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必考点及答题技巧+文言文练习题.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5187848 上传时间:2024-10-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必考点及答题技巧+文言文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必考点及答题技巧+文言文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必考点及答题技巧+文言文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必考点及答题技巧+文言文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必考点及答题技巧+文言文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必考点及答题技巧课外文言文阅读在中考语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少同学苦不堪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理一理课外文言文怎么考怎么答!常考课外文言文主题有写人记事和讽谏劝说。先来两道题感受下(文末附翻译):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写人记事类)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节选自

2、资治通鉴周纪二)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内修政教( )(2)终申子之身( )(3)申子尝请仕其从兄( )(4)申子有怨色(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申不害者 马之千里者B.以干昭侯 皆以美于徐公C.我将奚听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申子乃辟舍请罪曰乃入见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答:5.请简要说说文中的韩昭侯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答:6.简要谈谈你对文中“修功劳,视次第”的理解,并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讽谏劝说类)

3、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庄宗大怒,命叱去斩之。伶人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擒至马前。数之曰:“汝为县令,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奈何纵民稼穑,以供岁赋,何不饥饿汝民,空此田地,以待天子驰逐?汝罪当死,亟请行刑!”诸伶复唱和,于是庄宗大笑,赦之。(节选自冯梦龙智囊语智部中牟令)【注释】伶人:乐工,即现在以演戏为业的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中牟令当马而谏( )(2)数之曰( )(3)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 )(4)以供岁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后唐庄宗猎于中牟 舜发于畎亩之中 B.伶人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其真无马邪 C

4、.汝为县令 山峦为晴雪所洗 D.以待天子驰逐以告先帝之灵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何不饥饿汝民,空此田地。答:4.从庄宗最终赦免了县令可以看出,庄宗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答:5.伶人敬新磨通过什么样的说话方式使庄宗最终改变了主意?答:以下六大考点基本涵盖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要考点:实词解释、虚词辨析、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含句子理解)、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一、划分句子节奏 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技巧一: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需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通读全文,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以及大致

5、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进行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技巧二: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技巧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技巧四:找出动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技巧五: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

6、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我”(吾、予、余、我),“你”(尔、汝、女、公、卿、若、君、而、乃、子),“他”(之、彼、其、此)。技巧六:利用对称句式断句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等特点。二、实词解释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如上面一题中“申子尝请仕其从兄”的“尝”,如果能联想到岳阳楼记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尝”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尝”的意思为“曾经”。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

7、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上面二题中“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的“闻”,结合语境可知“闻”应为“听说,知道”的意思。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如上面二题中“以供岁赋”的“赋”的意义推断,大家可以把“赋”组成几个词语,从中做选择:赋税、诗词歌赋、天赋通过筛选,不难找到“赋税”这个意思。技巧四:古今对照法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之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如“地方”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圆”之意

8、;在现代汉语中“地方”是一个词,表“处所”等。技巧五: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上面一题中“申子有怨色”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理解为“脸色”。三、虚词辨析 技巧一: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技巧二:代入检验法各地中考虚词意义或用法辨析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同学们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选项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出其在课外句中的用法是否相同。技巧三: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同学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此时就可以将其

9、中能确定的某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四、句子翻译 技巧一:从宏观上整体理解、把握句式特点翻译时切忌断章取义,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并要对文言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固定短语、修辞和语法,都准确把握。技巧二:从微观上把握句中每个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尤其是词类活用、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实词,都要准确把握。技巧三:“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信”(准确,不偏离,不遗漏) “达”(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 “雅”(词语得体

10、,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文言句子翻译要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译,不漏译,不错译;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五、内容理解与概况 第一步:梳理结构,全面把握对文章内容有了全局性认识,才能对局部有明确的指导。梳理结构,准确筛选信息要点,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框架与主旨。对结构的梳理可以注意文题、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第二步:锁定区域,准确筛选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效信息。第三步:抓重点,准确翻译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

11、易发生分歧的地方准确翻译。第四步:综合分析,理清因果对文意的分析必须综合全文,要结合主旨,注意是否倒置或混淆了因果关系。六、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步:分析标题有些文章,标题就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第二步:通读原文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词句意思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文章有出处和注释,也要一并读完。第三步:分析原文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抓住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其性格特点;注意侧面描写,常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定位主人公性格起着重要作用;结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

