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T+2670—2023废油脂转化生物浮选剂技术规程 .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8123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2670—2023废油脂转化生物浮选剂技术规程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14T+2670—2023废油脂转化生物浮选剂技术规程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14T+2670—2023废油脂转化生物浮选剂技术规程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14T+2670—2023废油脂转化生物浮选剂技术规程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14T+2670—2023废油脂转化生物浮选剂技术规程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73.040CCS G 73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 26702023废油脂转化生物浮选剂技术规程2023-01-18 发布2023-04-18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14/T 2670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生产工艺流程.25原材料要求.26中间工序要求.37成品工序要求.38安全要求.49质量控制.410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5附录 A(规范性)废油脂转化生物浮选剂酸值的测定.6附录 B(规范性)废油脂转化生物浮选剂组分含量百分数的测定.7参考文献.9DB14/T 2670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

2、-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太原纽普瑞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焦煤集团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启迪德清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学院、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继龙、高建川、张治军、王慧、朱罗乐、赵志仝、付思美、周小雯、徐丽红、王志宏、田

3、小鹏。DB14/T 267020231废油脂转化生物浮选剂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废油脂转化生物浮选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要求、中间工序要求、成品工序要求、安全要求、质量控制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废油脂转化生产生物浮选剂工艺过程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61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GB/T 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 39

4、4.2酒精通用分析方法GB/T 510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 511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GB/T 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1884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 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 单位铂-钴色号)GB/T 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 5096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 5530动植物油脂 酸值和酸度测定GB/T 5532动植物油脂 碘值的测定GB/T 5534动植物油脂 皂化值的测定GB/T 6283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GB/T 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

5、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HG/T 3270工业用异丁醇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生物浮选剂bio-flotation agent生物浮选剂是由废油脂经过酯化、酯交换、裂解等反应制得,成分为C4C25的高级醇类、酯类、烃DB14/T 267020232类及少量醛类等多种组分,具有可生物降解的、捕收和起泡功能的有机化合物。通过改变矿物表面亲疏水性强化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精度,并且能够促进空气在矿浆中的弥散,增加气泡与矿物碰撞粘附概率,保障浮选泡沫层的稳定,实现浮选泡沫与矿浆的分离。3.2固体酸催化剂solid acid

6、catalyst固体酸催化剂是由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镁等一种或几种组分组成的能起酸催化作用的固体成型物质。固体酸催化剂是在反应前后,能使反应速率改变但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的一种物质。4生产工艺流程废油脂转化生物浮选剂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 1。图1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5原材料要求5.1废油脂废油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表1。表 1 废油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5.2工业用醇类工业用醇类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表2。表2 工业用醇类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酸值(以 KOH 计)mg/g120GB/T 5530碘值 g/100g20GB/T 5532皂化值(以 KOH 计)

7、mg/g 185GB/T 5534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工业用甲醇工业用乙醇工业用异丁醇色度10(铂-钴色号)10(铂-钴色号)20(铂-钴色号)GB/T 3143水分0.20-0.30GB/T 6283乙醇含量(/)-95.0-GB/T 394.2异丁醇含量-99.0HG/T 3270DB14/T 2670202336中间工序要求6.1生产关键控制点酯化和酯交换以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液相空速、压力为该工序生产关键控制点,应符合表3要求。表 3 中间工序关键控制点6.2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指标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4要求。表 4 中间工序质量控制指标及试验方法7成品工序要求质量控制指标及试验方法应

8、符合表 5 要求。表 5 生物浮选剂质量控制指标及试验方法生产关键控制点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液相空速h-1压力MPa酯化和酯交换6:130:1701900.52.50.10.6项目指标要求试验方法闪点(闭口)93.0GB/T 261酸值(以 KOH 计)mg/g实测值附录 A碘值 g/100g8.0GB/T 5532组分含量百分数100附录 B脂肪酸甲酯40.080.0单脂肪酸甘油酯020.0二脂肪酸甘油酯020.0三脂肪酸甘油酯020.0项目指标要求试验方法一等品合格品密度 g/cm30.8900.900GB/T 1884运动粘度(40)mm2/s2.06.02.56.5GB/T 265凝

9、点0.010.0GB/T 510闪点(闭口)93.093.0GB/T 261机械杂质0.10.1GB/T 511铜片腐蚀(50,3h)/级11bGB/T 5096DB14/T 267020234表 5 生物浮选剂质量控制指标及试验方法(续)8安全要求8.1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加强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工作中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8.2废油脂、醇类、生物浮选剂均为可燃物品,工作场所应防火、防爆并正确配备消防设施。8.3严格按岗位和工艺规程操作并监督管理,防止超压甚至泄漏等安全隐患发生。9质量控制9.1组批由一次交付

