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4+1915-2023多功能杆智能系统技术与工程建设规程.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7741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9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4+1915-2023多功能杆智能系统技术与工程建设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DB64+1915-2023多功能杆智能系统技术与工程建设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DB64+1915-2023多功能杆智能系统技术与工程建设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DB64+1915-2023多功能杆智能系统技术与工程建设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DB64+1915-2023多功能杆智能系统技术与工程建设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25.040CCSL 7064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DB 64/T 19152023多功能杆智能系统技术与工程建设规程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de of practice of multifunctional pole intelligent system2023-08-09 发布2023-11-09 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 布目次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34 系统组成与功能3系统组成3系统功能45 系统设计5 杆体55.1.1 杆体分类55.1.2 杆体高度55.1.3 材料

2、要求65.1.4 设备安装接口设计65.1.5 结构设计65.1.6 杆体基础75.1.7 杆体防腐75.1.8 共杆8 通信网络85.2.1 总体要求与分类85.2.2 灯杆专网85.2.3 设备专网85.2.4 组网设计85.2.5 有线传输95.2.6 无线传输95.2.7 通信接口95.2.8 通信安全10 供电系统105.3.1 供电及安全105.3.2 管线敷设115.3.3 防雷接地115.3.4 剩余电流保护12 多功能杆管理平台125.4.1 平台软件架构125.4.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模块135.4.3 平台技术要求145.4.4 平台安全要求145.4.5 基础管理模块1

3、55.4.6 系统运维模块156 挂载设备16 LED 灯具16 单灯控制器16 通信基站16 视频监控16 公共 WIFI17 环境气象监测传感器17 信息发布屏17 V2X 路侧单元18 公共广播18 一键呼叫18 充电桩18 通信网关19 智能门锁19 智能电源20 设备舱20 综合箱207 运营指挥中心21功能分区21装饰装修21视频显示系统21音频系统21信号分配切换系统21 操作台21机电系统21电气系统22网络与布线系统22 智能化系统228 施工及验收22施工要求228.1.1 一般要求228.1.2 地基与基础238.1.3 管道与线缆238.1.4 挂载设备238.1.5

4、运营指挥中心23验收要求238.2.1 总体要求238.2.2 检测方法238.2.3 杆体结构238.2.4 地基与基础248.2.5 通信网络系统248.2.6 供电系统248.2.7 挂载设备248.2.8 运营指挥中心249 运行与维护24杆件与挂载设备运行与维护要求24平台与通信运行与维护要求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

5、任公司、宁夏公路管理中心、银川市路灯管理处、固原市路灯管理所、江苏星火照明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开发运营有限公司、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健智城科技有限公司、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亦庄数字基础设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盾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科臻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豪纬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军志、方富辰、李文军、杨森、葛长俊、闻佳、王成、宋璐璐、周慧、杨濡嫣、赵旭东、刘星、廖大平、周静、刘全文、陈杰、陈坤、宋有伟、朱柳、文永刚、王巍、刘立、王鑫、沈学智、杨斐、王伟、薛丽、谭

6、昶、吕红振、薛聪、郭志英、兰红月、李向、李正元、刘海林、陈允锐、路朝俊、夏冬冬。多功能杆智能系统技术与工程建设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多功能杆智能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设计要求、挂载设备要求、施工验收要求、运行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所有新建与改造项目的多功能杆智能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700 碳素结构钢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3098.1 紧固件机

7、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103.1 紧固件公差 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GB 4943.1 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 第1部分:安全要求GB 4943.22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22部分:室外安装设备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T 5780 六角头螺栓 C级GB/T 5782 六角头螺栓GB/T 1395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 14048.1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6-1部分:多功能电器 转换开关电器GB 14846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GB 1488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7 道路交通

8、信号灯GB 16935.3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3部分:利用涂层、罐封和模压进行防污保护GB/T 18802.12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12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选择和使用导则GB/T 18802.22 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22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 选择和使用导则GB 20234.2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GB 20609 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 23827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 24825 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 性能规范GB/T 2482

9、7 道路与街道照明灯具性能要求GB/T 25070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 2818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 30269.901 信息技术 传感器网络 第901部分:网关:通用技术要求GB/T 31832 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 31897.201 灯具性能第2-1部分:LED灯具特殊要求GB 37478 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灯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 40994 智慧城市 智慧多功能杆 服务功能与运行管理规范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

