往在民众集体创作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新的形态。就书法艺术的特征而言,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洛阳时期墓志艺术风格是北魏的典型代表,是平城时期墓志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因此,北魏山西墓志成为研究北魏乃至北朝书法艺术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起点。基于北魏创造出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趋势,学界开始探讨墓志中的北方少数民族汉化和北朝多民族融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墓志书法艺术、书风和书体的变化成为了观察北魏乃至北朝社会文化形态以及更广阔的民族历史的重要途径,亟需深入探讨。一、北凉体与北魏平城书体考现已发现的五凉时期书迹共计 件,涵盖了政治文书、经书、发愿文、衣物疏、造寺碑和墓铭等多种用

5、途,时间跨越了 世纪末期至 世纪前期,其中北凉的书迹占多数。根据施安昌先生对地方体的定义,这些书迹在某一特定地方流行一时,具有鲜明的书风特征,并且带有纪年,或者同一地区出土物有纪年。它们由同一地区的群众、民间书手集体创作而成,与同时期其他地方的书迹相比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尽管结体和笔法在高低上有所差异,但整体趋势是相互传承的。以 李柏文书 和 沮渠安周造寺碑(图 )为代表的墨迹和碑刻符合地方体的限定,在北凉书迹中表现尤为明显,即称之为北凉体。它们具备明显的风格共性,施安昌在“北凉体”析 探讨书法的地方体 一文中指出:字形方扁,在隶楷之间。上窄下宽,每每有一横或者竖、撇、捺一笔甚长,竖笔往往向外拓

6、展,加强了开张的体势,富于跳跃感。特别是横画,起笔出锋又下顿,收笔有燕尾,中间是下曲或上曲的波势,成两头上翘形式。碑版上尤为突出,可谓“犀利如刀,强劲如弓”。点画峻厚,章法茂密,形成峻拔、犷悍的独特风格,颇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气势。图 北凉 沮渠安周造寺碑施安昌先生后来又在 北凉体书迹叙录 兼谈铭石书与写经书 中列举了带有北凉体书迹的 件文物,包括写经 件、石佛塔 件、造寺碑 件、墓表 件。他认为北凉体的下限应延至 世纪末期,适用范围限于写经和刻石两种郑重、庄严场合。至此,对于北凉体的定义更加明确。北魏平城书法艺术中的“平城”一词涵盖空间和时间两层概念,既包括整个北魏时期()山西平城地区

7、的书艺,也指自北魏建国定都于平城、迁都洛阳之前()在北方多地出土的书迹。由此来看,北魏平城书法的演变是一个分区域、分阶段的渐进过程,是北魏各民族融合及审美心理相互渗透的结果,是当时北中国社会形态发展的产物,其书法风格以由隶向楷过渡为发展主线,是一个趋向一致的多元体,即书体演进过程中步调参差、朴厚丰茂、拙意盎然的多元体。在由隶向楷转变的过程中,以字体的间架结构为评判标准,可按沙孟海先生在 略论两晋南北朝隋代的书法 中提出的观点,将北碑分为“斜划紧结”与“平划宽结”两大类。基于学界对这一书体过渡时期并没有作完全的定论,暂以“隶楷”和“楷隶”划分。隶楷书还未能彻底挣脱汉隶习气,大多保留了隶书收笔平挑