10、的同一类型、同一规格、同一批号的产品组成一批。产品用槽车装的,以每一槽车为一批,桶装的以每一成品贮罐为一批。9.2采样采样按GB/T 6678、GB/T 6680和GB/T 4756相关规定进行,取800 mL2作为检验和留样用。9.3检验类别和检验项目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密度、运动粘度、凝点、闪点(闭口)、机械杂质、碘值。型式检验项目为表5规定的所有检验项目。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检验时;原材料、生产设备或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停产半年以上再复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市场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项目指标要求试验方法

11、一等品合格品酸值(以 KOH 计)mg/g实测值实测值附录 A碘值 g/100g20.08.0GB/T 5532组分含量百分数100100附录 B1,3 丙二醇丁基醚020.0020.0脂肪烃(C11C15)19.959.919.959.9邻苯二甲酸二烷基酯0.15.00.15.0脂肪酸甲酯40.080.040.080.0单脂肪酸甘油酯01.001.0二脂肪酸甘油酯01.001.0三脂肪酸甘油酯02.002.0DB14/T 2670202359.4判定规则9.4.1本文件产品质量指标判定,按GB/T 1250修约值比较法进行,修约方式按GB/T 8170进行。9.4.2生产企业进行的出厂检验和

12、型式检验,检验项目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判该批产品合格。9.4.3生产企业进行的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如有指标不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应自同批产品中重新抽取双倍样品复检。复检结果即使只有一项不符合要求,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10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0.1包装容器上应有明显的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标准编号、质量等级、商标、生产厂名、批号、净重和GB/T 191中标志4“怕晒”、标志6“怕雨”。10.2产品采用桶装,每桶净重量 20kg0.1kg、180kg2kg。10.3装卸及运输过程应避免猛烈撞击,防止泄漏事故发生。10.4产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仓库内,防止暴晒、雨淋,避免与明火接触。DB14/T

13、 267020236附录A(规范性)废油脂转化生物浮选剂酸值的测定A.1试剂或材料A.1.1异丙醇(分析纯)A.1.2石油醚(6090)(分析纯)A.1.3乙醇(95以上)A.1.4氢氧化钾A.1.5石油醚(6090)异丙醇混合溶液(1:1)量取250 mL石油醚(6090)放入500 mL量筒中,再加入250 mL异丙醇,混合均匀,即为稀释液。A.1.6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液(0.1 mol/L)准确量取7mL氢氧化钾饱和溶液的上层清液,置于1000 mL棕色容量瓶中,用乙醇(95以上)稀释至刻度,摇匀。密闭避光放置24天至溶液清亮后用塑料管虹吸上层清液至另一聚乙烯容器中(避光保存或用深色聚

14、乙烯容器)。临用取清液按GB/T 601进行标定。A.1.7酚酞指示剂(10 g/L)称取1 g酚酞,溶于乙醇(95),用乙醇(95)稀释至100 mL。A.1.8碱性兰6B指示剂称取2 g碱性兰6B,加入乙醇(95)稀释至100 mL。A.2仪器设备A.2.110mL微量滴定管:最小刻度为0.05mL;A.2.2全自动电位滴定仪:配置非水酸碱电极。A.3样品根据制备试样的颜色和估计的酸值,按表A.1规定称量试样。表 A.1 试样酸值称量估值表试样称样量和滴定液浓度应使滴定液用量在0.2 mL10 mL之间(扣除空白后)。若检测后发现样品的实际称样量与该样品酸值所对应的应有称样量不符,应按上表

15、要求调整称样量后重新检测。A.4试验步骤估计的酸值mg/g试样的最小称量g使用滴定液的浓度mol/L试样称重的精确度g01200.10.0514100.10.024152.50.10.0115750.53.00.1或0.50.001750.21.00.50.001DB14/T 267020237A.4.1滴定法做两份平行试验,取干净的250 mL锥形瓶,按照要求称取制备的试样,加入石油醚(6090)-异丙醇混合液(1:1)50 mL和23滴酚酞指示剂,摇匀,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液滴定,当试样溶液初现微红色,且15s内无明显褪色时,为滴定终点,记录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同时作空白校