10、规范GB 50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68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35 高耸结构设计标准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8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43

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 50373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T 50526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799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981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1038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43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T 51313 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 5134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T 51365 网络工程验收标准GB 55001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2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6

12、钢结构通用规范GB 55017 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 55024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32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CJ/T 527 道路照明灯杆技术条件CJJ 45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89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CJJ/T 227 城市照明自动控制系统技术规范DL/T 5219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GA/T 496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1047 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JGJ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YD/T1051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5131移

13、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T5186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柜安装设计规范YD/T5248微型通信基站多功能钢杆塔工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多功能杆 multifunctional pole以照明杆件为载体,集单灯控制器、视频监控、通信基站、公共WIFI、环境气象监测传感器、信息发布屏、V2X路侧单元、公共广播、一键呼叫、充电桩、通信网关等设备以及交通指示牌等道路杆件设施于一体的杆件。3.2多功能杆智能系统 multifunctional pole intelligent system以多功能杆及对应挂载设备为前端设备,前端设备与管理后台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

14、通信,管理后台实现远程管理、数据分析、信息发布等功能。注:由前端设备、通信网络、管理后台共同构成多功能杆智能系统。3.3共杆 integrated pole以照明杆件为载体,将道路杆件设施如交通信号灯、道路指示牌、交通标识牌等独立立杆的设施进行集约化建设。3.4综合箱 multifunctional box为功能杆件杆体上各类挂载设施的配套设备提供安装舱位,可提供供电、供网、接地、布线等服务区设施的箱体。3.5灯杆专网 light pole private network多功能杆搭载的单灯控制器、信息发布屏、公共广播等设备的信息网络。4 系统组成与功能系统组成多功能杆智能系统包含杆体、前端、数

15、据传输设备、管理平台、共杆及配套设施,具体内容如下:a) 杆体指用于搭载多功能杆智能系统所涉及设备的物理载体;b) 前端设备指单灯控制器、视频监控设备、信息发布屏等;c) 数据传输设备指通信网关、交换机、路由器等;d) 管理平台即多功能杆管理平台;e) 共杆设施指道路杆件设施,如交通信号灯、道路指示牌、交通标识牌等;f) 配套设施指为保证多功能杆智能系统正常运行的设施,如基础、电缆、光纤、配电箱等。系统功能通过在多功能杆上搭载单灯控制器、视频监控设备、信息发布屏、环境气象监测传感器等设备实现智能照明、视频监控、信息发布、环境气象监测等功能。同时支持交通信号灯、道路指示牌、交通标识牌等道路杆件设

16、施的挂载,实现集约化建设。多功能杆的功能配置应综合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及功能需求, 根据道路实际情况,由设计确定多功能杆的设置,应用场景及推荐性功能配置可参考表1。表1多功能杆应用场景及推荐功能配置应用场景系统功能单灯控制器视频监控通信基站公共WIFI共杆公共广播环境气象监测传感器一键呼叫信息发布屏充电桩V2X路侧单元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立交桥梁山地广场、校园、园区、社区、步行街停车场景区、公园交通枢纽注:应配置;宜配置; 可选配置,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不宜配置。同时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考虑未来扩展功能需求。5 系统设计 杆体5.1.1 杆体分类多功能杆常见的是单管结构,也可采用双连杆结构

17、。常见的单管结构的截面形式有:圆形、正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十六边形等。5.1.2 杆体高度多功能杆的高度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功能模块安装高度、净空高度和水平净距离(主要是人车通行)、环境融合等因素进行设计,常规功能配置要求如下:a) 多功能杆挂载设备应采用分层设计,常规配置具体功能模块规划可参考图 1:1) 第一层:层高 0m2m,适用于充电桩、一键呼叫、设备舱、检修门等;2) 第二层:层高 0m5m,适用于信息发布屏、视频监控设备、公共广播、路铭牌、人行信号灯等;本层的设备布置需要现场查勘和调研,充分考虑人车(特别是大型车辆)通行所需的最低净空高度和最小水平净距离;3) 第三层:

