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考虑约束混凝土作用的PSRC梁短期刚度计算分析.pdf

上传人:kel****01 文档编号:51869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虑约束混凝土作用的PSRC梁短期刚度计算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考虑约束混凝土作用的PSRC梁短期刚度计算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考虑约束混凝土作用的PSRC梁短期刚度计算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考虑约束混凝土作用的PSRC梁短期刚度计算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考虑约束混凝土作用的PSRC梁短期刚度计算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8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 c h u a n B 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第4 1 卷第 5期 2 0 1 5年 1 0月 考虑约束混凝土作用的 P S R C梁短期刚度计算分析 高 峰 , 熊学玉 , 张少红。 ( 1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山东 济南2 5 0 0 2 2 ; 2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上海2 0 0 0 9 2; 3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 山东 济南2 5 0 0 0 1 ) 摘要: 基于两榀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竖向静力试验, 对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短期刚度进行 厂研究。研究 表明: 钢骨能有效地约束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中核

2、心混凝土变形, 改善受压混凝土破坏时的脆性性能, 提高梁的变 形能力。在此基础上 , 参照文献的区域约束混凝土理论, 提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刚度等于型钢、 预应力钢筋混 凝土与约束混凝土三部分刚度之和, 假定约束混凝土在使用阶段按未开裂来计算约束混凝土刚度 本文提出的考 虑区域约束影响的计算理论 , 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 吻合较好 , 可以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关键词 : 预应力; 钢骨混凝土; 框架梁; 约束 昆 凝土 ; 短期刚度 中图分 类号 : T U 3 7 8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1 9 3 3 ( 2 0 1 5 ) 0 5一O 1 8 0 5 E

3、x p e r i me n t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c a l c u l a t i o n o f s h o r t - t e r m s t i f f n e s s o n p r e s t r e s s e d s t e e l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f r a me b e a ms GAO Fe n g , XI ONG Xu e y u , Z HANG S h a o h o n g ( 1 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4、 e e r i n g 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J i n a n J i n a n 2 5 0 0 2 2 , C h i n a ; 2 D e p a r t me n t o f B u i l d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 T o n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2 , C h i n a ; 3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5、n S t a n d a r d s Q u o t a S t a t i o n o f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J i n a n 2 5 0 0 0 1 , C h i n a ) Abs t r ac t :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t h e s h o r t t e r m s t i f f n e s s o f p r e s t r e s s e d s t e e l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 r e, t wo p

6、 r e s t r e s s e d s t e el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f r a me v e rti c a l s t a t i c t e s t wa s d o n e T e s t r e s e a r c h s h o ws : S t e e l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r e s t r a i n c o r e a r e a c o n c r e t e d e f o r ma t i o n , i n I p T o v e t h e c o mp r e s

7、 s i v e b r i t t l e p e rfo r ma n c e o f c o n c r e t e wh e n d e s t r o y a n d e n h a n c e d e f o r ma t i o n c a p a c i t y o f t h e p r e s t r e s s e d s t e e l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b e a ms On t h i s b a s i s , r e g a r d e d a s c o mp r e s s i o n b e n d i

8、 n g me mb e r a n d a d o p t e d c o n f i n e d c o n c r e t e t h e o r y , s t i f f n e s s c a l e 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o f p r e s t r e s s e d s t e e l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b e a ms c o n s i d e r i n g r e g i o n a l c o n s t r a i n t s i s p r o p o s e d Ba s e

9、d o n s u p e r p o s i t i o n p r i n e i p l e, s t i f f n e s s o f p r e s t r e s s e d s t e e l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b e a ms wa s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r e e p a r t s wh i c h i n c l u d e s t e e l , p r e s t r e s s e d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a nd c o n

10、 f i ne d c o n c r e t e ,me a n wh i l e,a s s umi n g c o n f ine d c o nc r e t e u nc r a c k e d o n u s i n g s t a g eCa l c u l a t i o n t h e o r y c o ns i de r a t i ng r c g i o na l c o n s t r a i n t s w h i c h wa s p r e s e n t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 a g r e e d we l l w i t

