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选择题1漆黑的晚上,在你面前放一个苹果,然后关上门,并把灯都关上,制造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那么你( )这个苹果。A.不能看到 B.适应后能看到 C.能看到解析:A 2夜晚,小刚朝前走并经过一个路灯,他影子长度的变化将会是(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不变解析:A 3下面的三种情况,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水中的筷子“变折” B.路灯下的影子 C.从汽车后视镜看到后面的车解析:C 4小刚同学将手伸人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的水中,旁边的小红同学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手在水面处“折断”了 B.水中有两只手 C.以上现象都有可能看到解析:C5彩虹形成的主要
2、原因是(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解析:B 6选择题。 (1)夜晚我们能在灯光下读书和写字,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A.散射B.反射C.折射(2)汽车驾驶员可以通过反光镜观察到车后面的情况,下列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光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B.光有时沿着曲线传播C.反光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3)潜望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制作的。 A.散射B.反射C.折射(4)潜望镜至少需要( )。 A.2片平面镜B.2片凸面镜C.2片凹面镜(5)下列有“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形“影”不离B.立竿见“影”C.杯弓蛇“影”(6)下列方法中,(
3、)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带来的不便和危害。 A.多建高楼,并且使用玻璃幕墙做外墙B.使用表面光滑的材料C.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答案】 (1)B(2)A(3)B(4)A(5)C(6)C 【解析】【解答】(1)因为光的反射现象,我们能看到各种字体。(2)反光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所以反光镜可以看到后面的情况。(3)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的(4)潜望镜至少需要两片平面镜组成。(5)AB选项都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杯弓蛇影是因为光的发射现象造成的。(6)增大平面的粗燥程度可以减少反射的光。【分析】明白了解光学的基本原理,明白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7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图片中的仪
4、器叫( )。 A.磨盘B.司南C.日晷(2)这种仪器是用来( )的。 A.指定方向B.测定时间C.记录位置(3)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是( )。 A.根据磁场指向南北B.根据风向的变化确定方向C.根据日影的变化测定时间【答案】 (1)C(2)B(3)C 【解析】【解答】(1)图片中的仪器叫日晷(2)这种仪器用来测量时间,类似于古代的钟表。(3)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日影的变化测定时间。【分析】认识这种仪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是本题考查的重点。8当我们从光线较弱的环境下走到强光下时,眼睛的瞳孔会( )。 A.放大B.缩小C.不变【答案】 B 【解析】【解答】人在弱光下,瞳孔会变大,在强光下,瞳孔会缩
5、小,当人从弱光走到强光环境中时,瞳孔会从大变小。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环境下,瞳孔的变化。9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答案】 A 【解析】【解答】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平面镜。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的反射制成的。【分析】本题考查潜望镜的镜子。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A.折射B.反射C.直射【答案】 B 【解析】【解答】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分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的定义。11下列物体中,反光性能最好的是( )。 A.平面镜B.白色的墙C.水泥地面【答案】 B 【解析】【解答】白色的物体反
6、光性能最强。 【分析】本题考查反光性能强的颜色。12光在空气中是以( )形式传播的。 A.曲线B.直线C.波浪线【答案】B 【解析】【解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分析】本题考查光传播的路径。1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 A.长短B.短长C.长短长【答案】 C 【解析】【解答】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不断变化,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变长,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最长。所以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长短长。 【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14在中午12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最长。 A.春季和秋季B.夏季C.冬季【答案】 C 【解析】【解答】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
