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测试卷(附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lng l kng ki png pi d yqn jin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高粱(ling)菜畦(q)嘴唇(zi)喧闹(xun)B草坪(pn)尽量(jn)玛瑙(no)斗篷(du)C腥味(xng)铁轨(u)嘟囔(d) 瞟一眼(pio)D苞蕾(bo)缝隙(fn)处暑(ch)焖米饭(mn)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暴露无遗斩钉截铁碧波荡漾技高一筹B粉身醉骨大步流星别出心载一望无际C排山倒海热血费腾心满意足全神惯注4下列都用了夸张这一修辞手法的句子是()孩子们欢乐的叫喊声,震得树上厚厚的积雪纷纷落下来。地铁工
2、地上,建筑工人们正顶着烈日,汗如雨下,忙个不停。远远望去,盘龙般的榕树枝干伸向四面八方,就像一把撑开的绿伞。五月份,重新开放的福道张开双臂热情地迎接前来健身、游玩的人们。ABCD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B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D解放军官兵奋战在抗洪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B满招损,
3、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D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7口语交际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学会了滑旱冰,小雅心里羡慕极了。她想向妈妈请求每周六上午到广场学滑旱冰。小雅该怎样把自己的理由说清楚,以征得妈妈的同意呢?(分条叙述第一第二的句式。)_8积累运用。诗有美景。苏轼描写了“_,望湖楼下水如天”的雨过天晴的奇妙景象;杜牧这样描写江南的美景:“_,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亦言情,同样是月色,孟浩然用“野旷天低树,_”表达他的羁旅之思:辛弃疾用“_,听取蛙声一片”来
4、表现他的喜悦;诗中有生活,王安石盛赞杨家庭院的清幽:“_,花木成畦手自栽。”孟浩然用“绿树村边合,_”描绘农村山环树绕的美景;诗中有典故,刘禹锡的“_,同到牵牛织女家”借典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住;诗中还有爱国情怀,是曹植的“捐躯赴国难,_”,是陆放翁的“_。”9根据语境完成填空。(1)我们用_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_来形容京剧说唱字音准确、强调圆润。(填写四字词语)(2)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更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留下珍贵的诗篇。如,朱熹笔下的“等闲识得东风面,_ ”让我们领略到春天的多姿多彩,杜牧笔下的“_,水村山郭酒旗风”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春景的有声有色。(3)
5、陆游的“_”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说的是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4)根据提示把句子补充完整,写出人物入迷的样子。她静静地读着那本书,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观秦兵马俑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西安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地方。看到半坡,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
6、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总之,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A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将军俑
7、铠甲武士俑、骑马俑等等,好像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 严明,身体笔直,纹丝不动。B你看这个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兵俑中间还间杂着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制出来的,千篇一律。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颔,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一个愁眉苦脸的。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 这些兵马俑的。这不
8、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超过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天色渐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静。我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秦俑馆。1、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照样子填空,完成表格。游踪所见所感(1)_丰富的历史遗迹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秦兵马俑馆小厅(2)_骄傲的意味浓烈起来了秦兵马俑馆大厅规模宏大的大厅,形态各异的兵马俑(3)_82这篇文章是以_为顺序写的。第段是一个_段(句),在结构上起到了_的作用。12、第段采用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介绍大厅,其中划线的
9、A句是从_(点 面)的角度、B句是_(点、面)的角度进行描写的。这种场面描写的方法在本学期我们学过的课文_里学过。13、读到第段末尾的句子,你想到唐朝哪些显赫的诗人和脍炙人口的诗句呢?请照样子列举2位诗人和他们的诗句。(本学期教材上学过的除外)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_14、判断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对的打“”,错的打“”。A文章第段的景物描写为全文定下了充满活力、兴奋昂扬的情感基调。( )B第段末尾的省略号隐含的意思是:在西安,引发思古幽情的历史遗迹与脍炙人口的诗歌还有很多。( )C第段“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它不是宇宙一大奇迹,作
10、者也不知道该叫什么才好。( )D“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超过中国人。”这句话说明秦兵马俑只有外国人才懂得欣赏,中国人并不喜欢。(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知了山上有一种蝉,叫声特别奇异,总是“吱”的一声向上拔,沿着树木、云朵,拔到难以形容的地步。然后,在长音的最后一节突然以低音“了”结束。这声音在山林里荡漾,倾听起来,活脱脱就是:知了!知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蝉如此清楚地叫着“知了”,终于让我知道“知了”这个词的意思。蝉,是这世间多么奇特的动物。蝉的幼虫就像一粒默不作声的种子,住在深深的地下。一两年的时间里,它们静静地吸收着大地的营养,