8、的特点,结体扁平,体势较开张,具备“平划宽结”的结体特性,点画以方笔为主。有可能是书写者本意想要写成隶书,但由于疏于隶法,在书写时夹杂了当时俗手书写楷书的习性,这一类总的特征是隶意较楷意更浓。楷隶书是隶楷书的发展,以圆笔为主,杂以方笔,字形方正,起笔处顿按明显。结体己经具有楷书的基本特征,向“斜划紧结”趋势发展,但部分用笔尚有隶书笔意。隶楷书中按照不同风格又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字体欹侧、方峻森严的隶楷书;方厚平直、浑厚稚拙的隶楷书;带有“凉州”意味的隶楷书;草率的隶楷书。其中体现“凉州”书体形态的隶楷书代表作有 钦文姬辰墓志(图 、图 )。图 北魏 钦文姬辰墓志 阳太 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9、(社会科学版)第 卷图 北魏 钦文姬辰墓志 阴二、北凉体与北魏平城墓志书体样态之关系梳理(一)五凉时期“胡化”之风北方少数民族鲜有自己本民族文字的实证遗留,而中原士族在河西地区身居高位,将汉晋礼俗渗透到当地生活中,用于庄重场合的墓葬文字亦是遵循汉晋大宗。由于五凉地区的墓志文字留存不多,此处以清光绪八年()出土于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的北凉 沮渠安周造寺碑 为代表,该碑又称 沮渠安周造像记 沮渠安周造佛寺碑,刻于北凉承平三年(),夏侯粲撰文,书体介于隶楷之间,存 行,行 字。北凉王朝最初由汉人段业主政,后由匈奴沮渠蒙逊于公元 年统政,统治范围主要为今甘肃省西部,公元 年被北魏所灭,残余势力逃至高昌

10、一带,公元 年归于柔然政权。由此可知,此作乃高昌北凉之产物。沮渠安周为北凉建立者沮渠蒙逊第十子,碑文颂扬其尊崇佛教建造佛寺的功德。此碑文辞高古,典雅娴熟,可见撰文者夏侯粲不但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而且精通内典,当出自中原士族。这一方由中原士族撰文、匈奴王朝的残余势力所刻制的造像记整体字形方正,风貌还是属于“平划宽结”一系,但其中部分笔画已介于隶楷之间,当是有意模仿汉晋正体隶书碑刻,但北魏去汉已远,隶法衰微,加之当时写经楷化已经初见雏形,理想中追求的前朝法度与笔下的书写习惯相融会,便提供了汉字由隶变楷的有效实证。以北凉 沮渠安周造寺碑 中的横画为例,起笔尖笔下顿,中间提细,结尾重按向右上收笔,呈两

11、头上翘的形态,并未完全褪去隶意。这种饰笔可向上追溯至汉晋时期,东晋建康 王建之墓志(公元 年)以及云南出土的东晋 爨宝子碑(公元 年)的横画都有近似的形态,称之为“折刀头”。另外,沮渠安周造寺碑 中转折处多为方折,圭角较汉隶更为夸张,汉晋隶书中转折笔画的成因是刻工在刻字时先将走向一致的笔画,如所有横画或所有竖画刻完,转而再将其余走向一致的笔画完成,图省事便利,究其根本是横竖笔画的断笔接搭,而汉晋时期的凿刻方法至北凉时期已有改进和发展,在北凉体中刻写时更加突出向右上的圭角描画,这种对转折处夸张放大的创造,使得当时的墓志书体较汉晋隶书更有装饰意味,也更具楷化方折意味;撇画起笔露尖,收笔处时有楷化出

12、尖,时有隶书回锋上挑状,隶楷用笔夹杂,这种饰笔在 王建之墓志 中也可见一二;捺画从传统汉隶的平挑转变为波挑,捺脚更明显,波挑角度更小;结体更加紧凑,较汉晋隶书飘逸之感有所收敛,虽然此方碑刻为扁界格,但已经逐渐向方中偏长的体势发展。(二)平城时期“西胡化”发展公元 年,鲜卑拓跋皀重建代国,改称“魏王”,年定国号为魏,定都平城,史称北魏,由此开启了拓跋鲜卑封建化和北方统一的进程。平城也迅速成为北方第一个胡汉、中外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新兴大都市。拓跋皀建国之初,拓跋贵族不愿放弃草原民族的生活习性,同时为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壮大骑兵,弃耕营牧,河西走廊变成他们重要的牧场,所到之处不断掠夺、班赐旧俗、强