12、等,加以分析,找出人物性格特点。速记口诀:标题开头须关注,具体事件显性格,语言动作析特点,侧面描写起烘托。补充:概括分析人物言行类题,其解题方法与分析人物形象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概括分析人物言行,是以人物的某一品行品质为切入点,围绕着这一切入点在原文中找出体现人物此品行的具体事例,最后对事例进行概括即可。答题时,要看清楚题干是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译文一】申不害,是郑国的卑贱小臣,学习黄帝、老子和法家刑名的学说,用来向韩昭侯求取官职。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国相,(申不害)对内整治教化国家,对外应对诸侯,十五年的时间,直到申不害去世,国家治理得很好,军事力量很强盛。申不害曾经

13、请求让他的堂兄做个官,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一脸不高兴。韩昭侯说:“我之所以向你学习,是打算用来治理国家的。现在我是同意你的请求来破坏你制定的法度呢,还是施行你定的法度而拒绝你的请求呢?你曾经教导我要按照功劳的大小来封赏等级;现在你却有私人的请求,我该听取哪种意见呢?”申不害于是退避一段距离,请求(昭侯)治罪说:“您真是我企望效力的贤明君主!”【译文二】后唐庄宗在中牟狩猎的时候,将百姓的田地践踏得面目全非,中牟县县令挡在庄宗马前劝谏。庄宗听后十分生气,让身边的随从将县令带出去斩首。有个叫敬新磨的乐工立即带着其他乐工去追赶被押走的县令,然后将他带到庄宗的马前。数落县令说:“你身为本地的县令,难道不

14、知道天子喜欢狩猎吗?为什么要纵容百姓辛勤耕种和收获,以便缴纳每年的赋税,你为什么不让百姓忍饥挨饿,让田地荒芜,好让天子能够尽情地驱马奔跑、追逐野兽呢?你真是罪该万死,皇上请您立即下令将他处死吧!”其他乐工也在一旁唱和,于是庄宗大笑起来,下令赦免了县令。二、初中文言文练习题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范文正与之同年 , 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摘自过庭录)【注】同年:指同一年考中进士。贻:遗留。

15、隙:时机。(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罕受人言_其意盖在谏故人耳_(2)范仲淹与滕子京为同年进士,在滕子京“愤郁”之时,范仲淹有何反应。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3)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记,以及文中那些光照千秋的经典名句已成为后代贤者志士的崇高追求和人生准则。从短文中你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一个人? 【答案】 (1)少;规劝(2)范仲淹爱惜滕子京的才华,担心他长期的悲愤抑郁会留下祸患,影响他未来发展。(3)善良宽厚,爱才惜才,关心友人,忧国忧民。 【解析】【分析】(1)句意:很少听人劝。“罕”,少。句意:他的意思大概就在规劝于想好友了。“谏”,规劝。 (2)根据“爱其才,恐后贻祸”

16、的意思“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以后他遭到迫害”,可解答此题。 (3)根据文意,范仲淹亲写岳阳楼记,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宽慰悲愤郁闷的滕子京,可知范仲淹是一个善良宽厚,爱才惜才,关心友人的人,同时他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抒发远大的抱负,可知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 故答案为: 少、规劝 范仲淹爱惜滕子京的才华,担心他长期的悲愤抑郁会留下祸患,影响他未来发展。 善良宽厚,爱才惜才,关心友人,忧国忧民。【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的

17、是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题意,在文中找到答案,按照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意思,注意对人物的描写语句和事例的分析理解。【附参考译文】 滕子京很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范仲淹和他同龄,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以后他遭到迫害。但是滕子京很骄傲自负,很少听人劝。正在担心没有机会规劝他的时候,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他写一篇岳阳楼记。所以文中写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意思大概就在规劝于想好友了

18、。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

19、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乙】丰乐亭记(节选)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掇:采摘。刻露:刻削裸露。本:描绘。安:安享。幸:有幸。(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宴酣之乐_岁物之丰成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3)请从

20、【甲】【乙】两文中各找出一个表示官职的词语,他们指代的是同一个人,请写出该人名。 (4)先从【甲】文中找出描写春夏之景的语句,再从【乙】文中找出描写秋冬之景的语句。由此可见,作者写景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5)【乙】文中写到“岁物之丰成”,请结合【甲】文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 (6)作者在赏景之时,两文中流露出怎样一种共同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分别用【甲】【乙】两文中的哪一句话来概括? 【答案】 (1)尽兴地喝酒;年(2)就天天同滁州百姓昂首观青山,低头听流泉。(3)太守、刺史;欧阳修。(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冰雪,刻露清秀。语言凝练(或结构整齐、音韵和