7、短,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冬季中午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 【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15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我们在树林里玩耍时,可以发现大树底下有很多个小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A.光的折射原理 B.光的反射原理 C.光沿直线传播解析:C 二、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选择题16有摆的挂钟产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它是以( )发现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A.惠更斯B.伽利略C.苏颂【答案】 B 【解析】【解答】A、惠更斯在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这个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复摆,所以A不符合题意;B、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所以B符合题意;C、苏颂领导制造世界上最古老的
8、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摆的等时性的发现者。17摆的次数计算方法( )。 A.摆来回摆动1次B.摆来回摆动2次C.摆来回摆动4次【答案】 A 【解析】【解答】来回摆动1次称为摆摆动一次。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的是摆的计数方法。18时间流逝的速度是( )。 A.白天快,晚上慢B.白天慢,晚上快C.一样快D.没有一定的规律【答案】 C 【解析】【解答】时间以恒定的速度在流逝,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掌握时间的概念。19制作我的水钟时,在盛水的容器中标出1至10分钟的时间刻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A.不需要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随意在盛水的容器中标出1至10分钟的时间刻度就可以了。B.以1分钟的水位刻度为标准,在盛水的容器中以相同的间隔来标出1至10分钟的时问刻度C.因为容器各部分的形状不一样,1至10分钟的时间刻度之间的每分钟间隔大小也不一样【答案】 C 【解析】【解答】A、水钟需要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不符合题意。B、在容器形状规则均匀时,才可以以1分钟的水位刻度为标准,在盛水的容器中以相同的间隔来标出1至10分钟的时问刻度,不符合题意。C、因为容器各部分的形状不一样,1至10分钟的时间刻度之间的每分钟间隔大小也不一样,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掌握水钟的计时原理。20现代钟表的原
10、动力是机械力和( )力两种。 A.重B.水C.电【答案】 C 【解析】【解答】现在的钟表主要分机械表钟和电子表钟,前者其原动力是机械力后者其原动力是电力,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钟表是一种计时工具,对我们生活影响巨大,掌握常见计时工具。21一个摆每分钟摆动40次,为了将摆动次数减少为30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摆锤重量B.减小摆锤重量C.增加摆绳长度D.减少摆绳长度【答案】 C 【解析】【解答】由于摆长对摆的速度的影响,要将摆在一分钟内由40次减少为30次,显然是要将摆的速度减慢,只需要将摆绳的长度增加即可。【分析】摆长是影响摆的速度的条件,摆长越长,摆的速度越慢,摆长越
11、短,摆的速度越快。22如图所示的两个摆中,( )。A.1号摆摆动得快B.2号摆摆动得快C.摆动快慢一样【答案】 B 【解析】【解答】摆锤摆动的速度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锤的速度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锤的速度就越快。【分析】本题中,二号的摆长比一号短,所以二号的速度比一号的快。23滴漏实验中,主要不精确发生在( )。 A.瓶中水量变化,流速不一样B.无论瓶中水量多少,流速都一样C.都不合理【答案】 A 【解析】【解答】在漏滴实验中,主要的误差在于瓶中水量会发生变化,压强会改变,流动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 【分析】水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以及深度有关。24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的是摆绳长短,( )证实
12、了这一点。 A.傅科B.牛顿C.伽利略【答案】 C 【解析】【解答】傅科证明地球是公转的;牛顿发现了重力定律;伽利略证实了影响单摆 摆动快慢因素的是摆绳长短。 【分析】牢记各种科学家以及它们对应的发现。25人类计时工具从简单到精确的一组是( )。 A.太阳钟水钟摆钟B.水钟摆钟太阳钟C.太阳钟摆钟水钟【答案】 A 【解析】【解答】人类一开始利太阳钟等方式来计算时间,但是这样的方式误差较大;水肿的误差较小,随着科技的进步,摆钟是现代家庭计算时间的工具。 【分析】我们可以用过某些除钟表外的方式来计算时间。26在用可乐瓶制作水钟时,关于刻度的划分正确的是( )。 A.从瓶底开始B.从瓶底以上形状规则
13、的部分开始C.从任意地方开始【答案】 B 【解析】【解答】再用可乐瓶制作水钟,由于水钟的原理是等时性,所以各单位的距离要均匀统一,所以只能从瓶底以上的部分进行划分。 【分析】水钟利用的是等时性,所以各单位的距离要统一、均匀。27一天中,太阳光下的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 A.长-短-长B.短-长-短C.长-短【答案】 A 【解析】【解答】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逐渐向西行,影子变短,正午时太阳在头顶,影子最短,下午影子逐渐变长。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28时间越长,测得的水越多的是( )。 A.泄水型水钟B.受水型水钟【答案】 B 【解析】【解答】水钟根
14、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29下列计时工具中,出现最早的是( )。A.原子钟 B.电子表 C.机械摆钟 D.日晷答案:D30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时方法是( )。 A.与同学对表B.听广播报时C.自己估测【答案】 B 【解析】【解答】A、与同学对表,由于表的构造和电池等问题,时间会与北京时间有偏差,时间也不太准,所以A不符合题意。B、听广播报时,广播报的时间是北京时间,是最准确的,所以B符合
15、题意。C、自己估测,只能知道大概的时间,并不能知道准确的时间,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时间,注意表由于构造和电池等问题都会导致走时不准,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广播报时。31下面( )图所示的摆在一分钟时间里摆的次数最多。 A.B.C.【答案】 C 【解析】【解答】摆在一分钟时间里摆的次数的多少受摆长的影响,摆长越长,摆动的次数越少;摆长越短,摆动的次数越多。而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A选项摆长是整个绳长,摆长最长,摆动的次数最少;B选项摆长比A中的摆长稍短,摆动次数比A多;C选项摆长最短,摆动次数最多。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考查摆长的定义,根据摆长的长度进行判断。32下
