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2、过程与方法: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二、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三、教学难点:联系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四、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五、课前准备:学生:对当地用水状况及主要水利工程进行调查。.教师:有关水污染、浪费的资料和三峡、南水北调的材料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分小组竞赛:说出生活中水的重要性板书:第一节水
2、资源引导: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请同学们看书思考:自然资源的类型:可再生、不可再生思考讨论:水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板书1、水资源是有限的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来自哪里?讨论后回答(来自降水,讨论降水与水资源的关系)每年的3月22日是什么日子。确定这一特殊节日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指导学生读书讨论,并交流已收集的资料。归纳总结:整理出原因地球上的水资源不但是有限的,而且是短缺的请同学们用实例说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结合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板书2、全球水资源短缺在我国城市中,购买纯净水、矿泉水饮用,已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这是为什么?
3、(这是因为水污染的问题,我们需要清洁的饮用水。)请读图想一想,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归纳总结:水危机将成为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如何呢?板书: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举例说明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状况全球水资源短缺和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和我国的高度重视,请阅读材料“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并思考下列问题:、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时间分别是什么?(3.22和3.22-28).、确定“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意义是什么?.、以1999年和2000年的主题为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较简单在书中可查,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整理要点,以书面的形式在班内交流。归纳总结: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威胁
4、我国未来水环境安全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强化水资源稀缺和节约意识。造成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原因除了以上外,还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这是我们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八、板书设计:第一节水资源.一、水是宝贵的资源.1、水资源是有限的2、全球水资源短缺来源:学.科.网3、我国水资源危机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2.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3.理解怎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4.掌握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5.了解怎样保护土地资源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内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导学生看P12图A,让学生说出A、B、C、D四个地方分别应发展什么农业
5、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引导学生读P13图B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来源:学,科,网草地、森林、耕地、大陆水域、其它(沙漠、戈壁、石山等)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引导学生读P13表格及P14图C内容,得出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记住总面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的排名).山地多、平地少后备资源不足,且分布偏远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的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等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分布来源:学_科_网Z_X_X_K引导学生读P15图D-H,说说怎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记往三河马、三河牛的产地;南北方的农作物;横断山区的
6、特点让学生重点阅读图F,记住400mm和800mm等降水量线、旱地、水田、草地、林地的分布及三大林区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因地制宜的概念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引导学生读P16图I,掌握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西北和东南两部分.东南部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水稻;北方:小麦、棉花掌握各种农业的分布区域4.指导学生完成P17填表.第二课时内容: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做P17探索实验,引出对土地的破坏二、读P18图J-L,说出人们是怎样破坏土地的,认识破坏土地带来的后果,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三、阅读文本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说出保护耕地的