13、徙人口,中原、河西等各地频繁地交往移民,直接促使了北魏“平城文化中心”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平城京畿地区的民族融合。民族融合的根本“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是“文 化 之 关 系 较 重 而 种 族 之 关 系 较轻”。以司马金龙家族为例。司马金龙为汉(东晋宗室)鲜混血,其夫妇合葬墓中出土文物具有鲜明的中原、鲜卑、中亚等多种文化交融的形态,此时胡汉、东西文化交往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观其夫妇身世就已经深刻地体现出了多民族交往的态势,以及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势。据 司马金龙墓表 记载,司马金龙系“代故河内郡温县肥乡孝敬里”的司马家族之后,魏书司马楚之传 记载,其父司马楚之于公元 年投奔北魏王朝,并与鲜卑

14、贵族河内公主通婚,诞下司马金龙,其血统为汉鲜混血。司马金龙的第一位夫人钦文姬辰的墓志 钦文姬辰墓志镌刻于北魏延兴四年(),此时孝文帝的所谓“汉化政策”尚未颁行,但据史料记载,钦文姬辰,鲜卑族人,是太尉陇西王源贺的女儿,即鲜卑乞伏文照第 期常晓君,史雅楠:北魏平城墓志中北凉体异变文化交流考(昭)王(直鉞贺豆跋之岳父)的外孙女,是十六国时期南凉鲜卑秃发部后人。在该墓志中不难发现五凉时期独特用笔的遗留痕迹,甚至可以说如出一源。其中,横画起收翻飞的形态不减反增,部分短横收笔尖锐,且有左低右高的动势;撇画尖起笔的饰笔有所收敛,但收笔处仍是隶楷兼有;捺画更具斜势,波折感较 沮渠安周造寺碑 更明显;转折处依

15、然保留十分突出的圭角;结体上已经处于从“平划宽结”到“斜划紧结”的过渡时期,整体字形有左低右高、向右上倾斜的趋势,颇具动势。该墓志只有竖界格而无横界格,使得有些体势偏长的字不再局限于方正的字形,可以说是接续北凉体而向楷化又迈进了一步。司马金龙墓表 司马金龙墓志 镌刻于十年后(公元 年),其中横画飞扬之势略有收敛,实际上也是更具楷意;撇画收笔处已剔除隶书顿笔上挑的收笔形态,均以尖出;较其妻墓志中最明显的楷化之处是转折,不再有夸张的圭角,甚至有些转折处较为圆润,似有“落肩”之意,根本上是转折笔法的更迭,逐渐由隶书横竖接搭转变为一笔连接。(三)胡风汉化后的邙山体公元 年北魏消灭北凉,完成黄河流域的统

16、一,彼时北魏的疆域进一步扩大,北至大漠,西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辽河,南部突破黄河到达江淮。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全面“汉化”政策也随之展开,邙山体正是伴随着全面“汉化”政策出现的,其中,孝文帝规定同姓不得通婚更是促成种族和文化习俗交往的重要助推力。洛阳境内的邙山地段,出土了大批北魏墓志,它们大多为正方形,有志盖,其中以元氏宗室墓志最多,由于选石优良,镌刻精细,风格较为稳定,充分表现了书者的笔韵和刻工的刀法,被视作古代艺术珍品。以 元桢墓志(图 )为例,元桢墓志 刻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志高 厘米,宽 厘米。该碑是北碑成熟的标志。在“北魏邙山体”析 兼谈皇室及贵族的铭石书 一文中,施安昌先生对“

17、邙山体”有如下界定:以 元桢墓志 为典型的流行于洛阳邙山墓志上的书法风格,可以称为北魏邙山体。元桢墓志 字体是真书,结体倾斜,锋颖秀拔,点画俯仰,奇正相生,笔法成熟,深得书家三昧结体间架已是斜划紧结而不是平划宽结;横划起笔不再向下扣而是出锋朝上,收笔不再上挑而是下顿;?笔顿锉上挑而不再有弯弧。图 北魏 元桢墓志 局部 元桢墓志 虽已是完全意义上的“斜划紧结”书风,但其中还有未褪尽的隶意。该方墓志有横竖界格,整体章法布局规整,字形脱离横扁体势,较为方正,部分字形方中偏长,均有欹侧之意,尽显“斜划紧结”的结构;其长横起笔处更为夸张地凸显了尖起笔、右下顿笔的行笔方式,反而在收笔处较为自然,斜切角有方