11、 h t h e t e s t r e s u l t s , a n d c o u l d p r o d u c e g o o d e c o n o mi c a l r e s u l t s Ke y wo r d s : p r e s t r e s s i n g ; s t e e l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f r a me b e a m; c o n fi n e d c o n c r e t e ; s h o r t t e r m s t i f f n e s s 0 前言 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适

12、应现代结构 发展的新型结构 , 主要应用于大跨 、 重载及高层结构 的转换构件 中, 近年来本课题组及 国内学者对该结 构进行 了一定的研究 引。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结构 的各项性能中, 刚度是该结构形式 的一个重要设计 指标。 目前 , 钢骨混凝土结构 主要有 3类刚度计算 方 法 : 将 钢 骨 受 拉 翼 缘 看 作 受 拉 纵 筋 , 与 现 行 收稿 E t 期 : 2 0 1 4 - 0 9 1 5 作者简介 : 高峰 ( 1 9 7 4一), 男 , 山东泰安 人 , 讲 师, 工学 博士 , 研 究 方向: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 基 金项 目: 国家 自

13、然科学基 金项 目( 5 1 1 7 8 3 2 8 ); 住房 和城乡建 设部 研究开发 项 目 ( 2 0 1 4 - K 2 -02 9) ; 山 东 省 城 乡住 房 建 设 科 技 项 目 (KY0 2 7) E ma i l : g a o f e n g l i k e 1 6 3 com G B 5 0 0 1 0 -2 0 1 0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中刚度 计 算方法相协调的公式 ; 从刚度叠加 出发 的计算公 式 ; 引入 刚度折 减系数 的计算公 式 相 比 言 , 叠加方法较为符合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机理 , 且概念清楚。文献 6 将钢骨混凝土梁的刚度视作 梁中钢

14、筋混凝土部分 的刚度 、 钢骨部分的刚度 以及 被钢骨约束的混凝上“ 钢心 ” 部分的刚度三部分之 和 , 该方法考虑 了钢骨对周啊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 实际情况 比较符合 。 预应力受弯构件受荷 前, 混凝土已受到 顶 力 , 故预应力钢骨混凝 土受 弯构件受力类似于压弯 构件 。文献 1 01 2 在分析钢骨混凝土柱时, 考 虑了约束混凝土作用 , 通过 试验及数值计算验证 r 该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 贵州大学曹新 明等提出了钢 骨混凝土结构区域 约束混 凝土的概念 。以 I 研 高峰, 等: 考虑约束混凝土作用的 P S R C梁短期刚度计算分析 1 9 究 将 钢 骨 混 凝 土 截

15、面 依 据 约 束 混 凝 土 计 算 理 论 分为高约束混凝土区域 、 弱约束混凝土区域 以及不约束混凝土区域 。本文在两榀大尺度后张有 粘结预应力全钢骨混凝土框架的静力试验研究的基 础上 , 对框架梁变形进行系统研究。在 刚度叠加法 基础上 , 提 出采用约束混凝土理论考虑钢骨 、 预应力 及箍筋对混凝土的有效约束作用 , 将预应力钢骨混 凝土结构的刚度分 为受钢骨 、 箍筋 和预应力作用约 束 的混凝土“ 钢心” 部分、 外围混凝土和钢骨三者刚 度 的叠加。计算与试验结果 吻合较好 , 可作为工程 实践的参考 。 1 试验结果与分析 1 1 试验框架概况 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试件的基本尺

16、寸及配筋 如图 1所示 。 1 _ ( b ) f d ) 图 1 x G K J 1 , 2基本尺寸及配筋详 图( 单位 : r t l m) Di me n s i o n s a n d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s o f s p e c i me n XG KJ 1 , 2 ( u n i t : i n n 1 ) 1 2钢骨应力一 应变曲线分析 1 ) 框架梁 内置钢骨廊力应变关系分析 试件 X G K J 1 , 2框架梁截面型钢荷载一 应变关系 40 0 Z 30 0 镲 亘 20 0 一 上 翼缘 腹 板上 腹 板 中 版板下 下翼缘 曲线如图 2所