18、层高 0m3m,适用于公共 WIFI、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4) 第四层:适用于灯具、通信设备、环境气象监测传感器等;5) 功能模块安装位置和安装数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第四层灯具 通信设备 环境气象监测传感器第三层(层高 0m2m)公共 WIFI 交通标志 交通信号灯第二层(层高 0m4m)信息发布屏 视频监控设备公共广播 路名牌 人行信号灯第一层(层高 0m2m)充电桩 一键呼叫 设备舱检修门图1多功能杆挂载设备安装位置示意图b) 多功能杆的高度设计可参考表 2。表2多功能杆高度(单位 m)应用场景多功能杆高度广场、交通枢纽15道路高、快速路815主干路812次干路812支路810桥

19、梁、立交、山地812景区、步行街、公园、社区、医院、园区、停车场、校园3105.1.3 材料要求杆体材料要求如下:a) 杆体宜采用 Q235 普通碳素结构钢、Q355 低合金结构钢、20 号优质碳素结构钢,有条件时也可采用 Q390、Q420、Q460 等钢材强度等级更高的结构钢,其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 GB/T 700、GB/T 1591 和 GB/T 699 的规定。杆体可采用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b) 主要受力构件在冬季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不宜采用 Q235 沸腾钢;c) 杆体焊接材料应符合 GB 50661 的规定;d) 地脚锚栓宜采用 Q235 钢、Q355 钢或 Q390 钢

20、制作,也可采用 35 号、45 号优质碳素钢或 40Cr合金结构钢制作,但不得焊接;e) 杆体结构连接用普通螺栓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T 3098.1 和 GB/T 3103.1 的规定,螺栓等级不宜低于 8.8 级。C 级螺栓与A 级、B 级螺栓的规格和尺寸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T 5780 与 GB/T 5782 的规定。5.1.4 设备安装接口设计杆体设备安装接口设计要求如下:a) 多功能杆在设计上应为挂载设备和配套设施预留物理接口、安装空间、穿线空间和穿线孔洞, 暂时不使用的进出线孔洞宜采用可拆卸配件进行封堵,外表颜色宜与杆体一致;b) 多功能杆依据其安装接口类型分为预

21、留接口式、滑槽式及抱箍式:1) 预留接口式:设备安装在多功能杆杆体的指定位置,可通过杆体预留的多个法兰接口或孔洞安装设备;2) 滑槽式:在杆体上设置多个滑槽构件,设备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滑槽上,可上下灵活地安装外挂设备;3) 抱箍式:在杆体上通过抱箍固定设备,扩展位置灵活。5.1.5 结构设计杆体结构设计要求如下:a) 杆体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多功能杆极限状态应分别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进行计算,荷载组合表达式及相应荷载效应的组合系数应按 GB 50068 执行;b) 杆体结构安全等级不宜低于二级;有特殊使用要求的杆体,其安全等级可按实际情

22、况确定;c) 杆体结构设计时,应根据杆体的使用功能、建造和使用维护成本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规定设计工作年限且满足 GB 55001 的规定。杆体结构设计工作年限不宜低于 25 年;d) 覆冰荷载的计算应满足 GB 50135 的要求;e) 风荷载应按如下规定计算:1) 杆体结构所承受的风荷载计算和宁夏各城市的基本风压取值应按 GB 50009 的规定执行, 且基本风压取值不应小于 0.35kN/m2;2) 杆体体型系数、挂载设备体型系数及相互影响系数应满足 YD/T 5131 的要求;3) 功能模块对结构位移无具体要求时,多功能杆单管结构在风荷载频遇组合下杆顶水平位移不应大于杆高的 1/50。f

23、) 雪荷载的计算应按 GB 50009 的规定执行;g) 杆体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丙类,杆体抗震计算应满足 GB 55002 和 GB 50011 中的相关规定;h) 杆体构件截面设计应进行受弯强度验算、轴向拉压强度验算、整体稳定验算和局部稳定验算, 具体计算应按 GB 55006、GB 50017、GB 50135 和 YD/T 5131 的有关规定执行,并考虑维护孔洞、进线孔洞对截面的削弱影响;i) 插接、法兰节点设计应满足 YD/T 5131 的规定;j) 杆体结构底部法兰宜设置加劲肋,加劲肋厚度不应小于 4mm。5.1.6 杆体基础杆体基础要求如下:a) 基础设计前应进行岩土工程