18、有尖,收笔不再上挑,已然褪去平城时期左右翻飞的横画,一字中有多个横画时还会注意起收笔的调整与变化,丰富了视觉效果,同时也体现出魏碑进入到邙山、洛阳时期后,撰书与凿刻者审美水平的提高;凿刻者会根据字的笔画多少而设计饰笔的繁简程度,笔画较少的字,竖画和横画起收笔更为凸显行笔,更为夸张,笔画下顿更明显,而笔画较多的字在起收笔上更加自然随意,减少了夸张的成分,使得笔画排叠更紧凑,中宫更收紧;捺画的捺脚更为平缓,角度更大,但也更加长,除去捺脚较长外,与后世的楷书捺画已别无二致;元桢墓志 与前期北魏墓志最大的差异就是横竖画的转折处采用落肩接搭的方法,不再有向右上突出的夸张圭角,而这种落肩接搭的方法在钟繇楷

19、书墨迹中已初现端倪,所以应该承认此时的魏碑书体已经从汉晋楷书中汲取养分。邙山体遒美的独特风貌获得北魏社会的公认,成为北魏墓志书法之大宗,为元氏宗室与上层贵族所用铭石书,在保持孝文、宣武、孝明、孝庄四世后,产生了大量作品,风格稳定且集中在一个地区,延续四十年,在古代书法遗迹中并不多见。根据现有的太 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材料可知,以太和二十年()元桢墓志 为最早,永安三年()的 寇霄墓志 为最晚。“魏碑体”楷书本就是在游牧民族政权下产生的书法艺术形式,究其根源是中原汉人创造的汉晋碑刻书艺,经过河西五凉政权遴选及多民族间的交流,此时的书艺扭转了东晋已踏入重华饰笔画的刻板局面

20、,融入率真、恣肆和写意的神韵,于模仿中创造出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质,这种不刻意求工的“巧合”促使“北凉体”产生和稳定发展(表 )。至北魏平城时期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再次碰撞,隶楷、楷隶书加速演进,在这个书风由拙变巧的演变轨迹中,平城墓志书法对洛阳“邙山体”“洛阳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洛阳时期的魏碑与平城时期的魏碑在时间上是一个早与晚的关系,在书体、书风的生成和发展上则是一个源与流的关系。表 北凉体在碑刻作品中的发展对比表三、促成北凉体交流发展的因素北凉书风是遵循汉代书法的发展脉络演进转变的,关于艺术中最重要的要素 人,陈寅恪先生在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中指出,自刘渊起兵始,北方人民主要避难方向

21、分为东北、西北和南方三个方向,流向西北的那一支归顺于凉州张轨旗下,这些流民中有不少饱学之士,正是这样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得五凉地区在文化艺术方面能够充分延续中原汉晋遗意,促进了河西地区草原民族的汉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一)西凉、北凉、西域之间的往来张轨作为凉州刺史,效忠汉室,但在公元 年西晋灭亡之后,张氏所管辖的凉州地区已经形成割据政权,张轨亡后,相继有张萛、张茂执政,时间都较为短暂。公元 年 月,司马睿在建邺称帝,年号大兴,但张萛不用司马睿的大兴年号,还称建兴六年,这标志着张萛已完全脱离司马家的管控正式独立,史称前凉,都姑臧。至张骏时期,前凉政权达到了一个昌盛阶段,先后征服龟兹、鄯善等国,威行西

22、域。北方各政权统治者中另一个汉人首领李詗,是西汉名将李广十六世孙,其先祖在汉初奉命到陇西讨伐叛乱的羌人,不幸战死,后人前来奔丧,将其先祖葬于陇西,并将全家迁至此处。李詗于隆安四年()在敦煌建立西凉政权,晋书李玄盛传 载:“隆安四年(公元 年),晋昌太守唐瑶移檄六郡,推玄盛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玄盛乃“遣宋繇东伐凉兴,并击玉门已西诸城,皆下之,遂屯玉门、阳关,广田积谷,为东伐之资”。这是李凉与西域关系之始。至迟在 年,玄盛已据有高昌,疆域广及西域。嗣后,据 晋书李歆传,“是岁,朝廷以士业为持节、都督七郡诸军事、镇西大将军、护羌校尉、酒泉公”。“七郡”乃高昌等七郡。又据