21、谐、能抓住景物特征)。(5)滁人出游、太守设宴就地取材,都能体现出滁州物阜民丰的特点。(6)与民同乐。醉能同其乐;与民共乐。 【解析】【分析】(1)理解文言实词,除了平时的积累识记,考试时可以用迁移法和语境法来推断。我们知道“酣”在今天表示做什么事情做得很起劲,很尽兴。这里就可以根据语境来推断出,他们喝酒喝得很尽兴。第二个“岁”,我们经常在说“岁岁平安”,意思是年年平安,由此迁移,这里的“岁”也就是年。 (2)句中难点词有“日”,结合学过的“吾日三省吾身”可以知道,“日”是指每天。把整句话意思连贯起来即可。 (3)从【甲】文“太守宴也”“太守醉也”“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

22、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等地方可以看出表示官职的词语是“太守”;【乙】文从“刺史之事也”一句可以看出表示官职的词语只有“刺史”。从【甲】文原文最后一句“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和【乙】文“修之来此”可以看出,这两个官职指代的都是欧阳修。 (4)第一问找写景语句,只要抓住不同季节景物的特点应该不难。如果【乙】文读不懂,可以借鉴【甲】文写秋冬的语句。第二问,分析写景语句的语言特点,可以从修辞、结构、音韵、炼字等角度考虑。比如【甲】文写春写景物的语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句式工整,结构对仗。 (5)回答时先要了解题干中语句“岁物之丰成”的含义:当

23、年谷物丰收成熟。再从【甲】文提炼相应的语句:“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最后再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滁人成群结队,高兴出游;太守设宴就地取材,菜品丰富。 (6)把握文章思想情感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甲】文反复写“乐”:“乐意无穷也”“宴酣之乐”“禽鸟乐”“人之乐”“太守乐”,其核心是“太守乐”“与民同乐”。【乙】文则是在“岁物之丰成”时,刺史“与民共乐”。因此两篇文章最终表达的都是“与民同乐”的情怀。 故答案为:尽兴地喝酒;年; 就天天同滁州百姓昂首观青山,低头听流泉; 太守、刺史;欧阳修;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冰雪,刻露

24、清秀。语言凝练(或结构整齐、音韵和谐、能抓住景物特征); 滁人出游、太守设宴就地取材,都能体现出滁州物阜民丰的特点; 与民同乐。醉能同其乐;与民共乐。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信息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悉文章内容;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

25、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即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比较阅读,答题时应注意,在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熟习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概括主要点作答,注意相同之中找不同,不同之中找相同。 【附参考译文】 【甲】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26、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

27、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乙】我来到这个地方,喜欢这里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既然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新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 (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

28、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的原因,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第五伦传(节选)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建武二十七年,举孝廉。光武召见,甚异之。帝问以政事,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明日,复特召入,与语至夕。帝以为扶夷长,未到官,追拜会稽太守。虽为二千石,躬自斩刍养马,妻执炊爨。受俸裁留一月粮,余皆贱贸与民之贫羸者。迁蜀郡太守。蜀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吏家资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更选孤贫志行之人

29、以处曹任 , 于是争赇抑绝,文职修理。所举吏多至九卿、二千石,时以为知人。肃宗立,代牟融为司空。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 , 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节选自后汉书第五伦传)(注)斩刍:切草。刍,喂牲口的草。炊爨:做饭。炊爨,灶。掾吏:汉以后指各州县设置的属官。处曹任:担任部门职务。赇:贿赂。(1)

30、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皆贱贸与民之贫羸者 贸:卖。B.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 简:选择。C.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见:看。D.或问伦曰:“公有私乎?” 或:有人(2)将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帝以为扶夷长,未到官,追拜会稽太守。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3)第五伦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尊敬,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析。 【答案】 (1)C(2)皇帝让他做扶夷的长官,还没有到任,又任命他做会稽太守。我的儿子生了病,我虽然没有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是没有私心吗?(3)他回答光武帝为政之道,光武帝很高兴,第五伦选用人才有方

