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成都市防灾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探讨.pdf

上传人:zhou****ping 文档编号:51696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5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防灾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成都市防灾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成都市防灾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探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成都市防灾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探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32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 e h u a n B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第 3 6卷第 6期 2 0 1 0年 1 2月 成都市防灾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探讨 田雨灵 , 孙 黎 , 李 彬 , 罗言云 (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6 1 0 0 6 4 ) 摘要: 针对 5 1 2汶川大地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分析, 结合城市人口密度和交通路线分布等 , 对城市防 灾公园体系进行了改建规划探讨。 关键词 : 防灾公园 ; 风景 园林 ; 应急避 险; 地震 ; 规划 设计 中图分类号 : T U 9 8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

2、章编 号: 1 0 0 81 9 3 3 ( 2 0 1 0) 0 6 2 3 2 0 4 Di s c u s s i o n o n p l a n n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o f Ch e n g d u 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 t i o n r e c 0 n s t r u c t i O n p a r k T I AN Yu l i n g, S UN Li , L I Bi n, L UO Ya n y u n ( S c h o o l o f L i f e S c i e n c e s , S i e h u

3、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e n g d u 6 1 0 0 6 4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o c c u i T n c e o f t h e 5 1 2 W e n c h u a n e a h q u a k e p o i n t o u t t h e p r o b l e ms a n d i mp e r f e c t i o n s o f t h e C h e n g d u c i t y 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t i o n p a r k s

4、 y s t e m Ur b a n d i s a s t e r p r m e n t i o n pa r k i s a p a r k, o r a p i e c e o f g r e en a r e a wi t h f un c t i o n o f r e f u g e s he l t e r e d f r o m d i s ast e r a n d f o r e v a c u a t i o n I t i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for s a v i n g l i f e a n d p r o p e r t y a

5、n d for e n h a n c i n g t h e f u n c t i o n s o f 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a c i t y w h e n e a r t h q u a ke s O c c u r Ai mi ng a t t he ma i n i s s ue s a pp e a r e d i n t hi s e a r t hq u a k e, a n a l y s i n g t h e a c t u a l s i t u a t i o n o f Che ng d u wi t h

6、 t h e u r b a n po p u l a t i o n de n s i t y di s t r i bu t i o n, t r a n s p o r t d i s t r i b ut i o n a n d S O 0 n,t h i s e s s a y p r o b e s i n t o t h e p l a n n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o f t h e c i t y S d i s a s t e r pr e v e n t i o n p a r k Ke y wo r d s: d i s a s t e r p

7、r e v e n t i o n pa r k; l a n d s c a p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e me r g e n c y a d a p t i ng; e a r t h qu a k e; p l a nn i ng a nd d e s i g n 0 引 言 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2 0 0 8年 5月 1 2日,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 了里 氏 8 0级大地震 。在突发灾难 出现 时, 城市绿地公园 还有一层平常不为人知 的重要作用 , 那就是作为紧 急防灾避难场所为大量人群提供庇护 , 突显 了城市 绿地公园的防灾功能。 目前 , 国内已有

8、一些城市 , 如 北京、 上海 、 兰州、 济南等 , 已建设了部分应急避难场 所 , 但成都并未有相应 的规划。在本次地震发生的 过程中, 成都市的各大公园及绿地都起到了容纳大 量人群避灾的作用, 但是, 由于之前没有对防灾公园 的建设给予高度关注 , 因此 , 在此次防灾避险的过程 中, 无论在成都市公园分布还是公园内部都突显了 许多的不足及缺陷。本文针对在此次汶川地震中成 都市的公园在避灾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 , 对成都市绿 地公园的防灾改建 规划进行 了探讨 , 以期在完善成 都市绿化建设的同时, 增强城市防灾救灾能力和城 收稿 日期: 2 0 0 9 4 3 2 1 3 作者简介: 田