23、 宋书大沮渠蒙逊传,“高祖践昨,以歆为使持节、都督高昌、敦煌、晋昌、酒泉、西海、玉门、堪泉七郡诸军事、护羌校尉、征西大将军、酒泉公”。“高祖践昨”在公元 年。由此可见,李凉自始至终统治高昌。年吐鲁番出土的“建初十四年(公元 年)韩渠妻随葬衣物疏”有云:“高昌郡高 昌 县都乡孝敬里民韩渠园”则表明李凉在高昌郡设有县、乡、里,行政系统与内地并无二致。李詗的家族从汉朝到晋朝,一直是凉州的大族。其祖父李?在前凉归于汉人张轨麾下,官至将军、侯爵。西凉与北凉长期争战,其间亦有通婚,李詗长女嫁于北凉第三位国君沮渠牧健。李凉既屯玉门、阳关,且据有高昌,自应与西域其他地区亦有往来,然具体记载仅 晋书李玄盛传 一

24、则:“都善、前部王遣使贡其方物。”两国来贡当在 年至 年间。李凉亡后,李氏后裔曾一度流亡伊吾,依附柔然。李凉亡后,沮渠氏立即控制了高昌并与西域其他地区亦有往来。据 宋书大沮渠蒙逊传 所载,李凉灭亡后,“于是都善王比龙入朝,西域三十六国第 期常晓君,史雅楠:北魏平城墓志中北凉体异变文化交流考皆称臣贡献”。所谓“西域三十六国”,泛指西域诸国。沮渠氏政权不仅自己与西域诸国往来,且在客观上成了刘宋、北魏与西域联系的中介。一国之内不再限于一种民族,随着疆域不断扩大,战争、通婚使得周遭民族及其分支皆被更加强悍的政权并入,已然呈现出多民族互融的情形,联络了河西周边及其更西地区的政治文化往来,故而“五凉”之中

25、没有一国是由单一民族组成的。(二)北魏与西域的往来以及东园机构拓跋氏建立北魏后对于西域的经营实始于世祖太武帝时。太延年间,西域有九国遣使来献,世祖乃命王恩生等西使,是为拓跋魏使西域之始。据 魏书世祖纪上,太延元年,焉耆、车师、都善、粟特四国已来献;五月庚申,“遣使者二十辈使西域”;二年八月丁亥,又“遣使六辈使西域”;三年三月癸巳,“龟兹、悦般、焉耆、车师、粟特、疏勒、乌孙、渴?施、都善诸国各遣使朝献”。北凉灭亡后,北魏疆域扩张、民众流亡,各种思想、艺术向多元融合的态势发展。艺术作品可以直观地展现创作者的世界观、民族意识和文化观念,作为北魏统治者的鲜卑显贵并无本民族的文字,只得以中原汉文字为书艺

26、载体,承接汉晋丧葬传统,大兴厚葬之风。鲜卑统治者作为艺术消费的主体,墓主人及其亲属作为墓志的赞助人对墓志书法艺术的风格提出个人要求,具有选择权,对书艺发展起到了间接影响作用。随着规模逐渐变大,统治者便成立了专门负责皇家墓葬服务的机构 “东园”。“东园”是北魏沿袭汉晋传统设立的专司皇室及贵族丧葬事宜的最高机构,是在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设有将作大匠一职,为二品官位,级别很高,专司皇家墓葬器物的制作,“东园”诸事归其管辖。作为北魏负责丧葬事宜的最高机构,“东园”对平城与洛阳两地的丧葬观念及葬具制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充入东园的石匠等人是尚武的鲜卑皇族从各地尤其是河西一带强迁而来的百工艺技。北魏

