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含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绯红(fi) 舵手(du) 蜗行(w) 广袤无垠(mo)B干瘪(bi) 翡翠(fi) 笑涡(w) 器宇轩昂(xun)C簇新(c) 纤绳(xin) 飞窜(cun) 含辛茹苦(r)D捷报(ji) 阎罗(yn) 蠢笨(chn) 呕心沥血(u)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端详 悲怆 迫不及待 孤立无援B潦草 倔强 语无伦次 悔人不倦C宣泄 诓骗 戛然而止 缩手无策D决别 青睐 惊慌失措 锐不可当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A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B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C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D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4、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A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B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C复习中,不少同学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D健身场所的不断增加、健身设施的日渐完善,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了条件。
3、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B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D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6、下列句子,排序最最恰当的一组是( )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全国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文化传承是清明礼俗的重要功能。ABCD7、默
4、写古诗文。 天时不如地利,_ 。(孟子) 两岸石壁,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造化钟神秀,_。(杜甫望岳) 醉里挑灯看剑,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红军不怕远征难,_。(毛泽东七律长征) 在“扫黑除恶”行动中,任何不法分子都不要心存侥幸,因为“天网恢恢,_”(魏书)二、文言文阅读。(15分)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名。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也。筠起家中军临
5、川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除尚书殿中郎。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约常从容启高祖曰:“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昭明太子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锤、到洽、殷芸等游宴玄圃,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其见重如此。普通元年,以母忧去职。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阕后,疾废久之。中大通二年,迁司徒左长史。三年,昭明太子薨,敕为哀策文,复见嗟赏。寻出为贞威将军,临海太守。节选自梁书王筠传1解释
6、下列各组加点的词。(1)(或)A或劝逡巡不就_ B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_(2)(以)A以母忧去职_ 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_(3)(寻)A寻出为贞威将军_ B寻向所志(桃花源记_(4)(比)A吾得比踪昔人_ B比至陈(陈涉世家)_2用“/”给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7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3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王筠是个怎样的人。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理解。没有陪伴 何来家风 张 贺当今中国有两个词最能引发社会“吐槽”,一个是“官二代”,一个是“富二代”。 少数几
7、位公子小姐的出格言行早已给公众留下了刻板印象。“缺少家教”“家风不好”是人 们对他们的一致评价。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客观,有的“官二代”“富二代”的父辈们人品口碑其实还不 错;也很少有孩子真是因为父母行为不检而有样学样最终变坏的。但显然这些为人父母者在对后代的家庭教育上存在严重失误。“养不教父之过”,儿孙犯错,家长当然是脱不开干系的。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家风清正、一脉纯良。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传统,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家训汗牛充栋。但显然相当一部分人没听进去。为什么有无数成功的治 家案例摆在眼前,后人还是要犯错?可见,树立和传承家风这件事没那么容易。之所以没那么容易,不是因为给孩子从小立