7、措施2.说出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3.看图M、N记住图中内容及人物.四、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三节工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生产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能力目标能用图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能绘制一些简单工业产品的生产联系图;能用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我国工业的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
8、点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景。.教学难点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发展差异。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讨论分析法等。教具准备投影仪、录像资料、电脑、图片文字资料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工业与我们第二课时工业的空间分布第三课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图4.25:张梦的家,找出家里的工业产品。(承转过渡)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家,其实就是一个工业产品的“展览室”,没有这些工业产品,我们的家就会黯然无色,没有这些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也会单调乏味。但工业产品远不止这些!那么什么是工业?工业产品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板书)一
9、、工业生产过程.讲授新课(承转过渡)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我们以汽车为例来分析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读图讨论)引导学生读图.:什么是工业,分析以下问题。1.汽车生产有几个阶段?(三个阶段:开采铁矿石、冶炼钢铁、生产汽车)2.各阶段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前后生产阶段有何联系?(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针对性地生产,而非盲目生产)3.铁矿石是来自于什么地方?(自然界)生产汽车对铁矿石进行了几次加工?(两次)(归纳总结)谁来总结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针对工业产品的不同,对原料加工的次数也有多有
10、少。(提问启思)汽车的生产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呢?(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教师总结)工业生产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每个加工阶段都形成相应的工业部门,工业部门间又通过产品发生联系。有的工业产品需要多种零部件共同装配合成,所以往往与许多工业部门发生联系。(比如汽车生产不仅需要钢材,还需要轮胎、玻璃)阅读活动的内容,判断以上所涉及到的工业部门,哪些为重工业,哪些为轻工业。轻工业:家具加工、食品加工、面粉加工、食油加工。重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木材加工。(板书)工业部门重工业、轻工业来源:学+科+网Z+X+X+K(承转过渡)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
11、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我们每天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着工业带给我们的快乐与便利。在国民经济中,工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板书)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演示活动)学生阅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一部分内容,并让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农民、建筑师、科学家、军人说出课本上种人所说的话。学生体会并讨论为什么说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学生答)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是国家经济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为农业、建筑、科研、军事等部门提供了许多机械设备、科研仪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学生活动)我国行业部门有许多,工业还为哪些部门提供了方便呢?大家任选一部门,把你当成这一部门的
12、一员,把工业与这一部门的联系介绍出来。(选出表演最好的给以表扬,并对其他同学给以鼓励)(教师总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农业、交通运输、商业、教育、国防、科研等提供多种原材料、能源、生产工具和技术设备。我国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的生产水平和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所以工业也是国家经济自主、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工业。并了解了它的一般生产过程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一定能成为富强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观看录
13、像)收集有关工业的生产情况录像资料供学生观看,增加学生对工业的感性认识。板书设计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四节交通运输一、教材分析:1、知识内容特点;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1)、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2)、铁路运输的特点与分布特征;(3)、世界主要铁路线;(4)、我国主要铁路线与铁路枢纽;(5)、公路运输的特点与我国公路建设的前景;(6)、海洋运输的特点;(7)、世界重要远洋航线;(8)、内河航运;(9)、航空运输。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并列独立。知识点多,比较繁杂,尤其是文字材料比较多,知识内在的联系性不强。2、教材结构特点:包括正文、选学课文两大部分,阅读材料多,提升学习能力的活动与案例提供较