16、正。对于深色泽的样品可用碱性兰6B指示剂取代酚酞指示剂,滴定终点为由蓝色变为红色。滴定液应临用现标。A.4.2电位滴定法将石油醚(6090)-异丙醇混合液(1:1)置于密闭的稀释液瓶中,先把试验杯中加入50 mL稀释液,按照要求称取制备的试样,通过注样孔称入试样,启动搅拌,并用标准滴定液单元滴定,当试样溶液到达等当点时,仪器自动停止滴定,即为滴定终点,设置好的仪器程序自动计算出酸值,生成报告。同时作空白校正。滴定液应临用现标。A.5试验数据处理酸值按照式(A.1)进行计算:酸值1 mg/g时,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1 mg/g酸值100 mg/g时,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酸值100 mg/g时

17、,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位。A.6精密度A.6.1重复性在同一实验室,同一操作者,对同一被测对象重复测试获得的两次测试结果。当酸值1 mg/g时,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12;当1 mg/g酸值100 mg/g时,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10;当酸值100 mg/g时,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8。A.6.2再现性在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被测对象进行测试获得的两次测试结果。当酸值1 mg/g时,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15;当1 mg/g酸值100 mg/g时,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12;当酸值100 mg/g时,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10。附录B(规范性)废油脂转化生物浮选剂组分含量

18、百分数的测定B.1试剂或材料式中:X 酸值,单位为以 KOH 计毫克每克(以 KOH 计 mg/g);V 试样测定所消耗的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0相应的空白测定所消耗的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标准滴定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56.1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 样品的称样量,单位为克(g)。X=(V-V0)c 56.1m(A.1)DB14/T 267020238色谱用标准物质为1,3丙二醇丁基醚、脂肪烃(C11C15)、邻苯二甲酸二烷基酯、脂肪酸甲酯、单脂肪酸甘油酯、二脂肪酸甘油酯、三脂肪酸甘油酯。样品浓度:0.0

19、25g/mL0.035g/mL(精确至0.0001g)溶剂为吡啶;进样量:2L。B.2仪器设备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毛细管柱色谱柱DB-5ht(15m0.25mm0.1m),采用固定相(5-苯基)-二甲基聚硅氧烷制成的具有-60400高温上限;载气控制方法恒流模式;气化室温度 380;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温度380;进样方式 分流进样(分流比50:1)。气体要求及条件见附表B.1,柱温采用升温程序见附表B.2。表 B.1 气体要求及条件表 B.2 柱温升温程序B.3试验步骤B.3.1酯类标准储备液(5.0 mg/mL)准确称取1,3丙二醇丁基醚、脂肪烃(C11C15)

20、、邻苯二甲酸二烷基酯、脂肪酸甲酯、单脂肪酸甘油酯、二脂肪酸甘油酯、三脂肪酸甘油酯各0.2500g(精确至0.0001g)于50 mL的容量瓶中,加入吡啶溶解并定容至刻度,置4左右冰箱保存1个月。B.3.2酯类标准工作液分别准确吸取酯类标准储备液各1.00 mL、2.00 mL、3.00 mL、5.00 mL于10 mL的容量瓶中,加入吡啶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此即为0.5 mg/mL、1.0 mg/mL、1.5 mg/mL、2.5 mg/mL的标准工作液。取1.5mL移至色谱配套样品瓶中,放置于采样盘上指定位置。临用现配。B.3.3试样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样品0.025 g0.035 g(精确至0.

21、0001 g)于10 mL的容量瓶中,加入吡啶稀释至刻度,振荡摇匀,取1.5 mL移至色谱配套样品瓶中,放置于采样盘上指定位置。B.3.4标准曲线的制作将2L的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中,测定相应的不同浓度标准物质的峰面积,以标准工作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标准物质色谱图示例及定性见附图B.1。并绘制标准曲线。气体纯度流速mL/min高纯氮气(载气)99.9980.81.0氢气-3040空气-300400尾吹+载气-30升温程序温度升温速率/min初温30-第一阶段705第二阶段1908第三阶段38015第四阶段3800(恒温 5min)DB14/T 267020239B.3.5试样

22、溶液的测试将2L的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中,以保留时间定位,得到相应的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组分百分数。样品色谱图示例及定性见附图B.2。B.4试验数据处理单个组分峰面积之和与总峰面积之比的百分数即为含量百分数。试样中各组分含量百分数应分别报告,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二位小数。B.5精密度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实验方法,对同一被测对象进行测试获得的两次测试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不得超过3。图 B.1 标准物质色谱图示例及定性图 B.2 样品色谱图示例及定性参 考 文 献1 GB/T 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2 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3 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4 GB/T 7304 石油产品酸值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5 Cd 3d-63.1997.Acid Value.AOCS Official Method.6 SH/T 0653 石油蜡正构烷烃和非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测定法(气相色谱法)DB14/T 26702023107 SH/T 0796 B-100 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中游离甘油和总甘油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8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2012-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