16、列关于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摆幅越小,摆速越快B.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摆锤越轻,摆速越慢C.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短,摆速越快【答案】 C 【解析】【解答】影响摆速的因素只有摆的长度,其余为无关因素。因此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摆速的因素。33一天中,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 A.西东;长短长B.东西;低高低C.东西;长短长【答案】 A 【解析】【解答】太阳具有东升西落的特点,那么影子是由西向东的,又由于太阳与物体的距离越短,影子就越短,所以影子的的长度变化为由长变短再变长。A选项符合题意。 故
17、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34一只摆钟一昼夜走快了三分钟,为了使它计时准确,下列方法有效的是( )。 A.缩短摆的长度B.加长摆的长度C.增大摆锤的重量D.减小摆锤的重量【答案】 B 【解析】【解答】摆钟速度与摆的速度是摆长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所以为使摆速加快,应该加成摆的长度。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摆速的因素。35下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描述时间所用的语言,其中比较准确的是( )。 A.一支烟的工夫B.一顿饭的时间C.一小会儿D.一刻钟【答案】 D 【解析】【解答】运用时间单位描述的时间才具有准确性,D选项符合题意。 故
18、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时间的描述形式。36下列各种计时器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是( )。 A.日晷B.沙漏C.水钟【答案】 A 【解析】【解答】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晷的原理。37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 )。 A.早晨B.中午C.傍晚【答案】 B 【解析】【解答】影子的长度与
19、太阳和物体的距离有关,所以中午的影子是最短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影子长度的因素。38用流水来计时主要要解决( )问题。 A.水流速度B.水流量C.水质的处理【答案】 A 【解析】【解答】流水计时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水流的速度。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水在均匀的容器中具有稳定的流速,所以可以依此原理来制作水钟。39下列计时工具,计时越来越精确的组是(A.太阳钟摆钟一水钟 B.水钟一摆钟一太阳钟 C.太阳钟一水钟摆钟答案:C40一只摆钟一昼夜走慢了两分钟,为了使它计时准确,下列方法有效的是( )。 A.缩短摆的长度B.加长摆的长度C.增大摆
20、锤的重量D.减小摆锤的重量【答案】 A 【解析】【解答】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动的幅度没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摆钟一昼夜走慢了两分钟,为了使它计时准确,那么就要让它走快,所以应该缩短摆的长度。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摆线长度对摆动快慢的影响。三、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选择题41下列现象中,属于风化现象的是( )。 A.汶川地震B.岩石变成泥沙C.河流中鹅卵石不断地向下游滚动【答案】 B 【解析】【解答】A、汶川地震,是地壳运动。不符合题意。B、岩石变成泥沙,是风化的作用,符合题意。C、河流中鹅卵石不断地向下游滚动,岩石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21、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42地球表面有许多溪流和沟壑,这些现象主要是由( )形成的。A.岩石的风化 B.流水的侵蚀 C.风力的作用解析:B 43(黄河因泥沙沉积问题,目前变成了一条“地上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治理黄河最好的方法是( )。A.把河床中的泥沙挖去B.黄河流域多植树造林C.在上游多建水电站,拦住泥沙解析:B 44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 )形成的。 A.一次次的火山喷发B.一次大地震C.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挤压【答案】 C 【解析】【解答】南方的印度洋板块与北方的欧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交叠相挤,使喜马拉雅山不断抬高
22、。 【分析】本题考查喜马拉雅山形成的原因。45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 A.沙化B.石化C.风化【答案】 C 【解析】【解答】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分析】本题考查风化的原因。46暴雨时,小河里水很浑浊,这是因为雨水中有大量的( )。 A.石块B.泥沙C.小鱼【答案】 B 【解析】【解答】暴雨时,河流旁边的泥沙会被雨水冲走,所有河水很浑浊。 【分析】本题考查小河里水很浑浊的原因。47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B.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C.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丘陵【答案