9、雨灵( 1 9 8 2一) , 女 , 侗族 , 四川成都人 , 硕 十 : 研究生 , 研 究方向: 园林设计与工程。 基金项目: “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学计划项 目( 2 0 0 7 B A Q 0 1 0 8 9 ) E ma i l : l i n g _t i a n 1 6 3 c o r n 1 城 市 防灾公 园的 功 能需 求 与规 划 原则 1 1 城 市防灾 公 园的功能 需求 城市防灾公园在灾难未发生时发挥着它应有的 绿地功能, 能够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 , 锻炼交流 场所 , 开展科学文化教育 , 美化城市、 发展旅游, 改善 城市生态环境等作用 。 而作为固定避

10、难场所 , 城市防灾公园还需要具 备相应的防灾功能 : ( 1 ) 能够提供避难疏散 ; ( 2 ) 具 备防火减灾功能, 能够防止火灾发生和延缓火势蔓 延; ( 3 ) 具备医疗救护功能 , 可及时设立救护站, 救 治伤病员 ; ( 4 ) 作为运输基地 , 起到运输重伤员 、救 灾物资和市民生活必需品的紧急调运作用 ; ( 5 ) 通 讯联络功能, 具备应急通讯系统 , 确保防灾公园与各 单位间的通讯联络畅通无阻( 图 1 ) 。在进行城市绿 地公园的防灾改建规划 时, 需平灾结合 , 以人为本 , 综合考虑: 。 1 2城市 防灾公 园的规 划原则 1 2 1 城 市防 灾公 园系统规

11、划原 则 ( 1 )从实际出发 , 综合考虑成都市主要交通道 田雨灵, 等: 成都市防灾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探讨 2 3 3 = 匕 二 7 图 1 城市防灾公 园的平灾功能需求 路组织结构与人 口密度分布 , 合理进行 防灾公园分 布规划。 ( 2 )正确处理好城市防灾公园整体发展和局部 规划之问的辩证关系。从全局出发 , 使各组成部分 在空间面上做到职能明确 、 主次分明、 互相衔接、 形 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 3 )正确处理好城市防灾公园体系近期建设与 远期发展 的辩证关 系。在对现况进行规划布置时, 要科学预测远景发展的需要 , 不 能只顾眼前利益而 忽视了长远发展。 ( 4 )考虑

12、各种类 型绿地的整合规划 , 科学合理 地确定防灾绿地指标。 ( 5 )讲究实效 , 合理投资。城市绿地需要大量 的资金投入 , 应该从实际出发 , 讲究投入的实效 , 尽 可能的在短期内取得生态效益和社会、 经济效益 , 将 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 。 2 成都市 目前绿地公 园现状分析 2 1 成都市 公 园分布情 况 通过多年努力 , 成都绿量呈跨越式发展态势 , 城 乡一体 , 布局合理 , 形成了功能较为完善的城市绿地 系统 。各类考核指标达到了“ 国家园林城市” 标准 : 全市绿地 率 、 绿化覆盖率 、 人均公园面积分别达 到 表 1 2 0 0 7年度成都市城区园林绿化年终统计 3

13、 3 0 3 , 3 6 0 8 和 9 1 5 m 。 虽然成都市 的绿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但就市 区的公园分布来看, 存在很多问题 , 可以看出 : ( 1 ) 就整个市区而言, 城市绿地系统尚未形成 , 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低 J 。 ( 2 ) 大多数城市公 园集中在二环路 以内, 而 目 前居住人群密度也多集中于二环 内, 因此公 园分布 大致适宜于人 口密度分布需求 , 且各公 园周边的交 通也 比较便利。 但是, 主城区特别是市中心区建筑密 集, 绿地得不到发展, 公园的绿地面积十分有限 J 。 ( 3 ) 城区西北 、 东北、 西南片 区缺少公共绿地, 而这些片区的住宅小区众