24、勘察,满足 GB 55017 的规定;b) 基础的埋深应大于 0.5m,季节性冻土地区基础埋置深度宜大于场地冻结深度;c) 基础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杆体设计工作年限;d) 基础采用扩展基础或桩基础时应满足 YD/T 5131 的要求;e) 基础采用窄基浅基础时应满足 DL/T 5219 的要求;f) 基础设计应考虑湿陷性黄土、冻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必要时应做地基处理;g) 基础可采用整体现浇方式或预制方式。整体现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预制混凝土基础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5.1.7 杆体防腐杆体防腐要求如下:a) 除埋入基础的地脚螺栓外,钢质多功能杆的所有构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25、,宜采用热浸镀锌处理,有条件时可再进行喷漆或喷塑处理;对厚度大于 6mm 的构件,锌层平均厚度不应小于 85 m;对厚度大于 3mm,小于等于 6mm 的构件,锌层平均厚度不应小于 70m;b) 露出基础顶面的地脚螺栓应采取防腐和保护措施,宜采用热浸镀锌防腐;c) 多功能杆安装后,杆底底板(法兰)应与基础面接触良好,当底板(法兰)与基础间有为调整法兰底板水平高差而预留的空隙时,在多功能杆安装调正完成后 7 天内,应用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d) 多功能杆安装调正完毕后,杆底底板(法兰)及地脚锚栓宜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封闭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mm。5.1.8 共杆适宜共杆设

26、施如表3所示。表3适宜共杆设施表序号杆件名称适宜共杆设施1交通标志标牌杆指路标志分道指示标志指示、禁令、警告、作业区、辅助、告示、旅游区标志2信号灯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信号灯3监控杆交通、公安监控4路铭牌杆路铭牌5公共服务设施指示标志牌杆车站、地铁指示牌等6通信基站杆通信基站天线 通信网络5.2.1 总体要求与分类多功能杆通信网络应满足挂载的智能终端、杆外智能终端(智慧井盖等)及通信基站等设备的通信传输要求、功能预留要求。通信网络分为灯杆专网和设备专网,应物理隔离。5.2.2 灯杆专网灯杆专网要求如下:a) 应承载单灯控制器、信息发布屏、公共 WIFI 等设备通信需求;b) 通信接口宜满足

27、至少两路 1080P 高清视频监控设备传输带宽要求;c) 可选择有线、无线网络传输等通信方式,宜以有线网络传输为主,无线网络传输为辅;d) 可増加光纤汇聚设备以节省主干光纤资源;e) 可采用支持 PON 技术的无源光网络及终端网络交换设备进行光纤资源的综合利用;f) 可釆用 FTTX+环网的组网方式提高通信网络可靠性。5.2.3 设备专网设备专网用于承载社会公共视频监控、公共通信基站等专业设备通信需求,具体要求如下:a) 通信方式和线路敷设要求应由设备使用单位提出;b) 宜采用光缆传输为主,无线网络传输为辅。5.2.4 组网设计组网设计要求如下:a) 多功能杆本地交换设备及杆载设备的通信地址应

28、进行统一规划,并按设备功能进行 VLAN 分组;b) 多功能杆智能系统宜采用三层架构组网;c) 多功能杆管理平台与各设备宜基于 TCP/IP 协议进行通信,IP 协议宜采用 IPv4/IPv6。5.2.5 有线传输有限传输要求如下:a) 采用光纤传输时要求如下:1) 应为后期扩展设备预留足够的光纤芯数,并考虑备份光纤,单个多功能杆应至少预留 4芯光纤;公共通信基站的光纤接入需求由需求方规划设计,预留新增光纤敷设的条件。2) 公共通信基站、社会公共视频监控传输宜采用独立的光纤传输并进行物理隔离;3) 可采用多级网络交换设备、支持分路的无源光网络等方式进行光纤资源的综合利用;4) 可采用光纤环网组

29、网方式提高多功能灯杆接入或网络交换设备通信的可靠性。b) 采用电信号传输时要求如下:1) 应满足电信号传输距离限制要求;2) 应考虑电信号接口防雷措施;3) 网线规格不宜低于超五类网线。5.2.6 无线传输无线传输要求如下:a) 无线传输采用 NB-IoT、3G、4G、5G、LoRa、ZigBee、微波等方式,并符合现行标准的要求。无线传输应满足无线网络频率使用的基本要求,合理规划,避免干扰;c) 可采用 60GHz 毫米波、微波、Relay 回传等技术实现设备数据回传。5.2.7 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如下:a) 多功能杆应预留常规光纤线缆接口;b) 多功能杆所挂载设备的通信传输接口类型及传输方式