14、少,但为教师选择合适的材料来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比较详实的资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与现象发现背后的道理与规律。3、图像系统特点:图片较少,需要教师增加较多图片或者统计资料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二、教学设计思想与方法:本节教学内容的主导设计思想是:探究学生最感兴趣的交通运输事物背后的地理规律与原理。由于本节教材内容繁多,并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供了选择性,所以将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向以及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交通运输方式作为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运用案例探究问题引领的教学方法,选择典型案例作为探究的对象,即,上海作为铁路公路河海航空综合交通枢纽,其形成和发展所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对于
15、区域联系和区域发展的作用是什么?通过探究上海这个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交通枢纽城市,从而发现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的点与线的发展与形成的因素,以及交通运输对上海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获得有用的地理。设计阶梯性和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提高探究的效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3、海洋运输的特点与世界重要远洋航线;4、影响上海港布局的影响因素;5、影响内河航运的因素。.(二)教学难点:1、海洋运输的特点与世界重要远洋航线;2、影响上海港布局的影响因素;3、影响内河航运的因素。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交通运输的
16、重要作用;2、判断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3、掌握世界重要的远洋航线以及中国重要的港口;4、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点与线的因素。(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分析上海作为交通枢纽城市的交通运输案例;2、掌握探究性学习的过程。3、培养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六、教学程序与过程设想:创设情境:1、展示各种交通运输的方式的景观图片,吸引学生注意。2、展示上海作为综合交通枢纽的各种景观图片,吸引学生注意。3、问题情景:请同学描述上海市在国内以及国际的地位,并思考上海发展的动力有哪些。案例探究1:从“两会”批准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探究上海城市发展
17、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探究问题1:上海作为中国与国际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哪些交通运输方式的枢纽?2、交通运输发展对上海的发展起到哪些作用?案例探究2:影响上海港布局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探究工具:1、上海港图2、材料:上海是一座典型的“以商兴港、以港兴市”的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上海无限的发展机遇。1300多年前,就有船只载着东方的文明从这里扬帆启航,驶向世界各地。今天的上海港跻身于世界一流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之列,成为世界十大港口之一,并确立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3、2006年中国年吞吐量居前10位的港口港口2006年1月完成数上海3640宁波-舟山3218广州.2544.天津2007.青岛178
18、8秦皇岛1503深圳1433大连1412苏州850南京.840探究问题:1、影响上海港布局与发展的条件有哪些?2、中国重要海港的分布。案例探究3:从上海宝山钢铁厂的铁矿来源与上海金山卫进口石油的来源,探究世界海运航线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探究工具:1、世界海运航线图探究问题:1、上海宝钢的铁矿石与上海金山卫石油来自哪里,以及利用哪些海运航线运输?2、海洋运输的优点有哪些?3、分组介绍世界重要的远洋航线与港口。案例探究4:对比长三角与亚马孙河内河航运发展并探究影响因素探究工具:1、长三角内河航运网2、材料: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钱塘江下游三角洲地带,地跨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长江三角洲地区河网密
19、布,内河航道通江达海,以长江、京杭运河构成的“十字黄金水道”为大动脉,联通区内及周边省市主要港口,形成以长江口为出海通道的长江三角洲内河航道网络。探究问题:1、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影响内河航运线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案例探究5: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探究工具: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运输方式.基建投资运载量.运价速度连续性灵活性劳动生产率线路运距铁路51233133河运33325542海运12114451公路44442215航空25551324探究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课堂总结:通过案例探究,深入了解交通运输对上海市发展的作用,以及上海成为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条件。同学相互讨论
20、自己的收获,相互交流。课后案例探究:1、京沪高速铁路的批准建设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2、西气东输管道运输的建设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3、2008年连接上海、嘉兴、杭州三地的磁浮交通线建成将实现“两百里沪杭,一小时往返”,这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有哪些?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第一节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教学目的一、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二、理解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教学重点大体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等地方文化特色教具准备地理课件: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比较法.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小活动)对照对比一下面的三张图片。仔细观察,三位藏族同胞在一