31、,他淘汰有钱的官员,选拔贫寒有节操的人为官,他举荐的人很多受到朝廷重用。为官受到赞誉,他生性诚实,在位的时候以清正廉洁著称,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前朝的贡禹。 【解析】【分析】(1)C.见:“受到”或“被”的意思,而非“看”。所以选C。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为”,做;“未”,还没有;“疾”,疾病;“省视”,探望;“竟夕”,整夜。 (3)第五伦受到皇帝喜爱。他回答光武帝为政之道,光武帝很高兴,第二天又召见他,与他一直谈到晚上。第五伦选用人才有方。他淘汰有钱的官员,选拔贫寒有节操的人为官,他举荐的人很多受到朝廷重用。第五伦为官受到赞誉。他生性诚实,在位的时候以清正廉洁著称,当时的人把他比

32、作前朝的贡禹。故而第五伦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尊敬。 故答案为: C 皇帝让他做扶夷的长官,还没有到任,又任命他做会稽太守。我的儿子生了病,我虽然没有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是没有私心吗? 他回答光武帝为政之道,光武帝很高兴,第五伦选用人才有方,他淘汰有钱的官员,选拔贫寒有节操的人为官,他举荐的人很多受到朝廷重用。为官受到赞誉,他生性诚实,在位的时候以清正廉洁著称,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前朝的贡禹。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33、。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的理解总结。 【附参考译文】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建武二十七年(52),第五伦被举为孝廉,补为淮阳国医工长,随王到京都去。光武帝召见后,很感到奇异。光武帝(刘秀)用治政之事向他询问,第五伦趁机回答为政的见解,光武帝听后非常高兴。第二天,又特地召入和第五伦从白天谈到晚上。皇帝让他做扶夷的长官,还没有到任,又任命他做会稽太守。虽然做了二千石,亲自割草喂马,妻子做饭吃。领到薪俸

34、只留一个月口粮,其余都贱价卖给贫苦老百姓。后调任蜀郡太守。蜀郡田地肥沃,官民富裕,掾史家中的资财多至千万,都乘坐漂亮的车子,用高头大马驾车。很多人凭借有财产得以担任官职。第五伦选择那些家境丰足的官吏把他们全部遣送回家,改选孤弱贫寒有节操的人担任属吏。从此争相贿赂之风被禁绝了,官员的职守得到整饬。他所举荐的人大多官至九卿或二千石的官位,当时人们都认为他善于识别人才。肃宗刚继位,第五伦被从远郡提拔,代替牟融做司空。第五伦一心奉公,尽守节操,上书论说政事从不阿附违心。第五伦就是这样公正无私。他生性诚实,缺少文采,做官时以清廉著称,当时人们把他比作西汉时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然而他缺少含蓄宽容,缺

35、少威严仪表,他也因此而被人轻视。有人问第五伦说:“你有私心吗?”他回答说:“先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马,我虽然没有接受,但后来每逢三公选拔举荐官员时,我内心总是不能忘记他,只是最终没有重用他。我儿子有病,即使不去探望,却整夜不能成眠。这样看来,怎么能说没有私心呢?”5文言文阅读 与程 秀才【北宋】苏轼 某启。去岁僧舍屡会,当时不知为乐,今者海外岂复梦见。聚散忧乐,如反覆手,幸而此身尚健。得来讯,喜侍下清安,知有爱子之戚。襁褓泡幻,不须深留恋也。仆离惠州后大儿房下亦失一男孙亦悲怆久之今则已矣。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惟有一幸,无甚瘴也。近与小儿

36、子结茅数椽居之,仅庇风雨,然劳费已不赀矣。赖十数学生助工作,躬泥水之役,愧之不可言也。尚有此身,付与造物,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故人知之,免忧。乍热,万万自爱。不宣。(选自苏轼文集)【注释】程秀才:程天侔,苏轼在惠州时的朋友。僧舍:指嘉佑寺,苏轼在惠州时的家居之地。海外:当时苏轼被远贬到海南岛儋州,故称“海外”。侍下:代指父母。爱子之戚:指程夭侔之子新亡。泡幻:指死亡。悉数:全部说完。瘴: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之气。不赀(z):不可计量。造物:造物者,指天帝。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险即止。(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然亦未易悉数/然则何时而乐耶B.故人

