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11_T 53-2022早熟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7842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11_T 53-2022早熟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1411_T 53-2022早熟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1411_T 53-2022早熟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1411_T 53-2022早熟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1411_T 53-2022早熟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01.040.65CCSS5321411 吕梁市地方标准DB1411/T 532022早熟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2022-11-16 发布2022-11-16 实施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技术要求15 灌溉系统设备组成25.1 首部控制系统25.2 输水管道26 灌溉原则27 施肥原则28 栽培与田间管理28.1 选地整地28.2 基肥28.3 选种38.4 催芽38.5 切种38.6 拌种38.7 起垄播种38.8 苗前培土38.9 水肥一体化管理39 病虫害防治49.1 防治原则49.2 防治措施410 收获511 产

2、品质量512 产品可追溯制度512.1 建立生产记录档案512.2 规范开具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5 表 1 水肥管理4表 2 主要病虫害防治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吕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吕梁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吕梁市农业农村局(吕梁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本文件起草人:张晓玲、牛建中、王美玲、王五虎、刘媛林、高晓勋、刘韶光、马

3、果梅、张笑媛。 早熟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早熟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灌溉系统设备组成、灌溉原则、施肥原则、栽培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产品质量、产品可追溯制度。 本文件适用于吕梁市早熟马铃薯种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7187 农业灌溉设备滴头和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GB/T 17420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GB

4、/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5417 马铃薯种植机技术条件NY 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NY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NY/T 990 马铃薯种植机械作业质量NY/T 262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总则 NY/T 29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水肥一体化是指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溶解在水中,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按照“以水带肥、以肥促水、因水施肥、水肥耦合”的技术路径,适时适量地满足马铃薯对水分、养分的需求。 3.2灌溉系统利用首部控制系统、输水管道设备,配套水肥一体化灌

5、溉技术,提高灌溉水肥利用系数的灌溉系统。 4 技术要求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水肥管理、灌溉系统应符合 NY/T 2624、GB/T 17187 的规定。 5 灌溉系统设备组成5.1 首部控制系统5.1.1 离心泵+网式过滤器: 首部选用 DN 100 离心式过滤器,次级选用叠片式或网式过滤,离心泵运行 1 500 h2 000 h 后,进行拆卸检查、清洗及除锈,过滤器应每月清洗一次。 5.1.2 移动注肥泵:适宜使用 1 KW 汽油机,工作压力 13 MPa,吸水量为每秒 6 L18 L,射程 5 m 15 m。 5.1.3

6、 施肥罐:宜采用 16 L、30 L、50 L、100 L、150 L 施肥罐,工作压力0.8 Mpa,施肥时间宜为 10 min20 min、15 min40 min、30 min70 min、50 min100 min、50 min120 min(施肥罐应为深颜色的筒体)。 5.1.4 排气阀:灌水时排出管内空气。 5.1.5 压力表:显示水压,水压以 0.1 MPa0.15 MPa 为宜。 5.2 输水管道5.2.1 输水主干管:选用 110 mm 农用输水软管,能承受 0.4 MPa 以上压力。 5.2.3 毛管:选用耐老化的低密度聚乙烯管,能承受 0.4 MPa 以上的压力,毛管长度

7、宜选择 50 m70 m。 6 灌溉原则以自然降水与补水灌溉相结合,根据马铃薯不同生育期需水规律结合土壤湿润深度、田间持水量等确定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灌水量。 7 施肥原则坚持“有机肥无机肥为主,中微量元素配合”的原则,根据马铃薯目标产量、土壤肥力、肥料效应以及水溶性,确定施肥量、施肥时间和养分配比。 8 栽培与田间管理8.1 选地整地地块宜选择地势平缓或坡度较小、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酸碱度以 pH值 5 8为宜;秋季深耕,播种前旋耕耙平,做到地平土细。 8.2 基肥5.2.2 支管:选用 75 mmPE 软管,能承受 0.4 MPa 以上压力。 2 52结合旋耕整地,每 667 m2

8、 施入充分腐熟农家肥 3 000 kg4 000 kg 或有机肥 300 kg400 kg, 每 667 m2 施缓控释配方肥 40 kg50 kg,宜选用 N-P O -K O(18-18-18、15-5-25或相近配方)。肥料应符合 GB/T 25246、NY/T 1868、 NY/T 2911的规定。 8.3 选种选择早熟、生长势强、抗病虫、高产、优质的原种或一级种薯。 8.4 催芽可在播种前 15 d20 d 出库,置于室温 12 15 散射光下催芽,随时剔除烂薯、病薯和畸型薯。 8.5 切种播种前 2 d3 d进行切种,用 75% 的酒精或 0.2%0.5% 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作消毒液