8、规矩有多难,而是陪伴和指导孩子的成长需要耗费 父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意志坚强的人,难以做到时时刻刻、一点一滴地督促。久久为功,没有“久久”就没有“功”。梳理近些年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闻报道,就一定会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 几乎都难以做到“陪伴”二字。父母普遍重视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不管这种需求是否合理),而忽视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这其实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如果父母真正爱孩子,是不会放任不管的。我读曾国藩日记和曾国藩家书,印象最深的不是他那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治家格 言,而是惊讶于曾国藩所付出的巨大精力。曾国藩一生戎马倥偬,军事政务繁忙至极,但再忙,他也经常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夫人、弟弟和子
9、女写信。大至如何读书修身,小至买什么衣服、吃什么饭,都要事无巨细一一告诫指点。虽然长期不在家人身边,但曾国藩用写信这种 方式起到了陪伴的作用,达到了耳提面命的效果。这些日记和信件多达数百万字,全看下来 能把人累个半死。可想而知,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倾注了多少心血。这才是真爱。华裔加拿大学者梁鹤年写有一本温馨感人、妙趣横生的家有四子。梁先生在四个 儿子结婚时都曾送上一番箴言,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作为男子汉,最重要的是慷慨大度,而真正的慷慨大度不是在金钱或者家务事上不斤斤计较,而是在时间上的慷慨大度,愿意把时间花在孩子和伴侣的身上,这才是真正的慷慨。可见,古今同理。只有在陪伴的基础上,父母的嘉
10、言懿行才会起到榜样的作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父 母才需要考虑为孩子树立哪些规矩。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父母给孩子留下一个好品行才是“子孙之宝”。单纯的以物质财富满足孩子而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是小气鬼。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官二代”和“富二代”现象的出现凸显了林则徐这句话的精辟。今天我们谈家风,希望通过家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那么首先,身为父母者就要慷慨大度,陪伴孩子的成长。如此,家风才能落地生根。(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第段有何作用?(3)第至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仔
11、细研读第段画线句,品味林则徐这句话的“精辟”何在。(5)下列三则家风训言,哪一则与本文联系最紧密,为什么?A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B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阅读散文清明茶香也醉人,完成小题。 清明时节雨纷纷,好茶溢香慢慢品。茶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四季,无谓风雨,只要一杯茗茶在手,细细品来,多少心情都可以慢慢沉淀在那一杯茶香四溢的茶水中。我的老家就在山清水秀的小茶乡枫株湖畔,空气清新,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所产茶叶色泽绿润,香气幽雅。茶叶的灵气来自于大自然,但要经过炒制,灵气才能转化为香气。茶是植物中的精灵,吸
12、天地日月精华,享清风雨露滋润,经人点化,凝结成独有的味道。虽然身在茶乡,一直以来因为不喜喝茶,对茶的妙处无从领会。这次的采茶热情纯粹来源于一本杂志上看到的清明采茶图:茶山翠绿间,美丽的茶女,尖尖的竹笠,圆圆的背篓,细细的叶牙。“迟日何缘是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杨万里的诗勾起了我无限遐想。为了亲身感受那新茶的清香,更为了体验当一回采茶女。清明假日,抛却工作、生活的烦忙,离别城市的喧嚣,来到心心念念的茶田绿海。春日里,满山遍野的茶园,山山岭岭嫩绿的茶叶,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青翠欲滴,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置身于茶海,空气中立刻流溢出一股特别淡
13、雅清新的味道。我提着篮子挤进了采茶的行列,觉得自己就是画卷中带着花头巾的美丽采茶女,一手提着篮子,一手伸出两个纤细手指,对着绿叶中探出的嫩芽尖儿掐去。于是,细细的叶芽,慢慢从指尖落到手心,再从手心落在提篮里。一个个嫩芽娇艳欲滴,散发着一股自然的气息和迷人的幽香。采到兴致正浓时,随手摘一片嫩叶嚼在口里,有些甜丝丝的,带着馨香,带着芬芳。难怪欧阳修早就说过:“纵情山水间,茶亦能醉人”。只是采茶真是细工慢活,一个人一天也采不满一大篮子,好不容易到了嫩芽炒制茶叶时刻。一口大锅,插上电源,待锅子很烫后,把碧绿的茶叶“噌”地倒进锅中。我带上一个手套,用手从锅底轻轻地抓起一把茶叶,在半空中张开手指,让茶叶在