23、】 A 【解析】【解答】我国的地形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呈阶梯状分布。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形的特点。48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答案】 B 【解析】【解答】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号称“世界屋脊” 。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屋脊”。49如下图,地震经常发生在( )处。 A.甲B.乙C.丙【答案】 A 【解析】【解答】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故答案为:A。 【分析】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24、 50为了防治水土流失,人们不会采取( )的方法。 A.植树造林B.退耕还林C.开山挖矿【答案】 C 【解析】【解答】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51下雨时最容易被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 A.小石子B.植物种子C.黏土和细沙【答案】 C 【解析】【解答】下雨时,土壤中的黏土和细沙由于质量轻且较松软,所以容易被冲走,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
25、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气,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52小科在西藏某地旅游时,导游告诉他: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小科的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远古人类曾将贝壳带上高原B.这里曾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C.贝类原来生活在高山上,后来环境巨变,才适应到水中生活解析:B 53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 )。 A.土壤B.腐殖质C.空气【答案】 A 【解析】【解答】A、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土壤,符合题意。B、动植物的尸体最后会变成腐殖质,不符合题意。C、空气也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
26、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5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B.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C.中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答案】 C 【解析】【解答】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的。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5
27、5土壤中的盐分其实是被水溶解的( )。 A.腐殖质B.矿物质C.沙子【答案】 B 【解析】【解答】A、腐殖质是动物腐烂时的黑色物质,不符合题意。B、矿物质溶解在水里形成了盐溶液,符合题意。C、沙子是不可溶的固体物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56下游的河床一般有较多的( )。 A.鹅卵石B.大石头C.细沙【答案】 C 【解析】【解答】A、鹅卵石
28、一般在中游河床,不符合题意。B、大石头一般在上游河床,不符合题意。C、细沙一般在下游河床,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随水流冲击,两岸的石头滚入河里,河道变宽,石块滚动,相互碰撞,被带入中游变成鹅卵石,并继续带入下游,变成细沙,并沉淀下来,所以上游河床中一般布满了大石头 ,中游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而下游河床堆满细沙57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一条河流的不同地段出现这样不同的景观的原因是( )。 A.水流的作用B.冷热的作用C.风力的作用【答案】 A 【解析】【解答】随水流冲击,两岸的石头滚入河里,河道变宽,石块滚动,相互碰撞,被带入中游变成鹅卵石
29、,并继续带入下游,变成细沙,并沉淀下来。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上游河床中一般布满了大石头 ,中游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而下游河床堆满细沙。58在做沉积实验时,我发现( )。 A.重的颗粒先沉积B.轻的颗粒先沉积C.颗粒分布无规律【答案】 A 【解析】【解答】在沉积实验过程中,重的最先沉积,轻的起先浮在水面上,然后缓慢沉积。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59( )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A.沙砾B.腐殖质C.
30、盐分【答案】 C 【解析】【解答】水中的矿物质有很多,但是盐分是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盐分也是植物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分析】盐分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是人体和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60小明在西藏旅游时,导游告诉他们: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类化石,这说明( )。 A.这里曾经是海洋地形,后来变迁为陆地B.远古人类曾把贝壳带上高原C.贝壳这样的生物原来是生活在高原上的,后来才到水中【答案】 A 【解析】【解答】山体中有很多贝壳类化石,是因为原本是海洋地貌的地形经过一系列活动变成了高于海平面的陆地地形。【分析】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
31、裂谷,如东非大裂谷。61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B.沉积C.侵蚀【答案】 C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62地形图上以深浅不同的( )代表海洋。 A.绿色B.蓝色C.黄色【答案】 B 【解析】【解答】地图上蓝色的部分代表海洋。【分析】牢记地图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形地貌。63在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 )很容易被径流带走。 A.大石块B.植被C.黏土和细沙【答案】 C 【解析】【分析】在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物体的颗粒越小,越容易被径流带走。因此黏土和细沙最容易被径流带走。答案:C。64地壳主要是由( )构成的。 A.岩石B.水C.空气D.二氧化碳【答案】 A 【解析】【分析】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65土壤中的水分是一种( )。 A.纯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