14、多 , 居住人 口量大 , 公园区 域分布不均 , 会导致灾难发生时灾民就近无处避灾, 使得交通压力增大, 其他公园容纳压力增大。 ( 4 ) 各类公园的半径重合 , 不能很好地覆盖整 个市区 , 公园分布不均匀 。 ( 5 ) 就二环路内公 园看, 大多为各式主题园, 如 青羊宫为道院, 文殊院为寺院 , 还有游乐 园等, 这些 公园并没有太多绿地广场, 而以文化内涵为其主题 特色 , 故在避灾时容纳能力有限, 有待改进。 2 2公 园旁交通 分析 由于成都地属平原 , 地势平坦 , 故其交通布局以 环形分布为主, 再有贯穿东西 和南 北的主要道路。 可见, 各大公园周边的交通相对便利 ,

15、均有主干道穿 行 ; 但绝大多数的公园周边只有一条主干道, 容易造 成一定的交通压力。 2 3六城 区人 口密 度及绿 地覆 盖率分 析 对成都市六城 区的人 口密度 、 绿地覆盖率进行 分析 , 以便于确定各 区域 中心防灾公园以及对绿地 覆盖率不足区域进行防灾绿地补充。 根据表 1 数据 , 对各区域的公园绿地及绿化覆 盖率进行分析。 2 3 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6卷 武 1 青 羊区 1 4 锦 江区 1 5 图 2成 都 市 六 城 区 公 园 绿地 比例 示 意 由图2 4可 以看出, 六城 区中, 成华 区的公 园 绿地面积 比例最大 , 达 3 4 , 绿化覆 盖率最高

16、, 为 4 8 6 4 , 其人 均 公 园绿地 也 最 多, 达 人均 1 2 4 7 m 人 ; 锦江 区绿化 覆盖率较低 , 仅为 2 3 8 2 , 但 是 , 由于其人 口密度较小 , 故其人均公 园绿地也较 高 , 达 1 2 m 人 ; 青羊 、 武侯及金牛 区则较为平均 , 人均公园绿地为 8 7 m 人左右 ; 而高新 区绿化覆 盖率较低 , 但是由于人 口较少 , 故人均公园绿地也不 至太低, 也达到 7 7 9 m 人 成华 区锦 江 区青羊 区 武侯 区 金 牛区高新 区 图 3 成都市六城区人口密度与绿化覆盖率示意 成 华区锦江 区青羊 区武侯 区釜牛 区爵新 _x

17、图 4成都市六城区人均公 园绿地 2 4避 灾时公 园 出现 的状 况 ( 1 ) 此次地震未造成成都市主城区的建筑物倒 塌 , 但许多建筑仍出现损伤, 而作为避灾聚焦地的各 大公园也有建筑损伤情况。如塔子山公园内出现青 瓦房屋的瓦片脱落, 其著名建筑物九天楼 , 有一角也 出现了断裂。成立于 l 9 l 1 年 , 作为辛亥革命前夕保 路运动纪念公园的人民公园 , 由于年代久远 , 有些老 建筑在此次地震中有垮塌, 屋瓦也有脱落。 ( 2 ) 地震发生后 , 成都市各大公 园内都聚集了 大量避灾市民。塔子山公园内聚集有两三千人 , 几 百辆车辆 ; 而在市中区的人 民公园内更是聚集 了五 万

18、余人 , 但 由于控制得当, 车辆人园较少 , 仅二 、 三十 辆车。公园空地上搭建了许多帐篷 , 人员众多。 ( 3 ) 由于公园分布不均匀以及绝大多数公园周 围只有一条主干道 , 因此车辆无法分流, 造成公园周 边交通拥堵 。同时 , 由于公 园绿地面积有限, 所 以, 公园内人群密集 , 无法分散避灾。 ( 4 ) 在这次地震后公园的应急情况 当中, 也看 出了公园缺乏的防灾功能 , 如园林灯光多是考虑景 观意境效果 , 较昏暗 , 在 防灾 时照 明作用不明显 ; 缺 乏储备物资; 垃圾污染严重 , 处理力度有限, 造成公 园环 境恶化 。 3 成都市 防灾公 园规划探讨 针对成都市