30、可参考表 4。表4主要设备的接口类型及传输方式b) 宜采用国家授权频谱,并符合现行无线电管理的标准要求;设备名称通信需求情况接口类型(推荐)传输方式(推荐)单灯控制器传输带宽需求低RS485无线或有线视频监控传输带宽需求中/高,通常需满足至少两路高清视频传输带宽要求; 专用视频采集设备信息需采用专用或指定网络进行传输网口或串口有线、无线通信基站传输带宽需求高,需专用光纤传输光口有线公共 WIFI传输带宽需求高网口有线表4 主要设备的接口类型及传输方式(续)环境气象监测传感器传输带宽需求低网口或串口无线或有线信息发布屏信息发布屏(非实时)传输带宽需求低;信息发布屏(实时)需满足至少两路高清视频传

31、输带宽要求网口、VGA、HDMI无线或有线V2X 路侧单元由具体路侧单元类型决定RS232、RS485、LAN、USB无线或有线公共广播传输带宽需求低网口或串口有线一键呼叫传输带宽需求低网口无线或有线充电桩传输带宽需求低网口或串口无线或有线通信网关传输带宽需求高RS485、光口、网口、3G/4G/5G无线或有线5.2.8 通信安全通信安全要求如下:a) 通信安全应至少符合二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b) 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c)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应能够实现监测数据完整性;d)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应加密处理, 加密方式必须符合国家密码局认定的国产密码算法(SM4、SM3

32、、SM2);e) 应对挂载设备实行身份认证和绑定,确保操作安全;f) 针对信息发布屏等特殊的信息传播设备,宜采用断网离线式操作。 供电系统5.3.1 供电及安全供电及安全要求如下:a) 多功能杆及设施的用电负荷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052、GB 50053 以及 CJJ 45 的规定,并应满足以下要求:1) 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或对公共交通、社会秩序造成较大影响的挂载设备, 应按不低于二级负荷供电,其余场所挂载设备为三级负荷;2) 城市中重要道路、交通枢纽及人流集中的广场等区段的照明为二级负荷,其他城市道路照明负荷为三级负荷;3) 多功能杆及设施的供电要求应根据负荷分级

33、,采取相应的供电措施,供电要求应满足 GB 50052 要求。b) 多功能杆供配电系统的负荷容量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052、GB 50053 的有关规定, 并预留扩容裕量;c) 配电回路及计量应满足以下要求:1) 多功能杆系统所有供电线路应统筹共建共享,所有挂载设备的供电模块应统一配置;2) 多功能杆应具备为挂载设备提供统一供电服务的能力,通过在杆体综合仓配置断路器或即插即用的方式联结。照明、灯杆专网、移动通信基站、充电桩、交通信号及监控设备宜分别设置专用供电线路,分开计量,当条件有限时,可合用供电干线,且不宜多于两类;3) 当有多个单相挂载设备时,应合理分配用电负荷保证三相负荷

34、平衡。d) 照明及挂载设备配电应符合以下规定:1) 多功能杆的照明方式和设计要求、照明供电和控制、照明节能标准和措施应符合 CJJ 45的规定;2) 移动通信基站电源技术要求应符合 YD/T 1051 的规定;3) 充电桩宜选用慢速充电桩,配电回路应具有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和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充电桩电源配置、供电线路、电能质量应符合 GB/T 51313 的规定。e) 多功能杆配电回路应具有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并应符合 GB 50054 的规定,各单相回路应单独进行控制和保护,各类设备应设有单独保护装置;配电电缆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且应满足不平衡电流及谐波电流的要求;f) 多功能杆体

35、上外挂部件应具有防止脱落或倾倒的安全防护措施;g) 设备舱宜配置远程湿度、水浸监测装置;h) 多功能杆体底部设备舱的强、弱电设备和线路应分舱设计,杆体内宜按需进行垂直分舱;i) 在城市新建道路和区域规划设计供电网和通信网时,宜将户外照明配电柜(房)、通信机柜(房)和充电配电柜(房)等统一设计为综合机柜(房);j) 根据挂载设备的供电续航要求设置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可集中设置或在设备舱中分散设置;k) 当地区具有丰富的风、光等自然资源,多功能杆可装载风力、光伏等发电设施,所发电能供杆上照明使用。5.3.2 管线敷设管线敷设要求如下:a) 多功能杆旁应设置接线手孔井,电缆、光纤分支接线在接线手孔井内