17、示 。图中腹板上 、 中、 下应变片位置分 别为距离上翼缘 6 0 mm、 中部及距离下翼缘 6 0 m m 处 。 握 应变 u ( b ) XGK J I 跨中 一 应变 u ( d 1 XGK J 2 跨中 图 2 荷载一 应变 曲线 Fi g 2 S t e e l l oa di ng - s t r ai n c ur v e s o f s pe c i me n 由图 2可以看出 : 1 ) 除钢 骨受拉翼缘在接 近试件极 限荷 载时荷 载 一应变曲线出现 明显转折 , 其余各部位均未达到 塑性状态出现明显转折点 , 荷载应变 曲线基本保持 “ 线性” 关系 , 说 明在加载极

18、 限状态时 , 除钢 骨受拉 翼缘附近外, 其余部位均处于弹性阶段 , 且钢骨刚度 只在接近极 限状态时有所降低 。 2 ) 除钢骨受拉翼缘部位 , 构件破坏之 前 , 随着 荷载的增加 , 其他部位应变基本保持持续均匀发展 , 说 明在加载过程 中型钢与混凝土之间未出现黏结滑 z 辑瞎 2 0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4 1 卷 移 , 型钢对混凝土保持很高的约束效率 , 约束了核心 混凝土变 形 , 从 而提高 了 P S R C梁 的刚度 , 减小 了 P S R C梁的挠度 。 1 3跨 中荷载一 挠度关系曲线分析 图 3为框架梁跨 中荷载 一挠度关 系曲线图。 0 2 4 6 8 1

19、O 1 2 位移 c m 图 3 跨中荷载 一挠度 曲线 Fi g 3 Cur ve s o f l o ad- de fle c t i o n at mi d s pa n o f s pe c i me ns 由图 3可以看出 : 1 ) X G K J 1 、 X G K J 2分别 加载至 3 6 0 k N、 4 1 0 k N ( 分别约占极限荷载的 9 0 ) 之前 , 曲线没有明显 的 转折点 , 基本呈“ 直线分 布” , 挠度 随荷 载增 大而均 匀增加 。说明框架梁极限状态之前 , 由于内置钢骨 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及对混凝土裂缝 的阻止作用 , 1 刚度降低较小 , 变

20、形特征类似于弹性构件变形 。 2 ) 在 框 架梁 跨 中挠 度 达 到 3 3 c m( 跨 度 的 1 2 5 0 4 ) 左右时 , 梁端受拉钢筋及钢骨受拉翼缘开 始屈服 , 跨中变形基本保持持续均匀增长 , 说 明钢骨 对核心混凝土约束作用 , 能够抵消大部分混凝土 开 裂造成的构件刚度降低, 约束混凝土作用对预应力 钢骨混凝土构件刚度的增加是不容忽视的。 2 考虑约束混凝土作用的刚度计算 在刚度叠加法基础上 , 考虑型钢 、 预应力及箍筋 对混凝土的有效约束作用 , 如图4所示 , 将预应力型 钢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分为受型钢 、 箍筋和预应力作 用约束的混凝土 、 外 围混凝土和型钢三

21、者刚度的叠 加 , 如式( 1 ) 所示 : B=B + +B ( 1 ) 式 中曰 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 的刚度 ; B 为梁 中钢筋混凝土部分的刚度 ; B 为受约束混凝土的刚 度; B 为型钢的刚度。 l 一 l 1 + 图4刚度计算简图 Fi g 4 Ca l c ul a t i on d i a gr a m of s t i ffne s s 2 1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部分的刚度 B 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 即 ; p为纵 向受拉钢筋 曲 如图 4( b ) 所示 , 外围部分为普通预应力混凝 筋率 ; r f 为受拉翼缘截面面积与腹板有效截喇 面积 土, 为计算方便将其转化为工字形

22、截面计算, 工字形 的比值; B 、 H e 为约束混凝土面积区域的宽度 、 高 截面的高为 , 宽为 B 。 度 ; E 为混凝土弹性模量。 腹板厚为 : 2 2 约束混凝土部分的刚度 日 H :BB ( 2 ) 处于使用 阶段时, 假定约束混凝土部分在使J 十 j 上下翼缘厚度为 B : 阶段不开裂 , 按照 G B 5 0 0 1 O 2 0 1 0 混凝土结构设计 B , :( H H ) 2 ( 3 ) 规范 , 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的刚度计算 乘 以 0 8 5 普通预应力混凝土刚度可参照 G B 5 0 0 1 0 -2 0 1 0 的折减系数为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工字形