14、指缝间随意地洒落下来,落在锅里,然后再用手掌轻轻的在锅里按一下茶叶,这样重复了很多次,只见锅中的茶叶慢慢地由绿色变成深褐色,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扑鼻的清香终于到了品尝劳动成果的时候了,我拿起一小撮茶叶放进杯子里,轻轻地倒入滚烫的开水。顿时,一股浓香沁人心脾,碧绿的茶叶在水涡间慢慢地舒展、欢欣、淡雅清新,一缕细细白烟在杯口升起,香馥若兰,让人忍不住深呼吸,想吸纳这份独特的香气。这时,茶水渐渐呈淡淡绿色,我端起茶杯,吹了吹,轻轻地呷了一口,清清的茶水,馥郁的甜香,真有一份唇齿留香的畅快。俗话说“”明前茶,贵如金”,而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雨前茶”,与“明前茶”采摘期相隔不过半月,价格却相差几百到上千元
15、。此刻,凝视着杯中茶叶的浮浮沉沉,闻着淡淡的茶香,品着清醇的茶水,心境也变得恬淡了。平日里,为生活、为工作忙碌奔波,紧绷的心弦,让人无法释怀,蓦然回首,才意识到真正值得为之追求与向往的东西其实很简单,一片宁静,一份悠然,一丝感悟,都在细细的品味之中。1综合全文,分点写出作者陶醉的具体内容。2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文章第段划线句的语言特色。3下面句子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春茶的,全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于是,细细的叶芽,慢慢从指尖落到手心,再从手心落在提篮里。一个个嫩芽娇艳欲滴,散发着一股自然的气息和迷人的幽香。采到兴致正浓时,随手摘一片嫩叶嚼在口里,有些甜丝丝的,带着馨香,带着芬芳。4第段引用杨万
16、里的诗,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其作用。5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篇抒情散文以清明茶香为线索,通过描写采茶、炒茶、品茶等细节,抒发了作者对家乡春茶的喜爱之情。B文章第段描写了家乡优美的环境,点明家乡茶叶色泽绿润,香气幽雅的原因。C第段画线句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一副清新明丽的采茶画面。D文章结尾主要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既点名了主旨,又抒发了作者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四、写作题(40分)生活中时常可见互让、礼让、谦让、忍让、避让、退让等情景。让,是待人接物的素养;让,是宽宏大量的胸襟;让,是聪明睿智的取舍。请以“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
17、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除诗歌,文体不限;禁抄袭。参考答案:一 CACDCC(1)地利不如人和 (2)五色交辉 (3)长风破浪会有时 (4)阴阳割昏晓 (5)梦回吹角连营 (6)山重水复疑无路 (7)万水千山只等闲 (8)疏而不漏 二 1(1)A.有人/B.或许(2)A.因为/B.认为(3)A.不久/B.寻找(4)A.并列/B.等到2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3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王筠)。4机警敏悟;热爱学习;有担当,有才学;懂孝礼三 (1)陪伴和指导孩子成长才能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大意对即可)
18、(2)指出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现象,引出对本文论题“家风”的论述。同时作为事实论据(举例论证),具体真切有力地证明了缺少陪伴会使得家风不正的观点,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3)使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列举了父母难以陪伴的孩子有些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例子,也列举了曾国藩用写信方式陪伴后代建立良好家风的故事和梁鹤年先生认为男子汉应该在陪伴孩子和伴侣身上慷慨花时间的例子,并且这三个例子形成对比,从正反两面具体真切有力地突出了只有陪伴孩子才能树立传承良好家风的观点,使论证更全面、深刻。(4)林则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儿孙和自己一样,那么留钱给他们反而会消磨奋斗的意志;儿孙如果
19、不如父母辈强,那么留钱给他们反而会使他们好逸恶劳,胡作非为,增加过错。“官二代”“富二代”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父母溺爱孩子,只重视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消磨了孩子奋斗的意志,从而没有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作者在此引用林则徐的话,希望能引起此类家长的重视,多陪伴孩子。(5)B更能体现,因为B说的是不能只满足孩子物质需要,而应该重视对孩子品德的修养,父母留给孩子好品行才是“子孙至宝”。而A侧重于勤俭节约,C侧重于淡泊名利,都不符合本文主旨。1茶的快乐 茶的清香 品茶的乐趣 简单宁静的生活2用比喻、对偶生动地表现了春茶独有的滋味和独特的神韵,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3从形状、质地、香气、味道四个方面介绍,蕴含了作者对春茶的喜爱之情。4内容上:赞美春茶的清香。结构上:引起下文,为下文作者亲身感受新茶的清香,做一回采茶女的感受做铺垫。5D四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