21、天中不同的时间穿藏袍的方式有何不同。让学生能过自主活动讨论来探讨出答案。(引入)通过上面的图片,我们注意到了,人们的着装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我国,辽阔的地域、复杂的地形使到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而自然环境的差异又使到我国许多的地方都各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下面,我们这节课就来大致了解一下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讲授新课).课件板书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第一节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提问: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关于文化的定义,什么是文化?学生阅读回答地方文化所包括的方面很多,为简易起见,课本就民居、服饰和饮食三个方面讲述。课件板书一、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课件情境想
22、一想与说一说:你知道我国其他地方的住房、穿着还有饮食习惯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下面的都是一些什么东西?学生自由回答让学生看图讲述,课件里的三张图片各是什么。找几个认得图片中的事物的学生发言讲述。课件板书(一)传统民居课件情境: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四幅来自我国内蒙古、新疆、陕西和江南水乡的民居的图片,注意对比不同地方的民居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讨论回答课件情境:小活动:与同桌一起仔细观察说说、想想、找找,下列的民居都用了什么材料来建造?住在里面是冷是热?通风好不好?学生细细观察图片,通过讨论的形式去自己解答问题。学生回答:让学生相互补充,逐幅图讨论讲述解答。小结在不同的地方,人们的衣着往往也有着相当大的差
23、异。课件板书:(二)传统服饰课件情境:下列各张图片人们都穿戴了什么?他(她)们的衣着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让学生与同桌一起逐幅图观察议论回答,并相互补充。.课件板书:(三)传统饮食课件情境:说一说:你知道我国其他地方有什么我们本地没有生产的特色食品吗?学生回答:学生观看图片讲述。课件情境:、内蒙古的草原饮食文化、甘肃兰州的农牧饮食文化、有广东特色饮食文化凉茶、广东潮汕地区的功夫茶小结:由以上可见,不同的地域,往往有着不同的地方文化。无论是在居住、服饰还是饮食方面,都各有特色。那么,这些不同的地方文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呢?想一想,什么地方人们穿的衣服是比较厚的?课件板书:二、自然环境的文化的影
24、响.课件情境:想一想与说一说:下列的种民居在我们闸坡这里能不能大量建造并应用?学生讨论回答:以学生小组讨论形式,细细对比三张图片里的蒙古包、竹楼和窑洞与闸坡本地民居的不同。教师下到课堂去巡回指导。学生在回答时注意以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补充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小活动:阅读课文,说一说多雨和少雨的地方建筑的屋顶大致是怎么样的。并从地图册的图片里找出来,并加以思考。学生回答:小结(考虑学生学习情况,也可以让一位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来作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环境条件不同的地方民居各有不同。为了适应草原放牧而需要经常搬迁,蒙古族居住在蒙古包里。为了能通风、凉爽、透气以适应终年皆夏的天气,
25、傣族人以木竹建构楼房。因为少雨干燥,新疆人可以用泥土砖构造荫房,用于晾制葡萄干。课件情景议一议与说一说:.对照课本图,我国北方人民冬季穿着有什么特点?我们本地冬季衣着比他们薄还是厚?造成冬季时南北方衣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稍留时间让学生读图思考。课件情景:议一议与说一说:本地以大米还是面食为主?为何本地人吃饭时基本都会吃鱼?这与本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联系?你平常有没有吃羊肉、喝牛羊奶的习惯?这又与本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小活动:与同桌一起,在课本和地图册里找一找关于西北的蒙古人和西南的傣族人的居住、饮食和服饰的图片,并通过图片简略地说一说内蒙古和我国西南部的气候大致是怎么样
26、的。这两地有何差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到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居住、服饰和饮食文化。从蒙古包、黄土窑洞到傣族竹楼,从羊肉马奶到面包大米,从皮衣棉袄到单衣短衫,各地的居住、服饰与饮食文化都非常有特色。而这些地方文化的差异的形成,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自然环境。第二节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旅游业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自然风光,文化古迹,革命纪念地和民族风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学生懂得爱惜旅游资源,保护旅游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内容教学要求识记理解掌握应用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1.旅游业的特点.2.丰富的旅游资源,记住十大旅游资源.突
27、出方法:读图填图法,讲述法.教学难点:在地图上找到并记住我国十大旅游胜地.突破方法:读图填图法.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学法指导:学习时要注意结合地图或地理图片来学习,并可结合实际来学习,不要死记硬背.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教具: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教学过程(授课思路及讲解)复习提问,引入新课什么是商品和贸易?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有哪些?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秀丽多姿的湖光山色,有四季飘香的春城美景,有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有珍贵罕见的历史文物,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我国旅游事业提供了优越的条
28、件.学生自学根据大纲要求,指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学课文,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教学提要,然后巡视解疑.讲授新课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主要如下:一、旅游业提问:你到本地或外地的风景名胜地区旅游过吗有些什么体会什么是旅游业旅游业为什么被称为无烟工业(总结)为旅行,观光,游览服务的综合性行业叫做旅游业.旅游业具有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的特点,所以被称为无烟工业.二、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提问: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自然风光,古代文化艺术宝藏,革命纪念地,以及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1.自然风光提问:我国有许多令人心往神驰的名山秀水,涌泉飞瀑,雪山险峰等宝贵的自然旅游资源.其中