37、知之,免忧/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C.聚散忧乐 , 如反覆手/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D.惟有一幸,无甚瘴也/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仆离惠州后大儿房下亦失一男孙亦悲怆久之今则已矣(3)请补写下面句子省略的内容。 赖十数学生助工作,躬泥水之役,愧之不可言也(4)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在信的开头回忆了与程秀才的相聚之乐,感慨当时不懂珍惜,如今却无法相见。B.苏轼在得知朋友程秀才失去襁褓中的爱子而悲伤时,劝慰他不必太过留恋,太过悲伤。C.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儋州后,生活极其不易,一无所有,苏轼为

38、此感到十分悲伤难过。D.苏轼与小儿子建造房子,并得到学生的帮助,但他也因学生躬身泥水之劳而深感愧疚。(5)结合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惟有一幸,无甚瘴也。【答案】 (1)D(2)仆 离 惠 州 后 /大 儿 房 下 亦 失 一 男 孙/ 亦 悲 怆 久 之/ 今 则 已 矣。(3)学生;仆(我、吾)(4)C(5)苏轼到海南后,列举“食无肉”等“六无”以至数不尽的“无”,可见其遭遇相比之前在黄州、惠州更差,再没有可以提起生活兴趣的事了。但是,苏轼却以一“无”殿后:“惟有一幸,无甚瘴也”!且再加上

39、“惟有一幸”,苏轼之奇,尽在其中,足以看出苏轼的乐观与豁达。 【解析】【分析】(1)A然而;既然这样。B老朋友;因此。C快乐;快乐。D只有;只有。 (2)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离开惠州后,大儿子那一房也失去了一个孙子,我也非常的悲痛,但现在好多了。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为:仆 离 惠 州 后 /大 儿 房 下 亦 失 一 男 孙/ 亦 悲 怆 久 之/ 今 则 已 矣。 (3)结合语境理解,苏轼被贬到海南后,盖了几间茅屋居住。这些房屋是依靠几十个学生帮忙盖的,哪些学生亲自劳动。让苏轼感到惭愧。据此答题即可。 (4)ABD理解正确。C 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儋州后,生活极其不易,一无所有,但苏轼并不

40、为此感到十分悲伤难过,而是非常达观,庆幸自己还有健康的身体。 (5)首先要理解“无”字的意思,然后再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其表达了苏轼什么样感情。“无”没有。结合句意分析,苏轼到海南后,吃饭没有肉,生病没有药,居住没有房屋,出门在外没有朋友,冬天没有炭火,夏天没有寒泉,这里列举“六无”以至数不尽的“无”,可见其在海南的生活之苦。但是,苏轼却庆幸自己有一幸,即“惟有一幸,无甚瘴也”,苏轼能在不幸中看到幸运的地方,看到生活中好的方面,足以看出苏轼的乐观与豁达。 故答案为: CD; 仆 离 惠 州 后 /大 儿 房 下 亦 失 一 男 孙/ 亦 悲 怆 久 之/ 今 则 已 矣。 学生;仆(我

41、、吾) C; 苏轼到海南后,列举“食无肉”等“六无”以至数不尽的“无”,可见其遭遇相比之前在黄州、惠州更差,再没有可以提起生活兴趣的事了。但是,苏轼却以一“无”殿后:“惟有一幸,无甚瘴也”!且再加上“惟有一幸”,苏轼之奇,尽在其中,足以看出苏轼的乐观与豁达。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课外的文言词语解释时,要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

42、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本题考查理解句意的能力。答题时只要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即可知省略的内容。 此题考查对课文语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首先理解语句本身的意思及写法特点,其次还要从全篇着眼,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理解全篇的主旨感情,再判断语句的意思及写法即可。 此题考查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语言的能力。“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联系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赏析的答题模式: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写作手法、

43、句式等),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6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44、。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袁中道游岳阳楼记节选)(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连月不开 开(_)至若春和景明 景(_)则有去国怀乡 去(_)则有心旷神怡 旷(_)亦甚雄快 甚(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时有小舫往来。(3)从修辞角度,赏析(甲)文中“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妙处。 (4)“迁客骚人”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原因。 【答案】 (1)放晴;日光;离开;

45、开阔;很,非常(2)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璧玉,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水清月圆的特点。(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迁客骚人”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去看眼前的景物,袁中道是由景生情,因此都未能达到此种境界。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开”,古今异义,今义为“打开”,这里的意思为“放晴”;“景”,古今异义,今义为“景色”,古义为“日光”;“去”,古今异义,今义为“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古义为“离开”;“旷”,本义即为“开阔”;“甚”,本义即为“很,非常”。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曜,光辉;潜,隐没。时,时常;舫,船。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