23、截面的预应力钢 B 。=0 8 5 E , ( 6 ) 筋混凝土刚度计算公式如下式: ,一 生 r 7 、 一 O 8 5 , n l 2 5s _ ll _+ 斗 , 2 3 型钢部分的刚度 B :( 1 0+ ) ( 1+0 4 5 F f )一0 7( 5 ) O L E R 式 中 为换算截面惯性矩 ; k c r 为预应力混凝土受 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弯矩 与弯矩 的比值 , 当 1 0时 , 取 k =1 0; 为钢筋 弹性模量与混凝 为方便公式 的实际应用 , 型钢部分刚度 考虑 构件中性轴 的位置的变动, 计算结果是保守的 , 型钢 的刚度由下式确定 : B =E , ( 8 )

24、 式中, 为型钢对 自身重心的惯性矩 ; E 为型钢弹 高峰 , 等 : 考虑约束混凝土作用 的 P S R C梁短期 刚度计算 分析 2 1 性模量 。 3约束混凝土理论 考虑钢骨及箍筋对约束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 其 中包括钢骨对混凝土的强约束作用及箍筋对混凝土 的弱约束作 用 , 依据约束 混凝土计 算理论 , 约 束区混凝土定义为 图 5中阴影所示面积 , 为简化计 算 , 将约束混凝土阴影部分面积等效为矩形 , 矩形 的 边为非约束区与约束 区的拱形分界线拱高 1 2处。 堡 l 一 毫l I l 图 5 梁 约束 混凝土面积示意 Fi g 5 Di ag r a m o f c on

25、fine d c o nc r e t e ar e a o n be am s e c t i o n 约束混凝土计算简 图见 图 6 。 竺 非约束混凝土 图 6梁 约束 混凝土计算简 图 Fi g 6 The c al c ul at i on o f c onfine d c o nc r e t e di ag r a m o n be am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图6 ( a ) 为考虑纵筋间距影响梁横截面约束混 凝土区域计算图, 根据约束理论 : 非约束区与 约束区混凝土的分界线为一拱形 曲线 , 该 曲线形状 介于等腰三角形与二次抛物线之 间, 假定该

26、 曲线在 纵筋 位置 的切 线 与水平 方 向夹 角为 0 , 根 据文 献 1 5 , 取 0: 4 5 。 。故根据三角几何关 系, 可得 : S 1 SI Y旧 一 , , =2 s i n 4 5 一2 t a n 4 5 o=0 2 1 s 1 ( 9 ) 式中 s 取梁底 、 顶部纵筋间的净距离 ; 为梁宽 度方 向, 约束混凝土拱高。 同理 , 在梁高度方向的约束混凝土拱高 Y a H 有 : Y 1 H =0 2 1 s 2 ( 1 0 ) 式中当沿梁高度方 向设置构造钢筋时 , s 为纵筋 之间的净距离 , 当梁高度方 向没有构造钢筋时 , s 为 梁侧面纵向钢筋净距离的一半

27、。 图 6 ( b ) 为考虑箍筋问距影响约束混凝土计算 简图, 在荷载状态下, 梁侧 面由于箍筋的有效约束 , 使得梁侧面箍筋内部混凝土开裂破坏较少 。为充分 考虑梁底部混凝土开裂的不利影响 , 梁侧面非约束 区混凝土取最大值 , 计算方法同式( 9 ) , 有 : Y 2=0 2 1 s 3 ( 1 1 ) 式 中s 为梁纵 向箍筋 间距 。 约束混凝土沿梁长度方 向是一个三维形态 , 在 箍筋问距中部 , 约束区混凝土面积最小 , 而非约束区 混凝土面积最大, 箍筋间距 内梁横截面 的约束 区混 凝土面积取梁 中最 薄弱处的面积 。横截 面纵 筋间距影响的约束 区域为计算方便简化为矩形