29、,著名的自然风光有哪些呢回答: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指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讲述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台湾日月潭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此外,杭州西湖,海南岛的天涯海角,吉林白头山的天池等,也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欣赏,朗读:指导学生欣赏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台湾日月潭图片,并让一位学生朗读有关内容2.古代文化艺术宝藏讲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承德,敦煌,拉萨等地的古代建筑和艺术宝藏都十分丰富.提问:我国举世闻名的古代建筑和艺术宝藏有哪些小结:指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讲述万里长城,西安的秦陵兵马俑,北京的故
30、宫和明代十三陵,南京的明孝陵,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的莫高窟,拉萨的布达拉宫等.活动时间安排教学过程.(授课思路及讲解).3.革命纪念地讲述:指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讲述我国近现代史中的革命纪念地很多,分布很广,其中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北京等地,可以参观的纪念地最多.这些既是旅游地点,又是纪念革命先辈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4.民族风情提问:我国许多地方有特色的风土,民俗,也是吸引旅游者观光的项目.你知道有哪些具有特别的民族风情吗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三,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提问:为什么要保护旅游资源我们应当怎样保护旅游资源课堂巩固:1.以板书为线索总
31、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课堂训练:布置作业:练习册ABC卷.板书设计中国的旅游业来源:学。科。网一,旅游业二,我国旅游资源丰富1.自然风光2.古代文化艺术宝藏3.革命纪念地4.民族风情三,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课堂训练题1.为什么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给国家和地方带来什么好处2.我国有哪些举世闻名的自然风光和古代文化艺术宝藏3.我国的旅游资源分为哪四类4.我国有哪些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第三节学习与探究设计一个旅.一、设计理念:以学生为本根据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新的课标的要求,我选择的一条设计理论是改变地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本、以课堂为本的宗旨。促进学生探究体验、个性化的学习;提高小组
32、学习的有效性;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在当前课改前提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之根本才是最永恒的教学目的。二、学生分析:注重情感教学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运用易学过的地理基本理论和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上来看,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发问,喜欢动脑、动口、动手,愿意展示自己的才华,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三、教材分析:以学为重设计一个旅游方案探讨的主要内容是: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活动,需要与交通、通信、餐饮、购物、娱乐等行业相互联系,因此如何选择、确定理想的适合个人需求的旅游地点
33、;通过什么途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怎样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旅游线路;出行旅游前应该准备哪些必需品等等问题,都是人们出行旅游前常常会遇到并解决的事情。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与生活结合紧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空间概念较强。其中旅游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课的重点。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设计旅游方案的基本步骤和内容。2、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观察、思考、探究、动手、创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抽象的事务形象化、直观化。小组合作可使学生分享各自的经验经过交流
34、能够优势互补。通过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的旅游景点的资料使课程资源进一步得到扩充和拓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的认识,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他们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五、教学过程环节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旅游可以欣赏自然风光美景,观光名胜古迹,了解民俗风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等许多好处,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很想去旅游,可是现在还不行,因为我们眼下正在读书,但是,大家可以先来设计一个旅游方案,以便在暑假期间与你的家人共享旅游的乐趣,想一想那该多好!环节二:深入展开,分析问题第一步:去哪儿旅游即旅游的目的地(不同的
35、喜好,不同的消费层次,不同的闲暇时间,不同的年龄结构等)主要由教师引领学生分析来解决问题。第二步:相关旅游资料与信息的查找搜集旅游信息和资料(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旅行社、亲朋等)此步一教师设问学生举手回答及学生相互补充教师补充来完成。第三步:设计旅游线路计划中的旅游过程(用时、花费、获取旅游信息量、满意程度)1、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2、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点串联成环形路(或多边行),尽量避免往返线路重复。3、合理安排时间,考虑好各项旅游活动选择在什么时间,许多长时间。尽量缩短单处的交通时间,留出适当的自由活动时间。4、旅游活动内容要多