11、经过如此漫长的黑暗一点点长大。蝉的成虫又是如此辉煌。从土里钻出来飞上枝头,就能撒欢似的狂叫,然而它们却只有短短一两个星期的生命。蝉的叫声严格说起来,应该属噪音一类。因为它的声音既大又尖,有时可以越过山谷。说它优美也不优美,它只会发出没有变化的长音。但是,我总喜欢听蝉叫,它的叫声里充满了飞上枝头之后对这个世界的咏叹,那是一种充满了生命力的声音。如果在夏日正盛,听林中万蝉齐鸣,会使我的心随之荡漾。我也想兴奋地学蝉一样,站在山巅长啸。常去听这声音,也因为它的一生与我们非常接近。我们大部分人把半生的光阴用在学习上,渴望利用这种学习来获得成功,那种漫长的追求不是正如知了一样吗?1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
12、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文中提到的蝉生活在山里。( )(2)第一自然段中的“吱”字写出了蝉的叫声很高。( )(3)作者认为蝉是世间常见的动物。( )(4)蝉的叫声很好听。( )16、联系上下文,把带点词语的意思写在括号里。(1)这声音在山林里荡漾,倾听起来,活脱脱就是:知了!知了!( )(2)如果在夏日正盛,听林中万蝉齐鸣,会使我的心随之荡漾。( )17、填空:(1)“一两年的时间里,它们静静地吸收着大地的营养,经过如此漫长的黑暗一点点长大。”一句中,“它们”指_(2)“从土里钻出来飞上枝头,就能撒欢似的狂叫,然而它们却只有短短一两个星期的生命。”一句中,“它们”指
13、18、给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层,用“”在文中标出。19、作者喜欢听蝉的叫声吗?为什么?_20习作。请以“乐”为题写一篇习作(题目可自拟)。想清楚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参考答案】1【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伶”“慨”“御”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
14、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项中,嘴唇(zi)应为zu chn。B项中,草坪(pn)应为co png。C项中,瞟一眼(pio)应为pio。3A解析:A【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A正确。B粉身醉骨粉身碎骨: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危险而丧失生命。别出心载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故“别出心载”错误。C热血费腾热血沸腾:身上的一腔热血都翻腾起来了。形容情绪的激昂高涨。全神惯注全神贯注
15、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4A解析:A【详解】考查修辞手法。把榕树比作绿伞,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福道张开双臂”这是把福道当作人来写,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5A解析: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的步骤:A、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B、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C、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D、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序混乱。重复啰唆。前后矛盾。不符事理。归类不当。指代不明。B重复啰唆。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或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轻逸,似远似近,似
16、近似远,又似有似无。C成分残缺。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搭配不当。解放军官兵奋战在抗洪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中传扬。6A解析:A【详解】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B选项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引号是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 包括格言、 诗词、歌词等。满招损,谦受益是一句格言。所以用引号比较合适。C选项提示语“老师再三叮嘱说”在中间,后面应该用逗号,不应该用冒号。D选项破折号应该改成冒号。7妈妈,我想去学滑旱冰。第一,我
17、的同学好多都学会滑了,我不想落在后面;第二,滑旱冰也是一种运动,能锻炼身体;第三,我只在每周六上午去学,不会影响我的学习;第四,我只在地方宽敞的广场上滑,不会有什么危险。您就让我去学学吧。【详解】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题干来看所表述的对象是“妈妈”,所以作答时要注意礼貌用语,其次说服“妈妈”可以表述清晰滑旱冰的有点,并且按点表述,作答时逻辑思维要清晰,表达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8 卷地风来忽吹散 千里莺啼绿映红 江清月近人 稻花香里说丰年 茅檐长扫净无苔 青山郭外斜 如今直上银河去 视死忽如归 位卑未敢忘国忧【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及名人名言默写。“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出自宋
18、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全诗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全诗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意思是: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
19、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意思是: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
20、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全诗为: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意思是: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全诗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意思是: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
21、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全诗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位卑未敢忘忧国”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9 高山流
22、水 字正腔圆 万紫千红总是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位卑未敢忘忧国 一头扎进了书中的故事中,天黑了都不知道【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点有对四字词语、古诗句、名人名言的识记与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时要根据积累作答。(1)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字正腔圆:形容京剧说唱字音准确、强调圆润。(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原文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原文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原文是:
23、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4)根据提示,把句子“她静静地读着那本书, ”补充完整,注意要写出人物入迷的样子。示例:她静静地读着那本书,如饥似渴,连妈妈进来都没发觉。A解析:10、 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 一辆铜车、四匹铜马(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 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更加浓烈起来11、 游踪(地点、位置变化) 过渡 承上启下12、 面 点 开国大典1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14、 【解析】10、考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第段到第段主要写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看到的景物和丰富的历史
24、遗迹。第段写参观秦兵马俑馆小厅中间的一辆铜车、四匹铜马,我的感受是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第段主要写秦兵马俑馆大厅看到的规模宏大的大厅,形态各异的兵马俑,我的感受是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更加浓烈起来。11、考查描写顺序和分析句子的作用。文章从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到秦兵马俑馆小厅,再到秦兵马俑馆大厅,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是游览(游踪)顺序。第段“就这样”是承接上文,“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是引出下文,这是一个过渡句,是承上启下的作用。12、考查描写方法。划线的A句是从整个大厅的兵俑和马俑进行描写,这是面,B句是一个将军俑,这是点。开国大典描写阅兵式的场景是面的描写,描写毛主席的场
25、景是点的描写,也是点面结合的方法。13、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唐朝著名诗人有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比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14、考查文章内容理解。C错误,“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必须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D错误,“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超过中国人。”这句话说明秦兵马俑不仅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很喜欢。15、 16、 回响 兴奋17、 蝉的幼虫 蝉的成虫18、13(蝉的叫声不好听。)48(作者喜欢听蝉的叫声。)19、作者喜欢听蝉的叫声。因为蝉的声音充满生
26、命力,而且它的一生与我们非常接近,所以作者喜欢听蝉的叫声。【分析】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1)从句子“山上有一种蝉”可知题目叙述正确。(2)从句子“山上有一种蝉,叫声特别奇异,总是“吱”的一声向上拔,沿着树木、云朵,拔到难以形容的地步。”可知“吱”字写出了蝉的很奇异,很长。题目叙述错误。(3)从句子“蝉,是这世间多么奇特的动物。”可知题目叙述错误。(4)从句子“说它优美也不优美,它只会发出没有变化的长音。”可知题目叙述错误。16、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1)“声音
27、在山林里荡漾”这句话是指声音在山林里挥响,“荡漾”是指回响。(2)“心随之荡漾。”是指心也跟着兴奋,“荡漾”是指高兴、兴奋。17、本题考查分析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字词的意思,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1)从句子“蝉的幼虫就像一粒默不作声的种子,住在深深的地下。一两年的时间里,它们静静地吸收着大地的营养,经过如此漫长的黑暗一点点长大。”可知“它们”指蝉的幼虫。(2)从句子“蝉的成虫又是如此辉煌。从土里钻出来飞上枝头,就能撒欢似的狂叫,然而它们却只有短短一两个星期的生命。”可知“它们”指蝉的成虫。18、本题考查给段落分层。分层是要仔细分析自然段中的
28、每一句话,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把意思联系较紧的合并为一层。本文做好一段主要写了蝉的叫声,前三句“蝉的叫声严格说起来,应该属噪音一类。因为它的声音既大又尖,有时可以越过山谷。说它优美也不优美,它只会发出没有变化的长音。”是说蝉的叫声不好听;后面的是讲作者喜欢听蝉的叫声。所以可以分为:1348。19、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掌握。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从最后一段句子“但是,我总喜欢听蝉叫,它的叫声里充满了飞上枝头之后对这个世界的咏叹,那是一种充满了生命力的声音。常去听这声音,也因为它的一生与我们非常接近。”可知作者喜欢蝉的叫声,因为蝉的
29、声音充满生命力,而且它的一生与我们非常接近。20 论“乐”树木结果,乐在其中。一粒种子埋在地底下,生根发芽。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长成一棵苍天大树,枝叶繁茂,它终于盛开出了满树繁花。到了秋天,树上结满了累累硕果。人们就把果实摘下来,美美地吃掉了。第二年,它照样开花结果,人们又把果实摘下来,吃掉了。我问树伯伯:“树伯伯,你不委屈吗?”风中传来了树伯伯的回答:“不,我看见你们吃得高兴,我就快乐!”蜜蜂酿蜜,乐在其中。蜜蜂要飞好远的路,采好多的花粉,才酿出一点蜜。而那些蜜的享用者,不是辛勤劳动的蜜蜂,而是别人。蜜蜂依旧不断地采花酿蜜。我问蜜蜂弟弟:“蜜蜂弟弟,你的劳动都献给了别人,你不心疼吗?” 蜜蜂
30、弟弟嗡嗡的回答:“能给大家奉献甜蜜,我很快乐!”外婆做菜,乐在其中。外婆每天必做的作业是:买菜、洗菜、炒菜。跑出跑进,辛辛苦苦,累得腰酸背痛,满头大汗,弄得浑身油腻。而那些美食都倒进了我们的肚里了。当外婆看到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她做的饭菜时,她那疲惫的脸上就会洋溢着心满意足的笑容。老师教书,乐在其中。老师每天晚上都得备课改作业,第二天还要给我们上课,辅导我们直到我们完全弄懂为止,而获得知识受益无穷的人是我们。当老师看到我们进步时,就会点头赞许,连声夸奖,好像我们把快乐给了她似的。奉献是快乐的。大树、蜜蜂、外婆、老师都献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他们都乐在其中。【详解】本次习作考查话题作文。要求“乐”
31、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所以“乐”即是这篇作文的中心意思,学生仔细回忆日常生活,选取符合作文主题的事情,组织好语言,进行写作即可。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抒发感情式开头引出下文。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可以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表述“乐”的主题,应选取不同的事例。注意: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