28、, 矩 形边在 1 2拱高处 , 如图 5所示 , 得简化约束区域高 、宽 曰 分别为 : H =t oY 2一Y 1 B 2 ( 1 2 ) B =B o 2一Y l H 2 ( 1 3 ) 式中 、 分别为梁内箍筋高与宽。 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梁底部 因开裂而退出工 作 , 故考虑式( 1 3 ) 计算约束混凝土高度会导致计算 结果偏不安全, 但是式( 1 0 ) 、 ( 1 1 ) 推导过程保守, 故 公式推导总体是安全的。 4 理论值与试验值 的对 比 4 1 理论值与本文试验值的对 比 图 7为考虑约束影响及文献 2 采用直接叠加 的刚度计算方法计算 的两榀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 蚕

29、 枢 0 1 0 2 0 30 4 0 5O 6 O 挠度 mm f a ) XGK J 1 0 1 0 20 3 0 4 0 50 6 0 挠 度 mm f b ) X GK J 2 图7 荷载一 挠度曲线对比 F i g 7 Co mp a r i s o n o f l o a d i n g d e fle c t i o n c u r v e 枷姗 湖瑚瑚 m如0 2 2 四川建筑科 学研 究 梁跨 中的挠度 , 由图7可以看出, 考虑约束影响的刚 度计算方法更加接近试验结果 , 说 明考虑约束影 响 的刚度计算方法是安全且更加精确的。 4 2 理论值与文献 1 7 1 8 试验值

30、的对 比 表 1中 为本文公 式计算 值 , -厂 为文献 1 7 1 8 公式计算值。本文跨 中挠度 值 实测 比 值的平均值为 0 9 9 6 5 , 标准差为 0 0 5 3 , 汁算f l I l= 接近 于试验值 , 本文提 出的刚度计算公式计算预 7 J 铡 骨混凝土梁跨 中挠度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 f J 于 f 程设计。 表 1 理 论计算值与试验值对 比 Ta bl e 1 The o r e t i c a l v al ue s c o mpa r i s on wi t h t e s t v a l ue 5 结 论 1 ) 型钢的存在 , 能够有效地约束 预应力型钢

31、混 凝土梁 中核心混凝土变形 , 改善受压混凝土破坏时 的脆性性能 , 提高梁的刚度 , 刚度计算时应考虑约束 混凝土的影响。 2 ) 将预应力型钢混凝 土梁刚度分为型钢 、 预应 力钢筋 昆 凝土及约束混凝土三部分之和 , 与其他刚 度计算方法相比, 计算结果更接近于试验结果 , 可以 指导工程实践 。 3 ) 本文刚度公式未考虑 开裂后 断面 中和轴 高 度 的变化 , 使理论计算值保守 , 但是钢骨与混凝土的 滑移 导致挠度增大 的因素 同样 未考虑, 两方 面 可以 抵消。通过计算值与试验值 比较 , 虽然平均值小于 1 , 但计算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4 ) 在预应力 型钢混凝 土梁

32、中考虑 区域 约束影 响的计算方 法 , 还有许 多研究工作要 做 , 如 梁 的抗 扭 、 抗剪承载力等问题 , 尤其是针对性试验研究还较 , 参 考 文 献 : 2 j 3 4 高峰 , 熊学 K 预应力 型钢混凝土榧 架结构竖 向反复荷载作 用 F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J 建筑结 构 报 , 2 0 1 3 , 3 4( 7) : 6 2 71 熊学 高峰 , 苏小 卒 预应 力型钢 混凝土 框架试 验研 究和 设计理论 J 湖南 大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2 0 1 2, 3 9 ( 8) : 1 9 2 6 傅传国 , 李玉莹 , 梁 书亭 预应力 型钢混 凝 土简支梁 受弯住