36、实施完成。当采用电缆排管布线时,在线路转角、分支处以及变更敷设方式处,应设电缆人(手)孔井;b) 管线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 多功能杆应根据挂载设备的线缆布放需求预置弯管与配套手井连通,且不宜少于 4 根;2) 多功能杆体内部强、弱电线路应采用分槽、分管或者隔板分开敷设;3) 管线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预留,主干路、次干路管孔数量不宜少于 6 孔,支路预留管孔数和尺寸可按需选择。新建管孔宜采用不同管道色彩区分不同权属单位。c) 埋地敷设的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和智能化线缆不应平行布置在地下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d) 多功能杆智能系统的电力、通信其他敷设要求和管材选择应符合 GB 50217、GB 55

37、024、GB 50373、GB 50289 的相关规定;e) 电力线缆、控制线缆和智能化线缆宜采用穿保护管的埋地敷设方式,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线缆不应共用同一导管布线,电力电缆和智能化线缆不应共用同一导管布线。穿越机动车道的管道应采用满足承压强度的保护管。5.3.3 防雷接地防雷接地要求如下:a) 多功能杆智能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 GB 50057、CJJ 45 的相关规定;b) 多功能杆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应采用 TT 系统或 TN-S 系统;c) 多功能杆杆体及构件、设备外壳、配电及控制箱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进行保护接地;d) 杆体、悬臂、底座等所有裸露金属部件与接地装置之间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

38、接;e) 多功能杆智能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f) 多功能杆应配置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和布设应符合GB/T 18802.12 及GB/T 18802.22 规定。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放电电流可根据雷击危害程度,在 Imax=40kA80kA 范围内选取; 所挂载的电子设备如有必要,宜选配适用的电涌保护器;g) 多功能杆上所配置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专用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宜纳入多功能杆智能系统进行管控。5.3.4 剩余电流保护剩余电流保护要求如下:a) 多功能杆智能系统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应用、选择和安装应符合 GB 50054、GB 55024、GB/T 13955 的相关规定;b)

39、当采用 TT 系统时,应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做间接接触防护;当采用 TN-S 系统时,若熔断器或断路器不能满足间接接触防护要求,也可布设剩余电流保护器进行防护,同时 PE 线不得接入剩余电流保护器;c) 多功能杆智能系统应设置用电安全警示标志,标志应符合 GB 5768.2 的规定;d) 多功能杆宜配置远程漏电监测装置。 多功能杆管理平台5.4.1 平台软件架构多功能杆管理平台系统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和应用层。感知层包括LED灯具、单灯控制器、通信基站、视频监控、环境气象监测传感器等;网络层包括ZigBee、LoRa、NB-IoT等;数据层包括数据接入、策略配置、任务管理、数据提取等;

40、应用层包括基础管理模块、系统运维模块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块。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设备报警场景联动系统运维模块基础管理模块信息发布屏环境气象监测传感器共杆视频监控通信基站数据接入、共享、分发视频分析统计分析设备模型操作日志数据处理设备运维设备监控应急报警指令控制网关管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块多功能杆管理平台保障体系应用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标准保障运维保障安全保障数据分析语音能力数据层业务标准统一运维网络安全网络层数据感知层标准运维分析平台安全LED灯具单灯控制器V2X路侧设备公共广播一键呼叫其它技术标准运维监控数据安全图2多功能杆管理平台系统架构5.4.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模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模块要求如下:a) 大数据处理能力数据接入策略配置任务管理数据提取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分发数据共享灯杆专网、设备专网蓝牙TCP/IPZigBeeWifiLoRa3G/4G5GNB-IoT通信网关1) 宜支持数据源管理、集成来源管理、集成目的管理、集成任务管理、监控分析模块和系统管理;2) 宜支持数据资产管理,以统一数据标准为基础,规范元数据和主数据管理;3) 宜支持清洗转换数据、数据规整、数据质量、脚本管理、数据建模、调度管理等;4) 宜支持数据共享交换能力;5) 宜支持数据目录管理功能,包括目录分类创建、目录编制、目录审核、目录发布;6) 宜支持实时流式数据采集、离线批量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