9、,每 4 h 消毒液更换 1 次,每人准备 2 把切刀轮流使用。如切出病薯、烂薯,马上换刀;50 g 种薯宜整薯播种,50 g 以上的种薯从头到尾竖切,每块保持 1 个2 个芽眼,重量 30 g40 g 为宜。 8.6 拌种8.7 起垄播种10 cm 土壤地温稳定在 7 8 即可播种。在垄上播种,宽窄行种植,播种深度 10 cm12 cm, 窄行距 60 cm,株距 25 cm28 cm,垄宽 70 cm,垄高 20 cm30 cm,垄间宽行距 50 cm,每 667m2 保持 4 000 株4 500 株,采用马铃薯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起垄、播种、覆膜(优选全生物降解地膜,厚度0.01mm

10、)、铺管等作业。地膜应符合 GB 13735的规定,农机应符合 GB/T 25417、NY/T 990 的规定。 8.8 苗前培土播种 18 d20 d后进行苗前培土。培土均匀,压膜严实,厚度宜 3 cm5 cm。 8.9 水肥一体化管理8.9.1 灌溉水源水肥一体化技术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软体集雨窖等固定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 8.9.2 灌水施肥宜选用水溶性肥料或滴灌专用肥料;幼苗期、块茎形成期、膨大期如遇营养不足,可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补充。水溶肥、叶面肥应符合 NY 1107、GB/T 17420 的规定。水肥管理见表1。 每 100 kg 薯块用 50% 甲

11、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200 g+72% 霜脲 锰氰 100 g 对水100 g,与薯块搅拌均匀后加滑石粉 2 kg 拌匀即可。 表 1 水肥管理生育期 天 数(d)灌溉次数(次)灌溉、施肥时间 每 667m2 灌水量(m3) 土壤湿润深度(cm) 肥料配方(水溶肥)N-P2O5-K2O 每 667m2 灌水时施肥量(kg) 萌芽期 25 1 3 月下旬 15 10 30-10-10 5 幼苗期 15 1 4 月中旬 20 12 20-20-20 5 块茎形成期 15 2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 30 15 20-20-20 5 块茎膨大期 45 3 5 月中旬至 6 月下旬 30 20 12

12、-7-40 20 9 病虫害防治9.1 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9.2.1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 9.2.2 物理防治采用杀虫灯、黄板等诱杀害虫。 9.2.3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类、微生素类、农用抗生素、生物化学类防治病虫。 9.2.4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规定,用药技术见表 2。 表 2 主要病虫害防治9.2 防治措施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施用方法(每 667m2) 黑胫病 12%噻菌铜水分散粒剂 20%噻唑锌悬浮剂 15 g20 g/667m

13、2 喷雾 80 mL120 mL 喷雾 早疫病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150 g200 g 喷雾 40 mL50 mL 喷雾 20 g30 g 喷雾 表2(续)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施用方法(每 667m2) 黑痣病 25g/L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10%咯菌嘧菌酯悬浮剂 100 mL200 mL 种薯包衣拌种 100kg 200 mL250 m 喷雾 小地老虎 30%吡醚咯噻虫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2%氟氯氰噻虫胺颗粒剂 120 g140 g 拌种 100kg 1500 g2000 g 沟施 蚜虫 30%吡虫啉微乳油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10

14、 mL20 mL 喷雾 20 g30 g 喷雾 二十八星瓢虫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8%阿维菌素 20 mL40 mL 喷雾 2000 倍3000 倍液喷雾 10 收获及时收回,避免被太阳暴晒;及时回收滴灌带,清理不降解地膜、残枝枯叶。 11 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有关规定。 12 产品可追溯制度12.1 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以及产品销售趋向等农事操作活动。档案保存期为 2 年。 12.2 规范开具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生产者向消费者郑重承诺:本产品按照早熟马铃薯一体化技术规程生产,在上市前规范开具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 7 月上旬开始收获,避免机械收获碰破表皮,上午 10 :00至下午 15:00不要采收,已经起出的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