33、能 试验研究 J 建筑结 构学报 , 2 0 0 7 , 2 8 ( 3 ) : 6 2 7 3 G B 5 0 0 1 0 -2 0 1 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 北 京 : 中国建 筑 业出版社 , 2 0 1 0 5 徐澄 , 袁必果 劲忡钢筋混凝 f 梁 l 期刚度的 试验研 究 l J 东南大学学报 , 1 9 9 1 , 2 1 ( 6) : 7 7 8 3 I 6 施亮 J 钢高强 舟性 能混凝 j : 梁受 力性能 试岭掰 f 究 剐 腹 裂缝 沧分析【 D 两安 : 安建筑科技 人 2 0 0 7 7 J 施建平 , 赵 舂 铡骨混凝 f 受; _ J 仆刚度 和裂缝宽 的研

34、究 J 工、 建筑 , 1 9 9 7, 2 7 ( 4) : 3 4 3 6 8 刘 凡 , 朱聘儒 钢骨混凝上梁抗 度的 汁锋 法 , J 1 业建筑 , 2 0 0 1 , 3 1 ( 1 2 ) : 3 7 _ 4 1 9 J 方 德半 , 林 阿牛 超静定结构 的综 介内 J 预 J 1 耍设 、I 华侨大 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0 6, 2 7 f 1 ) : 】 0 2 1 0 4 1 1 O C h e n g c C, N a n J I J_ A n a ly t i c M I Jl l e h r p r e d i c t l I _g t x ia c

35、 a p a c i l a n d b e h a v i o r( J f C O l l c r e t e e n c a s e ( s t e e l t o n l i o s i !s t tJ h ( O h l ll l l l S l J J J o u r n a l u f C o n s t r u c t io n a l S t e e l H e s e a r c l l , 2 0 ( 6 , 6 2 ( 5) : 4 2 4 4 3 3 1 1 1 S u s a n t h a K A S , G e H, U s a m i _ r【 1 lfi a

36、 x i a l s t I s s l J a i I l u l a t i o n s h i , I c o n c r e t e c o n f i n e b y v a ri u u s s h a p e 】 s j t u b e s IJ J J 5 +g i n + S t r u c t u r e s , 2 0 0 1 , 2 3 ( 1 0) : 1 3 3 t 。 1 3 4 7 1 2 Mi r z a S A, S k r a 1 ) e k B W S t a t i s t i c a l a f m l y s i s( )f s l e n d e

37、 r 。o rn F u l i h 、 b e a m c o l u m n s t r e n g t h J h , m h a l I ,S t r u c t u r a t l , t g i _ 1 g , 1 9 9 2 , 1 1 8 ( 5 ) : 1 3 1 2 1 3 3 2 1 3 曹新明 , 肖常安 , 肖建存 , 等 域约 混凝 f 浅析 J ; I 机 震上 j 加同改造 , 2 0 0 8 , 3 0( 5 ) : 1 1 2 - 1 1 5 l 4 1 S h e i k h S A, U z u m e r i S M A n a l v t i :a

38、l t n ,+ +d e l f o r C O l I r( 1I JI 1 f i 一 me ri t i n t i e d C O Il i T n T 1 S J_ i S t r u c t f ) i v ,4 S Cb ; , 1 9 8 2 , l 0 8( 1 2 ) : 2 7 0 3 - 2 7 2 2 1 1 5 J Ma n d e r J B, P r i e s t l e y M J N, l a r k I T h e lI e t i c a l s h e s s 刊r a i f _ l l lO l h l f o r c o n f i n e

39、d c o n c r e t e J j J S t r u c t E n g i n , A S ( E , 1 9 8 8, I 1 4( 8 ) : 1 8 0 4一 l 8 2 6 f 1 6 B i n i c i B A n a n a l y t i c a m o d e l f f ) r s l r e s s s t r a i n b c b a ,A o 】 J ) , 】 r j j f j ( : o n c r e t e J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s , 2 0 1 1 5 , 2 7 ( 7) : 1 0 4 0 1 1 1 5 I 1 1 7 韩 权 内置 H型钢预成力混凝 f : 连续 合 梁螂性 r l 能 试验 研究 D哈尔滨 : 哈尔滨 人 : , 2 0 0 9 1 8 邬丹 预应力 内罱 t t 钢一 混凝 简 支粱 I 俄 _【f 受 , J r l 能 试 验研究 D呛尔滨 : 尔北林 、【 火学 , 2 0 0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