19、目前已有的公园情况以及地震时出 现的状况 , 需要对 目前 已有 的城市公园进行重点 防 灾公 园系统确定以及在无法扩绿的市区外围建立新 的较 大 的防灾绿地 公 园。 3 1 现 有公 园规划 结合对成都市五城区人 口密度 、 交通情况 、 绿化 覆盖率以及公 园服务半径 ( 通 常说来 , 市级公 园每 个公 园占地 2 0 h a以上 , 服务半径 3 0 0 0 m) 等数据的 分析, 可确定以下几大公园为主要的防灾公园, 组成 市区内的防灾公园体系, 并提出规划建议。 ( 1 ) 市中心形成 以人 民公园为中心 的防灾公 园 区域 , 成华区以新华公园为中心, 锦江区则主要有望 江楼

20、公园和塔子山公园两大公园 , 武侯区有神仙树 公园和南郊公园, 青羊区为浣花公园和百花潭公园, 金牛区则以两河森林公园和成都市青少年活动 中心 为主( 表 2 ) 。 表 2防灾公 园 上述公园中如九里堤公 园、 神仙树公园及南郊 公园等 , 面积较小, 绿地较少, 并不 能完全负担起该 区域的主要防灾作用。 因此, 可以在现有各公园间建立各类绿地 、 河滨 绿带及交通道路绿化 , 形成连接绿带进行斑块间联 系, 一可扩大公园的防灾外延 , 二可增强公园与公园 之间的呼应, 三可使建成的绿色廊道起到防灾安全 通道的作用。但是, 绿 色廊道的形成并不简单地等 田雨灵, 等: 成都市防灾公园绿地规

21、划设计探讨 2 3 5 同于道路绿化和单纯的河道 防护绿化就可以做到, 要形成真正的绿色廊道首先要求 有一定的宽度 , 才 能真正发挥它的生态效应 和灾时的生态防护功能。 从生态学角度讲 , 在满足最小宽度的基础上越宽越 好 , 绿色廊道宽度增加 , 环境异质性增加, 从而造成 物种多样性增加。因此 , 从可持 续性长远发展 的角 度来看 , 成都市在规划绿色廊道时 , 也应该适量增加 绿色廊道宽度 。 ( 2 ) 在城市绿地系统 规划的斑块设计 中, 在有 条件的前提下 , 应使绿化斑块尽量保持较复杂 的边 缘。这样有利于发挥边缘效应 , 提高城市绿化对改 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 ( 3

22、) 对防灾公 园内部进行适 当改建 , 在保持原 有景观风格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补充 , 采用抗燃防火 树种 , 加强种植防火林带。 。 。增加相应 的防灾应急 设施 , 包括广播通讯系统 、 医疗救护设施 、 物资存储 设施 、 能源照明设施、 水设施 及应 急标识 等 。建 立园区灾时垃圾处理体系 , 有应对人群大量聚集时 的垃圾 处理 能力 。 3 2新建 防灾公 园 由于主城区的基本布局 已经确定 , 特别是市区 内建筑密集 , 土地资源稀缺 , 要扩大绿地确实不易 , 因此可考虑在外环新建较大型 的防灾公园 , 这样既 可以增加 防灾绿地 , 也可 以减轻市 区内防灾公园的 容纳压力及交

23、通压力 。 在新建防灾公园时, 要充分利用成都市近郊 的 龙爪堰 、 黄 田坝 、 狮子山、 三圣乡、 苏坡乡等对城市生 态有重大影响的山地、 河湖、 环保用地、 文物古迹及 农田, 特别是外环线绿地 ( 包括绕城高速路绿地 , 中 间分隔带种侧柏 , 边坡按照方向不同种香樟 、 芙蓉等 乔木) , 在外环线两侧划定并建设 各具 5 0 0 1 T I 宽林 带, 以此为基础 , 在城市外侧 , 特别是西北上水风向, 东北上风方向, 创建绿色生态林地, 为成都市创造一 个优美的 自然生态背景 J 。 目前, 成都市建委已规划 于外环路沿线 2 0 0 m 范围 内将 建成 为 总 面积 4 8