27、太武帝拓跋焘、文成帝拓跋?下诏规定百工伎巧应承其父兄所业,皇族、王公侯伯及士民之家,不得与百工、伎巧、卑姓为婚,犯者加罪,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族式和地域性工匠伎巧系统的形成。但是,书手刻工在北魏初建的短时间内仍保留着潜意识当中的书写习惯,虽工拙不齐,但百工艺技是创作主体,他们直接决定了墓志书艺的演进走向。(三)北魏平城的留北汉人北魏平城墓志选择北凉体元素,从统治阶级的心理来看是被动性的民族融合,当时的文化特征是“胡风国俗,杂相糅乱”,虽然粗犷古茂、放达洒脱的胡文化占上风,但这里的“胡”不单单是拓跋鲜卑部族本身,或五凉时期的“五胡”,而是包含西域胡风的“西胡化”(图 ),才使得北凉体之风流动于

28、北魏平城时期墓志的字里行间。而汉人接受北凉体,一方面受到统治者的选择和态度的影响,使得他们境遇不同,心境复杂;另一方面是那一部分未能南迁的留北汉人士族为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而做出的努力,虽对胡人有敌对之意,但也有积极合作的势头。正是因为汉人对汉文化的继承和草原民族对草原文化的坚守成就了平城时期崇古求实的审美追求,随着鲜卑统治进程的加速和对汉文化的积累,墓志书法艺术走向了程式化道路。图 北凉体在碑刻作品中的发展路径图邙山体伴随着迁洛后孝文帝汉化改制同步而行,此时统治阶级在文化选择方面已经从坚守本民族文化到放弃文化成见,接受汉文化,最后再到放弃自己落后的草原文化而完全融于汉文化,完成了彻底的思想观念

29、转变。邙山体的风貌中有代人魂归故里的期盼之情。北凉体的形成和发展是汉人和少数民族出于多种原因共同追求汉晋遗风的显现,而邙山体的出现也脱不开对汉文化的再认识、再学习,正是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才使得北凉体这样的民间地方体得以在后世书史中产生持续的影响力,为书法艺术由隶向楷演进拨开了又一层迷雾。四、余论当艺术成为被关照的对象,人们总是在对不同国别、族群、区域、时代的同类或不同类别的艺术的多维度、多层面、多角度的审视中来确证或充实自己。而文明互鉴不仅仅在于互为他者的审视,也是自我的审视与确认,正是在互相的审视与确认的循太 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环往复中,人类的文化艺术既多元并存

30、,又同频共振。平城作为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文化艺术中心,所带动的周边每一次艺术的活跃、发展,都是内外域艺术观念碰撞、交融的结果,这其中,守望、融合与超越是丝路沿线文化艺术不朽的内生力。西方美术史以建筑形式作为其他门类艺术分期的分界线,中国艺术史亦可以以书法艺术作为分期的重要依据,串联起其他门类艺术。然而,在以“美术史”或“艺术史”作为名称的类目中,书法艺术只在末尾被简单提及,弱化了书法这门抽象艺术所反映的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及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呈现的世界观和审美追求。在学界,北魏平城时期墓志书法艺术尚未被明确定义为“平城体”,北凉体在浩瀚的书法史长河中

31、更是短暂的一瞬,如若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地方体的历史影响,那么书法艺术在艺术史研究中将会更加个性鲜明和活泼。参考文献:施安昌 再谈“北凉体”书法研究,():宋志强“平城魏碑”书体的流变及其书史意义 中国古都研究(第三十七辑),:胡愚 试探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冉令江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 南京:东南大学,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张学锋 墓志所见北朝的民族融合 以司马金龙家族墓志为线索 许昌学院学报,():陈寅恪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合肥:黄山书社,李青,张勇 楼兰书法与李柏文书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责任编辑武磊磊】牞 牗 牞 牷 牞 牞 牞 牘 牶 牞 牞 牞 牞 牞 牞 牞 牞 牞 牞 牞 牶 牷 牷 第 期常晓君,史雅楠:北魏平城墓志中北凉体异变文化交流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