36、样化,要注意劳逸结合,千万不要把观赏内容安排得过多,以至无暇旁顾或过度疲劳。5、突出旅游线路设计的主题。此过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的成员按照教师的要求各抒己见共同完成旅游线路设计。第四步:出发前相关旅游物品的准备旅游用品配备。.1、必要的衣物。2、常用必备药品。.3、小小针线包。4、照相机、摄像机等。.5、足够的钱(最好是带银行的信用卡)。.6、旅途中必要的食物和水。7、一定要买保险。.环节三:自主探究,制定方案学生通过分析和运用以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分组上网查找相关的信息和资料来设计旅游方案。这一过程充分的锻炼了学生资助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37、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闪光点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积极作用,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分组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如:想去相同旅游景区的同学可以分在同一组等。而且教师要规定好旅游方案的设计用时。并且每个小组要有负责人和讲解员,各小组要把自己的设计方案以文档的形式保存在讲解员的微机中。要评出合作最融洽的小组、分工最明确的小组、设计用时最短且成功的小组等。环节四:作品展示教师利用交互平台分别把每个小组的作品切换给全班同学,每组的小组长要把本组设计的旅游方案展示并讲解给全班同学。教师要有适当的补充和点评(以表扬为主)。然后由全体同学评出旅游方案设计的最佳小组。此过程教师要
38、引导学生本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来评价。环节五:升华设计,发散思维教师拟出新命题以“哈尔滨市(包括8区10县)市内游”为开发家乡旅游资源涉及旅游方案此过程中教师提供相关的旅游资料学生继续以小组的形势合作完成。这一环节使学生的情感在一次升华,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和充分的发挥。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以自己对素质教育的体会和理解结合多媒体设计了以学生自己探究为主的教学过程。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来参与旅游方案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地理学科的乐趣;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得到同学及老师认可的快乐;能够感受到群体力量的巨大和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环节上总体来看是完整流
39、畅的,但是在“深入展开,分析问题”这个环节上感觉时间安排略多了些以至于“升华设计,发散思维”这一环节上时间较紧张导致很多同学没有尽兴地展示自己的成果。这个问题在下一个班级上课时要加以改进。第六章认识区域特征第一节北京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1.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2.学会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城市职能和名胜古迹。能力目标1.培养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2.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情感目标培养对北京的热爱,进一步培养爱国之情。教学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
40、特征、城市职能教学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谈话法等教具选择CAI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主办地在哪?回答(北京)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请说出你心中的北京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展示北京建设情况组织活动看了美丽的北京,我想大家一定也很想去北京,不一定只是游玩,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请说出来让我们共同分享。学生回答过渡讲解看起来,大家真的很想去北京,有人想上清华北大,有人想去中关村、中央电视台,有人想去考查古都风情北京有你的梦、我的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板书北京提问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我们在学习一个
41、区域的时候,首先应该知道什么?回答(位置)板书一、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出示请打开课本第19页、地图册第16页,让我们学会从地图上寻找北京、认识北京,请每个小组积极合作,作好记录。分小组对内容进行学习整理引导学生读图回答1.北京的纬度位置怎样?属于什么温度带?2.北京是内陆还是沿海?3.北京有哪些邻省?4.北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5.北京附近地形区分别是什么?属于什么气候类型?6.北京附近有哪些主要河流?其流向如何?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教师巡回参与指导。(根据时间要求,可安排1、2组讨论1、2题,3、4组讨论3、4题等)出示北京市交通图教师讲解北京市的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
42、路枢纽。有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包兰等密集的铁路网;北京市还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港之一,有多条国际航线通向世界各地;北京的公路密度也是全国最大的,有多条高速公路连接(全国各地);北京虽地处内陆,但东距大海只有150千米。看图听讲提问综上所述,请同学们回答北京位置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分组讨论并推选代表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归纳引导学生归纳:1.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2.战略位置优越。3.经济区位优越。1.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距海不远,使北京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2.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3.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