24、 8 7 5亩 的绿 化 项 目, 并在 东南西北 四个方 向建设四大避灾公园, 分别位于 : 上 府河湿地 、 北湖公园 、 “ 五朵金花” 郊 野公 园以及 江 安河生态公园。同时 , 在外环路内侧 2 0 0 m处建设 防灾避 险通道 , 完善配套市政基础设施 , 包括给排 水 、 电力 、 燃气等 。 新建防灾公园还可以考虑在旧城区和三环路 内 的主城 区, 结合旧城改建 和新发展居住区, 按大区规 模规划绿点 , 并弥补城市东北部公共绿地严重不足 的状况 。流经市区的河流, 结合沿河文物古迹建绿 地形成蓝带和绿带融为一体的水系风景线。以居住 区绿地为主体的绿面, 随着市区的扩大和旧城

25、改造 , 将获得较大发展。 在新建防灾公 园时, 要 以发展 的眼光充分运用 新技术来进行合理的规划 和布局。随着景观生态学 的发展 , 对城市绿地系统 的现状调查及分析可利用 空间信息技术 ( 包括 R S , G I S , G P S , 即通常所说的 3 s 技术) 来进行 , 获取最新、 准确 的绿化信息, 用形状 及边缘生态效应等理论应用于城市中的点及重点面 的规划 , 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提供科学生态依据 ; 结合城市防灾需求 , 进行城 市绿地系统中防灾绿地 的规划建设 ; 以生态学中廊道的作用、 结构与斑块的 关系等现有理论为城市道路 、 滨河等线状发展地提 供科学的选择 ,

26、 以形成防灾通道 ; 以生物多样性理论 指导城市绿地中面上绿化的布局 、 数量 、 植物群落分 布格局 , 种间关 系, 为其提供结构优化方法; 建立综 合评价模型 , 用生态无林规划理论与方法对城市进 行规划 , 并与现有的绿地系统规划从总体到局部进 行 比较 , 以验正理论与方法 。 4 结 语 在 5 1 2汶川大地震后 , 成都市的防灾公园体 系问题突显, 科学合理的规划配置城市防灾公园是 十分重要的。这需要针对成都市 已有城市公园的分 布情况 、 道路交通结构以及人 口密度分布情况综合 分析规划 , 在美化城市 、 增加城市绿地的同时进一步 加强城市的防灾功能。对每一区域应确定合适的

27、中 心防灾公园, 并应根据城市的现有情况 , 于城市外 围 新建防灾公园绿地 , 注意平灾结合 , 以人 为本 , 真正 做到未雨绸缪 , 有备无患。随着景观生态学 的 13益 发展, 利用各种最新空 间信息技术对成都市 的绿地 现状进行调查评价 , 能够为成都市绿地规划进行更 好的指导, 进一步完善成都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注 释 : 1 成都市主要园林资料来源于成都市园林局及互联网。 参 考 文 献 : 1 闫莉瑾 浅析城市公园的新功能 J 山西科技 , 2 0 0 4( 6 ) 2 薛秋月 , 杨 晓敏 谈城市公园的绿化建设与管理 J 平顶 山工 学院学报, 2 0 0 6 ( 1 )

28、 3 李柳林 城市防灾公园抗震减灾功 能浅析 J 河北林业 , 2 0 0 7 ( 6 ) 4 李德华 , 城市规 划原 理 M 北 京 : 中 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 2 0 0 1 5 刘婧 , 张培 , 孙峻 峰 成都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研 究l J 成 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0 0 7 ( 3 ) 6 燕华 , 谢晓英 , 李新 字 城 市防灾型 公园规划设计 研究 J j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 0 0 8 ( 5 ) 7 沈悦 , 齐藤庸平口本公 共绿地 防灾 的启示 J 中周园林 , 2 0 0 7 ( 7 ) 8 张黎 成都外环建四大避灾公园 N 华西都市报, 2 0 0 7 1 t 1 7( 0 1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